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支付公司法律風險

金融支付公司法律風險

發布時間:2021-05-10 22:07:34

1. 銀行支付系統需要注意的哪些法律風險

(1)支付系統風險的種類 ①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支付過程中因一方無法履行債務帶來的風險。信用風險的發生源於支付過程的一方陷入清償力危機,即資不抵債。 ②流動性風險。是在支付過程中一方無法如期履行合同的風險。流動性風險與信用風險的區別在於違約方不一定是清償力發 生危機,而僅僅是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內無法如期如數履行債務,但如果給予其足夠的時間,該方可以通過變賣資產籌措相應資金滿足清算的要求。 ③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指支付過程中一方無法履行債務合同造成其他各方陷入無法履約的困境。系統風險是支付系統構造中各國貨幣當局最為關注的問題,由於支付系統的運轉直接支撐著一國金融市場的運作以及經濟活動的進行,支付系統的中斷必然造成整個金融市場秩序紊亂 ,經濟活動停頓,使整個國家經濟陷入危機。 ④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指由於缺乏支付法或法律的不完善,造成支付各方的權力與責任的不確定性,從而妨礙支付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 ⑤非法風險。非法風險指人為的非法活動如假冒、偽造、盜竊等。非法活動嚴重損害了人們對支付系統的信心,阻礙了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 ⑥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指在現代支付系統運用的電子數據處理設備及通訊系統出現技術性故障時使整個支付系統運行陷入癱瘓的潛在風險。 (2)中央銀行對支付系統風險的管理支付系統風險監管是中央銀行的職責之一,以美國為例,目前美聯儲對支付系統風險的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大額清算系統當日透支的收費。當日透支是指一個金融機構在一個營業日中其儲備賬戶余額為負。當日透支的存在,使聯儲銀行面臨巨大的信用風險。為了控制金融機構在聯儲賬戶上的當日透支,從1994年4月開始,聯儲對金融機構平均每日透支進行收費。收費的平均每日透支包括由FEDwIRE資金轉移及記賬證券轉移兩部分產生的合並透支額(在此以前,聯儲對記證券產生的透支不予管理),其計算方法是對FEDWIRE營業間內(目前正常營業時間為十小時)每分鍾的最後時間金融機構儲備賬戶的負值加以總計(正值不予計算),再將總透支額除以當日EDWIRE運行的總分鍾數得到金融機構每日平均透支額。聯儲對每日平均透支領減去相當於銀行合格資本的10%的部分徵收費用。但聯儲保留根據市場反映情況對徵收標准進行修改的權力,聯儲有權加速對金融機構當日透支徵收費用的進行,也可以將費用徵收標准加以改變。 ②最大透支量。為限制金融機構在儲備賬戶上當日透支的總量,聯儲對產生儲備賬戶透支的各金融機構分別制定最大透支額,即一個金融機構在一定時間內可以產生的凈借記頭寸總量。一個金融機構的最大透支額的計算等於該機構的資本金乘以一個透支類別乘數。聯儲為各金融機構設定了五個透支類別,其類別乘數如下: ┌──────┬───────┬──────┐ │ 透支類型 │ 兩周平均乘數 │ 單日乘數 │ ├──────┼───────┼──────┤ │高│ 1.5 │ 2.25 │ ├──────┼───────┼──────┤ │ 高於一般 │ 1.125 │ 1.875 │ ├──────┼───────┼──────┤ │ 一般 │ 0.75 │ 1.125 │ ├──────┼───────┼──────┤ │低│ 0.20 │ 0.20 │ ├──────┼───────┼──────┤ │零│ 0.00 │ 0.O0 │ └──────┴───────┴──────┘ 聯儲在設定透支類別乘數時,可以給金融機構兩種選擇,一是兩周平均乘數,一是單日乘數。聯儲認為,由於金融機構的支付活動每天都可能發生波動,因此設定兩周平均乘數將為金融機構提供較大的靈活性。兩周平均透支額的計算根據金融機構在兩周時間內每天在儲備賬戶產生的最大透支額加總後除以計算周期內聯儲的實際營業天數。如果在計算周期中某天金融機構的儲備為貨記頭寸,則該天金融機構的透支額視同為零。金融機構在兩周內的最大透支額則等於兩周平均透支額乘以透支類別乘數。單日類別乘數要高於兩周平均乘數,主要是為了控制金融機構在某天中產生過大的透支,迫使金融機構完善內部控制手段,加強對每日信用量的管理。 聯儲規定,如果一個金融機構在一個營業日中所產生的當日透支基本上不超過1000萬美元或相當於資本的10%兩個數字中較小的一個,則認為該金融機構對聯儲造成的風險較小,無需向聯儲提交其自我評定的最大透支上限保證,從而減輕金融機構進行自我評定的負擔。 ③記賬證券交易抵押。聯儲對金融機構當日透支的計算是將金融機構的資金轉移透支和記賬證券轉移透支合並計算。對一些財務狀況比較健全,但卻由於記賬證券轉移造成超過最大透支額的金融機構,聯儲要求他對所有的證券轉移透支提供擔保。對於抵押品的種類聯儲沒有特別的要求,但抵押品必須要能夠被聯儲接受。 經營狀況健康,沒有超過最大透支額的金融機構也可以對其部分或全部證券轉移透支提供抵押品,但提供抵押品並不能增加他們的最大透支額。 ④證券轉移限額。聯儲對金融機構通過FEDwIRE進行的二級市場記收證券轉移限額規定不能超過5000萬美元,以減少證券交易商因積累頭寸而造成記賬證券轉移透支。證券交易商積累頭寸是造成記賬證券轉移透支的重要原因。 ⑤對金融機構支付活動的監測。聯儲對金融機構支付活動的監測一般在事後進行。如果一個金融機構當日凈借記頭寸超過其最大透支額,聯儲要把該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召到聯儲,與其討論減少該金融機構減低當日透支的措施。聯儲有權單方面減少該機構的最大透支額,要求金融機構提供抵押或維持一定的清算余額。對於聯儲認為不健康並在聯儲產生超乎正常透支的金融機構,聯儲對其頭寸情況進行現時跟蹤,如果該機構的賬戶余額超過聯儲認為正常的水平,聯儲可以拒絕或延遲對該機構支付命令的處理。

