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張裕紅酒知名度這么高股票十幾年才3o多,人家茅台快二千這里是什麼原因
品牌價值,文化
2. 求高手幫算張裕A的08~10年盈利能力指標--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求具體過程
用大智慧軟體可以查看個股以前每個季度的財務公告,裡面有數據,自己一個一個找出來就好的。用免費版的大智慧就可以。我這里做有幾個個股從上市到現在的每股收益、市凈率、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可惜沒有做張裕A的,你自己慢慢做一下,兩三個小時就可以了。
我把我做的其中一個(美的電器)給你做參考。
3. 張裕葡萄酒的十項第一
1、首次從國外引進釀酒葡萄:1892年,張裕從國外引進124種釀酒葡萄品種,幾經周折,在煙台試種勝利,這些葡萄的勝利引進,告別了中國缺少優質釀酒葡萄的歷史,堪稱中國釀酒葡萄的一次歷史性飛躍。
2、中國第一瓶葡萄酒、第一瓶白蘭地:1896年,張裕聘請首任釀酒師-—奧匈帝國男爵拔保,釀出中國第一瓶葡萄酒與第一瓶白蘭地。
3、亞洲首座地下大酒窖:1894---1905年,張裕創立者歷時11年,建成亞洲首座地下大酒窖,這座建在海岸邊的酒窖,至今仍在應用,成為亞洲建築史上的奇跡。
4、首獲中國葡萄酒國際大獎:1915年,張弼士擔負「赴美報聘團」團長,黃炎培任秘書,一行50人加入舊金山世博會。張弼士率團訪問白宮,得到美國總統威爾遜的接見,被美國媒體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張裕在舊金山世博會勇奪四枚金獎,代表中國葡萄酒首次登上國際舞台。
5、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1931年,張裕以蛇龍珠為原料,釀造出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並命名為「解百納」。
6、三屆國度名酒:1952年、1963年、1979年持續三屆全國評酒會評出的中國八大名酒,張裕金獎白蘭地,味美思和紅葡萄酒均榮列其中。
7、中國第一所釀酒大學:1958年,張裕成立中國第一所釀酒大學,為行業造就技巧人才。當時釀酒大學的學員,後來大多成為葡萄酒行業的骨幹。
8、中國第一座專業化酒庄:2002年,張裕建成中國第一座專業化酒庄——煙台張裕卡斯特酒庄,掀開了中國葡萄酒高端化的序幕。
9、中國歷史上第一桶期酒:2007年,張裕愛斐堡北京國際酒庄正式開業,發售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桶期酒,並首創了集釀酒、葡萄酒培訓、旅遊和休閑四種功效的高端酒庄新模式。
10、率先實施綜合質量分級體系:2006年,張裕在業內率先實施與國際接軌的葡萄酒綜合質量分級體系,針對葡萄園、葡萄原料、釀造工藝、橡木桶陳釀、調配和瓶貯這六個對葡萄酒質量形成產生影響的關鍵環節確定具體指標,層層優選,最終將產品由高到低劃分為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和優選級等幾個級別。
4. 請懂行的介紹下張裕解百納各種系列的區別
張裕解百納各種系列的區別如下:
張裕始葡萄酒級體系
一.依優選級、特選級、收藏級和師級瓶標右角都標明。
二.92收藏級解百納(磨砂瓶)、94和95特選級解百納、96特製解百納、98優選級解百納(白標)年份是指葡萄採摘年份。假如酒瓶正面瓶標沒有註明的話,普通就在後面的瓶標上註明。
①.優選級:寶石紅色,香氣純粹、文雅,果香較濃郁,具有橡木香,口感諧和,舒順。具有構造感,典型性強。優質葡萄酒必需讓酸甜口味取相均衡點酒齡淺葡萄酒含量單寧品味略帶澀相反若酒齡高則少量單寧且酒自身酒精含量較高通顏色顯黯淡許,葡萄酒要越陳才越香。
②.葡萄酒干紅干白兩系列,起泡葡萄酒甜白葡萄酒,其介紹如下:
釀造工藝:精選特優產區葡萄採用共同工藝,分離現代化產設備精釀制並經橡木桶發酵,陳釀。
類型:陳釀鑒賞型葡萄酒。
特性:該產品呈深寶石紅色酒體醇厚香氣濃馥文雅,酒香橡木香諧圓滿滋味醇厚舒順酒體飽滿肥碩作風典型共同。
試酒品評:華麗深寶石紅色深沉堅固口美好柔滑帶凈實柔熟單寧味溫內斂圓熟光滑終留香悠味窮。
低端需求帶橡木味酒用橡木塊,般新世界酒比擬見種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增加橡木的香氣作為運用橡木桶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4)張裕指標擴展閱讀
解百納是一種傳統、古老的釀造工藝,而不是葡萄酒,它的是由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三株合一的一種配方。 1980年出版的有關葡萄酒的書籍中,有將赤霞珠稱為「解百納」,品麗珠稱為「解百難」、「卡門耐特」的說法。解百納干紅實際上已成為中國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詞。如果張裕注冊了「解百納」商標,對於整個葡萄酒行業是一個打擊。言下之意,解百納是公共財產,任何人不得私占。
釀酒原料
蛇龍珠是張裕葡萄酒系列自主培育的一款新品種,能充分的說明,張裕品牌系列葡萄酒的特點。再加上張裕傳承百年的手工工藝釀造而成並珍藏於張裕百年地下酒窖陳化而成,是一款難得的張裕系列品牌葡萄酒。是值得廣大葡萄酒愛好者珍藏。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歐亞種,原產法國波爾多,生長容易,能夠適應多種不同氣候,已於各地普遍種植。世界上高品質的紅葡萄酒不少都是使用赤霞珠來釀的。它是晚熟品種,皮厚而黑,果粒小,果皮和果汁比例比別的葡萄都高,所以它能釀造出顏色深、濃郁、單寧重的紅葡萄酒。
