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南京新港上市公司

南京新港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10-24 13:50:33

Ⅰ 企業為什麼選擇入駐開發區

建區以來,開發區各項建設事業迅猛發展。截止2008年底,已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外資企業入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3億美元。韓國LG、日本夏普、德國博世西門子、美國A.O.史密斯、美國邦基等世界500強在區內投資企業36家。在大力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開發區還積極承接南京城區的工業轉移,熊貓電子、紫金電子、長江電子、華東電子、江南光電、金陵葯業、鳳凰傳媒集團等國有大企業大集團以及聖和葯業、佳通手機、大賀傳媒、新華海等民營科技企業紛紛在開發區投資建廠。2008年開發區共實現業務總收入1565億元,工業總產值1501億元,地區生產總值206億元,財政收入40億元,進出口總額121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金額2.6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7億美元,新批千萬美元以上外商投資企業數17個。2008年度,在商務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評比中,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列第10位;在省外經貿廳統計的全省12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中列第5位,高居全市第一。開發區已連續數年被省、市評為「先進開發區」、「建設新南京有功單位」和「外向型經濟工作優勝單位」。2009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對棲霞區園區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將棲霞經濟開發區、三江口工業園、龍潭物流基地、仙林高科技產業園整體託管並入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使開發區發展空間擴大到100平方公里,開發區站在了新一輪發展、「二次創業」的新起點上。發展歷程1992年6月1日,南京市政府決定設立新港工業區。1992年9月18日,新港工業區舉行開區儀式。1993年11月4日,江蘇省政府批准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1995年5月20日,南京市政府批准「南京新港工業區」更名為「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1997年5月6日,「南京新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現更名為「南京高科」(上證:600064)。2002年3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3年3月,國務院批准在開發區內設立國家級南京出口加工區。2009年1月,開發區託管南京棲霞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潭物流園、三江口工業園和仙林高科技產業園4個省市級園區,組建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2011年12月,開發區被命名為南京首家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012年5月1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棲霞區龍潭街道、棲霞街道、西崗街道整建制委託開發區管理。

Ⅱ 中國房地產20強企業

中國房地產20年20強企業
2008-1-13 14:30:54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萬科集團

這或許是一家用不著寫推薦理由的企業。它成立於1984年,比中國房地產市場化的歷史還要長;它在中國房地產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沒有任何人爭議;它有一個明星味最足的領軍人——王石;它經歷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多元化和跨區域的極致,現在它固執地只進行住宅開發;它在2007年創造了中國房地產企業一個最新的紀錄:年收入500多億元。

中海地產

在歷史和規模上,中海地產可能是唯一能與萬科較勁的地產企業。跟萬科同時於1988年在深圳進軍地產領域,截至2006年底,中海地產在內地已完成和計劃投入的房地產投資額達人民幣964億元,開發總量(含已建成、在建和即將開發的)超過2250萬平方米,已經成功發展了數十個房地產項目,目前在內地擁有土地儲備面積超過1800萬平方米。中海地產提出的「以過程精品塑造樓樓精品」的理念,影響著無數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中海地產在建築質量、物業管理上的成就,一直被奉為佳臬。

中體奧林匹克花園集團

2008年,將是對成立8年的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的一個完美贊嘆。在響應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的號召,宣傳奧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在體育與地產嫁接的復合地產的理念下,在21個省、42個城市造就53個奧林匹克花園,涉足了從發源地廣東傳遞到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長沙、常州、青島、成都、惠州、佛山、連雲港、本溪……在每一個所遍及到的城市傳播著奧林匹克文化,同時也傳播著全新的運動型健康社區的生活方式。其運用直接投資、參股以及品牌合作、管理服務等方式實現奧林匹克花園連鎖開發經營,堪稱中國房地產連鎖經營的第一品牌。而在2008年之後,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能否更上層樓,引人關注。

