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金期貨對沖交易怎樣避免陷阱
1、不做流動性差的合約:如果組建的套利組合中一個或兩個流動性很差,則我們就要注意該套利組合是否可以順利地同時開倉和平倉,如果不能,則要斟酌廢棄該次套利機會。此外,如果組合構建得足夠大,則組合的兩個合約都存在必定的沖擊成本。
2、做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由於套利機會是依據中長期價格關系找到短期價格呈現偏離的機會,發生套利機會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異變,所以,一般不應介入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時機。
3、"逼倉"中的套利危險:其風險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現,一般而言,跨期的虛盤套利不涉及到現貨,而逼倉的風險就在於沒有現貨頭寸做維護,當市場行情呈現單邊逼倉的時候,逼倉月合約要比其它月份走勢更強,其價差未涌現"理性"回歸,從而導致虧損的局勢。
『貳』 期貨是怎麼來盈利的一直都搞不明白
如何利用股指期貨進行保值、套利操作的案例分析:
現在滬深300價格是3710點(5月10日盤中價格)。
但是現在滬深300股指期貨的12月份合約價格已經漲到5900左右了,意思是假如你現在以5900點的價位賣空12月股指期貨一手,等到12月的第三個周五(最後交割日)滬深300指數收盤後,股指期貨12月合約要按當天收盤價格進行結算,假設那天(12月第三個周五)收盤價格是5500,那麼你在5月初賣的合約一手的盈虧計算是:1手*(5900-5500=)400點*300元/點=12萬。
好了,繼續正題——假設你現在買了100萬的股票,大部分是滬深300指數的權重股,也就是說大盤漲你的股票肯定也漲。而且漲跌幅度相近。。。。。於是你現在完全可以這樣操作:
嘿嘿,咱現在大膽持有股票不動、與庄共舞!空一手12月的期指,投入保證金約17萬(假設的,計算方式:5900*300元/點*10%=17.7萬,),那麼,你就是對你買的100萬股票做了有效保值操作,完全可以防範以後股市的下跌給你帶來的股票市值縮水損失!!!也可以說基本上確保到12月下旬股指交割日時能有近60萬元的收益!!!!
為什麼可以?假設兩個月後,股市下跌,那麼12月的股指會下跌更快更多,這一手股指期貨的盈利幾乎可以遠遠超過你股票產生的縮水損失。比方說到12月下旬最終交割時,滬深300指數波動到3500點,現貨股票損失大約是:(3710-3500)/3710乘以100萬=5 .66萬,但同時那一手股指期貨的盈利將是:(5900-3500)乘以300=72萬!兩項沖抵後凈盈利:72萬-5.66萬=71.999萬.
假設到12月的第三個周五,滬深300指數漲到5800點,股指也按5800點最終進行結算,那麼你的股票肯定又賺不少,大約是:(5800-3710)/3710乘以100萬=56.3萬元。同時期指也有盈利:(5900-5800)X300=3萬元。收益總和約60萬!
再假如,到最後交割時滬深300指數漲到6000點,那麼股票收益大概計算為:(6000-3710)/3710乘以100萬,結果=61.7萬。 股指期貨上的虧損:(6000-5900)*300元/點=3萬。 兩項相對沖後仍盈利達58.7萬之多!!!!!
期貨投資因為使用保證金制度,好比前幾年股票交易中的融資(俗稱透支),而且是10倍融資!所以操作不好的話風險很大。如上面案例中只買一手股指就可以對100萬的現貨股票做對沖保值或套利操作了。而投入資金不過才17萬。。。。。。
『叄』 期貨套利的原則
1、買賣方向對來應的原則自:即在建立買倉同時建立賣倉,而不能只建買倉,或是只建立賣倉
2、買賣數量相等原則:在建立一定數量的買倉同時要建立同等數量的賣倉,否則,多空數量的不相配就會使頭寸裸露(即出現凈多頭或凈空頭的現象)而臨較大的風險。
3、同時建倉的原則:一般來說,多空頭寸的建立,要在同一時間。鑒於期貨價格波動的,交易機會稍縱即逝,如不能在某一時刻同時建倉,其價差有可能變得不利於套利,從而失去套利機會。
4、同時對沖原則:套利頭寸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之後達到了一定的所期望的利潤目標時,需要通過對沖來結算利潤,對沖操作也要同時進行。因為如果對沖不及時,很可能使長時間取得價差利潤在頃刻之間消失。
5、合約相關性原則:套利一般要在兩個相關性較強的合約間進行,而不是所有的品種(或合約)之間都可以套利。
這是因為,只有合約的相關性較強,其價差才會出現回歸,亦即差價擴大(或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又會恢復到原有的平衡水平,這樣,才有套利的基礎,否則,在兩個沒有相關性的合約上進行的套利,與分別兩個不同的合約上進行單向投機沒有什麼兩樣。
『肆』 期貨套利怎麼做 風險和收益怎麼樣
期貨套利風險相對於單純投機風險小,但收益見效時間長,收益保持中下。
期貨套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價差發生有利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如果發生利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那麼就稱為期現套利。
股指期貨與現貨指數套利原理:
指投資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取利潤。
當期貨實際價格大於理論價格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買入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正套」。
