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属不属于消费者.
“金融消费者”这个概念的出现与金融经济的崛起、金融业的日益多样化密切相关。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全球兴起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热潮。在我国金融立法中,首次使用“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是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该指引专章规定了“客户利益保护规则”,指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应“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但是,该指引中并未明确金融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概念范畴。2011年底,保监会设立了保险消费者保护局;2012年初,证监会设立了投资者保护局;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亦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至此,我国“一行三会”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全部设立。然而,这些消费者保护机构还是以金融行业划分和金融市场分割为基础设立的,与金融危机后将各金融服务业的消费者进行统筹保护、建立统一和专门的金融争议解决机构、实施一元化金融争议处理制度的国际趋势不符,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界定及其与金融投资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一直不统一。
所以金融消费者这个不归消费者协会管理 如果你在银行理财投资方面存在问题想投诉或反映的 可以向银行客服放映或者向银监会反映
如果是民间理财的就要看实际情况了 可以先想当地人民银行或者银监会反映问题 理财牌照都归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管理的
如果是存在欺诈的 可以在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反映并申请审查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⑵ 消费者选择理财产品要注意些什么
消费者选择理财产品要注意的有:了解这款产品的风险点在哪里;弄清楚这笔钱的定位;若购买理财保险,则需以保障为主;注意收益率;仔细核对产品条款;量力而行购买;保险理财不要中途退保。
1、了解这款产品的风险点在哪里
收益是否能够覆盖其风险,当亏损多少钱的时候,消费者是十分惶恐,坐立不安和寝食难安。当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说明这款产品已经不再适合自己了,消费者现在做的已经不再是投资,而是赌博。

6、量力而行购买
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购买相应金额的理财产品,不要影响到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
7、保险理财不要中途退保
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属于理财保险产品,那么记住不要中途退保。理财保险产生收益的周期较长,如果中途退保,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损失,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注意询问清楚。
⑶ 面对银行种类繁多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要如何才能做到擦亮
还是要多看多了解收益的多少,了解是什么种类的理财。
⑷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陷阱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两种: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及成熟的团队运作,安全性相对较高;代销产品,是指其他机构与银行合作,将产品放在银行的渠道上进行销售,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不少坑,那么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银行里面,看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就购买,这是不对的。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具体的发行机构,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户本来是买理财产品的,却变成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了。
再者,即使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而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评估(一般参考以往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其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喜欢把预期收益率报得很高,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
比如,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与黄金、汇率、国际油价等高风险标的挂钩,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实际结算后的情况来看。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收益波动很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忌讳的是遇到了飞单或虚假理财。飞单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出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也非银行正规的代销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拥金提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替房地产商销售信托产品。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这往往是,银行工作人员假冒销售理财产品的名义,通过融资获取大量客户资金,再转手借给别人用于投资,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资成功了,对方还本付息相安无事,如果借款方还不出钱,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很可能打水漂。
为了避免出现购买到非本银行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①尽量到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上购买理财产品,以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网下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看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情况再购买;③到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所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到这里登记备案)。
⑸ 用理财产品与消费理财是不是有很大区别
一个赚钱,一个花钱,能将两者有机结合的,那属普惠百家
⑹ 为什么理财产品会出现井喷的现象,用经济常识回答
1:股市,基金持续低迷。
2:自金融危机以来,银行降息鼓励消费,钱放在银行已经得不到保值的目的。
3:国债利率过低,跑不赢通胀。
其实总的原因就是现有情况下,大量资金希望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险,于是一些理财产品像现货,黄金,各种货币理财工具立马顺势而生,特别是有些时候(比如快到年底)一些银行为了完善资本结构大量揽储,发行大量莫名其妙的理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