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600161十大股東

600161十大股東

發布時間:2021-03-26 09:37:13

『壹』 中國血製品規模誰最大

天壇生物不斷發力,爭搶中國血液製品「老大」之位。

今天(4月2日),天壇生物發布2017年年報,2017年1-12月天壇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7.65億元,同比下降17.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0億元,同比增長359.33%;血液製品業務收入15.1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調整後)增長13.22%。

天壇生物主要從事血液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球的血液製品有著非常高的行業集中度,公開資料顯示,全球產量前五位的血液製品企業佔有該行業市場份額的80%---85%,基本壟斷了全球血液製品的供應。

而我國血液製品,雖然相較於國外行業集中度偏低,但集中化的趨勢也在不斷增強。2016年,上海萊士、華蘭生物、天壇生物均實現營收10億元以上,成為國內血液製品公司三巨頭。再加上血液製品的特殊性,國家對於該行業的監管高度重視,自2001年起不再新批血液製品生產企業。

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人口逐漸步入老齡化,血液製品適應症不斷增加,血液製品下游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據米內網《血液製品市場研究報告(2016年)》顯示,通過對2015年國內批簽發的血液製品數量進行統計,2015年血液製品的市場規模達到198億元,同比增長10.88%,若能保持增速,2016年的市場規模能突破200億元。

所以,隨著市場規模的增加,各企業也在不斷發力。

據天壇生物年報顯示,2017年天壇生物進行重組,將其經營疫苗業務的北生研100%股權以及長春祈健51%股權出售給中國生物並購買中國生物下屬經營血液製品業務的貴州中泰80%的股權,而成為中國生物下屬唯一的血液製品業務平台。在完成重組後,天壇生物有望成為行業TOP1。

但同時,衛光生物、ST生化等血液製品企業也奮起直追,華蘭生物與上海萊士也在加快步伐進行擴張、並購,究竟誰能成為行業領頭羊,還有待考究

『貳』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1.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關聯交易較多,預計未來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較大,是內生增長最強勁的整機企業。
2.成飛集成(002190)國防主管部門還在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全面深化改革,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發展,後期仍然存在整合預期。
3.中航飛機(000768)運輸機、支線客機板塊,軍工企業改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加深等進入兌現階段,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4.中航動力(600893)航空發動機的主機板塊,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資產交割,公司存在發動機板塊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5.成發科技(600391)預計將注入中航集團發動機板塊的優質傳動資產,2012年已完成傳動事業部的建立,資產注入前景明確。
6.中航動控(000738)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板塊資本運作平台,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製的企業,存資產注入預期。
7.中航電子(600372)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細則出台,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作為中航集團旗下公司,市場對於中航電子的改革期待較大。
8.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的唯一平台,託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18家公司,剩餘14家仍存繼續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預期。
9.中航光電(002179)公司為C919大飛機提供集成設備安裝架、系統支架和連接器等,是綜合設備櫃的唯一供應商,對外並購將是公司的戰略規劃。
10.中航黑豹(600760)農業運輸車的骨幹企業,向高科技環保電動車發展,第三大股東東安發動機是國內最大的汽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有想像空間。
11.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團直升機板塊業務整合順利,且市場效益明顯,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已逐步成熟。
12.貴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東與中航汽車簽訂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成中航汽車,後期有資產注入預期。
13.中航重機(600765)股權劃轉後海翼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將極大強化與海翼集團在液壓及鍛造領域的上下游關系,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14.*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新材料上市公司,由於業績堪憂,未來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15.深天馬A(000050)資產注入之後管理協同效應提升將推動公司經營效率穩步提升,帶動產業鏈配套運轉,推動盈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長.
16.飛亞達A(000026)央企中航國際的下屬企業,預計潛在的激勵機制改善可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有整合預期。
17.中航地產(000043)航工業集團旗下產業除航空、軍工類產業以外,還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產業,對集團旗下眾多資產整合預期提升。
18.*ST東安(600178)公司處於集團公司的汽車板塊,業績一直不如人意,後期存在大股東的相關資產注入預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19.華錦股份(000059)華錦股份業績虧損,實際控制人實力雄厚,並有意將華錦股份打造為石化產業平台,未來資產重組值得期待。

20.北方國際(000065)北方國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築安裝、房地產開發、鋁業加工製造等,存在作為相關資產整合平台的預期。
21.北化股份(002246)大股東變更為中兵投資,有利於發揮公司在纖維素產業及特種化工板塊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團層面有效實施產業整合。
22.長春一東(600148)生產和銷售重、中、客、輕、轎、微等各種型號的汽車離合器,農用車離合器;生產和銷售各種鋁、鋅壓鑄件產品.
23.光電股份(600184)集團光電板塊中,仍有體量龐大的優質光電資產未上市,同屬兵工集團的江南紅箭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24.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國內傳統的專業化礦用自卸車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牌"傳統自卸車。
25.北方導航(600435)作為兵工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北斗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後期整合預期加大。
26.凌雲股份(600480)汽車產業未來將以節能減排為方向快速發展,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整合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27.晉西車軸(600495)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機車、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重組並購北方鍛造後,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車軸企業。
28.北方創業(600967)大股東內蒙一機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研製基地,兵器集團還有不少和坦克、輪式戰車相類似的裝甲車資產有待整合。
29.江南紅箭(000519)公司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先進材料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集團非金屬先進材料整合的平台。
30.國葯一致(000028)實際控制人國葯控股增持後,有望獲得國葯體系內更多的資源傾斜,受益央企改革試點帶來的制度紅利。

31.國葯股份(600511)國葯集團被確定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企業,公司是國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葯平台,有望迎來改革整合。
32.天壇生物(600161)大股東中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漢所等,有望成為血製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
33.現代制葯(600420)此前並購的容生,川抗等企業,隨著後續15億定增資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開啟外延並購的新高潮。
34.北新建材(000786)大股東對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引入外部投資者等舉措將提升公司競爭力。

