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同仁堂科技分拆股東大會

同仁堂科技分拆股東大會

發布時間:2021-10-23 04:18:56

『壹』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葯廠和北京同仁堂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葯廠是北京同仁堂集團下面的一個制葯廠。

一九九二年七月,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成立,8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集團成立大會,江澤民主席為同仁堂題詞,「發揚同仁堂質量第一的優良傳統,為人民保健事業服務」。

二零零零年五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實現了國內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

同年十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記(香港)葯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同仁堂產品進入國際主流市場邁出了一步。

(1)同仁堂科技分拆股東大會擴展閱讀:

現代制葯技術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繼承發揚同仁堂皇家御葯制葯傳統,依託現代制葯技術,企業生產的六味地黃丸、感冒清熱顆粒、牛黃解毒片等產品在市場上銷售。公司有數個品種銷往香港、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產品種類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涉及20多個劑型,200多個品種,並有已開發新產品和在開發新產品的儲備。

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提高了產品科技含量,採用無糖製作、全提取濃縮丸技術和片劑薄膜包衣、超微粉碎等新工藝等新技術,推出了無糖感冒清熱顆粒、六味地黃濃縮丸、多種薄膜包衣片、片劑、軟膠囊劑型等新產品。

擁有先進的片劑、軟膠囊、濃縮丸、蜜丸、顆粒生產線,以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貳』 H股同仁堂科技和A股同仁堂是不是一樣的

A股同仁堂股份公司600085和H股同仁堂科技HK8069的母公司都是同仁堂集團,即它們的家長是一個。但600085持有HK8069 51.02%的股本份額,前者對後者擁有控股權。

『叄』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怎麼樣

所有的工作都差不多,你不去怎麼知道好不好呢,去體驗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支持你。

『肆』 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將同仁堂科技分拆上市,分析這種資本經營方式屬於哪裡類

