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斯蘭世界為什麼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
伊斯蘭教是公元7世紀初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立的。「伊斯蘭」在阿拉伯語中意為「順服」,指順服真主安拉的旨意。伊斯蘭教內教派很多,有報道說多達70多個,但主要是兩大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當時他沒有留下遺囑安排誰為哈里發,即繼承人,也沒有談到以什麼形式推選哈里發。按照阿拉伯人的傳統,領袖是從部落上層有威望的人中推選的。然而穆罕默德所建的公社包括了許多部落,哪個部落有優先權呢?後經協商,先後推選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為前3任哈里發。
「遜尼派」全稱為「遜奈與大眾派」,阿拉伯語原意為「遵循傳統者」。遜尼派是伊斯蘭教中教徒最多的一個教派,佔全世界穆斯林的90%左右。此教派的教徒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土耳其、印度、馬來西亞等國。遜尼派雖然將其他不同信仰視為異端,卻同時提倡求大同存小異,融合不同見解,努力調合真主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
「什葉派」是伊斯蘭教中僅次於「遜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什葉」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追隨者」或者「派別」、「同黨」。該派認為只有出身於哈希姆家族(即聖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後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否認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前3任哈里發的合法性。目前該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葉門、敘利亞、黎巴嫩、阿富汗、土耳其、巴林等國。「什葉派」的主要支派是十二伊瑪目派、伊斯瑪儀派和栽德派。十二伊瑪目派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後裔中的12人為伊瑪目(阿拉伯語意為指導者),強調真正安拉的旨意必體現在某個人身上,特別強調這一特殊人物具有無比權威,而這位獨特領袖就是救世救人的伊瑪目,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就屬於這派。
長期以來,伊斯蘭教內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一直進行著激烈斗爭,直到現在也沒有停止。海灣地區是什葉派穆斯林集中的地區,但該地區除伊朗外全部是遜尼派掌權,什葉派一直在為爭取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政治權力分配而斗爭。伊朗和伊拉克之所以長期不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大教派之爭。伊朗的穆斯林絕大多數屬於什葉派,而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雖占該國人口的55%,但不掌握國家權力,遜尼派處於領導地位。因此,歷史上兩派長期不和。伊拉克的什葉派受波斯文化影響深,同伊朗的什葉派認同感接近,而遜尼派則受阿拉伯文化影響較深。宗教因素再加上領土爭端和民族矛盾,終於使兩伊爆發了長達8年的戰爭。
在中東地區根據宗教進行權力分配的惟一國家就是黎巴嫩。在1943年獨立前,黎巴嫩各教派達成協議,總統由基督教人士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擔任,議會議長由什葉派人士擔任,部長和議員根據教派人數按比例分配。
㈡ 伊斯蘭武裝組織的介紹
伊斯蘭武裝組織為北非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組織,是一個世界著名的恐怖組織。
㈢ ISIS,什葉派,遜尼派,庫爾德人武裝,這些都是什麼關系
伊朗 、 伊拉克 、 敘利亞 目前是什葉派掌權,其它穆斯林國家都是遜尼派掌權。 其中伊拉克原先是遜尼派掌權(薩達姆),伊拉克戰爭後改為什葉派掌權,因為伊拉克穆斯林當中什葉派居多。就全球穆斯林人口來看,遜尼派占據絕對多數。ISIS 屬於遜尼派極端武裝,其成立之初就打出旗號要解放「伊拉克等地受什葉派和外國勢力欺壓的遜尼派」,建立一個「統一的遜尼派國家並消滅什葉派」。庫爾德人 是生活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一個民族,大部分庫爾德人是穆斯林,其中多數是遜尼派。庫爾德問題也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庫爾德人一直謀求獨立建國,經過長期政治、軍事斗爭,最終伊拉克的庫爾德人獲得了自治權利。薩達姆執政期間曾對庫爾德人進行過瘋狂屠殺和鎮壓,後來薩達姆之所以被絞死,其罪行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對庫爾德人的種族屠殺(使用化學武器)。多數庫爾德人和ISIS雖同屬遜尼派,但ISIS過於極端,並且謀求攻佔庫爾德人的土地建國、奪取庫爾德人的石油資源,因而庫爾德人武裝會堅決抗擊ISIS。就目前來看,ISIS是伊拉克最大的敵人,伊拉克政府及民眾(什葉派居多,阿拉伯人)、庫爾德武裝(遜尼派居多,庫爾德人)和美軍才會暫時「聯合」起來打擊ISIS,其實這三家「聯盟」也是問題多多、同床異夢,庫爾德人謀求從伊拉克獨立,美軍則擔憂伊拉克倒向同屬遜尼派的伊朗。中東問題之所以復雜,就是因為其中牽扯了 領土主權 、 民族 、 宗教 (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 教派 (遜尼派、什葉派)、 自然資源 (石油、水)以及 地區外大國干涉 (美歐俄)等諸多問題。可以說,國際社會間能夠出現的各種麻煩在中東都有體現。
