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银行理财将来迎什么变化
2018年7月20日,市场期待已久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降低投资门槛、打破刚兑、规范投资非标、消除多层嵌套等一系列要求,将给银行理财业务带来深刻变化,有利于行业规范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20多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为15%左右。
针对部分银行通过购买资管产品,形成层层嵌套,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底层资产情况等问题,办法要求理财产品不得投资本行或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所投资的资管产品不得再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
专家表示,这有助于缩短融资链条,防止资金空转,增强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保本型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两大类。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本型理财产品按照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可以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应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管理。
该负责人表示,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本质差异,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计提资本和拨备等。
办法的过渡期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到2020年12月31日。
办法规定,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办法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② 目前最好的理财方式2018年投资什么
你好,2018年应该选择中南信达金融,它没有负面信息的,中南信达金融理财的话据我所知现在用的人很多的,做的算不错的,有短中长期产品,而且确实都是保本保息的。并且由银行对资金账户的管理是否存在交易真实性判断,
说实话理财本身就是有一定风险的,没有什么是只赚不赔的,要不然所有的人都去投资了,但是一般本金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只是收益会上下浮动,收益高的相对风险高,收益低的相对风险也低,但是还是需要仔细了解金融产品相关投资风险,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设置了安全卡。
网络上一度野蛮生长、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投资大众仔细甄别、筛选:流动性、收益率、规范程度、风控水平等。
③ 理财产品要打破刚兑,两年之后银行存款不一定保本,为什么要这样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根据监管方面的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在2020年年底,出清存量,停止新发行保本理财产品。
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不例外,以前之所以大家觉得没有风险,是因为风险已经被银行承担了,是银行把理财的损失给我们刚性兑付了。长久以往,当银行也兜不住这部分风险的时候,就会发生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而引发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到时我们的损失会更大。
所资管新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从最终结果来看,非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反而提高了。所以银行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是正确的决定,是所有人的共识。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的认识。
④ 2018的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后不保本的还安全吗
有风险 不保本金 也就是说存十万 过一两年有可能就剩个一两千了 银行拉钱挣提成稳赚 存钱的客户是赔是赚谁管
⑤ 银行理财为什么不保本了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
2018年颁布的新资本管理条例将过渡期延长至今年年底。如果不延长期限,明年我们从银行购买的资产管理产品将无法实现收支平衡。银行业务分为三部分:存款业务: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存入银行的资金,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定期存单等。贷款业务:指企业、机构和个人发放的贷款,俗称银行贷款。贷款主要用于企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资产管理业务:资本管理业务的全称,简单的理解就是代表客户投资,银行赚多少钱?收取佣金。资本的流动可以是特定的工业项目、其他金融产品(股票等)、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期货合约)或其他基金公司和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
由于银行理财的客户大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即使银行发行净值理财产品,也多为稳健性较高的固定收益产品。最简单的识别产品风险的方法就是风险水平,不要盈亏平衡,净型理财产品PR1级理财产品是现金管理产品,目前的理财产品,标的资产的PR2级产品大多是固定资产类别,安全性高,PR3级产品可能配置少量资产或金融衍生品的权益,收益率波动较大。PR4和PR5产品基本为股权类高风险产品,测试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⑥ 中国建设银行2018年理财产品
查询新发行或已发售的理财产品信息(如产品认购期、到期时间、年预期收益率等)可选择如下方法:
1、进入建行官网,通过页面上方“投资理财”栏目,选择“产品介绍—理财产品一览”进行查询。
2、登录手机银行,通过“投资理财—理财产品—购买产品”菜单查看在售产品的信息。
3、就近咨询建行网点。
⑦ 银行理财规模下行势头有望改善吗
2018年7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新规”)。与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共同构成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需要遵守的监管要求。
而针对保本理财和结构性存款,“理财新规”明确,已发行的保本理财将统一归口为结构性存款或其他存款管理,结构性存款业务需要衍生品资格。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本质差异,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计提资本和拨备等。
这意味着,保本理财产品将退出银行理财市场,未来投资者在银行买不到“保本理财”这一品种了,已经发行的保本理财将视作存款管理。
实际上,受“资管新规”影响,很多银行将结构性存款当成保本理财的良好替代品,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及规模大增,其中出现了一些假的结构性存款。根据“理财新规”,银行需要有衍生品交易资格才能发行结构性存款,可以避免一些没有资格的银行发行假的结构性存款。
与“资管新规”的要求一致,“理财新规”要求理财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资产,允许符合条件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消费者对于理财净值化转型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类基金”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将成为短期内理财转型的主要方向。作为具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有利于银行吸引客户,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平稳过渡。
“理财新规”的过渡期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到2020年12月31日。新规指出,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办法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过渡期内,允许老产品投资新资产,这一规定被市场认为是较大的放松。“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不合规的旧产品规模已经出现萎缩,新产品一时又难以衔接,对市场影响比较大。
⑧ 2018年什么理财产品好些
1、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一直都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理财产品,在经历了6月份的短暂低迷后,7月份货币基金再次爆发,单月规模就增加了9000多亿,总规模创历史新高。目前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占到基金总规模的60%以上,把其他类型的基金远远甩在后面。
货币基金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但从收益上看,货币基金并不具备太大优势,可能也就比银行存款稍微强一点。所以货币基金是否值得买,就要看投资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想买一款安全的理财产品,同时在需要钱时又能及时取出,而对收益高低没有太大要求的话,那货币基金还是值得买的。
2、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也是今年销售比较火爆的理财产品之一。截至7月份,四大行的结构性存款相比去年年底就增加了7000亿, 而在这期间,四大行的总存款也就增加3.2万亿,结构性存款占了其中的21%。
结构性存款的爆发,跟外部环境变化及其自身的特点有关。外部环境主要是因为资管新规的落地,要求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不过结构性存款并没有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反倒是结构性存款作为一款本金有保障,收益也还可以的理财产品,正好可以作为保本理财退出后的替代品,因此以前喜欢买保本理财的投资者,也就有一部分转购结构性存款了。
2、P2P理财。P2P理财就是通过互联网理财,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 ,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消除中间商,为企业与个人提供更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