SOHO中國

潘石屹、張欣的「土」、「洋」結合,造就了中國民營企業最大的IPO以及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SOHO中國可能是中國最個性張揚和時尚的地產公司,為北京白領階層打造獨特的生活空間和時尚的生活方式,它甚至創造出一個獨特的「SOHO人群」,成為潘石屹和SOHO中國的忠實擁躉。可以預見,在資本市場強大支撐下,SOHO將更多、更頻繁地出現在北京街頭。或許,沒有SOHO,中國房地產將失去一抹光鮮的顏色。

東渡國際集團

成立於1989年的東渡國際集團,目前已在上海、南京、蘇州、成都等城市及香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十餘家全資子公司,並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傳媒集團之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共同組建以房地產開發、傳媒投資為主的上海東渡解放投資有限公司。這家有近20年歷史的地產企業卻厚積薄發、推陳出新,打出「青年置業」的口號,以實現青年人在不同階段對未來空間的美好需求。這種市場細分的開發理念,不但為東渡國際找到了「藍海」,同時也為都市年青人解決了購房難題,起到來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合生創展

合生創展是每一家中國房地產企業都需要認真對待的對手。它1992年進軍房地產業,1998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縱橫廣州、北京、天津、上海,涉足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酒店地產、旅遊度假產業和物業管理產業等幾乎所有房地產產業鏈。偏重於歐陸建築的風格,令合生品牌在急迫於提升居住升級的中國城市人群中備受追捧。

華潤置地

作為香港華潤集團的地產生力軍,華潤置地在中國內地縱橫13個年頭,已經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70億人民幣、凈資產超過80億人民幣,累計開發面積近500萬平方米的綜合型地產企業,已進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合肥、杭州、無錫、大連、寧波、長沙、蘇州、重慶、沈陽十四個城市。2007年,華潤置地整合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業務。相信在華潤集團的強大支撐下,華潤置地的下一步尤為令人期待。

遠洋地產

遠洋地產成立於1993年,以北京為基地,將業務擴展至珠三角及環渤海灣地區,主要開發中高端住宅、高級寫字樓、零售物業、酒店式公寓及酒店,其遠洋系列品牌更是蜚聲京城。2007年9月28日,遠洋地產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成功掛牌,創下了全球地產企業募資額第三、中國第二的排名。

金地集團

金地集團初創於1988年,1993年開始正式經營房地產。2001年4月,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已經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為中心的華東、華南、華北的區域擴張戰略格局,並已成功進入武漢市場。金地堅持以產品為核心,開發了金地海景花園、金地格林小鎮、格林世界等中國著名樓盤品牌。

卓越置業

卓越集團自92年開始分別在深圳、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參與投資房地產項目。2004年,卓越集團正式啟動集團化品牌戰略,提出「生活美學」的品牌核心主張,確立了「立足深圳、布局中國、努力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發展的品牌企業」的宏大規劃,目前集團已經成立了武漢、長沙、重慶、青島、廣州、東莞等分公司,土地儲備超過800萬平方米。

茂華控股集團

茂華集團前身系北京廣華軒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7年,主營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領域,兼營房地產經紀、裝飾裝修、建築弱電工程、物業管理、商貿等服務。秉承「區域定製,專業築屋」的開發理念以及價值驅動型開發模式。目前所開發項目以北京地區為主,同時已輻射到長沙、淮安,力求成為富有競爭力的跨區域地產企業。

保利地產

作為中國保利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運作平台,保利地產形成了廣州、北京、上海、武漢、重慶、沈陽等十餘個城市的全國戰略布局,擁有44家控股公司。2006年7月3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在股權分置改革後,重啟IPO市場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產企業。自2007年1月起,公司入選「上證50」、「上證180」、「滬深300」和「中證100」指數樣本股。截至2007年8月,保利地產總資產已達300億元,總市值已超一千億元。

綠地集團

綠地集團進入房地產業已達16年之久,開發規模在上海房地產業內排名首位,雄踞龍頭。截至目前,綠地集團已成功布局包括10個中西部省份在內的16省、近30個城市,投資建設80多個項目,並成為目前在中西部地區投資開發項目最多的國內房企。綠地現階段旨在為二三線城市的新城區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帶來示範效應,優化其產業結構,提升城市能級。接下來,綠地戰略的著眼點還將放在實現完備穩健的產業體系,大力推進金融和能源產業,尤其把金融產業板塊作為未來重要的戰略性投資方向之一,這一板塊將逐步成長為綠地集團新的經濟增長點。

