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份一季報預告逾九成
從預計一季報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來看,30家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最大增幅超過100%,當代明誠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達到30835.81%,華東重機緊隨其後,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750%,花園生物、榮之聯、漢鼎宇佑、科林環保等4家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也均在5倍以上,分別為:640.12%、615.00%、529.93%、508.90%,此外,龍韻股份、紅相電力、智雲股份、賽輪金宇、美尚生態、卓翼科技、鍵橋通訊、恆大高新、赤天化、初靈信息等10家公司一季度業績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一季報預喜股資金關注度已經開始升溫。統計發現,本周以來,共有41隻一季報預喜股呈現單資金凈流入態勢,28隻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歐菲科技、寒銳鈷業、凱樂科技、捷成股份、順絡電子等5隻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億元,分別為:29412.21萬元、11303.15萬元、10674.65萬元、10289.08萬元、10038.27萬元,上述5隻個股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到7.17億元。
2. 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前景很好。
早前,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製造2025》通過「三步走」實現我國我國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智能製造成為工業製造轉型的重中之重。如今,智能製造戰略再獲工信部關注,在智能化的大勢下,智能裝備下游應用領域加快拓展,工業機器人發展可期。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並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製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製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工業機器人呈現強勁發展的態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指出,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從2013年其就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2013年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元年,這一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69萬台,同比增長36.52%,購買量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57000台,同比增長54%以上。
汽車製造、電子、橡膠塑料、軍工、航空製造、食品工業、醫葯設備與金屬製品等領域常有工業機器人「身影」。其中汽車工業的應用最多,比例達38%。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的地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占據全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由於核心技術缺乏,我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嚴重依賴國外企業,尤其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國本土機器人企業受制於人,只能購買高昂的國外設備,
這需要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不斷提高技術,加大研發水平,早日擺脫國外機器人品牌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控制。
考慮到目前全球製造業工業機器人密度為55,而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僅為21,遠低於日韓德美等發達國家,以及智能製造背景下,「機器換人」政策不斷落地,未來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匯川技術、機器人、智雲股份、科遠股份、秦川機床等相關概念公司將在機器人紅利下取得較好發展。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未經前瞻產業研究院書面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篇: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長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銷售36560台工業機器人,佔全球銷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達60%,取代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本體產值約90億元,本體加集成市場規模約270億元。
2010年開始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激增,新安裝工業機器人為14980台,2011年達到22577台,同比增長50.7%;2001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長,而同期世界機器人市場銷量復合增長率為10%。2014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依然猛增54%,達到5.6萬台。
第三篇:「機器換人」政策逐步落地工業機器人市場爆發
近日,安監總局發布通知表示,決定將陝西煤業化工集團、黃陵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0家企業作為示範企業,開展機器人作業試點工作。這十家企業主要涉及煤炭、石油與鋼鐵等重要以及基礎性領域,隨著「機器換人」逐漸在這些領域變為現實,工業機器人應用將不斷得到推廣,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增長。
工業機器人指的是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並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與人力相比,工業機器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24小時工作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我國製造業勞動力優勢不顯,製造業亟待向智能化轉型,在此機遇下,工業機器人大有可為。
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消費大國,從2013年其就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汽車製造、電子、橡膠塑料、軍工、航空製造、食品工業、醫葯設備與金屬製品等領
域常有工業機器人「身影」。其中汽車工業的應用最多,比例達38%。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主要集中的地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占據全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半壁江山。
