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大基因十大股東為什麼沒有泰康
2014年7月,華大基因復曾表示,該集團制旗下華大科技、華大醫學計劃於2015年分別在香港和深圳上市,此後,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又合並為一家企業,並獲得20億元的入股。
此輪20億由泰康投資旗下和玉高林基金領投,和玉高林基金還幫助華大醫學重組華大科技。
和玉高林是泰康投資旗下的
❷ 華大基因大股東減持股票什麼時候減持完畢
具體以公共為准,一本公告之日起15日後開始減持,如果還要再減持,需要繼續發公告,然後還有再等15天才能拿減持!喜歡我的回答,可以幫忙採納下!
❸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❹ 香港結算有限公司持有哪些股票
有關香港結算公司具體持有的公司股份介紹如下:
一、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流通股股票
承德露露、華大基因、格力地產、康辰葯業、新鋼股份、和邦生物、地素時尚、吉祥航空、步步高、華大基因、天士力、重慶百貨、新安股份、新鋼股份、寧波韻升、風語築、雲南白葯、信維通信、酒鬼酒、華友鈷業、生物股份、億聯網路、健帆生物、四通新材、當升科技、潔美科技、神州信息、益豐葯房、旗濱集團、中科創達、魯西化工、華錦股份、金科股份、三棵樹、華大基因、格力電器、浙江永強、沙鋼股份、吉林敖東、口子窖、昆葯集團、大眾交通、大眾B股、華蘭生物、奧士康、國城礦業、航錦科技。
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股份股票
中國中冶、雲南白葯、天山股份、金科股份、中材科技、益豐葯房、承德露露、新華網、科倫葯業、格林美、華大基因、中金黃金、格力地產、康辰葯業、大康農業、新鋼股份、和邦生物、中航飛機、康泰生物、地素時尚、吉祥航空、步步高、寧波銀行、華大基因、天士力、重慶百貨、南京銀行、華友鈷業、華聯股份、新鋼股份、新安股份、寧波韻升、普利制葯、浪潮軟體、大眾B股、華蘭生物、奧士康、國城礦業。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是港交所全資附屬公司,經營香港的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乃認可的結算機構。
這家公司應該只是後台集中清算的中介公司而已,記錄管理每個股民的持股情況,而不是實質持股。所有H股股東擁有的股份都掛在這家名下,其實還是各股東分散持有的。
比如工商銀行約有24%的股份,其股東是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也就是說工行約有24%的H股,具體H股的股東其實是分散的。
❺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❻ 華大基因上市內部員工有沒有股份
高管才有,員工是不可能有的。
❼ 華大基因上市是直接ipo還是借殼
華大基因上市是直接ipo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發行結果公告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以下簡稱「本次發行」)的申請已獲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許可[2017]1023號文核准,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發行人的股票簡稱為「華大基因」,股票代碼為「300676」。
本次發行採用網下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詢價配售(以下簡稱「網下發行」)和網上向持有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以下簡稱「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綜合考慮發行人基本面、市場情況、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募集資金需求以及承銷風險等因素,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13.64元/股,發行數量為4,010萬股。 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 2,810 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70.07%;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1,200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29.93%。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401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10%;網上最終發行數量為3,60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股數的90%。
本次發行的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已於2017年7月7日(T+2日)結束。
一、新股認購情況統計
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的數據,對本次網上、網下發行的新股認購情況進行了統計,結果如下:
(一)網上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股):36,042,623
2、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元):491,621,377.72
3、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股):47,377
4、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元):646,222.28
(二)網下新股認購情況
1、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股):4,006,579
2、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金額(元):54,649,737.56
3、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股):3,421
4、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金額(元):46,662.44
放棄認購的網下投資者具體名單如下:
序號 網下投資者 配售對象 初步獲配股數 獲配金額 放棄認購股數
(股) (元) (股)
1 張志強 張志強 311 4,242.04 311
2 蔡耀平 蔡耀平 311 4,242.04 311
3 楊錦紅 楊錦紅 311 4,242.04 311
4 金愛娟 金愛娟 311 4,242.04 311
5 朱燁東 朱燁東 311 4,242.04 311
6 林曉斌 林曉斌 311 4,242.04 311
7 汪萍 汪萍 311 4,242.04 311
8 鄧小兵 鄧小兵 311 4,242.04 311
9 洪篤炯 洪篤炯 311 4,242.04 311
10 丘國強 丘國強 311 4,242.04 311
11 黃長遠 黃長遠 311 4,242.04 311
合計 3,421 46,662.44 3,421
二、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情況
網上、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本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股份的數量為50,798股,包銷金額為692,884.72元,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包銷比例為0.1267%。
2017年7月11日(T+4日),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將包銷資金與網上、
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資金扣除保薦承銷費用後一起劃給發行人,發行人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交股份登記申請,將包銷股份登記至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指定證券賬戶。
三、保薦機構(主承銷商)聯系方式
網上、網下投資者對本公告所公布的發行結果如有疑問,請與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系。具體聯系方式如下:
聯系人:股票資本市場部
聯系電話:010-60833640
發行人: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保薦機構(主承銷商):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11日
❽ 從華大基因出來的人都去做什麼了
在沉默了數月後,前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華大基因CEO王俊去向明朗:王俊今日在一場活動中透露,其即將成立的企業叫碳元科技。知情人士透露,碳元科技公司聯合創始人還包括原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吳淳、首席科學家李英睿及首席信息官黎浩。公司將於10月27日正式成立,現公司創始人為主要股東。王俊透露,目前有許多機構已經與碳元科技有合作意向,其中包括研究機構、葯廠、體檢中心、醫院、診斷公司、保險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
談及為何選擇離開華大基因CEO位置,去做一個完完全全前瞻性的事時,王俊說,生命的本質是以碳為基礎的,元是本元,就是生命本身的源頭。「如果你用計算機的語言來講它是一種碳機的智能,計算機是一種以硅為基礎的智能。
❾ 如何看待華大基因增持
華大基因在2018年7月下旬公布的增持計劃。為了穩定信心,公司高管、董事監事、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核心團隊也發布了增持計劃,累計增持金額將不低於1.9億元。實際效果看,並沒有起到穩定股價作用。
❿ 持股華大基因有哪些股票
持股華大基因股票
打開軟體看F10股東結構
就有具體持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