分拆上市 書上156頁 你也是電大的呢

『伍』 同仁堂A股和同仁堂科技H股是一個公司嗎是子母公司

同是一個集團,但是是兩個公司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

『陸』 張生瑜的主要貢獻

2007年年報顯示,張生瑜稅前年薪為89.1萬元,未持有同仁堂股份的任何股份。目前,他還在同仁堂集團內部身兼數項要職:同仁堂集團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子公司——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副董事長、同仁堂健康葯業副董事長。
同仁堂股份歷年報表顯示,張生瑜完全成長於同仁堂,曾任同仁堂集團企業管理處副處長、綜合計劃處副處長,同仁堂股份證券部副主任、主任,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董事會秘書,同仁堂股份董事會秘書、副董事長。曾擔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長、2007年剛從同仁堂集團黨委書記職位退休的田大方先生提到此事,語氣沉重連稱「可惜」。他說:「我在同仁堂很多年了,張生瑜是我看著成長起來的,也是集團努力培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年輕幹部,他非常聰明、勤奮鑽研資本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在田大方擔任同仁堂股份副董事長時,張生瑜擔任董秘。田大方介紹,張生瑜從大學畢業後不久就進入同仁堂集團,從最基層的工作人員做起,對同仁堂有深厚感情和高度的忠誠,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到今天實屬不易,去年接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也是集團用人「知識化、年輕化」的標志。
雖然還不滿40歲,但張生瑜在資本市場名聲顯赫。除了前文所擔任的多項職務,他還是另兩家上市公司的獨董:從2008年6月擔任順鑫農業的獨董,從2008年4月擔任紫光股份的獨董,上述兩家企業均為在深交所上市的北京本地公司。
2007年張生瑜出任同仁堂股份新董事長時,引起機構熱議。申銀萬國認為,同仁堂股份近年高管變化雖頻繁,但董事長一職10年沒有變動,54歲的殷順海此番讓位於38歲的張生瑜,表明公司開始將重任交給年輕一代,標志著古老的同仁堂邁向年輕化時代。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明芳曾評價,張生瑜深知資本市場對同仁堂的期待,在擔任董事長後,有望消除公司營銷瓶頸,推動公司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1996年1月至1997年7月,張生瑜同志任同仁堂集團公司企業管理處、綜合計劃處副處長,參與了集團公司現代企業制度試點方案及有關公司章程的制定工作,為同仁堂股改上市奠定了基礎。1996年參與申報120家大型企業集團試點以及申報國家中醫葯局全國中葯「五十強」工作,擴大了同仁堂的影響;參與湖南國公酒打假,有力打擊了造假行為,維護了品牌信譽。這期間,他還規范了下屬企業亂擔保現象,規范了經濟合同文本,修訂統計報表並定期編制集團公司季度、年度工作運行分析報告,為領導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1997年,他勇擔重任,在集團公司撥離部分績優資產組建股份公司的上市工作中,負責股份公司框架構成、改組方式、可行性方案的設計及招股說明書的制定等工作,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募集資金做了大量工作。
1997年7月至1999年8月,張生瑜同志任同仁堂股份公司證券部副主任,成功籌辦了股東大會並參與了股份公司的資本運作工作。
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張生瑜同志任同仁堂發展辦公室第一項目組副經理,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張生瑜同志任同仁堂科技公司董事會秘書。期間,負責同仁堂科技公司到香港融資並在創業板上市工作,他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根據董事會決議精神,從同仁堂股份公司分拆出1億元科技含量高的績優資產,組建了同仁堂科技公司,並於當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2.4億港元,成為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使用同一國有資產進行二次融資並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業內稱為「同仁堂模式」。 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張生瑜同志歷任同仁堂股份公司證券部主任、董事會秘書、同仁堂科技公司董事會秘書、同仁堂集團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期間,他認真貫徹董事會決議,在企業資本運作、企業融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同仁堂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五年入選「中證·亞商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並於2002年至2003年連續排名第一,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180家上市公司中股價最高,2003年入選標准普爾創業指數,是五家權重最大的公司之一。特別是2005年,同仁堂股份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取得圓滿成功,並創滬市三個之最,即「對價比例最低、投票率最高、同意票率最高」。
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張生瑜同志任同仁堂集團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副董事長。2007年同仁堂科技公司在香港實現了海外增發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共計增發1320萬股,募集資金約2.3億港元。這是同仁堂科技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同時這次增發也拓寬了股東層面,促使公司管理更加規范化,為同仁堂的整體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007年4月,張生瑜同志擔任同仁堂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同仁堂股份公司董事長、同仁堂科技公司副董事長。他能夠認真領會董事會意圖,堅決貫徹執行董事會決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他結合同仁堂實際,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在他領導下,同仁堂股份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在推動維護同仁堂品牌、改革營銷體制、提升經營和資產質量、加強基礎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明顯成效。

『柒』 同仁堂分拆上市如何規避風險

分析同仁堂分拆上市如何規避風險。 (一) 加強監管。雖然證監會擬定了境內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創業板上市的六個條件(即 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未投向發行人業務;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業務經營正常; 上市公司與發行人不存在同業競爭且出具未來不競爭承諾,不存在嚴重關聯交易;發 行人凈利潤占上市公司凈利潤不超過50%;發行人凈資產占上市公司凈資產不超過30%; 上市公司及下屬企業董、監、高及親屬持有發行人發行前股份不超過10%。)但對於信 息披露、關聯交易的認定與監管、母公司股東的表決權等方面涉及較少,因此同仁堂 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借鑒境內外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規則的制定,從母子公司分拆上 市模式、信息披露、關聯交易的監管、新公司股份的分配等方面,完善相應的規則, 並且對信息泄露和內幕交易等問題嚴格執法,以保證股東和投資者的權益。 (二) 符合公司戰略。上市公司決定分拆上市時,要根據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從自身的盈 利能力、獨立能力和未來成長空間等角度去分析,真正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的要求。同 仁堂的分拆提高了科技實力,增強了國際競爭力,符合公司戰略,從這方面來說,是 比較成功的減少了風險。 (三) 周密規劃。創業板分拆上市需要將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重新規劃,並涉及主板 和創業板,程序復雜,因此在實施分拆上市時,一般應尋找一個有經驗的投資銀行, 全面評估公司業務,把真正有潛力的高科技子公司分拆上市,並利用分拆上市的機會, 引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在融資的同時,獲得戰略投資者的經驗、渠道和資源等,使 公司能有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四) 理性投資。由於創業板市場市盈率較高,子公司分拆上市後,有利於增加母公司的估值, 因此證券市場上出現了以同方股份為首的分拆上市板塊,在股市下跌時逆勢上揚。但我國證 券市場發展不夠成熟,跟風炒作較多,特別是在目前國內外經濟復甦前景不明朗、通貨膨脹 較為明顯、刺激政策退出預期、我國股市擴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投資於這類股票時,要細 致分析,理性投資,避免盲目操作,造成損失。