5. 誰有葡萄酒所有指標的檢驗方法
GB 15037-2006《葡萄酒》中規定葡萄酒檢驗是以組批,即同一生產期內所生產的、同一類別、同一品質、且經包裝出廠的、規格相同的產品為同一批,抽樣後部分封存,其他進行感官、理化和衛生等指標的檢驗。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廠的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按本標准規定逐批進行檢驗,檢驗合格,並附上質量合格證明的,方可出廠。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可以放在包裝箱內,或放在獨立的包裝盒內,也可以在標簽上或在包裝箱外列印「合格」或「檢驗合格」字樣。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酒精度、總糖、干浸出物、揮發酸、二氧化碳、總二氧化硫、凈含量、微生物指標中的菌落總數。
葡萄酒是葡萄榨汁發酵釀成的酒,酒度不底於8.5%(V/V)。
紅葡萄的顏色來源是紅葡萄的果皮,即帶皮發酵後,再分離掉皮渣,得到紅葡萄的原酒。目前舉世公認的做紅葡萄酒的最好品種是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這三種葡萄統稱為「解百納」(Cabernet),這三種葡萄色澤穩定,耐貯藏,越陳釀色香味越好,如經過橡木桶數年陳釀,其口味會變得細膩、雅緻而濃郁,目前國內享有盛名的為張裕牌「解百納」干紅,曾在國際上屢獲殊榮。
白葡萄酒顧名思義,是以白葡萄為原料釀造而成,其最大特點是,必須在釀造前,先將葡萄皮和葡萄汁分開,葡萄皮廢棄不用,葡萄汁單獨進行發酵,其優點是果香較濃,口味細膩,但缺點是將葡萄中的主要養分,尤其是對人體健康有很大作用的「單寧」和「多酚」等也喪失殆盡。
酒的品評
人們運用感覺器官(視、嗅、味、觸)來評定酒的質量,區分優劣,劃分等級,判斷酒的風格特徵,稱為品評,人們習慣地稱為評酒,又稱為品嘗、感官檢查、感觀嘗評等。對酒類品質優、次、劣的確定,僅根據理化分析結果制定的指標是不夠的。因為至今為止,尚未出現能夠全面正確地判斷香味的儀器,理化檢驗還不能代替感觀嘗評。酒是一種味覺品,它們的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或為某個國家、地區的人民、民族所喜愛,必須通過人們的感覺進行品評鑒定。
品評是一門科學,也是古代留傳下來的傳統技藝。據《世說新語·術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制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明代胡光岱在《酒史》中,已對「酒品」的「香、色、味」提供了較為系統的評酒術語。由此可見,對酒的芳香及其微妙的口味差別,從古到今,用感官鑒定法進行鑒別,仍具有其明顯的優越性。任何理化鑒定是代替不了的。酒好、酒壞,「味」最重要。在評酒記分時,「味」一般占總分的50%。蘇東坡認為,評判酒的好壞,「以舌為權衡也。」確是行家至理。
1、對酒品色澤的鑒定
各種酒品都有一定的色澤標准要求:如白酒的色澤要求是無色,清亮透明,無沉澱;白蘭地的色澤要求是淺黃色至赤金黃色,澄清透明,晶亮,無懸浮物,無沉澱;黃酒的色澤要求是橙黃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允許有微量聚集物;葡萄酒的色澤要求是白葡萄酒應為淺黃微綠、淺黃、淡黃、禾桿黃色,紅葡萄酒就為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桃紅葡萄酒應為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加香葡萄酒應為深紅、棕紅、淺黃、金黃色,澄清透明,不應有明顯的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密封的酒,允許有不時應有潔白泡沫;淡色啤酒的色澤要求是淡黃,清亮透明,沒有明顯的懸浮物,當注入潔凈的玻璃杯中時,應有泡沫升起,泡沫潔白細膩,持久掛杯。對這些色澤標准要求,必須利用肉眼來看酒的外觀、色
澤、澄清度、異物等。對酒的觀看方法是:當酒注入杯中後,將杯舉起,白紙作底,對光觀看;也可將杯上口與眼眉平視,進入觀看;若是啤酒,首先觀泡沫和氣泡的上升情況。正常的酒品,應符合上述標准要求,反之,為不合格的酒品。
2、對酒品香氣的鑒定
人的嗅覺器官是鼻腔。嗅覺是有氣味物質的氣體分子或溶液,在口腔內受體溫熱蒸發後,隨著空氣進入鼻腔的嗅覺部位而產生的。鼻腔的嗅覺部位在鼻粘膜深處的最上部,稱為嗅膜,也叫嗅覺上皮,又因有黃色色素,也叫嗅斑,大小約為2.7~5平方厘米。嗅膜上的嗅細胞呈桿狀,一端在嗅膜表面,附有粘膜的分泌液;另一端為嗅球與神經細胞相聯系。當有氣味的分子接觸到嗅膜後,被溶解於嗅腺分泌液中,借化學作用而刺激嗅細胞。嗅細胞因刺激而發生神經興奮,通過傳導至大腦中樞,遂發生嗅覺。
酒類含有芳香氣味成分,其氣味成分是釀造過程中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的代謝產物,如各種酶類等。酒進入口腔中時的氣味所揮發的分子進入鼻咽後,與呼出的氣體一起通過兩個鼻孔進入鼻腔,這時,呼氣也能感到酒的氣味。而且酒經過咽喉時,下咽至食管後,便發生有力的呼氣動作,帶有酒氣味分子的空氣,便由鼻咽急速向鼻腔推進,此時,人對酒的氣味感覺會特別明顯。這是氣味與口味的復合作用。酒的氣味不但可以通過咽喉到鼻腔,而且咽下以後還會再返回來,一般稱為回味。回味有長短,並可分辨出是否純凈(有無邪、雜氣味),有無刺激性。其酒的香氣與味道是密切相關的,人們對滋味的感覺,有相當部分要依賴於嗅覺。