35.洛陽玻璃(600876)中國建材集團及所屬中國建材玻璃公司承諾,計劃三年內,以公司為平台,解決與龍新玻璃等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36.方興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改革。
37.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熔鑄鋯剛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鑄氧化鋁系列耐火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將受益於國企改革。
38.中國玻纖(600176)集團公司入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會行使三項職權的雙項試點,成為改革焦點企業。
39.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成套設備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和境外投資,受益於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
40.國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的國家大型企業,確立了"立足煤炭、發展電力、延伸煤制氣"的戰略,國投系改革加速。
41.國投電力(600886)國企改革的推進,有利於集團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公司作為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運營的重要平台,有望從中受益。
42.中紡投資( 600061)安信證券借殼,在交割完成12個月內,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基金和期貨 相關業務有望以資產注入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43.國投中魯(600962)江蘇環亞借殼上市,通過重組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帶動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嘗試。
44.中糧地產(000031)公司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為國資委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公司有望成為相關領域的整合平台。
45.中糧屯河(600737)公司將以混合所有製作為手段,為下屬企業引入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46.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生化是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隨著後續細化改革政策的落實以及第二批試點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47.中儲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發轉讓15.3%股權,引入後者作為戰投,開啟央企混改,預計將出現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單中.

48.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為集團特種紙業務發展平台,若獲得與冠豪高新主營業務相同或類似的業務機會,優先讓與冠豪高新。
49.岳陽林紙(600963)作為林漿紙一體化龍頭,公司造紙所需紙漿部分自給,林產200萬畝,具有林業資源優勢,是國資改革潛在受益標的。
50.恆天海龍(000677)公司控股股東恆天集團獲股權劃轉,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為恆天集團整合平台。
51.恆天天鵝(000687)恆天天鵝重組交易標的為華訊方舟特種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有望獲新股東資產注入,轉型為移動寬頻網路服務商。
52.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正步入特高壓收入,智能電表業務不斷突破、海外業務不斷拓展的時期,同時受益"一帶一路 "戰略及國企改革。

53.平高電氣(600312)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帶一路"和國網海外規劃,集團存在整體上市預期。
54.國電南瑞(600406)國家電網會繼續推進以旗下具備條件的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的改革,公司作為重中之重,受益集團資產證券化。
55.國電電力(600795)公司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常規能源的整合平台,未來資產注入預期強烈,且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

56.長源電力(000966)公司收購國電集團湖北公司旗下中華山、樂成山等10個風電前期項目,擬開拓新能源業務,後續資產注入可期。
57.英力特(000635)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通過繼續剝離虧損的非核心資產和提高盈利水平較好的產品的佔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58.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種為褐煤,公司內生增長一般,集團公司承諾適當時候將元寶山、白音華礦注入到上市公司。
59.上海醫葯(601607)新團隊實現平穩過渡,制定三年過千億目標,而作為上海本地醫葯企業,有望明顯受益於國企體制機制改革。

百聯集團:
60.上海物貿(600822)主營業務包括金屬材料、礦產品(不含鐵礦石)、化輕原料、建材、汽車及配件、機電設備、進出口貿易等。
百聯股份(600827)商貿零售作為完全競爭類行業,剝離資產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未來更深層次改革有望陸續推進。
第一醫葯(600833)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醫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團: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運和現代物流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整合相關物流資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團主業,實現協同發展。
金楓酒業(600616)作為集團公司旗下酒業平台,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乳業(600597)第二期激勵計劃有望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引爆國企改革熱情,是集團旗下國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公司2014年12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國企改革提速。