『捌』 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同仁堂十大子公司分別為: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香港)國葯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葯業集團、同仁堂商業投資集團、葯材參茸投資集團、同仁堂制葯公司、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葯配方顆粒投資公司、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

1992年7月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成立,2000年5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實現了國內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五月成立了同仁堂麥爾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始了向生物工程領域的初步探索。

200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記(香港)葯業發展有限公司,為同仁堂產品進入國際主流市場邁出了關鍵一步。2010年7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權的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揭牌。這標志著同仁堂實現了規范化的公司制的轉變,也是體制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目前,同仁堂已經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兩大基地、兩個院、兩個中心的「 1032工程」。橫跨現代制葯工業、零售醫葯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同仁堂的宗旨是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國際馳名的中醫葯集團,全面提升同仁堂現有的生產經營及管理水平。

(8)同仁堂科技分拆股東大會擴展閱讀

同仁堂的發展歷程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華老字型大小「同仁堂」所在公司的全稱,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同仁堂商標參加了馬德里協約國和巴黎公約國的注冊,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同在在世界 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並在台灣進行了第一個大陸商標的注冊。

同仁堂目前在全國1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境內、外兩家上市公司, 連鎖門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場的店中店六百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0家,遍布14個國家和地區,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仁堂在全國各地一共擁有 41條生產線,能夠生產26個劑型、1000餘種產品。

『玖』 北京同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有限公司有什麼不同

都是隸屬於同仁堂集團公司旗下的公司 但是兩家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1、法人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是顧海鷗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是梅群 2、注冊資金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為52082.6278 萬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19600 萬 3、經營范圍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范圍是:製造、加工中成葯制劑、化妝品,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葯用動植物的飼養、種植;經營中成葯、西葯制劑、生化葯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以下項目僅限分公司經營:銷售定型包裝食品(含乳冷食品)、保健食品、中葯材、醫療器械、醫療保健用品;零售中葯飲片、圖書、百貨;製造酒劑、塗膜劑、軟膠囊劑、硬膠囊劑、保健酒、營養液(不含醫葯作用的營養液);鹿、烏雞產品的加工;養殖梅花鹿、烏骨雞、麝、馬鹿;中西葯廣告設計;勞務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培訓;中醫科、內科專業、外科專業、婦產科專業、兒科專業、皮膚科專業、老年病科專業診療。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范圍是:製造、銷售中成葯、生物制劑、中葯飲片(限零售)、保健食品;批發預包裝食品;普通貨物運輸;以下項目限分公司經營:加工袋裝茶。 醫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電子商務;經營所屬企業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的出口業務;經營生產所需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及技術的進口業務;開展對外合資經營、合作生產、來料加工及補償貿易業務;經營經貿部批準的其他商品的進出口業務(未取得專項許可的項目除外);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不另附進出口商品目錄);經營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經營轉口貿易和對銷貿易。

閱讀全文

與同仁堂科技分拆股東大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