人的嗅覺是極容易疲勞的,對酒的氣味嗅的時間過長,就會遲鈍不靈,這叫「有時限的嗅覺缺損」。我國古人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指的就是嗅覺易於遲鈍。所以人們嗅聞酒的香氣時,不易過長;要有間歇,籍以保持嗅覺的靈敏度。
據說國外對威士忌酒的評級分類,完全靠鼻子聞香。在英國有一個專門用鼻子檢查威士忌的機構。他們共有六個人,對鑒嘗威
士忌都有經驗。其中有五人專門用鼻評麥芽威士忌,一個人專門評硬谷類威士忌。他們每天評威士忌樣品可以達到二百個。他們提出的意見,生產單位和勾兌單位都是作為第一手參考意見。
3、對酒品滋味的鑒別
人的味覺器官是口腔中的舌頭。舌頭之所以能產生各種味覺,是由於舌面上的粘膜分布著眾多不同形狀的味覺乳頭,由舌尖和舌緣的蕈狀乳頭、舌邊緣的葉狀乳頭、舌面後的輪狀乳頭所組成。在味覺乳頭的四周有味蕾,味蕾是味的感受器,也是在粘膜上皮層下的神經組織。味蕾的外形很象一個小蒜頭,裡面由味覺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味覺細胞是與神經纖維相聯的,味覺神經纖維聯成小束,通入大腦味覺中樞。當有味的物質溶液由味孔進入味蕾,刺激味覺細胞使神經興奮,傳到大腦,經過味覺中樞的分析,各種味覺就產生了。
由於舌頭上味覺乳頭的分布不同,味覺乳頭的形狀不同,各部位的感受性也就各不相同。在舌頭的中央和背面,沒有味覺乳頭,就不受有味物質的刺激,沒有辨別滋味的能力,但對壓力、冷、熱、光滑、粗糙、發澀等有感覺。舌前2/3的味蕾與面神經相通,舌後1/3 的味蕾與舌咽神經相通。軟齶、咽部的味蕾與迷走神經相通。味蕾接受的刺激有酸、甜、苦、咸四種,除此之外的味覺都是復合味覺。舌尖的味覺對甜味最為敏感。舌根的反面專司苦味。舌的中央和邊緣對酸味和鹹味敏感。澀味主要由口腔粘膜感受。辣味則是舌面及口腔粘膜受到刺激所產生的痛覺。味蕾的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一般十個月的嬰兒味覺神經纖維已成熟,能辨別出咸、甜、苦、酸。味蕾數量在45歲左右增長到頂點。到75歲以後,味蕾數量大為減少。
酒類含有很多呈味成分,主要有高級醇、有機酸、羰基化合物等。這是與釀造原料、工藝方法、貯存方法等分不開的。人們對酒的呈味成分,是通過口腔中的舌頭、刺激味蕾,產生感覺,才能鑒定出酒質優劣,滋味好壞的。
6. 張裕解百納是什麼意思
張裕在央視投入近2000萬元用於推廣「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欲造成「解百納」歸屬的既成事實這是聰明的選擇,還是一個冒失的決定呢?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央電視台2004年廣告招標大會上,張裕集團以1950萬元投入成為葡萄酒行業惟一成功中標者,買下央視黃金檔15秒廣告。張裕集團副總經理孫健對此舉坦承,這1950萬元的廣告,將全部用於張裕高端品牌「解百納」的市場推廣上。
張裕此舉,讓很多人出乎意料。因為此時,「解百納」正處在一場極為凶險的品牌泛化危機風暴之中。
糾紛起自解百納商標歸屬
這場糾紛的起源,幾乎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當年2月,張裕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解百納」商標成功,4月拿到證書。
在張裕「解百納」商標注冊成功後一個月,長城、王朝等企業聯名反對,並上書國家工商總局申請取消張裕的注冊,原因是「張裕不能私自擁有解百納,因為解百納應該是紅葡萄品種的中文名稱,而不是商標專用名稱。」
一場中國葡萄酒行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捲入重量級企業最多、言辭最激烈的第一商標糾紛案由此拉開序幕。決定這場糾紛的勝敗的關鍵因素,就在於對「解百納」的身份認定。
張裕:解百納是我的
根據張裕的說法,「解百納」是其親手養大的一隻金母雞。1931年,當時兼任張裕經理的中國銀行行長徐望之先生,取「攜海納百川」之意,將這種高檔葡萄酒命名為「解百納干紅」。張裕公司早於1936年9月15日經當時的「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批准,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並取得了注冊證書。1959年,張裕又向當時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注冊「解百納」商標,並准予備案。新《商標法》頒布後的1985年和1992年,張裕公司又分別將「解百納」商標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解百納」商標應歸其名下。在我國從沒有一個葡萄酒品種稱為「解百納」,也沒有一個或幾個釀造紅葡萄酒的葡萄品種系列稱為「解百納」。
同行:別想獨占解百納
而同行的另幾大巨頭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解百納」系法文「Cabernet」的譯文,是行業已經通行的「解百納」品系的稱謂;1980年出版的有關葡萄酒的書籍中,有將赤霞珠稱為「解百納」、品麗珠稱為「解百難」、「卡門耐特」的說法。解百納干紅實際上已成為中國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詞。如果張裕注冊了「解百納」商標,對於整個葡萄酒行業是一個打擊。言下之意,解百納是公共財產,任何人不得私占。
幾乎所有和酒相關的企業和機構都捲入到這一場紛爭中。或支持,或反對,葡萄酒市場整整喧鬧了兩年。2003年11月,這場紛爭進入到司法仲裁階段。