『叄』 天壇生物的相關公司

中生集團是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控股股東,也是天壇生物的最終控制人,在無償劃撥完成後,天壇生物由中生集團的孫公司升輩到子公司。至此,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持有天壇生物183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6.27%,成為天壇生物第一大股東。
上市公司天壇生物多次發布公告稱,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已經組建了整體上市工作組,將在近期採用定向增發、收購資產及吸收合並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團系統內部業務、優化資源配置,總體方案是將旗下6大生物研究所注入天壇生物,組建微谷生物國家疫苗中心。 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創立於1919年,是我國最早從事微生物學、免疫學研究和防疫製品生產的單位,原直屬於國家衛生部管理,現在所址佔地面積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職工1473人,各類科學技術人員612人,占職工總數的42%。其中高級技術人員88人,中級技術人員170人。該所不僅是開拓重要研究項目及首先開發成功並推廣使用重要防疫製品的單位,而且是中國早期研究抗菌素的單位。該所生產各種防疫製品、血液製品和診斷用品,在預防、控制以致消減傳染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延長人民壽命等方面有突出重要貢獻。
已故湯飛凡教授首先在世界上分離成功沙眼衣原體,獲「國際沙眼組織」金質獎;中國首先研製成功的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另有 60多項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衛生部等部門授予的各種獎勵。隨著現代生物高新技術的發展,該所在發揮傳統生物技術優勢的同時,將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實現重點發展,建成我國現代生物技術產品的重要開發基地。
該所與許多國內外研究所、實驗室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系。國際上一些著名學者和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多次來所參觀、訪問,1978年以來已達600人次;該所科技人員、專家200人次被陸續派往國外進修、考察或出席國際性會議。該所陳正仁、章以浩、蘇萬年等專家先後擔任全球擴大免疫規劃顧問小組成員。 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是中國最大的生物製品研究、生產基地之一,佔地面積48萬多平方米,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1958年建所以來,作為我國西南六省、市、自治區計劃免疫協作中心,成都所長期致力於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工程學和基因工程學的研究,生產與經營預防製品、血液製品、診斷製品、基因工程產品等生物製品。
「蓉生」牌系列產品主要涵蓋五大類:一是血液製品類,如人血白蛋白、蓉生靜丙、蓉生逸普等;二是菌疫苗和類毒素類,如卡介苗、百白破三聯制劑、乙腦活疫苗等;三是免疫調節類,如卡舒寧等;四是診斷用品類,如沙門氏菌屬診斷血清、梅毒診斷制劑等;五是基因工程產品,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等。所有生產車間均已通過國家GMP認證。
成都所出品的傑益維(乙腦減毒活疫苗),已經使超過3億中國兒童免受乙型腦炎的侵襲。這一新型疫苗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及其成功的臨床應用,引起全球疫苗領域的高度關注。1997年,該產品的海外注冊工作啟動,2002年進入國際市場。2006年實現對印度出口。許多國家表示希望成都所成為其疫苗產品主要供應商。
成都所控股的成都蓉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專業從事血液製品的研發與生產經營,開創並保持著中國血液製品行業的眾多「第一」,始終處於行業領頭羊地位。「蓉生」牌系列血液製品被衛生部譽為「血液製品的典範」,贏得了市場的普遍贊譽。
成都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一大批學術造詣深厚的老專家、學者和年富力強、掌握現代技術的青年科技人員構築起強大的人才集群。成都所現有800餘名員工中,科技人員近130人,中高級技術人員200餘人,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達27人。
成都蓉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蓉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1997年3月12日成立,是一家集血液製品研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高科技生物制葯企業。是我國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之一,其控股股東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公司。注冊資本8326.1萬元,總資產近6億元,年銷售額近3億元。公司連年榮膺政府授予的「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成都市重點優勢企業」、「高新區十強企業」等殊榮。目前「蓉生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量已超過1800萬人次,「蓉生靜丙」的使用超過400萬人次,臨床實踐充分證明了它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蓉生」牌血液製品在品質和質控方面均有嚴格管理措施保證,被衛生部譽為「血液製品的典範」,贏得了醫生、患者的普遍贊譽。
公司控股股東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是全國六大生物製品研究所之一,始建於1953年,是我國從事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工程學與基因工程學研究、開發的重要機構,同時也是我國最早開始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血液製品的企業,是我國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基地之一。其生產的蓉生牌系列血液製品以規模、質量、安全和品牌等綜合優勢在中國血液製品市場占據了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贏得了極高的市場美譽度。1996年,蓉生白蛋白順利通過按照WHO推薦標准和美國葯典標准進行的各項檢測,首次出口北美國家,實現了我國血液製品出口零的突破。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創建於1950年,原直屬於國家衛生部,現隸屬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是國家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機構和生產人用生物製品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第一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也是中南地區計劃免疫指導中心及全國6個主要生物製品生產基地之一。
該所在生物製品生產、科研等方面有著長足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有豐富經驗的生物製品專家,其中有WHO專家1人,國家新葯評審委員會專家12人,衛生部生物製品標准化委員會委員4人,享受國家及省市政府津貼者23人,先後承擔過國家攻關計劃、「863」計劃、「863」青年科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火炬計劃、星火計劃及省市重點攻關計劃等多項重大課題,取得各級成果獎及科技進步獎138項,擁有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發酵、單克隆抗體、蛋白質純化等多項高新技術及產品。P3實驗室的建立,進一步提升了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研究實力。
該所在完成國家指令性預防生物製品的研製生產任務外,還致力於高新生物技術葯物的研究和開發,尤其在產血液製品、新型治療製品及診斷試劑4大系列,生產30多種約一百多個規格產品。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產品質量穩定,質量保證體系貫穿於原材料采購至成品及產品銷售的全過程,多項主要產品質量一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十餘個產品曾榮獲國家和部省級、市級優質產品獎,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
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以來,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為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微生物學及免疫學專業博、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也是全國生物製品系統中唯一博士點。九十年代初按國家教委的規定改為:免疫學專業具有博、碩士學位授予權;病原生物學專業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培養研究生方面,堅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相結合,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現有在校生40多名。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教育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進行,科研課題隨導師所在研究所完成。 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始建於1934年,當時稱為「厚生研究所」。1946年被東北抗日民主聯軍接收,是集科技、開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國有大型醫葯生物技術企業,是預防、治療、診斷用生物製品和高科技產品生產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東北地區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研究中心。1999 年初該所在國務院各部委調整改革的重大變革中與衛生部脫鉤,現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管理。共有七個生產車間,四十三個品種通過國家GMP認證,獲得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GMP證書。
長春所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大批學術造詣深厚的專家、學者引領並培養出一批積極鑽研生物制葯技術的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及復合型人才。其現有高級職稱94人,中級職稱389餘人,初級職稱279餘人,大專以上學歷佔62%以上。1992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醫學免疫學」和「病原生物學」兩個專業授權點,至今培養碩士研究生100餘名。2001年被人事部批准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長春所是國家重點生物制葯骨幹企業先後承擔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新葯研究基金計劃、十五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科技部創新基金計劃、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省(市)級科技發展計劃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全國科技大會獎17項,國家部委獎勵46項等,累計國家級獎勵76項,省科技進步獎等省級獎勵91項。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9項,其中授權5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國際發明專利4項。
長春所擁有雄厚的無形資產,有各類生產批准文號60個,在生物製品行業中具有獨特的產品結構多元化優勢。國葯長春所是中國第一個干擾素中試基地;第一個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工業化生產基地;第一個獲得重組人白細胞介素-2的生產文號的企業。