當期貨實際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時,買入股指期貨合約,賣出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反套「。
市場中常常出現價格分布不尋常的合約組合,有些可以成為投資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對象,有些則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於種種原因,並不能很好的價差回歸,有時甚至會出現令人詫異的變化,導致套利失敗。因此投資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幾種「套利陷阱」。
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
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
由於套利機會是依據中長期價格關系找到短期價格呈現偏離的機會,發生套利機會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異變,所以,一般不應介入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時機。
3.「逼倉」中的套利危險
其風險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現,一般而言,跨期的虛盤套利不涉及到現貨,而逼倉的風險就在於沒有現貨頭寸做維護,當市場行情呈現單邊逼倉的時候,逼倉月合約要比其它月份走勢更強,其價差未涌現「理性」回歸,從而導致虧損的局勢。
4.不做流動性差的合約
如果組建的套利組合中一個或兩個期貨合約流動性很差,則我們就要注意該套利組合是否可以順利地同時開倉和平倉,如果不能,則要斟酌廢棄該次套利機會。此外,如果組合構建得足夠大,則組合的兩個合約都存在必定的沖擊成本。在期現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參與到交割的套利須保證有足額的資金交付。
5.資金的機遇成本和借入成本
在實際投資中,兩個交易賬戶均須備有足夠的預留保證金,這會增添利息成本,從而下降收益率。我們需要斟酌資金起源是自有資金還是借貸資金,而資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頭寸的持有期限可能並不匹配。
『伍』 為什麼說期貨套利是美麗的陷阱
理論上可行,但是實際中由於投機因素影響過大,超出套利中隨機波動的影響效果,所以套利實際上難以依據理論進行。
『陸』 在國內期貨市場可以進行哪些類型的套利操作
跨期套利
跨市場套利
跨品種套利
其實還有一個:期現套利
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哈~
『柒』 有人說利用微交易漏洞套利,專業人員帶。起步5000。能翻十幾倍。這是
像這種很多都是小盤,玩家只是待宰的羔羊,沒什麼意思,不過聽說菠菜套利倒是不錯,因為比較小眾,所以知道的人不多,會的人就更少了,不過有這么一個人很牛31的31微20就49是這個,很多人通過他都成功岸上了。
『捌』 21inc萊特幣指數套利是什麼啊騙局還是真的指數套利又是什麼
指數
套利(index arbitrage)是指投資者同時交易股指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利。套利者隨時監測著現貨和期貨市場,看理論期貨價格和實際期貨價格間的差額是否足以獲取套利利潤。如果股指期貨貴就賣出股指期貨並買入股票,當期貨實際價格大於理論價格時,賣出股指期貨,買入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可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當期貨實際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時,買入股指期貨,賣出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指數套利在運作上應先計算股指期貨的理論價格、其次計算套利的成本、套利區間與利潤,再制定具體策略。
『玖』 如何防範股指期貨套期保值展期風險
展期是指通過不斷使用高流動性的近月期貨合約來代替流動性差的遠月期貨合約以實現對較長期的資產保值方案,即當對一項資產進行套期保值時,如果在到期時間內沒有相對應的遠月期貨合約,只有近月期貨合約;又或者遠月期貨合約的流動性低,無法達到套保所需的量,此時就需要採取展期套保的方式。
基差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是套期保值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這些風險無法通過精確的期現頭寸匹配模型進行規避,只能通過某些期貨交易策略進行化解。
展期就是平舊續新,平掉舊合約和續上新合約時都會面臨基差,從套期保值角度來看,新舊兩個合約的價差是投資者在展期時點上面臨的主要風險,如果投資者選擇期末展期,這一風險是完全暴露的,而選擇期間動態展期,這一風險有可能得到規避。
另外,流動性是套期保值中必須考慮的重要風險之一。我國股指期貨市場中,只有近月合約,特別是當月合約,流動性大,適合做套期保值的工具。因此,在套期保值展期時,須考慮相應合約的流動性問題。只有在下月合約交易量上升,流動性變大時,才是展期的好時機;否則在下月合約流動性不足時,盲目展期,極易陷入流動性陷阱,暴露風險。
本文,我們提供兩種展期方案以解決展期中的主要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基差風險。
1、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