就在這種敏感的時刻,張裕卻宣布以近2000萬高價買下中央電視台的部分黃金時段的廣告,並且全部用於高端品牌「解百納」的品牌推廣。
低檔解百納瓦解張裕防線
就在張裕孤注一擲豪賭「解百納」的同時,另一場危機卻悄悄向張裕襲來。
在幾大業界巨頭為了「解百納」歸屬而吵得不可開交之時,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納」的葡萄酒,悄悄登上了市場,生產廠家達到30多個,而且最低價位只有10元一瓶,遠遠低於張裕「解百納」干紅六七十元一瓶的售價。
這種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市場無序競爭局面對「解百納」保持中高檔葡萄酒品牌構成極大威脅。用營銷界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品牌泛化危機」。即當某一類產品在市場上取得出色的業績時,其原創品牌往往容易成為其他同行仿效的對象,原創品牌有被指代為這類產品通稱的危險。
被泛化後的「解百納」至少有以下幾個危險:一是從中高檔貨下滑至低檔,從而失去對抗外國品牌的能力;二是市場的壓力迫使張裕放棄「解百納」這個牌子;張裕好不容易做起來的解百納市場,因為同時出現30種解百納令消費者失去辨別能力,而最終失去市場信任,市場份額大幅萎縮。
7. 張裕三鞭酒的感官指標
1)外觀:澄清透明。
2)色澤:深金黃色至深褐色。
3)香氣:具有本品特有的酒香和葯香。
4)口味:微甜、酒味和葯味協調、醇厚適口。
8. 張裕的歷史和解百納的意思及其內涵具體是什麼
老一代張裕人為振興中國葡萄酒事業,填補中國高級葡萄酒的空白,經過幾年的辛勤實驗和鑒定,選育出適合中國氣候、土壤條件的,從法國引進的著名葡萄品種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配合釀造紅葡萄酒的優良品種梅鹿輒、法國蘭等,再經發酵、貯存、釀造,精製成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
「解百納」是中國葡萄酒的高端品牌,它也是由張裕公司注冊的中國最早的干紅葡萄酒品牌。1931年,張裕以自己培育的葡萄品種——蛇龍珠葡萄作為主要釀酒原料,釀造出一種全新口味的葡萄酒,時任張裕總經理的徐望之先生從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倡導的「中西融合」、「攜海納百川」的經營理念得到靈感,將它命名為「解百納」。
從創建之初,張裕人就立志將「解百納干紅」打造成抗衡「西洋」的國際知名品牌。張裕曾在1939年4月7日出版的《釀造雜志》上刊登了一篇關於葡萄酒的分析報告,大膽公布了張裕「解百納干紅」和歐洲國家葡萄酒的分析指標對比,從而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拉開了「解百納干紅」叫板國際名牌葡萄酒的序幕。
1987年,第25屆布魯塞爾世界優質產品評選會上,張裕「解百納」干紅榮獲金獎。1988年,張裕「解百納」獲「山東省優質產品」稱號。2001年,張裕「解百納」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優質葡萄酒著名品牌」稱號。
從2005年開始,張裕解百納成為釣魚台國賓館和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酒。2008年,張裕解百納入選全球葡萄酒30個頂級品牌。
[編輯本段]二、解百納誕生
張裕三十年代的門頭1931年,張裕公司發生了一場大火,將公司燒掉了一多半,致使無法生產。經研究,向當時的中國銀行煙台支行貸款,以解燃眉。經當時的行長徐望之同意,並由徐出任(兼)公司的經理。徐望之是學文科的,愛好文學並且功底深厚,就連銀行內的同仁也多有喜愛文學之士。徐望之先生和張裕員工此前一直為張裕獨創的一種高檔葡萄酒沒有名字而苦惱,當時由徐望之先生組織一批公司和銀行人員,於每周的固定時間在當時的國際俱樂部准時研究定名。最後經過幾番討論和篩選,他們決定秉承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倡導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攜海納百川」之意,將這種高檔葡萄酒命名為「解百納干紅」。
[編輯本段]三、解百納商標
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解百納」商標證書1936年9月15日,張裕公司為「解百納」申請注冊商標。1937年6月28日,經當時的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批准,張裕公司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注冊證書號為「第33477號」,該文件現存南京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在1939年的《釀造雜志》(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四月一日出版)第二期第18頁「張裕葡萄酒之分析與各國葡萄酒之比較」一文中,張裕公司生產的干紅葡萄酒就有「解百納」這個品牌。
自解放後至今,張裕曾進行四次商標注冊。
1959年,張裕「解百納」商標向當時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注冊,並准予備案使用。新商標法頒布後,1985年和1992年張裕公司又兩次將「解百納」商標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但僅獲准備案,並沒有正式注冊。因為張裕,當時申請的商標含有英文字母,不符合當時《商標法》的規定。
