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研究

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研究

發布時間:2021-10-02 21:58:55

㈠ 論文題目是「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研究」,需要選擇一家上市公司進行具體分析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研究
你好,我有這些文檔.

㈡ 應收賬款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如題 謝謝了

[摘要]:應收帳款的管理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它關繫到企業的資金是不是能順暢流通。 本文主要探討了目前應收帳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並就如何加強應收帳款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資金是一個企業的血液,如果企業缺少血液,輕則「營養不良」, 重則「奄奄一息」,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現實中很多企業正是因為資金周轉不良而破產,倒閉。 所以如何加強應收帳款的管理就成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一、應收帳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我們對部分企業進行審計的時候,發現應收帳款的管理十分混亂, 內部控制相當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並沒有樹立正確的應收帳款管理目標, 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了企業的現金流量, 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企業領導人的考核時過於強調利潤指 標,而並沒有設置「應收帳款回收率」這樣的指標。 2、沒有應收賬款管理的責任部門。 不少企業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對不上,收不回, 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管理應收賬款, 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管理辦法,缺少必要的內部控制, 導致對損失的應收帳款無法追究責任。 3、對應收帳款的會計監督相當薄弱。 沒有建立應收賬款台賬管理制度, 沒有對應收賬款進行輔助管理或者僅按賬齡進行輔助管理。 許多企業僅僅是在其資產負債表的補充資料中按賬齡對應收賬款的數 額進行簡單的分類,平時則沒有對應收賬款進行輔助管理。 在企業回款好的情況下,基本能滿足需要, 但在企業回款不暢的情況下就不能滿足管理的需要。 沒有建立應收賬款定期清查制度,長期不對賬。 由於交易過程中貨物與資金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以及票據傳遞 、記錄等都有發生誤差的可能, 所以債權債務的雙方就經濟往來中的未了事項進行定期對賬, 可以明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現實中有的企業長期不對賬, 有的即便是對了賬,但並沒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對賬依據, 只是口頭上的承諾,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未建立壞賬核銷管理制度。 有些企業對沒有收回的應收帳款長期掛帳,帳齡甚至多達10餘年, 而這部分資產其實早已經收不回了。 4、企業未對應收賬款按風險程度進行信用管理。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不對應收賬款進行風險評價, 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賒銷制度,對形成的逾期應收賬款能否收回、 收回多少沒有底數。針對以上存在的種種問題, 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加強和改善應收帳款管理, 首先要解決目標問題。利潤最大化不是應收帳款管理的目標, 如果以利潤最大化作為目標, 可能會導致對風險的忽視和企業長遠利益的犧牲。 應收帳款管理的總目標應該樹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念, 不能忽視資金的良好周轉。 第一 要事先制定合理的應收帳款余額,實行應收帳款的計劃管理。 在每一年的年度計劃中應該明確應收帳款的年末余額, 並設定一個相對積極的平均收款期, 允許每年的平均收帳期在該指標上下浮動,作為考核業績的依據, 設定應收帳款占流動資產總額的比例,實施彈性控制, 在產品走俏時,賒銷規模從緊;產品疲軟時,從寬;資金緊張時, 從嚴。當賒削規模接近警界線時,應斷然採取措施,暫停賒帳業務。 第二 應實行應收帳款的責任管理,作到每一筆應收帳款都有人負責。 建立賒銷審批制度。從源頭上採取避免遭受損失的措施,實行「 誰審批,誰負責」, 對每一筆應收帳款業務的發生都有明確的責任人, 以便於應收帳款的及時回收以及減少壞帳損失。 當然企業可根據自身特點和管理方便, 賦予不同級別的人員不同金額的審批許可權, 各經辦人員只能在各自的許可權內辦理審批,超過限額的, 必須請示上一級領導同意後方可批准,金額特別巨大的, 需報請企業最高領導批准。同時,責任制必須落到實處, 各經辦人員經辦的業務應自己負責,並與其經濟利益掛鉤, 並要求其對自己經辦的每筆業務進行事後監督,直至收回資金為止。 建立銷售責任制,引入激勵機制,實施獎懲措施。 企業可以將貸款回籠作為考核銷售部門及銷售人員業績的主要依據, 並建立指標考核體系,包括銷售收入總額,貸款回收率, 應收帳款周轉率等,根據實際回收情況與清欠人員的工資掛鉤。 第三 實行科學的合同管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除現金收入以外的供貨業務都應該簽定合同, 主要的供貨業務應使用統一的合同文本,合同要素要齊全具體, 特別是收款期,延付的具體違約責任等應清楚,准確, 只有這樣才能用法律武器盡可能的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四 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確定賒銷規模。 對擬賒銷的客戶的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 企業信譽等進行深入地實地調查, 根據調查的結果來評定其信用等級,並建立賒銷客戶信用等級檔案。 優為企業規模大,以往業務往來中信譽較好的企業; 合格為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一般,財務制度比較規范, 有一定的資產作抵押, 在以往業務往來中經催交後能結清貨款的客戶; 差為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不佳,財務制度混亂,沒有資產抵押, 以往沒有業務往來或有業務往來但信譽不佳的客戶。 賒銷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應每年一次,特別情況可隨時調整。 按賒銷客戶的還款能力和信用等級,確定銷售政策。 對於資信差的客戶採用現款交易, 對資信一般或者較好的客戶在現款不被接受的情況下採用承兌匯票的 方式,對於資信好的客戶則採取分期收款的方式, 但在期限和累計金額上要有明確的規定。 第五 發揮會計的基督職能,輔助應收帳款的回收 企業的財務部門應按賒銷客戶區域建立核算應收帳款明細帳, 對賒銷業務及時進行會計核算,並定期統計應收帳款各客戶的金額、 帳齡及增減變動情況,及時反饋給企業主管領導和銷售部門, 為評估、調整賒銷客戶的信用等級提供可靠依據, 同時也能了解賒銷總情況。 企業財會部門應定期向賒銷客戶寄送對帳單和催交欠款通知書。 對未超過期限的賒銷客戶,主要是獲得經雙方供銷、 財會經辦人確認無誤並簽章的對帳單,作為雙方對帳的原始依據; 對超過期限的賒銷客戶,在發出對帳單的同時, 需分發催交欠款通知書,及時催收欠款。 企業供銷部門及有關經辦人員應積極配合財會部門做好此項工作。 第六 進行積極的收款政策和風險轉移機制。 對逾期未結清欠款的賒銷客戶, 企業應組織力量督促經銷人員加緊催收,特別是對一些信譽較差, 欠款時間較長,金額較大的賒銷客戶,需有專人負責, 兌現落實經辦賒銷人員的獎懲。企業供銷部門應組織人員, 積極與對方進行聯系,及時收回欠款。 對近期暫不能還款的賒銷客戶, 應要求對方制訂還款計劃並提供擔保,使其能逐步還表欠款。 對那些既然不制訂還款計劃又不提供擔保的, 或發現其缺乏清償能力的,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給予解決。 對部分不能收回的帳款進行實行風險轉移: 首先可以採取資產流動性上的轉移, 即將應收帳款轉化為流動性更強的資產。由於票據是字面字據, 比應收帳款具有更強的索取權,票據可在未到期時向銀行貼現, 也可以背書轉讓,流動性更強。企業不能及時回收帳款時, 可以考慮將其轉化為應收票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壞帳損失的發生。 再次是對象上的轉移,以其應收帳款的部分或全部為擔保品, 在規定期限內向金融機構借款, 也可以將應收帳款全部出售給金融機構, 這樣企業就將應收帳款回收中存在的風險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了金融機 構。目前,這種作法已在一些西方國家實行。 最後還可以實行方向上的轉移。當發現應收帳款很難收回時, 企業可以靈活處理,從客戶手中購回自己需要的資產, 以抵補這部分應收帳款, 即企業可以將這部分應收帳款看作是事先預付給客戶購買資產的款項 ,從而實現了應收帳款方向上的轉移。