㈣ 伊斯蘭國家為什麼內部爭斗
因為宗教內部,往往不是只有1個教派。
教義互相矛盾,當然會有內部斗爭。
不同的宗教之間,由於互相接觸不多,往往斗爭不算太嚴重。
而同一個宗教,內部的不同教派,由於接觸頻繁,斗爭也很嚴重。
伊朗信仰什葉派,伊拉克信仰遜尼派,爆發了二伊戰爭。
(什葉派和遜尼派,是信仰安拉的2大教派)。
美國信仰基督教,俄羅斯信仰東正教,雙方冷戰了40年。
(基督教與東正教,是信仰耶穌的2大教派)。
天主教組建了十字軍,攻打東正教。
(天主教和東正教,是信仰耶穌的2大教派)。
中國信仰毛主義,蘇聯信仰修正主義,雙方鬧翻,爆發了珍寶島戰役。
(毛主義,修正主義,是馬哲教的2大教派)。
㈤ 中俄為什麼不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武裝份子
他們也沒傷害中俄的利益,而且中國一直反對干涉他國內政, 自己國家的麻煩事情多著呢。
㈥ 阿爾及利亞「武裝伊斯蘭組織」用的都有什麼武器
該組織被認為同「基地組織」共同策劃了名為「千年陰謀」的計劃。當時,該組織准備於2000年年初在洛杉磯機場等地放置炸彈,並在新千年來臨的時候實施一系列炸彈襲擊事件,但計劃因行動成員在西雅圖被捕而失敗。雖然計劃失敗,但這可能使「基地組織」從「武裝伊斯蘭組織」那裡學習到了使用飛機進行恐怖主義襲擊的新方法。1994年,一名「伊斯蘭武裝組織」成員曾劫持了一架法國客機,並企圖用飛機撞擊法國的艾菲爾鐵塔。多虧法國警方在飛機起飛前,突然襲擊及時制服了歹徒,才沒有使「9.11」慘劇提前上演。
㈦ 伊斯蘭創建於那一年
伊斯蘭教沒有被創建,它從人族阿丹開始便一直從在,知道人類最後一位使者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接受了安拉的啟示,開始復興伊斯蘭教!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天使伽百利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安拉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起初在麥加是秘密傳教,一些至親密友成為最早的信奉者。612年,穆罕默德轉為公開向麥加一般群眾傳教。穆罕默德在早期的宣教中,告誡人們放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是唯一的主宰,要求人們信奉獨一無二的安拉;譴責多神信仰給阿拉伯人帶來的愚昧和社會道德的墮落,宣講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的觀念,警告多神教徒如不歸順安拉,將在末日審判時遭到懲罰,墮入火獄,歸順安拉者將在後世得到獎賞,進入天堂。他還提出了凡穆斯林不分氏族部落,皆為兄弟,應聯合起來,消除血親復仇,並提出禁止高利貸盤剝,行善施捨賑濟貧弱孤寡和善待、釋放奴隸等一系列社會改革的主張,受到部分下層群眾的擁護,許多人紛紛歸信伊斯蘭教。由於穆罕默德所傳教義從根本上動搖了部落傳統多神信仰的地位,觸犯了麥加古萊什貴族和富商掌管克爾白的宗教特權和經濟利益,同時也觸犯了部分下層群眾的多神信仰,因而遭到這些人乃至部分下層群眾的強烈反對和迫害,使穆罕默德和穆斯林在麥加難以立足。
622年9月,穆罕默德同麥加穆斯林遷徙麥地那,標志著伊斯蘭教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穆罕默德領導穆斯林進行了政治、經濟、宗教等一系列改革。穆罕默德首先以伊斯蘭教作為統一和團結的思想旗幟,號召穆斯林「順從安拉和使者」,並派出門下弟子到麥地那各阿拉伯部落傳教,當地絕大多數居民很快歸信了伊斯蘭教。他制定了作為穆斯林和猶太人在處理內部民事和對外關系中共同遵守的《麥地那憲章》,在信仰自由和結盟的基礎上同猶太人各部落達成某些協議,實行和平共處。在實現了麥地那的統一後,以伊斯蘭教共同信仰代替部落血緣關系,建立了以「烏瑪」(意為「民族」、「國家」)為形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穆罕默德成為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及部分著名的聖門弟子組成上層領導集團。在「凡穆斯林皆兄弟」的號召下,將遷士和輔士團結在烏瑪的周圍。穆罕默德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完成了伊斯蘭教義體系及各項制度的創建。他完整地確立了以信奉獨一安拉為核心的五大信仰綱領;規定了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項天命功課及儀則;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規、民事、刑事、商事、軍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確定了以止惡揚善為核心的一系列行為規范和社會道德准則。為鞏固麥地那政權,穆罕默德組織了穆斯林武裝。在「為安拉之道而戰」的號召下,於624—627年間,他領導穆斯林武裝同麥加貴族進行了著名的白德爾之戰、吳侯德之戰和壕溝之戰等三大戰役,打擊了麥加貴族的銳氣,從此,穆斯林由防禦轉入戰略進攻。628年,穆罕默德以朝覲為由,率軍至麥加近郊,麥加貴族被迫妥協,同穆罕默德簽訂《侯代比亞和約》,決定雙方休戰10年。穆罕默德利用休戰時機,向鄰國和半島上的一些阿拉伯部落派出使節,攜帶國書,向其國王和部落首領宣傳伊斯蘭教,以擴大影響,同時派出武裝討伐海巴爾等地聚居的猶太人,以掃除異族反對勢力的侵擾。
㈧ 在媒體上經常看到聽到的阿拉伯或伊斯蘭國家的"部族武裝"是怎麼回事
部族的武裝是一個傳統,各部族之間的語言、文化都各不相同,而且部族裡都有一種神秘文化,作為部族自我保護發展的基礎,這些都是建立現代國家的障礙。
㈨ 伊斯蘭教的創始人是誰
穆罕默德
㈩ 美國等國家那麼轟炸伊斯蘭國武裝份子,都沒有消滅他們,到底是什麼原因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