2. 第三方支付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如果第三方支付公司有央行的支付牌照,既不存在法律風險.
要有風險,也是道德風險、網路安全風險這些了.

3.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三大風險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回險。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答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3)金融支付公司法律風險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

4. 移動支付面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1)用戶信息及隱私安全法律風險
移動支付無論是在支付過程中還是在前期登記過程中,都會被銀行、運營商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取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而移動支付主要用於用戶的消費,通過對大量移動支付用戶信息的獲取,就可以有針對性的獲得一定的商業信息或者潛在的商業機會,或者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商業推銷等。對於用戶來說,其在相關機構登記的個人信息以及其進行消費等的信息,都應該受到保護。但是目前相關機構存在泄露一定用戶信息和隱私的問題,而且由於第三方支付平台、運營商等本身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技術等的不完善甚至漏洞也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等。
(2)賬戶資金安全的法律風險
由於移動支付是依託移動網路和智能手機等共同完成的,因此其本身的賬戶資金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隱患,一方面,網路可能因黑客等的黑入而資金被盜走。另一方面,用戶自己對自己的身份證、用戶賬號、密碼等的保管不善也容易造成賬戶資金的被盜。同時虛假的身份開戶等也容易引發一系列資金安全問題。
(3)金融法律風險
移動支付中容易引發的金融法律風險主要包括沉澱資金的法律風險和洗錢的法律風險。首先,沉澱資金的風險。由於移動支付的過程中就存在一用戶存入賬戶中的資金和支付的時間差而產生的在途資金等的沉澱資金,這些沉澱資金的收益及能否對其進行挪用等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有的機構擅自挪用資金而有可能產生的一系列的後果等將有可能引發金融法律風險。其次,洗錢的風險。移動支付這一新興的支付方式由於其方便快捷也很有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進行不當收益的漂白活動,因而反洗錢也是移動支付可能引發的一種金融風險。

5. 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法律風險,網上支付安

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央行的支付牌照,既不存在法律風險. 要有風險,也是道德風險、網路安全風險這些了。

因此,選擇正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保障資金安全的有效手段。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選擇標准:

1有央行頒發的第四批支付牌照

2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跨境結算)

3公司的要在國內和國際主要城市設立辦事處(方便)

