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再保險最新業績公布,身為國內再保巨頭,為何不受資金熱捧
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發展的天花板比較低,行業比較固定,所以公司PE普遍不高。目前我國再保險行業的龍頭是中國再保險集團,該公司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再保險集團。從其公布的業績來看,其去年實現營收一千六百多億,利潤為57億。雖然利潤有所下滑,但按照該公司的透露的信息,主要是因為去年疫情,保險行業支付增多,尤其是財險,這影響到了集團的利潤。
⑵ 中國再保險(集團)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國人壽"
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再保險"
中國人保控股公司:簡稱「中國人保」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國太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中國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1996年1月成立)基礎上組建的中國唯一一家國有獨資專業再保險公司,於1999年3月18日正式成立,於2003年8月在原中國再保險公司基礎上改製成立的國有獨資保險集團公司,其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9億元。 2007年10月10日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自去年獲得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40億美元注資之後,已完成整體改制。10日,由其整體改制而成的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了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會議宣布,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金361.49億元人民幣,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分別持有14.5%和85.5%的股權。公司整體承繼原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及6家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業務及員工,簡稱仍為「中再集團」。此次股東大會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審議通過了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議事規則等議案,選舉產生了中再集團首屆董事和監事。
中再集團宣稱,股份公司成立後,將在現代企業框架下,繼續改革經營機制,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改善內部管理,提高隊伍素質,建立以再保險為核心的專業化、多元化的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專業的服務和支持。
經國務院批覆,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由國家注資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於2007年10月30日揭牌成立。公司以361.49億元注冊資本金在再保險行業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五。
目前中再集團已順利完成了資產評估、財務重組等工作,股份制改革的前期工作已順利完成。按照中再集團注資改制的總體方案,在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中再集團將擇機公開發行股票上市。
中再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京生介紹,目前該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截至2007年9月30日,集團總資產達到940.05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已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90.3億元,同比增長41.6%。
中再集團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1.498億元,經營范圍為投資設立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內國際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投資業務及國內、國際再保險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中再集團是目前內地最大再保險公司,在國內再保險市場佔有近80%的份額。此前已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再集團未來將在保持國家絕對控股原則的基礎上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擇機實現股票公開發行上市,以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及承保能力。據保監會預測,2010年中國保費收入可達1萬億元,再保險需求達1000億元左右。
多年來,中再集團一直履行國家再保險公司職能,在中國保險市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
該公司的業務淵源可以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至今已有50多年從事保險和再保險業務的經驗,與我國境內所有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以及境外100餘家保險、再保險公司均建立了長期的良好合作關系,業務拓展與合作渠道十分廣泛。
⑷ 中國再保險香港上市代碼
中再保12日起進行路演,13日起公開招股,16日定價,將於本月26日掛牌,招股價介乎每股2.25元至2.7港元(約1.84-2.21元人民幣)。
名稱:中再保
股票代碼:01508(港股)
IPO指導價區間:每股2.25-2.70港元;
中再即將成為第7家中國大陸保險上市公司,上海契石為您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⑸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淵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具有50餘年的經營歷史背景。
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部的基礎上,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組建而成,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只有再保險業務卻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
1999年3月18日,國家再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成功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
2003年12月22日,經過重組改制,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成立,開始了我國民族再保險業產壽險分體改制、集團化經營的嶄新一頁。
2007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復,中國保監會批准,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由國家注資整體改制為股份公司並於2007年10月30日揭牌成立。
2015年10月26日將在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號碼:1508
