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惠金融是什麼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
五大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7年5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
「金融機構不能光看重大企業、忽視小企業,更不能『晴天送傘、下雨撤傘』!」李克強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務會上指出,「要通過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持。」總理說:「大型商業銀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成為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你們責無旁貸!」
(1)普惠金融服務獎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8年1月17日12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發布消息稱,2017年9月30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目前,有關金融統計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預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起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
統一對上述貸款增量或余額佔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機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經實施超過三年。通過對滿足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標準的商業銀行實施優惠准備金率,並按年根據商業銀行「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情況動態調整其准備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改善優化信貸結構,增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
與原來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將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據國務院部署對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優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後,市場曾預測此次定向降准或將釋放8000億流動性,但後來市場又普遍認為,實際規模可能在3000-3800億,遠低於此前的預測。而3000億的資金規模,甚至低於近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規模。
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貨幣政策和流動性的影響,一些市場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時認為「接近全面降准」「相當於普降0.5個百分點」,隨後央行直管的《金融時報》撰文稱,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調,不是變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關負責人早前亦表示,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同時,定向降准政策釋放的流動性也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央行規定,此番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兩檔考核標准:凡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 1.5%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檔考核標准基本適應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的實際投放情況,有助於鼓勵其將信貸資源持續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
對於第二檔考核標准,央行直言,「這一檔標准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但這有利於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也屬定向降准政策題中應有之義。」
按照央行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都有資格參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時,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銀行還要符合宏觀審慎經營標准:上年三個季度(含)以上宏觀審慎評估(MPA)評級均在B級(含)以上。
⑵ 招行普惠獎是什麼獎
招行普惠獎是中國金融創新獎。
2019年5月28日,在《銀行家》舉辦的「2019中國金融創新獎」評選中榮獲「最佳金融創新獎」;同時零售信貸部提交的「踐行普惠 科技賦能,打造小微服務新模式創新案例」榮獲「十佳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創新獎」、「零售線上貸款「閃電貸」、「創新案例」榮獲「十佳消費金融創新獎」;
投資銀行部提交的「投資銀行市場交易(撮合)業務創新案例」榮獲「十佳投資銀行創新獎」;離岸金融中心&交易銀行部提交的「跨境支付區塊鏈項目創新案例」榮獲「十佳區塊鏈應用創新獎」;交易銀行部提交的「區塊鏈產業互聯網協同平台創新案例」榮獲「十佳區塊鏈應用創新獎」;
公司金融總部提交的「智慧停車」創新案例」榮獲「十佳金融科技創新獎」、 「對公財富管理創新案例」 榮獲「十佳財富管理創新獎」。
(2)普惠金融服務獎擴展閱讀
招商銀行打造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金融科技賦能、助力小微企業。
2018年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暨2018中國普惠金融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此會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主辦。小微企業的發展關乎國計民生,作為積極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招商銀行,也在本次展會亮相,向小微企業及社會大眾全面展示招商銀行普惠金融的產品、服務。
招商銀行實施「金融科技銀行」戰略,推進互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在小微服務的全流程應用,探索解決小微業務「筆數多,金額小,效率低」以及「信息不對稱,風險高」兩大難題,通過建立零售信貸工廠實行集中審批等一系列重大創新舉措,構建起快速、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
⑶ 普惠金融待遇怎麼樣
1.普惠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簡稱普惠金融)成立於2013年7月,注冊地位於全國金融中心版上海浦東權陸家嘴,總部設立在北京,是一家集財富管理、信用風險評估與管理、信用數據整合服務、小微借款咨詢服務與交易促成等業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金融信息服務企業;
2.普惠金融的創始人團隊來自國內外頂級金融機構,擁有超過十年金融行業投資和管理經驗,之前供職於國內規模最大的領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負責金融行業投資和運營提升,並擁有超過十年的美國財富500強消費類企業的市場營銷及管理經驗,以及大型金融機構銷售管理經驗;
3.在普惠金融這家公司裡面,我們堅持的排序始終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叄」;
4.普惠金融的願景是為中國廣大的未被金融服務覆蓋的普通老百姓及中小企業提供透明、便捷和全面的創新金融服務。
⑷ 普惠金融包含哪些內容
普惠金融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1、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3、由於大企業和富人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建立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低端客戶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這就是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的空間。其次,要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⑸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普惠金融服務有哪些成果
2016年以來,該行為支持瓦房店蘋果集群發展,解決貧困戶和新型農業主體「貸款難,擔保弱」問題,推出蘋果產業集群業務模式,採用政府推薦,擔保公司擔保,銀行貸款的三方合作模式,結合瓦房店當地蘋果產業基金對貸款利息進行補貼,推出「大連瓦房店蘋果集群涉農貸款」,為想脫貧致富的果農帶來啟動「第一桶金」。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熱心助殘公益事業,目前,該行在轄內所有網點門外顯著位置放置了助殘服務電話,在有條件的網點均已安裝了無障礙通道,並設立了助殘窗口,為殘障人士辦理業務提供便利服務。今年9月該行組織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宣傳,以「金融知識進校園」、「金融知識進廣場」、「金融知識進社區」、「金融知識進企業」為主題,深入到社區、廣場、商圈、企業、校園,通過路演、防詐騙講座、茶話會等不同的形式,與百姓積極互動。
⑹ 什麼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來立足機會平等要自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2018年8月5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在北京公開發布。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