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年嚴控「公轉私「!私人20萬元以上轉款也嚴查!
這個應該是每日的限額是20萬,如果一年20萬那也太少了。
『貳』 2019年向境外匯款新規
以個人外匯為例。按照《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銀行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外匯收付、結售匯及開立外匯賬戶等業務,對個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匯款機構及外幣兌換機構(含代兌點)按照本辦法規定為個人辦理個人外匯業務。銀行和個人在辦理個人外匯業務時,應當遵守本辦法的相關規定,不得以分拆等方式逃避限額監管,也不得使用虛假商業單據或者憑證逃避真實性管理。個人跨境收支,應當按照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有關規定辦理國際收支統計申報手續。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內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超過年度總額的,經常項目項下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境內個人外匯匯出境外用於經常項目支出,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下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辦理;單筆或當日累計匯出在規定金額以上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有交易額的相關證明等材料在銀行辦理。
應答時間:2020-08-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叄』 炒外匯合法嗎
炒外匯是合法的,但風險很大。以下是關於炒外匯合法性的詳細解答:
合法性:炒外匯在我國是合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允許的是通過銀行或國外正規交易商進行的外匯投資,而不允許個人在國內通過網路交易平台私自進行外匯交易。同時,我國企業或機構也不得從事外匯交易相關業務。
政策背景:早在2007年,我國就曾進行過個人外匯投資試點,雖然當時由於金融監管等方面的問題試點失敗,但到了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發言中提到了我國有意向開放外匯市場,這表明國家層面上是支持外匯投資的。
風險與收益:炒外匯雖然可能帶來高額收益,但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一旦投資不慎,投資者可能會面臨血本無歸的境地。因此,在進行外匯投資時,投資者需要謹慎操作,充分了解市場動態和風險因素。
外匯限額:我國對於公民每年的外匯限額有明確限制,每人每年有5萬美元的額度限制。這是為了保障國家外匯管理的穩定和有序進行。
綜上所述,炒外匯在我國是合法的,但投資者在進行外匯投資時需要謹慎操作,充分了解市場動態和風險因素,並遵守國家關於外匯管理的相關規定。
『肆』 2019美元匯率(2019年全年美元匯率走勢圖)
2019年全年美元匯率走勢概述:
年終匯率情況:
全年匯率波動:
匯率最高點與最低點:
市場參與者行為變化:
外匯儲備與國際收支:
未來展望:
『伍』 GCG Asia鉅富金融的外匯騙局,變身GIB數字銀行四處招搖詐騙!發行GUSDT代幣害人無數!
GIB數字銀行,丘富豪及其變種項目,被揭示為金融詐騙的黑手。早在2019年初,GCG Asia鉅富金融就因涉嫌金融詐騙遭受印尼警方通緝。官方通告明確指出,鉅富金融實為龐氏騙局,投資者血本無歸。丘富豪,臭名昭著的幕後操盤手,及其妻子為馬來西亞籍。
去年5月17日,丘富豪及其妻子在柬埔寨被捕,罪名是「龐氏騙局」詐騙。盡管妻子獲釋,丘富豪仍被拘留。大批GCG Asia投資者,多數為中國公民,至今損失慘重。
2019年,GCG Asia的詐騙項目在中國大陸地區通過大團隊長鄭某推廣,憑借其誘人的收益模式,迅速風靡網路。同年5月17日,丘富豪被柬警方逮捕。隨後,項目陷入提現困難,鄭某繼續以「五五報單」模式維持運轉。
2019年10月,丘富豪出獄後,試圖通過忽悠會員解決本金問題,但無濟於事。2020年5月,丘富豪以開通「數字銀行」為名,向會員收取開戶費,意圖二次收割。然而,承諾的本金釋放只兌現了1個月,會員本金被要求換成GUSDT代幣。
2020年11月,丘富豪宣稱GUSDT即將上線交易所,要求會員購買3000個GUSDT,承諾最低翻10倍。眾多會員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購買了所謂的空氣幣。2020年12月,GUSDT在三線交易所上線,幣價從1美金漲至38美金,但提現被限制,要求會員在交易所充值10倍資金後才能提現。
2021年1月19日,平台宣布為了維護幣價穩定,會員資金將以場外交易所10:1的比例釋放。會員資金被強制換為代幣後,提現困難,且需要額外充值才能提現。這無疑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誘使會員一步步落入圈套。
丘富豪從外匯圈到幣圈,一而再再而三地詐騙,受害者不斷上當受騙。現在,面對GIB數字銀行的騙局,建議投資者保持警惕,避免進一步損失。
『陸』 涉案超千億!「PTFX普頓」17名主犯被起訴!這些外匯詐騙套路要當心
「PTFX普頓」案的最新進展終於揭開迷霧,對利用未經國家批准從事外匯交易的「PTFX平台」開展傳銷活動的17人組織、領導提起公訴,案件的曝光讓「PTFX普頓」這場涉及千億元的金融騙局迎來大結局。據統計,該平台注冊會員達175.9萬人,涉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集中在福建、山東、浙江、河北、江蘇和四川等地,涉案金額總計1000餘億元。
「PTFX普頓」以拉人頭加盟的方式、以賺取高額回報為誘餌,自2016年11月21日運行至2019年8月14日,其平台注冊會員達175.9萬人,其中繳納會費的活躍會員172.1萬人,主要集中在福建、山東、浙江、河北、江蘇和四川等地。其幕後老闆、實際控制人尹某等人在各地成立「領聖」系教育科技公司,通過開班授課、網路直播平台等媒介宣傳,以每月都能賺取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發展會員。收益高達30%,採用分級返佣拉人頭的方式,與所有資金盤無異,拉到的下線越多,訂單量越多,返佣收益就越高。
