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華夏證券與華夏基金的關系
華夏證券做為華夏基金公司的發起股東之一,已於2002.11.22經公司股東會同意,轉讓出資。現華夏基金股東分別是: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725%)、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35.725%)、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5%)、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5%)。 目前華夏證券是華夏基金的代銷機構之一,也是上證50ETF的一級交易商。
你不用擔心你的基金的。
證券公司倒閉,你在那裡辦的基金業務就會轉到別的券商或銀行去,這是個轉託管業務,你不會有損失的。券商在這里只是個分銷商的角色。
基金資產的管理與保管是分開的,即由基金管理人負責基金的投資運作和管理,由基金託管人負責保管基金資產以及資金的進出。
同時,基金資產獨立於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的自有資產,存放在託管銀行的資金以獨立的基金專戶的形式存儲,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託管人的債權人對基金資產沒有求償權。
所以,請您放心,具體情況你可以撥打華夏基金公司的客服熱線查詢你的基金現在由哪件券商或銀行託管:400-818-6666
② 嘉實基金和華夏基金有什麼區別
1,嘉實基金成立於1999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於2002年底被選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首批投資管理人。
2005年6月,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參股嘉實,使嘉實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之一。2005年8月,嘉實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選為首批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
2,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北京、上海、青島、南京、杭州、廣州、深圳和成都設有分公司,在香港及深圳設有子公司。公司以專業、嚴謹的投資研究為基礎,為投資人提供優質的投資理財產品和服務。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兼具全國首批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及全國首批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是國內唯一獲得亞洲債券基金管理資格管理央行外匯儲備的投資管理機構。
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設有六家分公司及多個投資理財中心,並在香港設立了子公司。公司旗下共有41隻開放式基金、1隻封閉式基金,是國內管理基金數目最多、品種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批基金公司,無論熊市牛市始終保持了優異穩健的業績,為投資人獲取了滿意回報。
③ 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哪個團隊更好
1.在牛市華夏基金中的華夏大盤絕對是最好的 華夏大盤今年收益率超過100%排行開放式基金老大 嘉實在牛市中表現中等 2.在調整期/熊市 嘉實基金略優於華夏基金相對而言華夏大盤屬於激進型 收益/風險都很高 嘉實基金屬於穩健型 收益/風險都中等要看個人的投資風格和喜好了
④ 華夏基金公司的股東是誰
華夏基金公司的股東是:中信證券
百分之百控股。
祝你成功!
⑤ 中國最大的前5家上市基金公司
中國沒有上市基金公司,截止2015年底,公募基金按資產規模排名前5位是:天弘基金 華夏基金 易方達基金 工銀瑞信基金 嘉實基金
⑥ 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
嘉實滬深300指數基金,該基金以滬深300指數為跟蹤標的,市場覆蓋面較廣,基金的日跟蹤偏離度一直控制在0.3%之內,信息比率08年在同類跟蹤滬深300指數的指數基金里為最高。
⑦ 嘉實基金里哪個好還有華夏基金里哪個好
我剛好研究了這兩個基金公司的。
嘉實增長、嘉實服務。
華夏復興、華夏優勢。
⑧ 全國十大基金公司排名
買私募,查凈值,看排名就上金斧子財富。金斧子成立於2012年,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基金配置服務商,致力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⑨ 為什麼近期媒體對華夏基金股權結構變化大部分解讀為華夏基金的人才流失和收益下滑,反而不是利好呢
華夏基金的股東是中信證券,原來中信證券100%控股時,不符合當初的監管規定,所以不能發行新基金,所以華夏長達2年多,一隻新基金沒有發行,規模穩中有降,後面追兵大大拉近與華夏的距離。
現實壓力下,好不容易中信願意出讓股權,而且也轉讓成功,監管規定又改變了,允許內資企業控股了。中信證券又開始收回股權,這是股權演變。
在股權轉變之下,管理層與大股東也有斗爭,華夏基金管理層之前很穩定,創業元老一直帶領前行。而中信證券則是通過股權交易後進入的,而且他們對華夏的業績要求很高,要求每年上繳利潤比例很高,由此與管理層發生矛盾,加上股權與監管層面矛盾遲遲不解決,管理層很不滿中信的拖延,雙方都看不慣,矛盾爆發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華夏業績下降,基金經理王亞偉出走,矛盾徹底爆發,由於股東方強勢,管理層無力抗衡,由此多位高層、明星基金經理接連不斷出走,華夏投資業績一落千丈,更加速華夏衰退。管理層本想引進新股東限制中信,但此番中信重新奪回控股,管理層徹底失敗,下場不言自明,怎麼能是利好?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