長春所自行研製並生產的甲肝疫苗是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生物產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生產的乙肝基因疫苗為國家生物製品一類新葯。它是國內首家獲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正式生產文號的廠家,曾兩次獲得國家級新產品獎,並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長春所主營產品為生物製品、診斷用品、基因工程產品,產品種類包括各種疫苗、菌苗、類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血液製品、細胞因子、單克隆抗體、免疫學診斷試劑等諸多類型。其中主要產品有凍干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人用狂犬病純化疫苗、重組(CHO細胞)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出血熱疫苗、純化森林腦炎疫苗、抗狂犬病血清等製品。
長春祈健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長春祈健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祈健生物」)於2006年9月在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的支持下,成功實現股權重組,重組後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中國科學器材進出口總公司分別持有51%、39%、10%的股份。經過祈健生物各股東和全體員工共同努力,進一步優化了公司的治理結構。公司貫行「一切從溝通開始,一切從認真做起」,內抓質量、外樹形象,注重與全國疾控系統的合作。
祈健生物生產的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上市已有十年時間。2008年,公司產品在國內的使用量創歷史新高,並已出口至韓國、印度等國家。祈健生物正在進行新廠區的建設,將擴大水痘疫苗生產規模,恢復原有麻疹疫苗的生產。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始建於1934年,其前身是原國立西北防疫處,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生物製品研究所之一。1953年遷現址(蘭州市城關區鹽場路888號),原隸屬國家衛生部管理。1985年,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1999年,隸屬原國家經貿委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2002年以後,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管理,是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的二級子公司,2009年9月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與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聯合重組,屬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二級企業。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主要從事生物製品的生產、研發和經營,是國家生物製品行業的骨幹企業,是我省乃至西北地區唯一一家大型的生物高技術企業;是國家醫用微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機構;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產業化基地;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甘肅省企業技術中心;國家人事部設立的博士後工作站,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權;國家民政部「明天計劃」醫療康復葯品定點供應單位。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實訓基地。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2009年4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佔地43萬平方米,總資產13.73億多元,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7.97億元,實現利潤3.12億元。資產規模、銷售收入和實現利稅均列我省生物醫葯行業第一名。現有職工1400人,其中各類技術人員650多人,佔全所職工總數的46%;中專以上學歷者約800多人,佔全所總人數的57%,實現利潤列全國醫葯行業工業企業第17位。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全部車間均通過了SFDA組織的GMP認證,年生產各類疫苗(血液製品)近1億劑量,產品銷往除台灣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為全國各族人民身體健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擁有6個專業研究室、兩個國家級菌種保藏中心、一個生物安全實驗室。擁有一支梯隊合理,素質優良,樂於奉獻,具有事業心的中青年科技隊伍和在國內同行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專職從事生物技術研發的科技人員達120多人,其中研究員11名。經過70多年的努力, 科研開發工作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科研課題和研究方向。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與多家國內、國際著名的研究機構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近100項。近十年來,獲得國家Ⅰ類新葯4個品種,Ⅱ類新葯8個品種, Ⅲ類新葯2個品種, Ⅳ類新葯及仿製葯13個品種。 獲得國 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杜邦科技創新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8項。這些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有力地提升了我省和蘭州市的生物技術產業水平。
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獨立研製的A型肉毒毒素,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我國獨家獲准生產銷售的生物製品,並獲韓國KFDA頒布的注冊證書,是我國第一個獨立出口的生物製品,目前已在近20多個國家注冊,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良好的聲譽。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口服輪狀病毒活疫苗等均為國內獨家生產,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雙價疫苗產量佔全國市場80%以上,已成功銷往非洲。麻疹減毒活疫苗產量佔全國市場的70%以上,為國家衛生部提出的消滅麻疹目標的實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銷售收入佔全部銷售收入的80%以上。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創建於1949年,是一所集生物製品研究開發與生產、經營為一體的國有大型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病原生物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國家首批授予進出口經營權企業,是我國生物製品科研與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現有職工13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餘人,其中300多人擁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研究生導師7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15人,國家生物製品標委會成員4名,國家新葯審評專家4名、WHO生物標准化咨詢團專家1名。所內設有分子生物和單克隆技術、基因工程蛋白質組學、細菌多糖、分子病毒、血漿蛋白及其制劑、生物技術信息與流行病、診斷試劑和微生態、生物技術綜合研究、實驗動物等九個研究室,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曾先後完成國家「七五」計劃、「八五」計劃、「863」攻關項目等幾十項國家級科研任務。獲得科研成果100餘項,其中30餘項獲國家科委、衛生部或上海市科技進步獎。八十年代末與預科院病毒所共同研發的α1b型干擾素,是我國第一個實現產業化的治療用基因工程產品,國家一類新葯,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繼後開發的γ型干擾素,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擁有國家批准生產文號200多個,產品種類包括血液製品、預防製品、基因工程產品以及各類診斷試劑。擁有設備先進的大規模血液制劑生產線以及符合歐洲GMP標準的疫苗生產大樓,所有生產車間全部通過國家GMP認證,2005年產值超10億元。1996年和2000年先後從日本引進水痘疫苗和流感疫苗等高新技術產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榮獲「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百佳」稱號。水痘、流感、麻腮二聯、人血白蛋白等製品分別獲得了國家和上海市「重點新產品」、上海醫葯行業「名優產品」等稱號。並建立了以華東地區為中心,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為廣大用戶提供完善的技術支持和售後服務,「上生」品牌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 中國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設在北京,是由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共同出資設立的集科研、生產為一體的新型科研型企業。
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承接著國家級重點項目——新型疫苗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國家疫苗中心」)的組建工作。國家疫苗中心是國家發改委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而批准設立的、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新型疫苗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及服務平台,建設地點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規劃建築面積為2.3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工程於2009年6月29日奠基,計劃於2010年12月全面竣工。
作為國家級的技術研發和工程技術轉化平台,國家疫苗中心的各項設施建設均以符合中國、歐盟及美國GMP、GLP及生物安全等標准為指導原則,集中了多項國際先進技術和工藝,可承擔國家及地方重大項目的工程化研發及技術支持。國家疫苗中心將建設符合歐盟GMP標準的5條中試生產單元(內含3個生物安全二級BSL-2級區域),包括病毒活苗及滅活苗生產單元、細菌疫苗生產單元、基因工程生產單元及昆蟲細胞生產單元;4個專業實驗室(內含2個生物安全二級BSL-2級實驗室),包括病毒實驗室、細菌實驗室、基因工程實驗室及QC實驗室;兩條分裝單元(活苗及滅活苗)、包裝區、實驗動物房等配套設施。
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的主要目標是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進傳統疫苗和解決新型疫苗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中的重大技術難題,重點從事新型疫苗、重組蛋白、多肽葯物、核酸葯物、診斷試劑等生物醫葯的研究開發與中試生產及生物技術咨詢服務等,為我國新型疫苗的研究開發提供完整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技術平台,提供成熟的先進生產工藝與技術。科研發展方向是應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進傳統疫苗,攻克新型疫苗研發及產業化中的技術難題,為新型疫苗的研究開發提供完整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技術平台,提供成熟和先進的生產工藝與技術。工作重點包括新型疫苗、重組蛋白、多肽葯物、核酸葯物、診斷試劑等生物醫葯的研發、中試生產,同時提供相關的生物技術咨詢服務。
國家疫苗中心已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及國家資金補助計劃,並加入了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同時承擔著科技部「863」課題計劃、重大傳染病專項、支撐課題計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北京市重大專項等10 余項。此外,「國家疫苗中心」還與國內外多家單位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達成合作項目10餘項。

