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盡量簡單說說萬科寶能系股權之爭是怎麼回事
我跟你講!我這個答案才是事實的真相!
股權之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事件。
首先,要明白,房地產對於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誰控制了地產,誰就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其次,我給你縷一下這個事件的過程,就能發現個中疑點。
1
寶能舉牌萬科,王石表示不歡迎。
2
華潤增持
3
寶能增持一段時間後,華潤不增持了。
4
潮汕大佬齊聚寶能,恆大開始舉牌
5
王石找到深鐵,華潤和寶能公開反對
6
深鐵接手華潤所持全部萬科股權
7
寶能發聲明說歡迎深鐵入股萬科
8
寶能不再增持
9
證監
保監接連發聲敲打寶能
華潤增持,是要防止寶能成為最大股東,意味著華潤挺王石。
華潤不再增持,說明華潤不挺王石了。
恆大舉牌,就是潮汕系挺寶能的意思。
這里深鐵最NB,一開始華潤和寶能都反對深鐵進來,到最後深鐵接手了全部華潤所持股份,為什麼?這之後寶能的聲明,說明寶能也認慫了。
為什麼這之後證監和保監才出來敲打寶能?而不是之前?
最後,這個事件整個背後的內涵是這樣的:
萬科作為中國最大的地產公司,與我開頭說的話對應,代表我國的地產業控制權。而寶能則是潮汕系的馬前足,潮汕系背後有一股影響我國很深遠長久的正治背景,你可以查查「N個代表」的發源地,寶能就代表這個勢力。而華潤同樣也是一股勢力,你可以好好查查華潤的歷史沿革,華潤不再增持,就代表這股勢力和寶能的勢力形成的妥協或交易。而王石最終找到了深鐵,深鐵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叫深圳遠為。。你可以查查。這就是現在我國最叼的勢力,在它面前,華潤都認慫了。所以沒有任合代價就股權給交了。而寶能認慫,說明他背後的勢力被這股勢力給打爆了。兩監出來敲打,意思就是。小伙兒,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貳』 萬科地產和華潤集團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華潤控股萬科。兩者是收購關系。
華潤前身是1938年中共為抗日戰爭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組更名為華潤公司,1952年隸屬關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變為中央貿易部(現為商務部)。
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12月,與外經貿部脫鉤,列為中央管理。
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中央企業。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旗下共有20家一級利潤中心。
華潤萬家 (CR Vanguard)是中央企業——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零售連鎖企業品牌,隸屬於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經過24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品牌,成為華潤零售業務的主力軍。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CHINA VANKE CO., LTD. 縮寫為「VANKE」,成立於1984年5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也是股市裡的代表性地產藍籌股。
總部設在廣東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個城市設立分公司。2010年公司完成新開工面積1248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面積89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81.6億元。營業收入507.1億元,凈利潤72.8億元。
『叄』 萬科股權之爭,寶能,華潤,恆大,誰會是最後的贏家
神仙打架,我們凡人看看熱鬧就可以了
『肆』 恆大在原本已極為復雜的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到底會扮演什麼角色
恆大在原本已極為復雜的萬科股權爭奪戰中到底會扮演什麼角色?有沒有可能接過華潤或者寶能手中從所持股份?此前有消息稱,許家印曾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向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育寧表示過接盤萬科股份的意圖。對此,上述接近許家印的人士表示,「絕無此事」,恆大與華潤之間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同時,另有消息顯示,接近姚振華的人士也否認了寶能與恆大之間有過私下協商,稱雙方並非一致行為人。作為新的創新攪局者,雖然恆大目前所持有的股份數量尚未達到舉牌條件,但身居第四大股東的它,已經成為萬科眾多股東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分析人士指出,萬科想要引入深鐵迅速騰飛作為第一大股東的難度空間已經越來越大。
『伍』 華潤怎麼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王石通過多方考慮,主要根據自己的人才方向,決定保留地產、賣掉超市,結果萬佳超市就賣給了華潤,華潤超市連鎖中有不少店面的前身是曾屬萬科的「萬佳」改名換姓來的。
其實王石幫萬科找「買主」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從97年王石就有這個想法。王石本人自己都說與老東家深特發的的磕磕碰碰關系維持了17年。因為房地產開發是一項資金密集型行業,當年萬科一直希望打通增資擴股的渠道,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但幾乎每次萬科擴股,第一大股東深特發都表現出來消極態度,讓信心爆棚的王石始終覺得有「一隻無形的手掌」約束著自己地產雄圖步伐。又因為當時萬科的核心競爭力正面臨挑戰,市場營銷與物業管理方式被模仿,萬科需要再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形成規模,形成區域市場壟斷。而土地和資金絕對是任何地產公司在任何時候最基本的要素。萬科如果要想發展的更好,王石認為必須換掉大股東或者引進更有實力的大股東這樣萬科才有更好的發展前途。就在那時,華潤浮現在了王石的眼前。
『陸』 萬科股權之爭撕掉了誰的底褲
股權之爭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一個根深蒂固的「好公司」形象驟然漏洞百出,股權結構、上市公司治理、獨立董事等制度突然間在萬科存在嚴重問題。這讓A股市場和監管部門頗為尷尬。
當然大部分問題也是A股市場的通病,但也有一個特殊的例外被撕扯開了,就是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層竟然能夠凌駕於一切大股東的意志而「我行我素」,甚至是經營管理層既排斥實際大股東又與名義大股東意志相悖,在主人家裡替主人選新主人,寶能、華潤自然不會容忍王石管理團隊的肆意妄為,一幕幕互相撕扯的鬧劇讓人異常驚訝。
騰訊眾創空間也是一個創業平台。在成熟市場,除非是AB股結構,經營管理層才能夠合法凌駕於董事會和主導經營決策,這也是馬雲和阿里巴巴當時拒絕香港市場而赴美國上市的主要原因,否則也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同股同權的A股市場,卻有一批人長期享受著AB股的權力,那就是國有企業,由於國有大股東出資人的角色不明顯,很多國有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層的在行使主人的角色,實則「保姆身份」,而保姆卻在做主人。而且保姆將主人的權力行使慣了之後,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萬科的王石經營管理團隊就是典型的代表,無論保姆給家裡做過什麼貢獻,角色和身份都不能亂,除非合法奪得了主人身份。
從萬科獨立董事華生先生發表的說明文章來看,萬科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隱患和問題,尤其引起華潤不滿的是:「萬科在停牌時並沒有預先向華潤打招呼,與深圳地鐵合作的框架協議未經華潤同意就披露。」這確實存在很大的瑕疵,尤其一個涉及巨大數額的標的、甚至更換實際控制人的舉動竟然直接上董事會表決。從華生先生透露的信息來看,萬科董事會其實也是橡皮圖章,很多決議並沒有事先上會討論,而是簡單粗暴地尋求表決結果,這也是A股上市公司董事會的通病,希望監管部門重視,也希望其他上市公司能夠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