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寧管理模式
蘇寧:時刻准備著
資本對於一個企業的穩定運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持續穩定的資本供給無論市場是大是小,都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本身就表明其成長性、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得到認可,其品牌建設也將在改制上市中潛移默化發展。
蘇寧電器就是這樣。
三年前,蘇寧電器作為中國家電連鎖IPO第一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三年後,蘇寧電器已成為國內家電零售行業的航空母艦,憑借每年持續高速穩健增長的優良業績,儼然成了中小板的「標兵」,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代表性品牌。
2007年10月13日,蘇寧電器發布關於2007年1-9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告顯示200年1-9月份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10%。
蘇寧「新生」
「上市」之所以成為許多企業的發展目標,就是因為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直接融資能打破中小企業融資瓶頸束縛,從而獲得長期穩定的資本性資金,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並可以藉助股權融資獨特的「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機制,實現股權資本收益最大化。
2004年7月7日蘇寧發行2500萬股,發行價為16.33元,首發行市盈率11.26倍,融資額3.95億元,上市首日收盤價32.7元。當再融資新規頒布後,蘇寧成為定向增發第一家。2006年6月20日,其定向增發2500萬股,發行價48元,發行市盈率45.7倍,募集資金12億元。2006年8月31日,蘇寧電器的總市值達到1023.6億元,實際流通股總市值為693.1億元。
2007年6月20日,由上海證券報作為主辦單位,並聯合其它知名媒體和門戶網站舉行的2006「影響中國」上市公司系列評選活動網路投票正式結束。在一系列子榜單中,蘇寧入選最具分量的2006「影響中國」十佳上市公司,並在2006最具成長性上市公司榜單中位列第一。
2007年6月25日,由證券時報社、中聯集團聯合主辦的「2006年度中國上市公司價值百強暨首屆中小板公司三十強評選」結果揭曉,蘇寧電器榮獲首屆中小板公司三十強第一名。而依據機構投資者的專業評分及評審委員會委員的投票,蘇寧電器還獲得了2006年度上市公司中小板十佳管理團隊的第一名。這兩大殊榮充分顯示了蘇寧在中小板的標桿地位和管理機制的完善性。從這一系列權威的品牌價值認證來看,上市三年後的蘇寧電器品牌價值也獲得了長足的提升。
此外,據蘇寧電器財務報表顯示,公司自2001年以來,利潤已連年實現大幅「三級跳」:2001年利潤總額為4489.4萬元;2002年利潤總額實現翻番,達到8772.8萬元;2003年則增至1.69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2002年比2001年增長111.89%,2003年則再增71.14%.企業蘊涵的增長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價值浮現
早在1990年,張近東就以「蘇寧電器」的名義,率先開展家電產品專業化經營,經過17年的發展,蘇寧電器迅速從一家只有幾百平米的小店發展至一家網點遍布全國、年銷售額及市值均過百億元的大型集團公司,作為一個迅速增長的公司,其發展對自身的資金要求較高,而公司在資本市場的運作能及時解決公司發展的瓶頸,並成為公司迅速發展的催化劑。蘇寧的發展除了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更離不開中小企業板的支持。
「上市」帶給蘇寧的真正「價值」主要體現在:提升了蘇寧的核心競爭力。在時下,銷售連鎖企業要想在競爭白熱化的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隨時了解消費者所需、有效調整運營機制來適應發展趨勢並實現利潤最大化、要根據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來平衡自己的利潤壓力、要構建高效的運營等。處於「資本運作」的蘇寧會用更快的物流、更少的庫存、更新的市場開拓方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器零售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從物流的快速運作、庫存的減少、市場開拓的創新、門店的快速復制擴張、服務質量水平的提升等一系列的優勢如海底的冰山慢慢浮出水面。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的變革。上市以後,投資、業務、財務、服務、人事等方面集中起來管理,使管理形成一體化、能把每個分公司統一在一個管理平台,促使統一采購、統一銷售、統一配送的形成,實現跨公司的管理、跨地區運營。因此,蘇寧成立了營銷、連鎖發展、服務和財務管理總部,增設地區管理總部,試點成立華北、華東二區地區管理總部,大區職能定位為「區域范圍內全面經營管理的利潤重心」,組織架構被重新調整;蘇寧在2008年內要在全國建設500個服務網點和30個客服中心,包括物流中心在內,銷售能力將達800億元,銷售方式變得更加高效。營銷手段變得更加務實有效。上市後,會員卡里記錄著顧客的信息,蘇寧可以提前通知這些有意向購買這個商品的顧客,把優惠讓給他們。另外,蘇寧針對客戶的個性化優惠變得切實可行,比如蘇寧可以給某些有著良好購買記錄的顧客直接現金優惠,也可以根據對方的購買習慣打包進行捆綁式銷售,這些都給顧客帶來實際效益。這樣的舉措是競爭對手根本無法達到的。