『肆』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有人事權嗎

有!
建議你首先了解一下,國家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規定,就明白了。

董事會、監事會還有經理會!

因為天壇生物是國企,所以,他的好多人事變動,包括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和經理人員,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國資委的影響。

但是,這個不妨。畢竟天壇生物是上市公司,還有很多大小散戶、小股東嘛。所以,面子上的事情還是要看看的。

他們天壇生物自己網站上有董事會、監事會的人員、工資結構等可以查詢,另外在浪潮咨詢也可以查到。

『伍』 600161天壇生物因媒體報道需澄清

2007-08-16中生集團整體上市提速 擬對天壇生物注入資產
中介機構進場 中生集團整體上市提速
雖然中國生物技術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一再強調就目前形勢來看,難以在今年年底完成集團在A股的整體上市,但暗自里還是在不斷地為集團整體上市的計劃籌劃鋪路。
日前,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繼上月末,中生集團成為天壇生物直接控制人後。幾天前,中生集團再次聘請了中介機構,擬對天壇生物資產注入的事情進行操作。
"整體上市計劃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過程中需要涉及到不良資產剝離和一些資產的重組等問題。"一券商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團就已經聘請了相關保薦人,但"整體上市需要時間"。
中生集團以天壇生物為平台實現整體上市的預期早已十分明確。
7月底天壇生物發出通告稱:原第一大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持有的18315萬國有限售流通股,無償劃轉至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的股權過戶手續已經辦理完畢。中生集團是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控股股東,也是天壇生物的最終控制人,在無償劃撥完成後,天壇生物由中生集團的"孫公司"升輩到"子公司"。至此,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持有天壇生物183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6.27%,成為天壇生物第一大股東。
上市公司方面稱中生集團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採用定向增發、收購資產及吸收合並等方式逐步整合集團系統內部業務、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將視需要對天壇生物的董事會進行充實和人員調整。
據悉,早在今年年初,中生集團已經組建了整體上市工作組,對各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摸底和上報工程項目等工作都在積極進行之中。
"我們相信中生集團將在2008年中期之前完成整體上市,但並不對其實施進度持以過快預期。因為六大生研所現仍是全民所有制下的國有獨資企業,對其改制上市仍有許多工作需要花時間來做。"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明芳指出。
中生集團是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旗下主要盈利資產為六大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和銷售的疫苗、血液製品和生物製品。
2006年,中生集團總資產在40億元左右,凈資產在27億元左右,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凈利潤規模在3.3億元左右。其中,疫苗銷售額在20億元左右,計劃內疫苗的市場份額在90%以上,計劃外疫苗的市場佔有率在60%以上。
根據有關機構預測,在國家免疫規劃擴容將增加中生集團2008年銷售額14億元的背景下,中生集團凈利潤規模將達到6.8億元。
"在集團整體上市後,新產品推出速度加快,整體上市後,六大所的科研力量整合到目前的'北京微谷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將更名為'國家新型疫苗研究中心',此中心將立足於高端疫苗的創新,如:聯合疫苗、腫瘤疫苗和治療性疫苗的研究開發。而整合後的中生集團推出新產品的速度將顯著加快"張明芳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
"看好疫苗行業,更看好疫苗行業的龍頭公司。天壇生物――整體上市後的中生集團,具備成為醫葯行業大市值公司的必要條件和基礎素質,因此我們認為,天壇生物是醫葯行業戰略性投資的最佳選擇,中生集團未來的市值將超過200億元。"何平鴿給予天壇生物"推薦"的評級。

『陸』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數據來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釘釘企典 上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06-08,注冊資本87113.900600萬人民幣元,法定代表人是付道興,公司地址是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西環南路18號A座126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1110000600069802M,行業是製造業,登記機關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製造生物製品、體外診斷試劑;普通貨運;貨物專用運輸(冷藏保鮮 );設備租賃;出租辦公用房;土地使用權的租賃;技術進出口;貨物進出口;代理進出口。(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冊號是110000005200184



• 分支機構:



北京天壇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注冊號是4400001008941,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91110000600069802M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柒』 動物疫苗概念股有哪些