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是指隨著當月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在期貨合約換月期內(大約一周時間),當月合約成交量逐漸減少,下月合約成交量逐漸增大,投資者逐漸把當月合約上的頭寸轉移至下月約合。
例如,2010年6月1日,投資者A持有一個7隻股票的投資組合,看空後市,准備在2010年6月1日-8月1日之間進行套期保值。
7月合約的到期日是7月16日,而投資者A需要套期保值到8月1日,因此,投資者A需要展期。
根據我國股指期貨的運行情況,一般地,合約到期周是典型的換月周,因此,我們選取7月12日-7月16日這周來根據成交量滾動展期操作。
根據最小二乘法,計算需要套期保值的合約數。
(1)全部用當月合約套期保值
對沖時應賣空的最佳合約數目為:■
其中,■S是證券組合的價值,F是一份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等於期貨價格乘以合約大小)。
(2)當月合約展期到下月約合
當下月合約指定時,應賣空的最佳當月合約數目為:■
其中,N1是當月合約數目,N2是下月合約數目,F1是一份當月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F2是一份下月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
綜上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情況表
■
2、套保加類套利展期
套保加類套利展期是指利用當月合約和下月合約價差的均值回復特性,類似對價差進行高賣低賣,在套保的同時,賺取價差。
我們對IF1008和IF1007合約之間的60分鍾價差進行分析。在2010年6月22日至7月8日間55個60分鍾價差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此價差是平穩的白雜訊序列。如圖1所示。
平均值為16.67點,標准差為11.60點。根據統計套利原理,最佳交易區間為【7.97,25.37】,即價差小於等於7.97時用當月合約套保,價差大於等於25.37時用下月合約套保。
展期是指通過不斷使用高流動性的近月期貨合約來代替流動性差的遠月期貨合約以實現對較長期的資產保值方案,即當對一項資產進行套期保值時,如果在到期時間內沒有相對應的遠月期貨合約,只有近月期貨合約;又或者遠月期貨合約的流動性低,無法達到套保所需的量,此時就需要採取展期套保的方式。
基差風險與流動性風險是套期保值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這些風險無法通過精確的期現頭寸匹配模型進行規避,只能通過某些期貨交易策略進行化解。
展期就是平舊續新,平掉舊合約和續上新合約時都會面臨基差,從套期保值角度來看,新舊兩個合約的價差是投資者在展期時點上面臨的主要風險,如果投資者選擇期末展期,這一風險是完全暴露的,而選擇期間動態展期,這一風險有可能得到規避。
另外,流動性是套期保值中必須考慮的重要風險之一。我國股指期貨市場中,只有近月合約,特別是當月合約,流動性大,適合做套期保值的工具。因此,在套期保值展期時,須考慮相應合約的流動性問題。只有在下月合約交易量上升,流動性變大時,才是展期的好時機;否則在下月合約流動性不足時,盲目展期,極易陷入流動性陷阱,暴露風險。
本文,我們提供兩種展期方案以解決展期中的主要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基差風險。
1、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
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是指隨著當月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在期貨合約換月期內(大約一周時間),當月合約成交量逐漸減少,下月合約成交量逐漸增大,投資者逐漸把當月合約上的頭寸轉移至下月約合。
例如,2010年6月1日,投資者A持有一個7隻股票的投資組合,看空後市,准備在2010年6月1日-8月1日之間進行套期保值。
7月合約的到期日是7月16日,而投資者A需要套期保值到8月1日,因此,投資者A需要展期。
根據我國股指期貨的運行情況,一般地,合約到期周是典型的換月周,因此,我們選取7月12日-7月16日這周來根據成交量滾動展期操作。
根據最小二乘法,計算需要套期保值的合約數。
(1)全部用當月合約套期保值
對沖時應賣空的最佳合約數目為:■
其中,■S是證券組合的價值,F是一份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等於期貨價格乘以合約大小)。
(2)當月合約展期到下月約合
當下月合約指定時,應賣空的最佳當月合約數目為:■
其中,N1是當月合約數目,N2是下月合約數目,F1是一份當月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F2是一份下月期貨合約標的資產的價格。
綜上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時間域上按成交量滾動展期情況表
■
2、套保加類套利展期
套保加類套利展期是指利用當月合約和下月合約價差的均值回復特性,類似對價差進行高賣低賣,在套保的同時,賺取價差。
我們對IF1008和IF1007合約之間的60分鍾價差進行分析。在2010年6月22日至7月8日間55個60分鍾價差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此價差是平穩的白雜訊序列。如圖1所示。
平均值為16.67點,標准差為11.60點。根據統計套利原理,最佳交易區間為【7.97,25.37】,即價差小於等於7.97時用當月合約套保,價差大於等於25.37時用下月合約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