❶ 理财产品的净值是什么意思如图
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为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没有投资期限。产品每周或者每月开放,用户在开放期内可以进行申购赎回等操作。
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固定收益,实际用户获得的收益与产品净值有关。简单来说,假设用户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则到了下一个开放日,如果产品净值变为1.2,则用户的收益就是1.2-1=0.2。
如果净值变为0.9,则收益为0.9-1=-0.1,也就是亏损0.1。银行会根据签署的协议书,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净值,用户可以进行净值查询。
净值理财产品是一种开放式、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该产品的流动性高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性也比较高,但净值型理财产品没有预期的收益,也不承诺保本,比较适合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主要趋势
其一,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
其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动态管理类产品的逐步增多,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灵活多变和高流动性是该类产品的主要优势。然而,该类产品的信息透明度问题值得关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荣,通过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投资组合构建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其五,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银行理财产品
❷ 您好,请教下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利率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区别在哪,对于行内来说,净值型的收益体现在哪
你好,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四大行收益高,地方城商行比全国性商业银行高。总体而言,银行规模越小,安全性相对较差,收益自然就高。
❸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理财产品,指按照份额发行并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产品。净值型管理计划的交易形式为开放式,收益以产品净值的形式定期公布。这一银行理财产品类似于开放式基金,用户在开放期内可以进行申购、赎回等操作。
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封闭式理财的基础上加入了流动性,净值型理财产品每周或每月都有开放日,申购赎回相对更灵活。其次,类似于公募基金,净值型产品会定期披露收益,比银行传统的理财产品更加透明。
再次,净值型理财产品挂钩不同的市场,特别是一些高风险的市场;在市场行情比较好时,收益会比普通的理财产品要高,但行情不好也可能亏损。
(3)银行推出的净值封闭理财产品为何公布利率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1、运作透明度高
净值型产品定期披露产品运作公告,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可准确掌握净值型产品的投资情况及产品净值等信息,产品运作透明度高。
2、 真实反映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净值型产品投资资产流动性高,估值更为透明,在市值法的估值体系下,净值型产品净值可直接反映出投资资产的市场价值 。
❹ 工商银行的封闭净值型理财产品啥意思
封闭式净值型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灵活性一般。通常期限较长,产品在存续期间也不能赎回,只能到期限终止日再按照收益率进行兑付。
(作答时间:2019年6月13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❺ 存钱就应该有利息!为什么净值型理财产品还会负利息呢
你好,存钱有利息是指银行传统的定期和活期储蓄存款,但净值型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明确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是浮动的,所以会有负利息现象存在。
❻ 按是否公布净值,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
净值型银行理财怎么挑?
新华网客户端
2018-08-10新华网官方帐号
来源:经济日报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是非保本产品,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风险等级、流动性、收益率、购买门槛、产品发行人等相关因素,根据自身投资目的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投向的净值产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进一步拓宽了摊余成本法计价适用范围,为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带来些许“喘息”空间。但是,净值化依然是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方向,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也将逐渐成为发行的“重头戏”。对广大投资者来说,面对这个过去不太熟悉的产品,应该如何挑选?与此同时,又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
不同于预期收益型产品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是指产品在发行时未明确收益率,在存续期内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根据产品运作情况享受到期或赎回收益(或亏损)的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与公募基金相似,没有预期收益,银行也不承诺固定收益,实际用户获得的收益与产品净值有关。
“与预期收益型产品相比,净值型产品主要有三个方面不同。”普益标准研究员涂敏表示。
一是净值型产品没有预期收益,仅有业绩比较基准,而预期收益型产品通常在发行时设定一个预期收益,到期按照预期收益兑付本金利息,净值型产品不存在刚性兑付,投资收益除缴纳管理费等费用和超额业绩提成外,盈亏都归投资者,而预期收益型产品由银行付给投资者预期收益之后,所有的盈利或亏损由银行承担。
二是从流动性来看,净值型产品在每周或每月有开放日,申购赎回相对更灵活,而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会设有投资期限,未到期产品资金无法赎回。
三是净值型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较高,披露频次与产品的开放周期匹配,而预期收益型产品在运行期间并无持续披露义务,投资者几乎无法得知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所对应的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不同银行产品差异较大
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发净值型产品1107只,其中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量接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涂敏表示,不同银行推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中,除收益率、产品投向和风险等级不同外,还有几点与投资者密切相关的差异。
真伪净值型产品差异。真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应当类同于开放式公募基金产品,采用市值法估值,即由基础资产价格市值变动直接映射至产品单位净值变化,用户获得的收益与产品净值相关。伪净值型产品的本质特征是产品净值不能真正暴露市场风险,尽管也公布了预期收益或者业绩比较标准,但到期又按照预期收益隐性刚兑,实质上成了保本型理财。就市场情况来说,除了少数国有大行较多发行真净值产品,不少城商行、农商行发行的几乎都是伪净值产品。
业绩比较基准差异。净值型产品基准业绩有两种,一是固定的基准业绩,即发行银行根据自身历史的理财收益,给净值型产品确定一个认为合理的基准业绩水平;另一个是浮动的基准业绩,即将净值型产品的基准业绩与某一对象挂钩,根据挂钩对象制定一个业绩浮动方式,挂钩对象一般选用市场上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标的,例如SHIBOR等。
是否设置超额分成的差异。在发行净值型产品时,部分银行会与客户私下协商或采用公开的标准化的形式说明超额收益分成方式。一方面,超额收益分成可以保障银行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银行更尽心地管理投资者资金,使投资者收益最大化。
❼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是怎么计算的
很多人投资理财产品,最关心的除了风险问题,其次就是收益了,那么,理财产品的收益怎么计算?
三、保险理财产品年收益计算
1、看清返还计算基础
作为理财类保险,返还型产品的收益就成为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要被高额的返还比例、快速的返还时限所迷惑,因为无论怎样返还,我们关键是要看这款产品最终的收益率。”保险专家提醒。也在各保险公司官网上,查询了部分产品的演示案例,由专家进行了简单的测算。
2、看分红险+万能险账户
“目前大部分快返型产品的主险都是分红型的两全人身险,而分红险的分红率是与公司的经营有关,其收益率能否提升要看公司经营,并不透明。”保险专家表示,目前有一些快返型产品将分红险与万能险账户搭配在一起,将以往单纯的将红利累计升息转入万能险账户进行投资,提升了收益,值得关注。
❽ 银行净值类理财收益率是怎么计算得来的
1、理财产品是从起息日开始算天数的,计算公式为:投资人预期收益=理财本金×预期收益率×理财期限/365。
2、短期收益以所报出收益率计算。假设某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5%,理财时间为42天,则收益计算方式为:50000×42/360×4.5%=262.5元。
理财类型
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
债券型
投资于货币市场中,投资的产品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信托型
投资于有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4][5]
挂钩型
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及与港股挂钩等。
QDII型
所谓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
QDII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简单说,即是客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金委托给合格商业银行,由合格商业银行将人民币资金兑换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资,到期后将美元收益及本金结汇成人民币后分配给客户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