海爾地產

海爾名氣很大,海爾地產卻令人陌生。這家成立5年的地產企業並不甘心躲在名牌背後,2007年,張瑞敏盛邀地產聞人盧鏗加盟,海爾地產一個龐大的發展計劃浮出水面。海爾地產將與家電、金融、家居、智能乃至物流、工業園、旅遊地產等海爾集團內部幾乎所有的產業和資源能夠建立聯系,並形成市場和功能的互補關系,同時將發展「海爾新型工業園的開發模式」。一個紮根青島、立足山東,優先在東部沿海發展,逐步向中西部推進的地產宏圖,在中國最有名的品牌下,散發出咄咄逼人的光影。

棲霞建設

核准制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首家上市企業、長三角地區房企中唯一的中房協副會長單位、全國房地產企業中唯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企業、國內首家CIOB企業(英國皇家特許建造企業)——這些「第一」足以表明棲霞建設這家位於南京的地產企業在中國房地產業的地位。 「專業化、產業化、區域化」的主業拓展模式,令棲霞建設成為江蘇最大的房地產企業,總開發規模達到建築面積達500多萬平方米。2007年6月,棲霞建設申報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通過了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專家組論證,更表明其產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

富力地產

2005年7月14日,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為首家被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內地房地產企業,亦成為當年中國市值最高的房地產企業。富力這家在廣東起家的房地產企業,卻在北方越做越強,在廣州大本營及北京根植多年後,正全線布陣天津、西安等北方城市。2008年,富力銷售收入有望突破200億元大關,繼續成為中國地產的領軍者之一。而其創始人李思廉、張力精誠合作、共同創業的故事在中國地產業已成佳話。

福星惠譽

搭上「中部崛起」的國家戰略的快車,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迅速成長為武漢最具實力的企業之一。堅持以舊城改造為基點的開發思路,福星惠譽在武漢核心區開發了惠譽花園、福星城市花園、金色華府、漢口春天和水岸星城等項目,總建築面積已達200多萬平米,顯示了這家企業的理性、睿智和責任。福星惠譽在根植湖北的同時,以收購、兼並、重組為切入點,現已成功進入北京、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則代表了一個中部地產企業布局全國的地產雄心。

碧桂園

2007年4月,碧桂園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創始人楊國強女兒楊慧妍一舉成為中國首富,這家低調的地產企業頓時被聚焦於國人面前。而回到專業和理性,我們發現,在「首富」字眼背後的,卻是在中小城市每年100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規模開發、低成本快速開發、平價快速銷售的獨特的企業發展戰略。而楊國強的慈善行為也表現出同樣的「大規模」:捐贈清華北大共6000萬,設立"國華傑出學者獎";向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於國家「十一五」期間每年捐資2500萬元,每年免費培訓1萬名退伍軍人;捐資2.6億元創辦了全免費的國華紀念中學……

融創中國

融創中國始終專注於綜合房地產開發,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堅持做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目前,融創除領軍天津高端市場外,在北京、重慶、無錫、蘇州等地也成功布局,形成跨地域經營的格局。其所開發的天津海逸長洲、重慶奧林匹克花園等項目曾榮獲中國景觀環境示範住宅、亞洲魅力樓盤、亞洲地域文化及人文景觀創作獎、全球住區最佳規劃範例、國際花園社區等數十項殊榮。2007年,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不但被列入「中國最值得尊敬的房地產品牌企業」,更憑借其開發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躋身「中國房地產專業領先品牌TOP10」,不斷驗證了該品牌的綜合實力。

鑫苑(中國)置業

首家在美國紐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國房地產公司——這使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成為2007年中國地產最大的黑馬。自河南起步,落子蘇州、山東、安徽等地,及至美國紐約上市,鑫苑置業劃出了中國地產界一道優美的曲線。10年時間,鑫苑置業創造出銷售合同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86%的奇跡。我們相信,在國際資本的助力下,鑫苑置業低成本、差異化、立足二線城市的戰略將再度表現出令人驚訝的競爭力。