㈢ 我想寫一個關於具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畢業論文,請各位高手推薦一些上市公司!!!

354. 淺議電力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與舞弊的治理(字數:10381,頁數:14 )
355. 對我國上市公司可轉換債券的調查及分析(字數:8182,頁數:12 )
356.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字數:9716,頁數:10 )
357. 有關資產減值會計實務問題研究(字數:11769,頁數:10 )
358. 會計制度與稅務制度差異的研究(字數:9926,頁數:10 )

㈣ 有哪些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存在問題或是管理優勢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企業銷售產品時可以採取現銷和賒銷兩種基本方式,雖然賒銷在強化企
業市場競爭能力、擴大銷售、增加利潤和節約存貨資金佔用方面有著其他結算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相對現銷而言,賒銷必然導致企業持有大量的應收賬款,由於應計現金流入量和實際現金流入量在時間上不一致,就可以發生相應的機會成本、壞賬成本以及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從而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正常經營。因此,如何對企業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論題。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問題的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ms寄國外黃金首飾 瀏覽:615
四大行控股股東 瀏覽:191
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 瀏覽:382
中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瀏覽:876
天能化工上市公司 瀏覽:441
多個投融資平台上線 瀏覽:305
大股東增持影響重組嗎 瀏覽:841
債轉股有助於去杠桿 瀏覽:717
黃金外匯的價格影響因素 瀏覽:516
佛山南海區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855
金融祥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3
湖北煤的價格走勢 瀏覽:996
雲南國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瀏覽:277
金融機構管理風險的流程 瀏覽:959
安信信託10轉 瀏覽:863
對投資理財的新想法 瀏覽:351
寧波銀行理財經理和個貸經理 瀏覽:385
i期貨貼水 瀏覽:407
Q0冠號100元99年價格 瀏覽:573
鐵礦石期貨歷史數據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