生物疫苗概念股
中牧股份()公司是首家獲國家農業部批准禽流感疫苗生產企業。
萊茵生物(002166)公司業務包括從八角中提取製造"達菲"的原料--莽草酸。
海王生物(000078)公司旗下海王英特龍研發的流感疫苗是全球第二家、國內首家上市的第三代流感疫苗。
達安基因(002030)公司和下屬合營公司廣州華生達協作研製出新發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和通用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已取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注冊證。科技部下達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中,公司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探針法)(編號2010GRE01001)被確認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東北制葯(000597)公司產品群涵蓋維生素類、抗感染類、計劃生育及激素類、抗病毒類、腦循環與促智葯類、消化系統類、麻醉和精神類共計七大類200多種。
四環生物(000518)子公司北京四環生物制葯是我國最早從事基因工程葯品和診斷試劑的研究、中試、生產、和銷售,集科工貿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魯抗醫葯(600789)公司是我國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是目前國內擁有半合抗三大母核的比較完整生產鏈的企業,公司還實現了由傳統抗生素生產向半合抗生產的轉變。
金宇集團(600201)公司旗下內蒙古生物葯品廠是自治區唯一一家生產畜禽疫苗製品企業
升華拜克(600226)公司是國內農葯、獸葯、動物疫苗和鋯業多個行業的隱性龍頭企業,主要獸葯產品涵蓋動物疫苗、動物抗生素制劑和動物營養葯三大領域,產業鏈完整,競爭能力突出。
聯環葯業(600513)公司已有禽流感滅活疫苗(H9亞型,F株),獲得農業部獸葯生產批文並投入生產。
華蘭生物(002007)公司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共同承擔人用禽流感疫苗已完成臨床前的研究,檢定及審評通過後,公司大流行流感裂解疫苗將進入臨床階段。
天壇生物(600161)公司控股股東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將聯合承擔中國內地第二個人用禽流感疫苗項目的研發