不過,雖然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大,但由於核心技術缺乏,我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嚴重依賴國外企業,尤其在減速機、伺服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上,我國本土機器人企業受制於人,只能購買高昂的國外設備,這需要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不斷提高技術,加大研發水平,早日擺脫國外機器人品牌對中國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的控制。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元年,這一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69萬台,同比增長36.52%,購買量佔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五分之一。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57000台,同比增長54%以上,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3. 2016年5月國家加強監管私募基金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前中基協會長孫傑撰文正本清源
基金法頒布後,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設立是根據基金法的條款,正式報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字頭機構審批在國務院,中國股權協會等都沒有此程序)。中國證監會根據中編辦文對協會進行了授權。協會章程是報證監會和民政部兩個部委審批的。因此,協會的授權應無任何問題。協會根據授權和章程做的具體工作應該在法律上沒有問題。其它不言自明。
2.五一後2000家私募將被清理 正在申請的可延期3個月
針對今年2月5日前已登記滿12個月且在5月1日前既未補提法律意見書也未申請備案首隻私募產品的約2000家私募管理人,其管理人登記將於5月1日予以注銷。同時,已補提法律意見書的500餘家,提交首隻私募產品備案申請的600餘家。考慮到前期相關機構理解和落實實際進度較慢的客觀情況,基金業協會將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順延辦理時間,若8月1日尚未完成也將注銷。
3.證監會表明下一步私募監管計劃
一是盡快推動私募基金條例;二是盡快修訂並發布私募辦法;三是制定出台私募基金信息統計的風險監測體系;四是加強對私募基金的事中事後監管;五是督促基金業協會完善相關自律規則;六是配合地方政府開展非法集資的風險排查;七是嚴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求。
4.證監會:非法集資高發態勢沒有逆轉 對308家私募專項檢查
記者拿到的一份檢查材料清單顯示,監管部門要求被抽檢私募在檢查首日提交以下材料:一、私募投資基金基本信息表。二、機構私募投資基金業務運行情況報告。三、管理人相關材料。四、基金相關材料。
5.多家上市公司因私募未備案 定增方案受影響
上海惟冉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佛山賽富通澤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這兩家私募是A股上市公司瀚藍環境定增的認購方。其4月20日晚間公告稱,因參與定增認購的兩家私募基金尚未完成相關登記或備案手續,公司決定中止本次9.3億元定增事宜。
珠海中富經調整後的非公發行方案為發行股票數量合計不超過50896.9萬股,發行對象七名,包括長洲投資、和豐投資、鐵木真資本、財通基金資管、星星之火、正豐鼎盛、漢華同盟。據了解,除財通基金外的其他六名認購對象,不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或私募基金備案的相關要求,且預期何時能完成登記或備案手續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珠海中富發布《關於撤回2015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的公告》。
東方日升去年11月在關於反饋意見的回復中稱,保薦機構和申請人律師認為:金龍16號資管計劃已按照《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進行募集、設立,並已在中國證監會備案。蘇州北恆尚未完成私募基金備案,但已出具承諾「在中國證監會批准東方日升本次發行後、相關發行方案備案前」,按照規定,完成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程序。
6.澤熙徐翔、中信程博明被正式批捕 同時公布批捕背後存懸疑
對於程博明的遭遇頗為蹊蹺。警方首先調查的是中信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徐剛、葛小波和劉威等人,時間在去年8月底。直到去年9月中旬,程博明才被警方要求協助調查。不過,就在春節前夕,警方第一批調查的徐剛、葛小波和劉威陸續返回公司或家中,第二批調查的程博明,卻依然身陷囹圄。
值得關注的是,徐翔和程博明雙雙被青島警方批捕,且被同時公布批捕信息。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猜測,兩人所涉罪行是否存在關聯。可能的關聯是,徐翔、程博明、劉軍和許駿分享了的一些內幕信息和資源,利用這些內幕信息操縱了一些上市公司股價。這些內幕信息可能包括維穩動向,這些資源可能包括國家的維穩資金。在審訊過程中,警方順藤摸瓜,最終也可能牽出了其他案情。
當然,這些業界猜測和分析,並不一定是事實本身。最終的結果,尚待警方最後的通告。
7.一季報透露私募新動向:王亞偉大減倉 趙丹陽愛「喝酒」
相較2015年年報,王亞偉在今年一季度大幅減倉,對中天能源、皖通科技等6隻個股進行了清倉,對一直深愛的三聚環保和深紡織A也進行了減持,謹慎情緒顯而易見;而私募大佬趙丹陽則進行了相反操作,新進了山西汾酒、東阿阿膠和紐威股份,倉位較2015年底有所提高。另外,淡水泉旗下產品一季度對不少個股進行了增持,比如萬華化學、烽火通信、復星醫葯、歌爾聲學、江淮汽車、烽火通信、招商輪船等。
8.私募掛牌新三板相關制度正在完善
證監會私募部主任陳自強表示,此前證監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進行了調研,對於25家已經掛牌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29家正在股轉系統履行掛牌程序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進行了統計分析和梳理。證監會對於此類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估值、信披、利益沖突防範問題進行了研究,目前正在完善相關制度安排。
9.機構調研股曝光 王亞偉現身一股
從調研機構家數看,藍海華騰被調研機構多達81家,排名第一;萬達院線、歌爾聲學、榮信股份、一心堂、搜於特等均有超過50家機構調研。值得注意的是,調研智雲股份的49家機構中,王亞偉執掌的千合資本位列其中。
4. 智雲股份(300097)為什麼連續大漲
港澳資訊提供(僅供參考,風險自擔)
公司大事記:刊登關於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預留股票期權授予相關事項的公告
智雲股份董監事會議決議公告
智雲股份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及監事會第二十一次臨時會議於2013年12月4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股票期權激勵計劃預留股票期權授予相關事項的議案》。
董事會認為《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規定的首期股權激勵計劃預留股票期權授予條件已經成就,同意授予22名激勵對象49.4萬份預留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11.51元 ,本次股票期權授權日為2013年12月4日。
港澳資訊提供(僅供參考,風險自擔)
公司大事記:刊登使用部分超募資金增資控股子公司大連捷雲自動化有限公司的公告
智雲股份董監事會決議公告
經公司全體董監事認真審議,本次會議形成以下決議:
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部分超募資金增資控股子公司大連捷雲自動化有限公司的議案》。
本次公司使用超募資金8,843,444.69元人民幣向控股子公司大連捷雲自動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雲公司」)進行增資,捷雲公司股東鄭彤、王玉傑、王海、魏長春、袁執傑依照各自在捷雲公司所持股權比例進行同比例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後,捷雲公司注冊資本將由1,595,947.42元人民幣增加至1,200 萬元人民幣,公司仍將持有捷雲公司85%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