Ⅲ 在滬深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有幾家

樓上明顯不全,連北辰實業,華發股份都沒有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600240 北京華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665 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
600748 上海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00696 上海多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732 上海新梅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823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
600641 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34 上海海鳥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00648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00638 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03 上海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675 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767 運盛(上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663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00606 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322 天津市房地產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376 北京天鴻寶業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246 北京萬通先鋒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256 新疆廣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052 浙江廣廈股份有限公司
600684 廣州珠江實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00383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393 廣州東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791 天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175 美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00215 長春經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533 南京棲霞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600064 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00950 江蘇新城房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736 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053 江西中江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325 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463 北京空港科技園區股份有限公司
600167 沈陽新區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600082 天津海泰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00639 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600048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1588 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上海上市的有36家,深圳就不知道了,因為我這網路上不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門戶,給你一個地址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www.sse.org.cn

Ⅳ cec總公司是什麼聯系號碼

中電築城
大股東一次正常的大規模資產重組,在外界的多視角解讀下,變得一波三折而懸念叢生

8月1日,國資委正式發出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簡稱:「中國電子」,英文縮寫:「CEC」)等集團的重組通報,而隨後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簡稱:長城集團)及其旗下的上市公司也紛紛出面承認此次重組的發生。而CEC的高層也證實已經接收南京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熊貓電子集團)等公司的資產。至此,一個賬面資產超過600億元的巨型集團公司—新CEC誕生。

在正式接收熊貓電子集團、長城集團之前,CEC旗下已經擁有16家全資子公司,30家控參股公司和2家境外公司,擁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就包括了夏新電子、中軟、深圳桑達等手機、軟體巨頭。CEC的注冊資本金高達57.34億元,資產總額達到396億元。

最近一兩年,外界對CEC的關注一直停留在「中電系」內部的資產整合方面。本刊曾於2004年6月以封面文章探究過中電系內部整合的秘密(參見2004年6月21日總第275期《中電、普天,殊途能否同歸》)。但是從2004年年底開始,CEC的整合已經明顯地超出了自己的內部整合范圍,相反有關CEC將與其同行業企業的並購緋聞一直不斷,而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焦點公司就是同樣在電子通信製造領域影響深遠的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國普天」)。

與普天的緋聞

業界真正意識到CEC開始挑起整編整個電子信息製造行業的重任正是從與普天的緋聞開始的。

從2005年5月開始,便有消息說CEC有可能會同中國普天合並。但是,CEC、中國普天以及國資委等都否定了這一消息。

最初成立於1980年的中國普天,其前身為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同CEC一樣也是國資委管轄的中央特大型企業。中國普天旗下擁有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40餘家全資及控股的公司,其中上海郵通、成都電纜、南京普天、東方通信、波導股份、東信和平為直接或間接控股的上市公司。

中國普天前任掌門人歐陽忠謀一度曾想通過「削藩」的方式達到對旗下公司的控制權,但是直到其離任也沒有最終完成普天的整合大業。2004年1月,邢煒接任中國普天董事長一職操盤普天的整合之路。

而在此前一段時間,中國普天旗下的優質資產逐步注入到普天股份當中,而通過成立事業部的方式,中國普天已經明顯地加強了對旗下資產的運作控制能力。這也被業界認為是普天改制提速的信號。

到目前為止,CEC與普天的緋聞仍然看不到進一步發展的跡象,特別是在長城集團、熊貓電子集團等中國電子的合並對象漸漸浮出水面之後,業內多數人分析認為,所謂的CEC合並中國普天的傳言將到此為止。

5月底,CEC總經理楊曉堂公開宣布要在6月份宣布大的並購計劃,但是他堅決否認並購的對象為中國普天。在合並長城計算機集團的消息公布之後,楊曉堂正面回應了關於CEC要合並中國普天的傳聞,直言CEC從來沒有過要合並普天的想法。他強調:這些傳言第一不是空穴來風,第二不是事實。

收編南京六企業

雖然已經有2004年年底CEC兩次在南京的收購作鋪墊,但是,此次CEC對南京熊貓電子集團的重組多少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