『捌』 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最新(2015)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團: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關聯交易較多,預計未來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較大,是內生增長最強勁的整機企業。
成飛集成(002190)國防主管部門還在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全面深化改革,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發展,後期仍然存在整合預期。
中航飛機(000768)運輸機、支線客機板塊,軍工企業改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加深等進入兌現階段,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中航動力(600893)航空發動機的主機板塊,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資產交割,公司存在發動機板塊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發科技(600391)預計將注入中航集團發動機板塊的優質傳動資產,2012年已完成傳動事業部的建立,資產注入前景明確。
中航動控(000738)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板塊資本運作平台,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製的企業,存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電子(600372)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細則出台,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作為中航集團旗下公司,市場對於中航電子的改革期待較大。
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的唯一平台,託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18家公司,剩餘14家仍存繼續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預期。
中航光電(002179)公司為C919大飛機提供集成設備安裝架、系統支架和連接器等,是綜合設備櫃的唯一供應商,對外並購將是公司的戰略規劃。
中航黑豹(600760)農業運輸車的骨幹企業,向高科技環保電動車發展,第三大股東東安發動機是國內最大的汽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有想像空間。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團直升機板塊業務整合順利,且市場效益明顯,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已逐步成熟。
貴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東與中航汽車簽訂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成中航汽車,後期有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重機(600765)股權劃轉後海翼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將極大強化與海翼集團在液壓及鍛造領域的上下游關系,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於業績堪憂,未來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深天馬A(000050)資產注入之後管理協同效應提升將推動公司經營效率穩步提升,帶動產業鏈配套運轉,推動盈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長.
飛亞達A(000026)央企中航國際的下屬企業,預計潛在的激勵機制改善可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有整合預期。
中航地產(000043)航工業集團旗下產業除航空、軍工類產業以外,還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產業,對集團旗下眾多資產整合預期提升。
*ST東安(600178)公司處於集團公司的汽車板塊,業績一直不如人意,後期存在大股東的相關資產注入預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華錦股份(000059)華錦股份業績虧損,實際控制人實力雄厚,並有意將華錦股份打造為石化產業平台,未來資產重組值得期待。
北方國際(000065)北方國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築安裝、房地產開發、鋁業加工製造等,存在作為相關資產整合平台的預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東變更為中兵投資,有利於發揮公司在纖維素產業及特種化工板塊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團層面有效實施產業整合。
長春一東(600148)生產和銷售重、中、客、輕、轎、微等各種型號的汽車離合器,農用車離合器;生產和銷售各種鋁、鋅壓鑄件產品.
光電股份(600184)集團光電板塊中,仍有體量龐大的優質光電資產未上市,同屬兵工集團的江南紅箭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國內傳統的專業化礦用自卸車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牌"傳統自卸車。
北方導航(600435)作為兵工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北斗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後期整合預期加大。
凌雲股份(600480)汽車產業未來將以節能減排為方向快速發展,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整合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晉西車軸(600495)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機車、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重組並購北方鍛造後,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車軸企業。
北方創業(600967)大股東內蒙一機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研製基地,兵器集團還有不少和坦克、輪式戰車相類似的裝甲車資產有待整合。
江南紅箭(000519)公司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先進材料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集團非金屬先進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國醫葯集團:
國葯一致(000028)實際控制人國葯控股增持後,有望獲得國葯體系內更多的資源傾斜,受益央企改革試點帶來的制度紅利。
國葯股份(600511)國葯集團被確定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企業,公司是國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葯平台,有望迎來改革整合。
天壇生物(600161)大股東中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漢所等,有望成為血製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
現代制葯(600420)此前並購的容生,川抗等企業,隨著後續15億定增資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開啟外延並購的新高潮。
中國建材集團: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東對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引入外部投資者等舉措將提升公司競爭力。
洛陽玻璃(600876)中國建材集團及所屬中國建材玻璃公司承諾,計劃三年內,以公司為平台,解決與龍新玻璃等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方興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熔鑄鋯剛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鑄氧化鋁系列耐火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將受益於國企改革。
中國玻纖(600176)集團公司入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會行使三項職權的雙項試點,成為改革焦點企業。
國投集團: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成套設備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和境外投資,受益於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
國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的國家大型企業,確立了"立足煤炭、發展電力、延伸煤制氣"的戰略,國投系改革加速。
國投電力(600886)國企改革的推進,有利於集團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公司作為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運營的重要平台,有望從中受益。
中紡投資( 600061)安信證券借殼,在交割完成12個月內,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基金和期貨 相關業務有望以資產注入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國投中魯(600962)江蘇環亞借殼上市,通過重組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帶動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嘗試。
中糧集團:
中糧地產(000031)公司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為國資委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公司有望成為相關領域的整合平台。
中糧屯河(600737)公司將以混合所有製作為手段,為下屬企業引入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生化是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隨著後續細化改革政策的落實以及第二批試點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國誠通集團:
中儲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發轉讓15.3%股權,引入後者作為戰投,開啟央企混改,預計將出現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單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為集團特種紙業務發展平台,若獲得與冠豪高新主營業務相同或類似的業務機會,優先讓與冠豪高新。
岳陽林紙(600963)作為林漿紙一體化龍頭,公司造紙所需紙漿部分自給,林產200萬畝,具有林業資源優勢,是國資改革潛在受益標的。
恆天集團:
恆天海龍(000677)公司控股股東恆天集團獲股權劃轉,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為恆天集團整合平台。
恆天天鵝(000687)恆天天鵝重組交易標的為華訊方舟特種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有望獲新股東資產注入,轉型為移動寬頻網路服務商。
國家電網公司:
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正步入特高壓收入,智能電表業務不斷突破、海外業務不斷拓展的時期,同時受益"一帶一路 "戰略及國企改革。
平高電氣(600312)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帶一路"和國網海外規劃,集團存在整體上市預期。
國電南瑞(600406)國家電網會繼續推進以旗下具備條件的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的改革,公司作為重中之重,受益集團資產證券化。
國電集團:
國電電力(600795)公司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常規能源的整合平台,未來資產注入預期強烈,且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
長源電力(000966)公司收購國電集團湖北公司旗下中華山、樂成山等10個風電前期項目,擬開拓新能源業務,後續資產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通過繼續剝離虧損的非核心資產和提高盈利水平較好的產品的佔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種為褐煤,公司內生增長一般,集團公司承諾適當時候將元寶山、白音華礦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實集團:
上海醫葯(601607)新團隊實現平穩過渡,制定三年過千億目標,而作為上海本地醫葯企業,有望明顯受益於國企體制機制改革。
百聯集團:
上海物貿(600822)主營業務包括金屬材料、礦產品(不含鐵礦石)、化輕原料、建材、汽車及配件、機電設備、進出口貿易等。
百聯股份(600827)商貿零售作為完全競爭類行業,剝離資產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未來更深層次改革有望陸續推進。
第一醫葯(600833)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醫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團: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運和現代物流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整合相關物流資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團主業,實現協同發展。
金楓酒業(600616)作為集團公司旗下酒業平台,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乳業(600597)第二期激勵計劃有望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引爆國企改革熱情,是集團旗下國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公司2014年12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國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團:
隧道股份(600820)國企改革有望持續發酵,上海國企改革的推進給公司業務發展帶來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產集團:
金豐投資(600606)綠地集團借殼對象,綠地集團業務包括建設建築、酒店及商業運營等,還涉足能源、汽車、金融等領域。
中華企業(600675)公司藉助國企改革東風,加速解決同業競爭並做大做強,收購資產增強發展後勁,國企改革預期較強。
上海電氣集團:
自儀股份(600848)國資改革代表企業自儀股份推出重磅重組方案,公司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園區開發和經營。
上海電氣(601727)公司將推進整體上市,聚焦能源、工業裝備和服務三大領域,立志成為中國的西門子。
上海機電(600835)作為機電一體化設備唯一上市平台,集團旗下上海電氣自動化設備等資產注入的預期增大。
上海文廣集團:
百視通(600637)百視通吸收合並東方明珠,注入文廣集團優質資產,樹立了文化類國企改革典範,給其他文化類國企改革帶來了示範作用。
上海紡織集團:
龍頭股份(600630)公司作為集團旗下的紡織平台,存在相關的資產整合預期,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申達股份(600626)公司將成為上海國資委進行新興產業整合的平台之一,申達股份正在和多方資本接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上海國盛集團:
棱光實業(600629)華東設計院借殼對象,上市公司將轉型成為建築設計行業領軍企業,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上海地產集團,其是對上海國有房地產資源進行整合基礎上成立的國有獨資集團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
雙錢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強輪胎主業內部投資同時,也在探索兼並收購模式,進行主業擴張。
三愛富(600636)華誼集團經過3~5年的推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總目標,制訂了集團整體或核心資產上市方案。
上海機場集團:
上海機場(600009 )上海機場集團未來將通過一個上市公司整合集團內航空主營業務及資產,集團資產進入上市公司預期加強。
上海建工集團: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築施工設備設施領域獲得長足發展,接下來將在國企改革的進程中挖掘更多創新動力,繼續尋求發展。
上海交運集團:
交運股份(600676)集團將突出主業發展重點和制度創新重點,對自身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加快核心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錦江國際集團:
錦江股份(600754)向戰略投資者弘毅投資和控股股東募資30億,弘毅投資占錦江股份總股本約12.43%,成為第二大股東。
上海久事公司:
強生控股(600662)來自大股東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為新任總經理,這將是強生控股又一次變革的出發,集團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鐵(600834)申通集團集軌道交通
投資等多項職能於一身,而久事公司則是國有投資經營控股公司,後續整合預期強烈。
上海蘭生集團:
蘭生股份(600826)東浩蘭生集團證券化率極低,多數資產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資產注入的預期。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上汽集團(600104 )作為上海的標桿國有企業,新的管理層履新後,旨在激發企業後續發展動力的國企改革有望繼續深化。
華域汽車(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國企改革加快紅利,通過推動新一期股權或現金激勵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東上汽集團已經進行國企改革和激勵,也將對上柴股份的管理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上海城建總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戰投弘毅投資後的一舉一動牽動市場,已於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報業集團:
新華傳媒(600825)公司屬於重要國企改革股,為集團公司唯一資本運作平台。同時,公司非常重視新媒體業務布局。
上海儀電電子:
儀電電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營業務,集中資源發展主營業務,有利於推動公司業績的長期發展。
飛樂音響(600651)公司治理結構改善進度可能快於市場預期,公司將推動股權激勵方案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實業集團:
上實發展(600748)上實發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貿區、國企改革、土地流轉 、養老 地產等多個市場熱門概念。
上海水產集團:
開創國際(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開國資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鋒的厚望,重大事項終止,不過後期預期猶存。
申能集團:
申能股份(600642)集團旗下新能源業務未來以上市公司為平台,是集團推進國企改革的載體,公司整合優質資產步伐加快。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
上港集團(600018 )發布員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員工參與認購且鎖定三年,更加有利於提升港口運營效率,縮減成本。
中山中匯投資: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復星作為二股東,很可能是廣東國企改革第一單,中山市政府意在對接復星整體資源,對中山公用進行改制。
圳振業集團:
深振業A(000006)深圳國資委有五個A股上市地產公司,深振業為深圳國資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較大概率成為國資委整合平台。
廣東廣晟資產:
中金嶺南(000060)公司可能成為廣晟資產集團旗下除了稀土礦產之外的礦產資源整合平台。
風華高科(000636)可能成為廣晟的電子信息
資源整合平台,廣東國企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電子信息類企業要注入同類上市公司。
廣晟有色(600259)已經通過定增收購了稀土資產,成為廣晟集團整合稀土資源的上市平台。
廣東商貿控股:
廣弘控股(000529)不僅是集團旗下而且是廣東省國資旗下唯一的食品類上市平台,未來可能成為廣東省食品行業的整合平台。
廣東粵電集團:
粵電力A(000539)公司在建機組將於2015年、2016年相繼投產,且集團資產注入可期,未來裝機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廣東水電集團:
粵水電(002060)公司是控股股東廣東省水電集團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團旗下還有優質的水力發電、醫院、旅遊度假等資產。
廣東廣新控股:
省廣股份(002400)集團公司旗下的廣告文化創意平台,通過實現營銷傳播鏈條的全貫通,推動實現公司的轉型升級。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屬於科技型企業,未來可能做股權激勵,可能作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戰投匯理資產,可能整合集團公司旗下生物醫葯及食品資產。
珠江鋼琴集團:
珠江鋼琴(002678)廣州國資委絕對控股,擁有眾多可整合的文化資源;已經做過股權激勵,存在國企改革預期。
廣州無線電集團:
廣電運通(002152)國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層激勵、員工持股等激勵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業績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其中員工持股計劃認購3500萬股,價格之高及鎖定期之長,體現公司員工對海格看好。
珠海華發集團: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經過多次舉牌,合計股份達到30%以上,可能作為珠江金控的金融資產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團:
格力地產(600185)51.94%股份轉讓給珠海投資控股,格力地產為三大核心之一,未來有大可能性獲得優質資產注入。
廣東廣業資產:
貴糖股份(000833)廣業集團下面還有其他礦產資源,貴糖股份可能成為廣業礦產資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綜合服務,廣東廣業資產主營環保、燃化能源、礦山、現代服務四塊業務。
廣州百貨集團:
廣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團整體上市預期,有望成為廣州市國資唯一的商貿零售資產整合平台。
廣州嶺南國際:
東方賓館(000524)廣之旅總裁陳白羽出任公司總經理,廣之旅擁有豐富的旅行社客源資源,公司可能成為打造旅遊產業鏈的平台。