⑹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再集團」)由國家財政部和中央匯金投資責任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61.5億元,兩大股東各持14.5%和85.5%的股權,是目前中國惟一的再保險集團公司。
中再集團源於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國人民保險公司。1996年,在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再保險部的基礎上成立中保再保險有限公司,填補了新中國保險史上沒有再保險公司的空白;1999年3月18日,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實現了向現代商業再保險公司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12月22日,重組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2007年10月,改制為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跨入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經營的全新時期。
目前,中再集團控股6家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擁有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產管理、保險經紀、保險傳媒等完整保險產業鏈,形成了多元化和專業化的集團經營架構與管理格局。
歷經數次重大變革的中再集團,在培育中國再保險市場、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發展、服務社會與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保險的保險」,中再集團在中國保險市場一直發揮再保險主渠道作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形成了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年的經營實踐,中再集團建立起一支包括精算、核保、核賠、風控、產品開發、戰略研發在內的高水準的業務管理隊伍,積累了大量的再保險業務數據以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意義的技術資料,並在技術推廣培訓、自主開發技術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有效的工作。
作為中國再保險業的領軍企業,中再集團在國際再保險市場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再集團是中國核保險共同體主席成員與管理公司、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副主席成員、亞非保險與再保險聯合會執委會成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再集團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再保險業務為戰略支柱,以直接保險和資產管理業務為戰略支持,圍繞集團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立足中國,引領亞洲,輻射全球,致力打造資本充足、內控嚴密、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再保險(金融)集團。
⑺ 中國再保險劉京生簡歷
2006年4月22日,中國保險發展論壇2006國際學術年會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又快又好,做大做強,十一五時期中國保險業的創新之路」。以下為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劉京生的專題演講
劉京生(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謝謝主持人!各位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謝主持先生讓我優秀發展,我發言的題目也是有點優先。我的題目是優先發展
再保險。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為什麼這樣講呢?我想在這里簡單的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三個想法。第一個,我想從再保險的理論和實務的研究方面,相對更加滯後於保險業,或者是產險和人生險的理論研究,和實務研究。因此我想呼籲國內的保險理論界要加大對再保險地位作用,和功能發揮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呼籲。
第二個呼籲,我想呼籲保監會成立再保險部。為什麼呢?從十六大報告中講了培育財產保險市場,人身保險市場,再保險市場。現在其他兩個市場都已經有了直接主管和監管機構,唯獨再保險還沒有直接的主管和監管的機構在保監會,因此這是我的第二個呼籲。
第三個,再保險市場2006年1月1號全面開放以後,我們保險業或者是保險市場當中,開放最徹底,也是最到位的一個市場。目前,再保險市場除了三家我們集團內的中資公司以外,其他的三家,包括新近要成立的,面對市場競爭者,而且是國外的最大的或者是排在前五位的這些大的再保險公司。因此我呼籲在國內經營的中資和外資再保險公司能夠聯起手來,對於中國再保險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我想講的三個呼籲。
我的發言有書面的東西,我想有些內容,我能夠精簡盡量精簡,在10分鍾之內,把我的內容講完。我為什麼談優先發展再保險,看一個國家的保險發展,我自己感覺,我們覺得一個市場成熟程度,要看這個市場再保險發展的水平和整體的質量。這是從國外再保險成熟的保險市場,以及國外成熟的保險市場可以看出來。
國內行業發展,目前國內再保險發展是相對來講是滯後的。已經成為保險業發展瓶頸制約。因此,我們呼籲必須優先關注加快發展。我認為當然從我們做再保來講,要創新思維,重新認識再保險,在我們國家保險業這樣的一個發展初級階段,所應處的市場地位和它的功能作用,這是我今天想講的意思。
首先從再保險的功能來講,我今天是拋磚引玉。對於保險業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調控促進作用。十五期間中國保險業快速健康發展,在保障經濟、服務社會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與此相應,再保險業的發展,應該說僅僅是近十年,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當然我們現在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國際經驗也證明,保險業的發展,保險十一五期間,保險業發展要實現又快又好,通過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途徑,實現做大做強戰略發展目標。我覺得保險業如果要實現又快又好和做大做強,確確實實我覺得離不開再保險業的發展。
我們有一個數據,按照發達國家再保險收入占保費總規模20%來計算,目前國內的再保險市場根據目前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來測算,僅僅佔到了總體保費的5%。因此,我干再保險,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是覺得要重新從再保險功能這方面認識,來不斷更新我們的觀念,然後創新我們的思維。使得今後幾您,在十一五期間,再保險業能夠有一個飛速發展。
第二,對國內保險業,再保險也可以提供風險管理的作用。從保險業角度講,我們經營風險的行業,當然是從再保險公司角度來講,除了要經營自身的經營風險和各類風險以外,還對全行業累計積累的各類風險要提供風險管理和風險保障。從這一點上來講,我覺得再保險在整個行業五道風險防線的作用當中,應該是能夠發揮一些獨特的作用。一方面再保險對直保公司反映的水平是異常敏感的,再保險公司和直保公司進行合作,和業務承保過程當中,了解直保公司內部水平以及對風險管控的能力。出於再保險公司經營利於需要,直保公司也會尋求更高更好的內控水平,促進直保公司的治理結構和內控治理。另一方面再保險直接影響到直保公司的盈利指標,因此適宜再保險安排,對於避免直保公司因為償還能力不足至關重要。這個在監管實際當中,都把再保險作用提高到一個戰略的高度來進行考慮。
滿意請採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