2004年12月,CEC同南京市國資委達成協議,出資兩億元將南京長江機器集團和南京電子管廠兩家公司全盤吞下。這一次,又有四家南京的公司被納入CEC的版圖,其中包括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寧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華東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科瑞達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在8月1日國資委發布的重組公告當中,並沒有提及CEC重組熊貓電子集團以及華東電子集團等公司的事情。但是據楊曉堂介紹,今年上半年,CEC與南京市國資委通過股權互換方式重組南京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華東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寧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和南京科瑞達電子裝備有限公司的請示已獲國資委批復。CEC與南京市國資委曾在今年6月30日正式簽署了關於南京市國資委委託CEC履行出資人職責、重組管理南京四家電子信息企業的協議。

現年63歲的楊曉堂與南京方面淵源頗深,曾在金陵石化公司、常州市、江蘇省、蘇州市等政府部門高層任職。1998年6月調任國家開發銀行,2002年出任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公司總經理。

2004年年底,CEC與南京市國資委達成重組協議,南京長江機器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後更名為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CEC以現金出資8000萬元,南京市國資辦以企業凈資產出資2000萬元;南京電子管廠後更名為南京三樂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3億元,其中,CEC以現金出資1.2億元,南京市國資委以企業凈資產出資1.1億元。

據透露,此次重組結果令江蘇省和南京市上下頗為滿意。2005年1月,CEC甚至將年度工作會議也放在南京舉行,信息產業部和江蘇省、南京市的諸多高層都參加了這次會議。之後,由CEC全面收編南京所有原電子工業部下屬企業的方案被提上議事日程。

CEC的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對南京方面的重組他本人親自參與了這些談判,並最終敲定了採取換股的重組方案。

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擁有南京熊貓集團22.07%的股份,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控股)有限公司擁有4.32%的股份,在CEC同南京市國資委簽訂的協議中,這兩家公司所持南京熊貓集團股份都將轉讓給CEC。

長城計算機集團的落幕

並入CEC之後一度曾經在國內信息產業有著深遠影響的長城計算機集團這一次走到了盡頭。

成立於1986年的長城集團,注冊資金1.1億元人民幣,總資產122億元,擁有全資子公司7家、控股公司14家、參股公司4家、上市公司4家。長城集團與原舵手王之在信息產業領域擁有極高的聲望,雖然近幾年來長城集團在PC等業務方面明顯不如聯想集團表現得那麼搶眼,但是其影響力卻無可厚非。此次長城集團的落幕也讓許多人唏噓不已。

現在看來,2004年5月,長城集團原董事長王之的退休應是長城集團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王之一直希望能夠通過長城在寬頻等領域的業務帶動企業走出頹勢,無奈寬頻接入市場在跑馬圈地時代結束之後遭遇的挫折讓長寬元氣大傷。王之也曾經試圖通過同IBM、神州數碼等公司的合作挽救其PC業務,但是均沒有收到好的效果。

當陳肇雄赴長城集團履新之際,即有消息稱陳將推動長城集團與CEC的融合。在此之前,陳一直在CEC擔任副總裁,與楊曉堂搭檔得相當融洽。

陳肇雄主政長城集團之後,馬上對長城旗下的各路資產進行整合。2004年8月,長城集團宣布終止與覃輝手下的卓京投資在2003年12月達成的關於出讓湘計算機(000748.SZ)的交易。而對於其他主業之外的業務,長城集團逐漸退出。

就在7月底,深圳科技A(000021.SZ)公告賣掉了長城在深圳貝特開發所持有的40%的股份,理由是集團對半導體業務前景不明的狀態不滿意,但同時也有深圳科技將自己的主業定位於硬碟磁頭業務的考慮。

在2004年年底,有消息說長寬的股東希望將其轉手,卓京投資旗下的長豐通信一度被傳是接手的對象,但是由於「覃輝風波」的出現而未能達成交易。但是,有關人士介紹,卓京真正接觸的是中信手中長寬50%的股份,長城集團並沒有明確要出售長寬的意思。但是,長城集團確實調整了長城寬頻的管理層,並開始大幅整合長寬的資產。