2001年5月,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解百納」商標的注冊申請。經商標局初步審定通過後予以公告,商標局於2002年4月予以核准注冊。
[編輯本段]四、解百納產品
1. 解百納品質
張裕解百納大師級葡萄酒精選的葡萄,精湛的工藝,歷史的陳釀造就了張裕解百納的高貴品質。
張裕以蛇龍珠為主要原料,應用獨有的系統釀制技術調配出張裕解百納的獨特典型性——香氣濃郁,具有典型的胡椒、黑醋栗果實香氣,特別是有一種「雨後割過的清新青草味」的典型性。
張裕解百納干紅的色澤來自葡萄本身。獨特的葡萄帶皮探溫發酵工藝使發酵後的葡萄酒浸得了葡萄皮中的天然色素,形成美麗誘人的深寶石紅色。
有世界知名的品酒專家這樣評價張裕解百納葡萄酒:「酒體豐滿,清澈的紅色,閃爍著斑斕的折光,其潛藏的草莓、櫻桃的復合果香,隨著藏釀而彌漫,勁力和細膩出色的勻衡,成熟酸味充盈口腔,十分甘美和濃郁,即使放下酒杯幾分鍾,依然齒頰留香,它那久久不散的香氣和美味更使人難以忘懷。」
2. 解百納原料
張裕葡萄園俗話說,七分原料,三分釀造。「解百納」產品對原料有著極高的要求,其主要葡萄品種是蛇龍珠葡萄,經過幾十年的栽培試驗,已經被證明在煙台地區栽培表現最好,這也使得張裕解百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區域特點及口感風味,而在其它地區,由於受地域限制,所生產出來的蛇龍珠葡萄是無法釀成如此風格獨特的產品的。
目前,張裕公司在煙台擁有全球最大的蛇龍珠葡萄種植基地,其產量佔了煙台地區蛇龍珠總產量的80%,佔了全國總產量的70%。而其它仿冒「解百納」產品釀造原料紛繁復雜,品質參差不齊。原料的差異正是張裕解百納盡管受仿冒產品困擾,卻在市場上暢銷不衰的原因之一。
3. 關於解百納原料三珠
蛇龍珠與法國波爾多地區的名貴葡萄酒一樣,張裕解百納也屬於混合型葡萄酒,即多個葡萄品種調配而成。波爾多左岸以赤霞珠為主,調配梅洛、品麗珠、小味而多等。右岸以梅洛為主,調配品麗珠、赤霞珠等;而張裕解百納則以蛇龍珠為主,調配赤霞珠等。不同品牌、不同年份的調配比例各不相同,被各酒企視為核心機密。
如同鋼琴獨奏曲與協奏曲,單一型與混合型葡萄酒本無上下之分,但後者工藝復雜,釀酒師的天賦不可或缺,更能體現葡萄酒變化多端的魅力。
早在1892年,張裕就從國外引入124個葡萄品種,經過成功嫁接後,衍生出很多新品種,蛇龍珠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新品種是由張裕獨創,在世界上可謂絕無僅有,解百納干紅裡面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蛇龍珠,這種名貴的葡萄酒原料在中國也只有煙台才大規模種植。而且,蛇龍珠只到80年代的末期才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種植。為了構建張裕解百納的核心技術,張裕公司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從蛇龍珠品種中選育出4個不同的類型,並採用液相、氣相色譜、質譜等現代分析技術確定了張裕解百納的特徵風味成分。
張裕解百納赤霞珠,葡萄含糖量230g/L,葡萄產量600kg /L。葡萄原酒深寶石紅色,具醋栗、樹莓、胡椒、咖啡等香氣,滋味醇厚、酒體豐滿,醇和和單寧質量經過橡木桶貯藏後,更會表現出完整的結構,典型獨特的風格。
與赤霞珠類似,品麗珠更具耐寒能力,使葡萄酒芳香,種植面積不多。它是法國波爾多地區的主要葡萄品種之一。
4. 解百納工藝
國際領先的張裕解百納生產中70餘年前,經過巴狄士多奇與張子章兩代中洋釀酒師的努力,張裕解百納形成了自己的工藝配方。在工藝配方的基礎上,釀酒師每一年都需要根據當年蛇龍珠新酒的口感變化,以燒烤方式與程度各異的橡木桶陳釀,再進入調配環節,經過無數次調試,決定當年調配比例的細微變化,從而使其口感更協調、色澤更明亮。
一位香港知名品酒家曾說過,如果你仔細品嘗每一年份的張裕解百納,除了煙台蛇龍珠始終如一的獨特風味,還能在色、香、味之中找到細微的驚喜,這正是釀酒師的天賦與靈氣所在。
張裕解百納能成為中國葡萄酒的高檔品牌,品質上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是與張裕幾代人持續不斷地技術創新分不開的。
長期以來,張裕解百納一直在葡萄品種選育、釀造工藝與設備改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使解百納品質得到不斷提升。上世紀80年代,張裕成立解百納干紅中心試驗室,在繼承的基礎上完善了解百納的工藝配方,使酒的穩定性大大提高。進入90年代,張裕技術中心又圍繞解百納的質量提升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從蛇龍珠品種中選育出了4種優良的新株系,通過液相、氣相色譜、質譜等現代分析技術確定了張裕解百納的特徵風味成分。
近年來,張裕又投入巨資對解百納的釀造設備進行了全面升級:1998年張裕建成了3萬噸的原酒發酵中心,主要用於張裕解百納原酒的發酵和儲存。2007年又建成了每年3萬噸生產能力的解百納生產中心,以及每小時可灌裝葡萄酒15000瓶的國際最先進的灌裝生產線。
在技術創新的保障下,張裕還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綜合質量分級體系:針對葡萄園、葡萄原料、釀造工藝、橡木桶陳釀、調配和瓶貯這六個對葡萄酒質量形成產生關鍵影響的環節分別展開細致評估,層層優選,最終將張裕解百納劃分為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和優選級四個級別。相對於年份、樹齡等片面的質量分級方法,這一體系實現了對葡萄酒質量的全程管控,使每一級別的質量評估更為全面與客觀。
