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內幕交易法律

內幕交易法律

發布時間:2021-10-29 22:23:46

Ⅰ 內幕交易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來源:中金所
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61條規定:「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對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利用內幕信息從事期貨交易,或者向他人泄露內幕信息,使他人利用內幕信息進行期貨交易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滿10萬元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Ⅱ 進行內幕交易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0�2�0�2�0�2�0�2�0�2�0�2�0�2�0�2對於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買人或者賣出所持有的該公司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行為,應當根據證券法規定視其情節和危害後果,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0�2�0�2�0�2�0�2�0�2�0�2�0�2�0�21.行政責任。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有上述違法行為的,應當責令其依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制定的有關規定處理非法獲得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或者非法買賣的證券等值以下的罰款。 �0�2�0�2�0�2�0�2�0�2�0�2�0�2�0�22.刑事責任。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有上述三種違法行為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內幕交易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0�2�0�2�0�2�0�2�0�2�0�2�0�2�0�2另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其擔任職務期間,接觸大量證券交易的內幕信息。這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參加內幕交易,會給其他投資者帶來更為嚴重的影響,嚴重損害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此證券法同時規定,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應當從重處罰。

Ⅲ 內幕交易的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5月22日對外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司法解釋6月1日起正式施行 。
《解釋》系「兩高」針對證券、期貨犯罪出台的第一部司法解釋,通過11條全面系統地對內幕信息知情人員、非法獲取內幕信息人員、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交易信息定罪處罰標准等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規定,將於2012年6月1日正式施行。
從明細來看,《解釋》對於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范圍,援引《證券法》第七十四條、《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八十五條第十二項的規定。值得一提的是,《解釋》未將「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明確為內幕信息知情人員。
此前,業內曾有過探討:上述人士可以通過發行人、上市公司的內部傳閱文件獲悉內幕信息,且較為典型,因列入「監控名單」。但據介紹,監管部門在調研後認定,該類人員僅是可能知悉而非必然知悉內幕信息,因而不宜在司法解釋中一律直接規定為內幕信息知情人員。
三類行為均可視為非法獲取內幕信息
《解釋》規定了三類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一是利用竊取、竊聽、騙取、套取等非法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員;二是具有特殊身份,即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員;三是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與內幕信息知情人員聯絡接觸的人員。對於後兩種人員,只要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或者泄露內幕信息導致他人從事與內幕信息有關的證券期貨交易,相關交易行為就被認定為明顯異常。
對於相關交易行為明顯異常的認定,《解釋》列出三個標准。一是時間吻合程度,即行為人開戶、銷戶或指定交易等行為的時間和相關證券期貨合約買入賣出的時間;二是交易背離程度,即該交易是否與平時交易習慣相符,以及該交易是否基於已有公開信息而理應採取的行為;三是利益關聯程度,即從賬戶交易資金進出與該內幕信息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人員有無關聯或者利害關系把握。
《解釋》對於不屬於從事內幕交易的認定和內幕信息敏感期的認定也做了規定。其中,對內幕信息行程時間的認定區分了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一般情況下,內幕信息形成的時間與《證券法》相關規定一致。特殊情況下,則要看交易主體對市場預期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什麼。內幕信息中的重大事件動議、籌劃、決策或執行的初試時間,也應當被認定為內幕信息形成之時。
近年來,隨著國內證券、期貨市場的發展,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呈逐年增多態勢。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法院審結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犯罪案件共22件,其中2007年1件、2008年1件、2009年4件、2010年5件,2011年11件。
另據證監會的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初至2011年底,證監會共獲取內幕交易線索的案件426件,立案調查的只有153件。

Ⅳ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相關法律法規

刑法第180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內幕信息的范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證券法》第六十七條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內幕信息進行證券交易活動。
第六十八條下列人員為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
(一)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副經理及有關的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
(三)發行股票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證券交易信息的人員;
(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的職責對證券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六)由於法定職責而參與證券交易的社會中介機構或者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員。
第六十九條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

Ⅳ 進行內幕交易會有什麼法律後果

會受到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警告等處罰。《證券法》第202 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開前,買賣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1 倍以上5 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3 萬元的,處以3 萬元以上60 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從事內幕交易的,還應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3 萬元以上30 萬元以下的罰款。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進行內幕交易的,從重處罰。