在資產整合的同時,長城集團也在品牌方面逐漸完成了品牌的統一。而這一信息也曾經被外界理解為陳肇雄有意要重振長城。但是,隨著長城電腦孫治成的離職,長城集團融入CEC的消息也逐漸得到確認。7月1日,國資委正式下文同意長城集團並入CEC,CEC與長城集團的重組工作進入方案論證階段,而具體重組方案將在8月20日前報國資委審批,屆時長城集團也將最終落幕。

股票尾數是64的是哪支股票

南京高科?600064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 (最大股東)
最近只是發了了股權轉讓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出資人中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
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變更為南京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控股(集團)有
限責任公司.南京市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經
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其出資人為南京市人民政
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該股權變更手續已於2008年9月26日辦
理完畢,相關工商備案手續已於2008年9月28日辦理完畢.股權變更完
成後,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的股權結構變為: 南京市國有資產投資管
理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96.24%股權,南京市投資公司持有3.
76%股權. 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
員會.

Ⅵ 江蘇南京有哪些上市公司

1 南京新百 上海A股 2 南京中商 上海A股600280 3 南京醫葯 上海A股600713 4 金陵葯業 深圳A股000919 5 南紡股份 上海A股600250 6 南京化纖 上海A股600889 7 南京熊貓 香港H股 上海A股600775 8 華東電子 深圳A股000727 9 中北股份 深圳A股000421 10 南京高科 上海A股600064 11 紅太陽 深圳A股000525 12 棲霞建設 上海A股600533 13 南鋼股份 上海A股600282 14 高淳陶瓷 上海A股600562 15 欣網視訊 上海A股600403 16 蘇寧電器 深圳二板002024 17 南京港 深圳二版002040 18 國旅聯合 上海A股600358 19 揚子石化 深圳A股000866,現已退市 20 普天通信 深圳B股210012 21 南京水運 上海A股600087 22 國電南自 上海A股600268 23 寧滬高速 香港H股0177 上海A股600377 24 江蘇弘業 上海A股600128 25 宏圖高科 上海A股600122 26 江蘇舜天 上海A股600287 27 航天晨光 上海A股600501 28 南京中達 上海A股600074 29 國電南瑞 上海A股600406 30 江蘇紡織 上海A股600981 31 中材國際 上海A股600970 32 南大蘇富特 香港創業板8045 33 雨潤食品 香港主板 34 大賀數碼 香港創業板 35 鴻國國際 新加坡 36 三寶科技 香港創業板 37 中聖集團 新加坡 38 擎天科技 倫敦 39 金鷹商貿 香港主板 40 中材科技 深圳中小板 41 江蘇金智 深圳中小板 42 金陵飯店 上海? 43 先聲葯業 美國紐交所 44 中電光伏 美國納斯達克 45 中國傳動 香港 46 南京銀行 上海 47 紅寶麗 深圳 48 雲海股份 深圳

更詳細的數據來自證監會: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ofjs/jgdx/200908/t20090818_120828.htm
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ofjs/jgdx/200908/t20090818_120829.htm

Ⅶ 有實力的傳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團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其日播娛樂資訊節目《中國娛樂報道》、《音樂風雲榜》均已連續播出10年以上,發行的電影《泰囧》(12.66億)《致青春》(7.26億)成為現象級影片。

2012、2013年投資製作發行影片20部,總票房超過40億。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師》已於2014年6月上線。2016年《美人魚》影片票房突破30億刷新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近二年,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並先後發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精靈王座》等動畫電影。光線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始終領導行業潮流,光線引人注目的E標已經成為娛樂界著名標志之一。

3、華誼兄弟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因每年投資馮小剛的賀歲片而聲名鵲起,隨後全面進入傳媒產業,投資及運營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唱片、娛樂營銷等領域,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並且在2005年成立華誼兄弟傳媒集團。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公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華誼兄弟成為了首家獲准公開發行股票的娛樂公司; 也邁出了其境內上市至關重要的一步。

4、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集團是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是中國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具有發行能力的影視內容製作公司。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等。