『玖』 2019年血液製品龍頭上市公司是哪一家

龍頭上市公司是華蘭生物。



國內血液製品概念股龍頭一覽:

1、天壇生物

天壇生物(600161.SH),主營業務為血液製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及咨詢服務。是國內血液製品行業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目前擁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三大類產品,共計14個品種70個產品生產文號。

公司自主研發的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獲得了國家食葯監總局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成功上市後,將有效填補我國目前無國產同類產品上市的空白。

2、華蘭生物

華蘭生物 (002007.SZ)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疫苗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華蘭生物擁有二十餘家全資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主要生產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復合物等以「華蘭」為品牌的血液製品。

3、上海萊士

上海萊士(002252.SZ)於2014年收購了邦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鄭州萊士血液製品有限公司」)和同路生物制葯有限公司。2016年,上海萊士通過子公司同路生物控制浙江海康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90%股權。

上海萊士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血液製品,疫苗、診斷試劑及檢測器具和檢測技術並提供檢測服務,主要產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復合物、人纖維蛋白原、凍幹人凝血酶、外用凍干纖維蛋白粘合劑等。

4、泰邦生物

中國生物製品有限公司(CBPO:NASDAQ)擁有子公司山東泰邦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貴州泰邦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參股西安回天血液製品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泰邦目前主要是以血液製品、生化制葯為主,擁有血液製品和小容量注射劑等GMP生產車間。貴州泰邦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是承擔國家緊急生產血液製品任務的生物醫葯企業,是貴州省生物醫葯支柱重點企業,現有血液製品生產車間和小容量注射劑生產車間。

博雅生物

博雅生物(300294.SZ)成立於1993年,目前擁有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纖維蛋白原和特異性人免疫球蛋白等產品。

閱讀全文

與600161十大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會計要處理的對象有 瀏覽:945
職業外匯交易員 瀏覽:70
如何跟客戶談融資融券話術 瀏覽:652
廣東銀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670
理財產品到期無法退出 瀏覽:294
金融投資公司的名稱大全 瀏覽:21
離蘭州金融國企近的金融公司 瀏覽:34
九鼎集團e租寶 瀏覽:919
王少華中誠信託 瀏覽:801
炒股票蛋糕 瀏覽:125
返錢是金融機構 瀏覽:774
全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瀏覽:362
金融投資公司招操盤手 瀏覽:395
上港集團價值鏈 瀏覽:92
股東增持的st股票 瀏覽:932
股票什麼崗 瀏覽:313
公司理財第九版11答案 瀏覽:800
股票明細p 瀏覽:776
融資管理的啟示 瀏覽:28
傳智集團郭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