5. 解百納四大等級
優選級:寶石紅色;香氣純正、優雅,果香較濃郁,具有橡木香,口感協調,舒順。具有品種典型性。
特選級:寶石紅色;香氣純正、優雅,果香濃郁,橡木香較濃郁,口感舒順、較醇厚。有結構,具有品種典型性。
珍藏級:深寶石紅色;香氣純正、優雅,愉悅,具有成熟漿果香氣,橡木香與酒香協調、典雅,具有陳釀香氣,入口柔和,口感圓潤、醇厚,芳香持久。有骨架,具有品種典型性。
大師級:深寶石紅色;香氣純正、濃郁,具有成熟果香,具有黑加侖漿果香氣,具有濃郁的橡木香,橡木香與酒香協調,具有陳釀香氣,入口柔和,口感圓潤、豐滿,芳香持久。具有結構感,典型性強。
[編輯本段]五、解百納榮譽一覽
《Wine&Dine》雜志2005年亞洲最佳酒類1987年獲布魯塞爾第25屆世界優質產品評選會金獎。
1988年獲山東省優質產品。
1999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中國文化周」以及在上海舉行的「世界500強財富論壇年會」上均被選為唯一指定干紅產品。
2001年1月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優質葡萄酒著名品牌」稱號。
2005年獲新加坡《Wine & Dine 》雜志舉辦的「亞洲最佳酒類」(SAWA2005)評選會評為亞洲最佳紅葡萄酒。
2005-2007年,連續三年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用酒。
2006年張裕解百納在歐洲創造五個「第一」:
首次進入歐洲3000多家超市,如PLUS等,
首次進入歐洲葡萄酒專賣店,包括KARSTADT和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單體專賣店
首次-進入歐洲郵購系統,如擁有100萬個家庭的HAWESKO郵購企業
首次進入歐洲的飯店,尤其是五星級飯店如FOUR SEASONS、LOUIS、C,JACOB
首次進入德國漢莎航空的頭等艙
2008年,張裕解百納入選全球葡萄酒30個頂級品牌。
[編輯本段]六、張裕解百納之爭
2001年5月,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解百納」商標的注冊申請。經商標局初步審定通過後予以公告,在法定異議期內無人提出異議,商標局於2002年4月予以核准注冊,商標注冊證號為第1748888號,指定保護商品包括葡萄酒、白蘭地、燒酒等,專用期限至2012年4月。
此舉引起了中糧長城等葡萄酒廠家的反對。2002年7月10日,商標局作出商標檔撤(2002)187號《關於撤銷第1748888號「解百納」注冊商標的決定》,認為「解百納」是紅葡萄酒的原料品種的名稱,對該注冊商標予以撤銷。與此同時,長城、威龍、王朝等幾家葡萄酒生產企業也以「解百納」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是釀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為由聯合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撤銷注冊申請,要求撤銷「解百納」商標。
針對商標局作出的撤銷決定,張裕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請求,與此同時,長城等公司提出的爭議申請也在評審委員會審理之中。2008年5月26日,商標評審委員會在經過反復論證與多輪評審之後,分別作出了撤銷商標局第187號決定的商評字(2008)第05143號決定和駁回了長城等單位的撤銷請求商評字(2008)第05115號商標爭議裁定書,維持張裕公司在第33類酒(飲料)等商品上注冊的第1748888號「解百納」商標注冊。其中的第05143號決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目前,「解百納」商標仍屬有效注冊商標。
由於不服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2008年6月,中糧酒業公司、威龍公司(該公司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撤回了起訴)、王朝公司、長城公司向北京一中院提出行政訴訟。2008年10月,法院兩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並經過1年多後,於日前作出了一審判決。
1. 「解百納」是否為通用名稱
顯然,雙方矛盾的焦點都集中在解百納的品牌和品種之爭。
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通用名稱是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所規范的或者約定俗成的商品名稱。
第一,「解百納」為張裕20世紀30年代獨創商標名,不是「cabernet」的翻譯。更何況,法文單詞「cabernet」存在多種翻譯,如「加本力」、「加本納特」、「卡貝奈特」等,「解百納」與「cabernet」二者未形成固定的對應關系。
第二,在國內國際所有頒發的葡萄品種相關標准中,都沒有「解百納」與「cabernet」是葡萄品種、品系的說法。
第三,在國際葡萄葡萄酒組織(OIV)法規與葡萄酒國家標准中,干紅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等都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並沒有任何一種葡萄酒分類為「解百納型葡萄酒」。