5、萬達影視傳媒

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Ⅷ 南京高科的發展歷程

◆2009年5月8日 公司法人股東所持股份實現全流通,公司真正意義上進入全流通時代
◆2009年3月 南京新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物業管理服務領域的專業化水平
◆2008年12月 公司辦公地址遷至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港大道129號
◆2008年7月 出資12,589.84億元認購棲霞建設公開增發A股中向原有股東優先配售部分的1,460.5萬股,仙林 地產出資1,616.25萬元認購了187.5萬股。
◆2008年5月 實施2007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3.0元(含稅)]
◆2008年4月 斥資5億元成立南京高科新創投資有限公司,使優質股權投資一翼更為豐滿
◆2008年2月 整合市政業務資源,成立新港建設、新港園林、新港水務三家獨立的控股子公司,實現下屬公司的優勢互補
◆2007年12月 以25.95億元競得仙林湖以西34.6萬平方米土地,成為南京實行土地公開掛牌出讓以來的新「地王」。
◆2007年10月 受讓南京仙林康喬房地產公司60%的股權,並對其增資
◆2007年6月 轉讓電力分公司資產,退出資產盈利能力較低、不具備比較優勢的電力產業
◆2007年5月 續發5億元短期融資
◆2007年4月 實施200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2.0元(含稅)]
◆2007年2月 增資4.186億元南京仙林房地產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80%股權,標志著公司正式進入房地產開發領域。
◆2007年1月 成功發行3億元人民幣信託理財產品
◆2006年12月 轉讓江蘇華城股份,退出不具備比較優勢的商品零售業務
◆2006年6月 實施200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3.0元(含稅)]
◆2006年4月3日 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從此進入全流通時代
◆2006年2月 成功發行5億元短期融資券
◆2005年6月24日 實施200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2.0元(含稅)]
◆2004年5月26日 改制南京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南京高科港灣工程分公司
◆2003年12月 參股公司南京棲霞建設仙林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公司持股49%
◆2003年8月22日 實施2002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2.0元(含稅)]
◆2003年7月10日 成立新港污水處理分公司
◆2003年6月30日 參股公司蘇州棲霞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3年2月8日 成立南京新港醫葯有限公司,目前本公司持股90%。
◆2002年4月 收購南京LG同創彩色顯示系統有限責任公司25%股權,現該公司更名為「南京LG新港彩色顯示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2001年12月26日參股公司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1年9月 成立江蘇華誠新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本公司持股53.94%,2006年12月,轉讓所持華誠全部股權。
◆2000年12月31日出資2.03億元共同成立南京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7月,該公司上市。
◆2000年5月15日 實施199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金紅利8.0元(含稅)]
◆1999年12月29日出資4800萬元購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占其1.44%股權。2003年1月6日,該公司上市。
◆1999年12月23日參股公司南京棲霞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3月28日,該公司上市。
◆1999年3月11日 實施「每10股送2股」分配方案,總股本增至34,414.5888萬股
◆1998年11月15日收購南京臣功制葯有限公司37.50%股權,後經一系列股權運作,目前本公司持有其99%股權
◆1998年8月25日 公司更名為「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南京高科」
◆1998年9月8日 實施「每10股送3股轉增2股」的方案,總股本增至28,678.824萬股
◆1998年8月 實施「每10股配3股」的配股方案,總股本增至19,920萬股
◆1998年3月 實施「每10股送2股」的分配方案,總股本增至17,520萬股
◆1997年12月26日 收購南京第二熱電廠的電力部分資產成立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港電力分公司,2007年5月將公司電力資產全部轉讓。
◆1997年5月6日 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上字(1997)21號文同意,在該所掛牌上市交易,證券簡稱「南京新港」,證券代碼「600064」,總股本14,600萬股
◆1995年12月20日參股公司南京華新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該公司更名為「南京烽火藤倉光通信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23日參股公司南京華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目前本公司持有其5.22%股權。
◆1993年2月25日 成立南京高科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前本公司持股98.33%。
◆1992年8月29日 成立新港公用事業公司(系分公司)
◆1992年8月8日 公司成立,前身為南京新港經濟技術開發股份有限總公司