「PTFX普頓」的「宣傳」效果顯著,三年的時間積累了170多萬會員,人員遍布全國各地。而其上演的詐騙大戲早在2018年就開始露出馬腳,有投資者在多個平台舉報「PTFX普頓」涉嫌傳銷。2018年開始,福州市台江刑偵分局就對「普頓外匯詐騙」一案立案偵查。2019年,投資者反應「PTFX普頓」問題頻出,先是「網站平台無法登陸、會員全體禁言」,後來是「出金受限」,再到屢次「系統維護升級」出金緩慢。真正引爆「PTFX普頓」這顆定時炸彈的是12月19日,PTFX普頓會員大面積出現爆倉情況,其所謂的7個跟單團隊中有6個爆倉,無數投資者賬戶余額一夜之間虧損至負數。
PTFX普頓的維穩態度始終不變,之後發布公告維穩,後印尼監管部門回應PTFX無監管後,董事長伊凡現身視頻,稱希望投資者「多給一些時間」。然而,投資者們豈能坐以待斃,爆倉事件發生後,紛紛選擇到公安機關報警。警方已經針對PTFX立案調查,PTFX部分骨幹分別在福建三明、江西南豐等地被逮捕歸案。2020年1月28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定性PTFX普頓為傳銷平台,平陰公安、南豐公安也相繼發布消息警示投資者。2020年3月17日,PTFX普頓正式發公告關網,但其一夜爆倉崩盤後,依然死而不僵,宣布關閉關網前,普頓群內有一大批中級經紀人還在群里積極維穩,哄騙投資者第三方已經解凍,普頓就要開網。
在做垂死掙扎的同時,PTFX普頓還一直在欺騙投資者。最新消息提到的案件進展,可謂大快人心。市面上套著外匯殼子的資金盤多如牛毛,為了更好地幫助外匯投資者識別騙局,賽雷頭條整理了最容易被投資者忽視的三種詐騙交易模式:一、外匯託管跟單交易、二、保本高收益模式、三、對沖交易模式。賽雷提醒投資者,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盈利,更不存在什麼穩賺不虧,對於平台的忽悠和誘惑,請保持理智,入金交易前,一定要多方查驗平台的合規性,查詢真偽,如遇無法出金等問題,保留好相關證據,去當地公安機關報警處理,同時第一時間聯系賽雷真相,賽雷真相作為第三方將免費為投資者維權,協助大家與平台溝通處理!投訴曝光郵箱:[email protected],投訴提交鏈接:sltopnews.com/truth。
『柒』 IG外匯多年的招牌說砸就砸無監管公司拿來交易平台開始擺爛了
外匯交易領域向來是騙子的溫床,這個行業因發展迅速和有利可圖而吸引著騙子的湧入。在眾多騙局中,外匯騙局猶如不死的「小強」,一旦被曝光,總有其他騙子藏在暗處伺機而動,伺機收割那些輕信的「韭菜」。近期,IG外匯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這家曾經在中國市場頗有影響力的平台,面臨著一系列爭議和問題,引發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IG外匯在2019年6月底至7月期間,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關閉了中國投資者在澳大利亞的賬戶頭寸。這意味著,持有澳大利亞牌照的IG外匯在中國投資者的服務將終止。對於持有澳大利亞牌照的券商而言,這通常不會對平台運營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對於大陸的匯友而言,必須警惕信息的真實性,以防賬戶被關閉,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賬戶被轉移到離岸監管地區。
IG外匯的出金問題也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出金提現過程中,部分投資者遭遇了需要繳納高額解凍金的情況。此外,近期有投資者反映,出金超過36小時仍未能到賬,而與客服溝通也未能解決問題。這一系列事件引發了對IG外匯運營模式的質疑。
對於IG外匯而言,其實際用於交易的公司是名為IG Group Limited的英國公司,但這一信息並未在IG的中文官網或外文官網上明確展示。通過查詢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官網,發現IG Group Limited並未獲得FCA的授權牌照,且該公司的信息是由IG GROUP PLC改名而來。
更為令人不解的是,IG外匯對外宣傳的公司「IG Group Holdings PLC」在英國FCA官網同樣未能找到監管牌照。在谷歌網頁搜索到的官方信息中,IG外匯宣稱其CFD賬戶由IG International Limited提供,而該公司的業務由百慕大金融管理局授權。
然而,在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MA)的官網上,確實查到了IG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百慕大授權經營投資業務和數字資產業務的牌照。這引發了一個疑問:作為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公司,IG外匯為何選擇使用百慕大牌照進行業務運營?
針對此現象,可以推測有以下幾點考慮:百慕大與開曼群島、BVI群島並稱為離岸避稅天堂之一,擁有自由的貨幣進出政策以及較低的稅務負擔,這為外匯平台提供了一系列優勢。同時,百慕大被視作美國上市的最佳「跳板」,且與中國的稅收信息交換協定尚未簽署,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IG外匯選擇百慕大的牌照。
此外,IG外匯的交易平台自研設計,為交易商提供了潛在風險。這類自研交易平台容易被操縱,導致頻繁滑點,增加交易虧損。同時,自研交易平台不受監管,投資者難以追蹤資金流向,一旦出現問題,追責難度極大。用戶對IG交易平台的評價普遍負面,反映出了該平台在提供服務方面的不足。
總體而言,IG外匯的運營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和爭議,包括監管缺失、出金問題、自研交易平台的風險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這家曾經的行業老品牌面臨信任危機。對於投資者而言,選擇平台時需謹慎,不僅要看其聲譽,更要關注其合規性和監管情況,以避免潛在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