Ⅵ 內幕交易行為的法律特徵

1、內幕交易是由內幕人員所為的。主體的特定性是證券內幕交易的首要特點。換言之,內幕交易僅指特定主體所為之,即內幕人員」所為之特定證券交易。
2、內幕交易是內幕人員依據其的內幕信息而的不平等證券交易。
3、 內幕交易是內幕人員以獲利或避損為目的而進行的證券交易 。
4、內幕交易行為具有方式多樣化、隱蔽性強等特點。
內幕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證券欺詐行為,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利用其掌握的未公開的價格敏感信息進行證券買賣活動,從而謀取利益或減少損失的欺詐行為。

Ⅶ 內幕交易罪量刑標準是多少

內幕交易罪的量刑標准如下:
1、從事內幕信息交易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2、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3、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處以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條 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范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以及有關監管部門或者行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Ⅷ 請問管理內幕交易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是證券法來規定,公司法也有涉及,還有很多的單獨規定,部門規章之類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Ⅸ 證券的內幕交易如何獲取法律證據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內幕交易首先有三個要件
1是內幕消息,內幕消息有具體范圍,有臨時報告所規定的重大事件,分配股利或增資,股權結構重大變化,債務擔保重大變化,營業主要資產的抵押,報廢,出售一次超過該資產的30%,股東或高管,董事監事的行為可能需要承擔重大責任,其他對價格有顯著影響的信息
。內幕消息的重點在於未公開。
2是該人員獲取的內幕消息,屬於內幕消息的知情人
3是該人員在敏感期內,即內幕消息尚未公開時對證券進行了交易。

對內幕交易的認定主要由監管機構進行。《證券法》規定,只要監管機構提供的證據證明如下情形中的一條,就可以認定內幕交易
1證券內幕信息的知情人,父母,子女,配偶及其他有密切聯系的人,進行了與該內幕消息有關的證券交易,或者證券交易與該內幕消息基本吻合。
2履行職責知曉了內幕消息,或者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內幕消息,證券交易行為與內幕交易高度吻合。

從以上認定中可以看出,監管機構需要獲取的證據,
1是證券交易行為,從證券交易行為可以非常容易與內幕消息是否吻合進行對比。這一證據相對比較好獲取。因為中國證券市場是扁平化的市場,每個賬戶的訂單通過證券公司直達交易所,每一筆交易的雙方都可以記錄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按規定最長需要保留20年。而且,如果進行內幕交易,交易金額肯定都是比較大的,很容易造成證券異常波動,所以這種金額比較大的交易是非常容易排查出來的。即使讓子女,父母,親戚朋友買賣,都是很容易查得到的。如果金額很小,那就有點沒有必要,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

2是交易者是內幕信息的知情者。當根據交易行為,排查到具體的交易賬戶,一般就很容易確定相對人了,該人是否知曉這條內幕消息,也是非常容易排查的到的。是否直接知情人,檢查通訊記錄等,都是可以獲取的證據

Ⅹ 對發生內幕交易的違法行為有哪些處罰規定

內幕交易懲處主要包括要求違法行為人承擔行政、民事及刑事責任。 行政責任規定於《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消息的人,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公開前,買賣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該證券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三萬元的,處以三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單位從事內幕交易的,還應當歸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民事責任規定於《證券法》第七十六條,內幕交易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刑事責任規定於《刑法修正案(七)》及最高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中,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內幕交易的立案追訴標准為:(1)證券交易成交額累計在五十萬元以上的;(2)期貨交易佔用保證金數額累計在三十萬元以上的;(3)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十五萬元以上的;(4)多次進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閱讀全文

與內幕交易法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佛山南海區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855
金融祥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3
湖北煤的價格走勢 瀏覽:996
雲南國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277
金融機構管理風險的流程 瀏覽:959
安信信託10轉 瀏覽:863
對投資理財的新想法 瀏覽:351
寧波銀行理財經理和個貸經理 瀏覽:385
i期貨貼水 瀏覽:407
Q0冠號100元99年價格 瀏覽:573
鐵礦石期貨歷史數據 瀏覽:819
外匯兌換的程序 瀏覽:984
公司賬戶怎麼贖回理財產品 瀏覽:966
如何利用金融杠桿做生意 瀏覽:148
投資基金理財怎麼選 瀏覽:250
淘寶抽取多少傭金 瀏覽:394
上市公司持有京東金融 瀏覽:446
金融服務租賃費會計分錄 瀏覽:241
泰祥股份股票走勢圖 瀏覽:734
萬順股份上市公司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