Ⅸ 瑞儀光電是上市公司嗎

瑞儀光電
編輯
瑞儀光電於一九九五年七月成立,總公司位於台灣高雄加工出口區,是台灣第一家專業從事LCD背光模組研發與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內容為背光模組之設計、製造、組裝及銷售。
公司名稱
瑞儀光電
總部地點
台灣高雄
成立時間
一九九五年七月
公司性質
私企
目錄
1 公司簡介
2 發展方向
3 發展策略
4 公司地址

公司簡介編輯
隨著液晶顯示器的應用領域持續擴大,新技術不斷開發創新,背光模組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由地區性競爭進入跨區域性競爭的時期。未來面對的競爭對手將會更強大

瑞儀光電(南京)工廠 (2張)
、更優秀,所以全球性的營運布局與優異的營運績效將是瑞儀光電生存與競爭的基礎,而優秀的人才將是讓長久發展的關鍵。

瑞儀光電持續投入可觀的人力與經費用於研究發展,致力於製程與產品技術的研究創新,目前公司已有5 項技術進行多國專利權申請中,其自行開發成功的光學模擬軟體(Pattern Design 4、RODS及AODS)有效縮短了產品開發時間,無印刷技術領先同業,產品陸續獲得國內外知名客戶肯定,業績持續大幅增長,公司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品競爭力均居業界領先地位。

發展方向編輯
瑞儀光電藉由產業整合,
王英夫 總經理
發揮1+1大於等於10的效果,而LED背光模組的時代才剛開始,市場應用至少還有20年的光景。
為打破國內在產業上許多關鍵技術與原物料為美國、日本等國家所把持的局面,公司近幾年來積極整合TFT產業界上、中、下游力量,成功開發出超高色彩飽和度LCD TV所需的所有關鍵性材料及其相關技術,以及次世代LED背光模組所需的光源材料及光學膜片等。
目前瑞儀光電在台灣和大陸共建有四個工廠(高雄廠、蘇州廠、南京廠、廣州廠)。南京廠主要應對夏普,LG客戶群,蘇州廠主要應對三星,友達,奇美電等客戶群;廣州廠主要從事大尺寸TV生產。目前瑞儀從小尺寸、LED NB、車載用、LED Monitor、LED TV等背光模組都有,產品線齊全;2010年以來成功轉型至專業的LCM代工廠,主要代工客戶為三星電子,友達光電;終端客戶群遍布國內一線NB品牌以及APPLE,SONY等國際一線品牌,市場前景看好;尤其是在平板電腦代工領域,已搶佔先機,在2012年致力於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平板電腦代工廠

發展策略編輯
☆積極培養專業銷售人才,提升行銷能力,爭取到更多世界級大廠訂單,並成為客戶的長期策略聯盟夥伴。
☆以就近服務客戶的理念,垂直整合下遊客戶,達成全球化布局的目標,成為世界級的大廠。
☆積極垂直整合上游零組件以掌控關鍵材料及有效控製成本來維護毛利率。
☆整合集團資訊及管理平台,建立自主及相互關聯的資源管理系統,以發揮組織最高效益。

公司地址編輯
總公司地址:高雄市高雄加工出口區中六路一號

吳江廠地址:江蘇省吳江市運東經濟開發區江興東路1621號
南京廠地址:南京市新港開發區恆通大道35號
廣州廠地址: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新瑞路11號

閱讀全文

與南京新港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資產證券化金融服務 瀏覽:25
北京銀行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349
控股股東減持可轉債注意事項 瀏覽:169
蕪湖市惠居住房金融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8
倫敦交易所開戶 瀏覽:448
重慶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瀏覽:81
民間借貸屬於什麼融資 瀏覽:599
金融公司與二級經銷商協議模板 瀏覽:970
快鴿按揭融資 瀏覽:84
興業證券審批通過何時配股 瀏覽:558
2018酒店投融資分析 瀏覽:922
銀行行長在股東大會上的報告 瀏覽:731
中恆集團有子公司嗎 瀏覽:260
牡丹江國華集團 瀏覽:318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