2. 權威部門專家意見
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就這一爭議給出了同樣的結論。他們認為:「在中國已經公布的近千餘個葡萄品種名錄中,沒有解百納這個品種,在全國葡萄學術界和生產上也一直沒有應用過解百納這個品種名稱。」「關於品系問題,在所有中外釀酒葡萄品種營養系中,從未出現過解百納營養系或品系的名稱。」
「與國際葡萄.葡萄酒組織(OIV)法規規定一致的GB15037-2006葡萄酒國家標準的規定:葡萄酒的名稱按色澤分類,分為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按含糖量分類,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因此,干紅葡萄酒、甜白葡萄酒等都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並沒有任何一種葡萄酒分類為『解百納葡萄酒』,所以『解百納』不是產品通用名稱,」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肯定地向記者表示,「將『解百納』定義為通用名稱是不符合國際通行的規范和准則的。」
法律專家認為:「最高法院四、五年前有一個判決,提出了如何區分特有名稱或者通用名稱的問題。特有名稱是指不為相關商品所通用,具有顯著區別性特徵,並且通過在商品上的使用使消費者能夠將該商品與其他經營者的同類商品相區別的商品名稱。張裕解百納由於長期的歷史原因,建國後它雖然沒有獲得商標注冊,一直是以這樣一種狀態使用。張裕解百納這種使用具有區別性的顯著特徵,能夠跟其他經營同類商品相區別,已經具備了商標的屬性,不屬於通用名稱。」
中國園藝學會葡萄與葡萄酒分會:「解百納」不是葡萄品種的名稱。根據我國農作物與園藝界所命名的葡萄品種名稱與認可的標准,沒有一個葡萄品種的名稱叫「解百納」。其次,「解百納」不是葡萄品系(或品種系列)的統稱。在我國,赤霞珠、品麗珠和蛇龍珠是三個完全獨立的葡萄品種。所以,「解百納」不符合葡萄品系的概念,將上述三個品種歸為一個品系是不正確的。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琦認為,「解百納」70年走過這么一個歷程,如果徹底否定張裕對解百納所做的努力,不僅是對一個企業的傷害,對中國葡萄酒行業損失更大。」王琦還認為,鼓勵創新,保護創新,尊重單個企業品牌,就是在保護中國的葡萄酒產業。
北京萬慧達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黃義彪認為,既然「解百納」不是葡萄品種和品系,就不能作為葡萄原料的通用名稱使用。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曉青認為,社會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是一種相對應的關系,社會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數人可共同享有的利益,是一種公共資源,二者應該實現平衡保護:不能以公共利益名義損害個體利益。
國家工商總局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董葆霖認為,「解百納」糾紛如果持續下去,處理不當,損害的將不僅僅是張裕公司一個企業的商標權益。如果「解百納」被通用名稱化,外國葡萄酒廠家也都可以使用,這樣我國企業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一個民族品牌將消失,進而影響到我國民族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3. 解百納誤會來源
究其根源,可以一直追朔到1956年。
新中國成立後,張裕實際擔負了全國葡萄酒培訓基地的重任。當時,根據國家輕工部指示,張裕公司負責承辦葡萄酒釀酒大學,面向全國為國家培養釀造葡萄酒的專業人才,並將張裕公司作為教學基地。
為便於講課和現場教學,教員和技術工人在車間現場習慣地把赤霞珠、品麗珠和蛇龍珠等葡萄品種釀造的原酒,稱為生產「解百納」的酒。因此,導致部分學員誤認為上述葡萄品種就稱為「解百納」,這就給後來關於解百納的錯誤說法留下了隱患。
據介紹,從30年代一直到80年代,國家的各種書刊著作上都沒有出現「解百納」是一種品種的說法。直到80年代之後,部分書刊才出現這種說法,將赤霞珠稱為解百納,品麗珠稱為解百難、卡門耐特,這是因為當時國內關於葡萄酒的資料不多,而且翻譯上有所偏差,這在某種程度上就誤導了一些作者。因此,後來關於解百納的種種說法十分混亂,以至於解百納之爭才有隙可乘。
4. 解百納之爭的本質
70多年來,張裕公司始終將『解百納』作為一個品牌和一個注冊商標在使用,有著不可否認的連續性。『解百納』商標的生命力在中國民族工業商標史上也是少有的幾個之一。其他少數企業抄襲和仿造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的產品生產時間也都是在90年代末期,不能因為少數企業近幾年抄襲仿照使用『解百納』就認定其是葡萄品種或品系或商品的通用名稱,而否定一個具有70年生命力的商標。
然而,解百納之爭恐怕已經不再局限於商標注冊之爭!在更大意義上,這種爭論的實質就是消費者的根本利益是否能得到保證。
「其實,損失最慘重的莫過於消費者!」一位行業專家一針見血指出,「30多個解百納一擁而上,從10多元到80多元眼花繚亂,消費者將無法分辨其真偽。」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卻認為,如果張裕注冊解百納成功,對葡萄酒行業將是沉重打擊!
如此看來,消費者利益和行業利益似乎就是爭論的焦點所在!