理智「抗戰」
盡管未能如願登陸主板多少讓蘇寧電器有些心存遺憾的感覺,不過,蘇寧就是蘇寧,在哪裡上市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大區別。雖然中小企業板募集資金規模相對要小,開局不太完美,但終究會有一個價值回歸的過程。
上市使得蘇寧能夠有足夠的「底氣」抗衡任何對手,包括如百思買、國美這樣的「超級大鱷」。 其實,在中國目前,國美和蘇寧,都已經成為龐大的商業帝國,而且都幾乎沒有長期銀行負債,實力非比尋常。「美蘇」爭端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比如「股票市場」的初次對決:2004年6月,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鵬潤以88億元人民幣的收購代價,收購OceanTown100%的股份,而OceanTown擁有「國美電器有限公司」65%的股份。收購代價全部以發行新股和可換股債券方式支付,不涉及現金。至此,國美經過幾經周折,終於實現了香港上市的目的,締造了龐大的國美系。同年7月,蘇寧上市首日,其股票受到投資者熱捧:蘇寧電器2500萬股股票在深圳中小企業板正式開盤交易,開盤價高達29.88元,全天交易紅火,最高漲到33元。
就自身資金實力而言,國美顯然比蘇寧更為雄厚,其融資能力亦比蘇寧勝出一籌。不過國美與蘇寧本質上都是同一類型,其資金來源有兩個,一是從股市融資,一是控制和利用經銷商資金。同為上市公司,國美選擇了通過借殼間接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方式。而蘇寧經過多年努力也終於實現了內地A股市場的IPO,兩者的選擇各有自身的優勢。
就短期看,蘇寧一次性獲得了足以支持其未來一到兩年擴張的資金流入,但從長遠來看,內地再融資環境卻並不樂觀:一方面再融資的時間、資金額度都受到限制,難以滿足連鎖擴張的持續性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對於再融資的負面印象,將持續影響蘇寧的直接融資。而對於國美來說,短期內借殼上市對於公司本身來說並沒有資金流入,但是香港市場相對寬松的再融資政策將能使國美獲得持續性的資金支持。
單從股市等外部環境融資能力而言,國美無疑比蘇寧棋高一著,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作為供應商資金支起的連鎖王國,國美與蘇寧對於globrand.com商家資金調動能力也存在差異。從本質上說,國美與蘇寧都是在用其龐大的渠道價值,與廠家換取資源。能控制多少資源,一個關鍵就是其渠道和分銷能力。因此,業內證券市場研究人士分析認為,按照半年業績快報的每股收益0.72元計算,蘇寧2006年的平均市盈率大概在32倍左右,這個水平從國內市場的整體平均水平來說雖然略高,但由於行業的高成長性,總體仍然合理。而對於國美來說,即使從目前股價算,國美市盈率約為21倍,在香港業內屬於偏高的范疇。兩家企業的每股贏利,雖然國美銷售額比蘇寧大一倍,門店也比蘇寧多很多,但是綜合上述幾個因素,國美的公司價值很可能跟蘇寧差不多,其優勢並不明顯。
未來的未來
毋庸諱言,蘇寧、國美紛紛尋求上市的原因,無非都是需要資本完成規模的擴張,使自己處於有利的競爭位置。
根據我國《全國連鎖經營「十五」發展規劃》,到「十五」規劃末期,全國連鎖企業銷售額將達7000億元,具有品牌效應的家用電器連鎖店銷售額預計可達60%以上。可見對蘇寧、國美這樣想做國內連鎖統治者的公司來講,還有很大市場份額需要去佔領。
不過,隨著整個電器行業利潤日趨微薄,上游電器製造廠家能給蘇寧電器的利潤空間極其有限。因此,蘇寧電器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壓縮自身的經營成本;要麼,增加利潤相對較高的數碼產品的銷售來擴大發展空間。在蘇寧電器的未來戰略中數碼產品將會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蘇寧的各種資源會向數碼產品進行明顯的傾斜。這表現在蘇寧電器的店面布置上,數碼產品目前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同時營業面積也在加大。其實,這也僅僅是體現資本市場為企業服務的一個功能而已,除此,還有看不到的品牌效應、人才效應、財富效應和規范約束效應、創新激勵效應等。
誠然,上市後,中小企業可以建立以股權為核心的完善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員以及關鍵技術人才,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資本市場為企業的定價,可為企業的下一步收購兼並、股權激勵、風險投資的推出奠定基礎。蘇寧電器,上市三年來,所取得的價值空間和品牌美譽度,的確有目共睹,但是從發展角度看,任何掉以輕心的「胡作非為」都會帶來致命的打擊。所以,對於要立志「玩轉」資本市場的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審時度勢,更需要「時刻准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