4支持PC端支付,移動端支付,電子錢包等

第三方支付平台網路安全風險的防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以智付支付為例,說明技術保障的重要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網路系統安全是基於在線支付產品的技術積淀的,交易安全除了技術的協助以外,交易時要選擇安全渠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統安全

數字證書:核心加密技術可以對網路上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確保網上傳遞信息機密性、完整性。

實名信息認證:實名制注冊,通過封閉的移動通信網路與銀行實時交互,進行數據加密傳輸,確保交易和資金安全。

控制消費限額:用戶可自主設置單筆消費限額,日支出限額等,嚴格控制賬戶的消費支出,保障賬戶的交易安全。

風險監控系統:安全監控體系可以規避支付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風險控制措施:事前、事中、事 後的風險措施處理。

緯度許可權管理體制:需要全天賬戶異常檢測。

全程監管機制:賬戶資金由託管銀行全程監管反欺詐系統。

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安全

1.2048位SSL加密,

2.採用IPS、WAF、防火牆等安全防護設備,

3.通過行業PCI-DSS認證,

4.系統自帶風控系統,有反欺詐、反套利套現、反洗錢等功能。

6. 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法律風險,網上支付安全

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央行的支付牌照,既不存在法律風險. 要有風險,也是道德風險、網路安全風險這些了。
因此,選擇正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保障資金安全的有效手段。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選擇標准:
1有央行頒發的第四批支付牌照
2外管局跨境外匯結算業務試點資格(跨境結算)
3公司的要在國內和國際主要城市設立辦事處(方便)
4支持PC端支付,移動端支付,電子錢包等
第三方支付平台網路安全風險的防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解決。以智付支付為例,說明技術保障的重要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網路系統安全是基於在線支付產品的技術積淀的,交易安全除了技術的協助以外,交易時要選擇安全渠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統安全
數字證書:核心加密技術可以對網路上傳輸的信息進行加密和解密,確保網上傳遞信息機密性、完整性。
實名信息認證:實名制注冊,通過封閉的移動通信網路與銀行實時交互,進行數據加密傳輸,確保交易和資金安全。
控制消費限額:用戶可自主設置單筆消費限額,日支出限額等,嚴格控制賬戶的消費支出,保障賬戶的交易安全。
風險監控系統:安全監控體系可以規避支付過程中的操作風險。
風險控制措施:事前、事中、事 後的風險措施處理。
緯度許可權管理體制:需要全天賬戶異常檢測。
全程監管機制:賬戶資金由託管銀行全程監管反欺詐系統。
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安全
1.2048位SSL加密,
2.採用IPS、WAF、防火牆等安全防護設備,
3.通過行業PCI-DSS認證,
4.系統自帶風控系統,有反欺詐、反套利套現、反洗錢等功能。

7. 互聯網金融面臨法律風險有哪些

隨著我國數字化網路的不斷發展,我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開始興起,由此互聯網金融也得以迅速發展。現如今我國的經濟熱點問題就是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模式,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規范其發展,因此應盡快制定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為互聯網市場治理和監管提供法律依據。一方面是修正和完善現有的金融法律法規,制定針對互聯網金融業務及其風險的監管規則,盡快將P2P信貸、眾籌融資模式等新型互聯網金融形式納入監管范圍。另一方面是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立法,特別是加快在電子商務的安全性、電子交易的合法性、計算機犯罪等方面立法,明確各交易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想要了解詳細的金融法律方面建議去億蜂平台資訊。

互聯網金融面臨危險:

1.技術風險

2.操作風險

3.信用風險

互聯網金融面臨危險解決措施:

  1. 加強有關互聯網金融的知識普及

  2. 增強產品的創新

  3. 提高網路安全水平

  4. 明確相關的法律法規

閱讀全文

與金融支付公司法律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瀏覽:943
理財產品封閉與開放式的區別 瀏覽:973
正規的現貨交易所 瀏覽:575
民生銀行最新理財產品2019 瀏覽:725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
永東股份針狀焦產能 瀏覽:765
交易所2代行情數據 瀏覽:973
if1512指期貨走勢預測指導1125 瀏覽:53
信託網郫縣 瀏覽:913
沈陽基金理財去哪 瀏覽:569
晨鳴融資租賃2017 瀏覽:471
豐台區小企業融資 瀏覽:834
湘財證券怎麼買 瀏覽:324
商業銀行外部融資 瀏覽:738
投融資備案查詢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