然而,一位行業專家的看法卻大相徑庭,他認為,實質上,真正利益受損的只是行業中某些假冒解百納干紅的小群體利益,他們並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利益。而從長遠來看,行業利益應該是和消費者利益殊途同歸的。
實際上,張裕解百納之所以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市場以及各種各樣的殊榮,皆出於它是消費者心目中真正的解百納形象。
5. 張裕解百納商標案進程一覽
2001年5月,張裕向商評委申請"解百納"商標注冊;2002年4月國家商標局下發注冊證書,但遭到業內企業的聯合反對,時隔3個月,國家商標局即撤銷了該注冊商標。張裕表示不服,從此該案進入了漫長的行政復審。
2008年6月,商評委裁定"解百納"不屬於行業共用的葡萄品種或產品通用名稱,而是歸張裕集團所有的葡萄酒商標。
同月,長城、威龍、王朝等十幾家葡萄酒生產企業群起反對。他們認為,"解百納"是葡萄酒的通用名稱,是釀造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是行業的公共資源,任何企業都無權私自佔有,隨後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提起訴訟。
2009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法院認為,由於原告和第三人在訴訟程序中提交了大量有可能影響案件實體裁決結果的證據,如果不予以考慮,不利於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尤其是有可能因此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判決撤銷被告商標評審委員會第05115號裁定,在考慮當事人提交的新證據的基礎上,重新作出裁定。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曉青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審判決只是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裁定「中糧長城提出的商標爭議請求」,並非直接判定商標爭議雙方誰輸誰贏,該案的法律程序尚未走完,目前「解百納」商標注冊的法律效力不會因此發生任何改變。
[編輯本段]七、解百納大事記
1937年,張裕獲得當時 「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商標注冊申請的批准,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取得了注冊證書。現在有據可查的是在1939年的《釀造雜志》(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四月一號出版)第二期第18頁「張裕葡萄酒之分析及與各國葡萄酒之比較」一文中,干紅葡萄酒中就有「解百納」「紅玫瑰」「朴甜紅「等品牌和當時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的標簽圖案。
1939年4月7日出版的《釀造雜志》上面就刊登了一篇關於葡萄酒的分析報告,公布了張裕解百納干紅和歐洲國家葡萄酒的分析指標對比,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拉開了「解百納干紅」叫板國際名牌葡萄酒的序幕。
1959年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解百納干紅葡萄酒的生產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共當時設計的「解百納」商標就向當時的中央國家行政管理局申請了注冊,中央國家行政管理局也作了批復。
1980年根據張裕公司呈報的新產品開發計劃,煙台市科委批准正式立項開展干紅葡萄酒新工藝的研製工作。我國著名葡萄酒專家、張裕前總工陳朴先女士在原解百納干紅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新工藝,改進了配方,使「解百納干紅」的穩定性顯著提高,結束了中國高端葡萄酒多年來缺乏核心技術的歷史。
1982年,改進工藝後的新張裕解百納干紅酒誕生。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的感官指標和各項理化指標均達到國際標准,其品質可與世界同類產品著名品牌相媲美。
1983年秋,應當時國家輕工部邀請來華講學的美國葡萄酒學院教授阿曼林先生,在品嘗了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後,稱贊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完全備具了國際高檔酒的資格。
1987年,張裕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榮獲比利時布魯塞爾第25屆世界優質產品評選會金牌獎。在國家同類產品品評中,張裕解百納干紅始終穩居第一品牌寶座。
1999年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舉辦的巴黎•中國文化周上,張裕解百納高級干紅葡萄被指定宴會唯一的專用葡萄酒,隨後經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綜合評價,被認定為「中國優質葡萄酒著名品牌」。
1999年在上海召開的1999年「財富」論壇開幕慶祝晚宴上,張裕「解百納」被指定宴會唯一的專用葡萄酒。叱吒風雲的全500強的首席執行官們品到地地道道的中國貨——張裕「解百納」干紅。
2002年4月13日,張裕「解百納」商標注冊成功,注冊證書已正式頒發。
2005年,張裕解百納榮獲SAWA「亞洲最佳葡萄酒」獎。
2005-2007年,連續三年成為「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用酒,比爾蓋茨先生對張裕解百納贊賞有加!
2006年張裕解百納在歐洲創造五個「第一」:
首次進入歐洲3000多家超市,如PLUS等,
首次進入歐洲葡萄酒專賣店,包括KARSTADT和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單體專賣店
首次-進入歐洲郵購系統,如擁有100萬個家庭的HAWESKO郵購企業
首次進入歐洲的飯店,尤其是五星級飯店如FOUR SEASONS、LOUIS、C,JACOB
首次進入德國漢莎航空的頭等艙
2008年,張裕解百納入選全球葡萄酒30個頂級品牌。
9. 張裕A股票會調整到28以下嗎
目前看圖形形態的比例分析,回到28元以下的正常合理概率較高。短線看,目前存在技術指標修復的初步需求。如果股價不反彈而出現急跌,則可以找技術信號超跌。
10. 如何選擇張裕解百納干紅
葡萄酒的質量包括衛生、理化和感官三個部分,其中最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葡萄酒質量高低的指標是感官指標。
葡萄酒的感官指標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體現:
1.外觀:葡萄酒的外觀大多數應該是澄清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
2.香氣:葡萄酒是一種發酵產品,它的香氣應該有葡萄的果香、發酵的酒香、陳釀的醇香,而且這些香氣應該平衡、協調、幽雅、令人愉快。
3.口感:葡萄酒的口感應該是舒暢愉悅,各種香味細膩、柔和,餘味綿長。
此外,按照自己的愛好來選擇葡萄酒的酒型。葡萄酒按其含糖量有甜型、半甜型、干型、半干型之分,按色澤有紅、白、桃紅的區別。高檔紅葡萄酒,酒體澄清透明,有光澤,酒香濃郁悅人,滋味柔和、回味綿長,一般干紅葡萄酒酒度在11~12度之間。高檔白葡萄酒,一般為微黃帶綠、澄清透明、有光澤,果香、酒香濃郁悅人,酒度一般在12度左右。
選購紅酒時要了解商標標簽的內容,包括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純汁含量、酒精度、糖度、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准代號等。此外,消費者應盡量選購標注了葡萄品種的純汁葡萄酒,這樣的葡萄酒質量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