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TVB大股東親自為人,曾志偉出任副總經理,將負責哪些板塊
據港媒,TVB主席許濤向無線員工發出內部電郵,公布TVB已邀請曾志偉擔任TVB的副總經理兼行政委員會特別顧問,全面負責綜藝及資訊娛樂節目板塊,即日生效。
曾志偉獲邀擔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集團副總經理及行政局特別顧問,記者聯絡上曾志偉,他回應表示:“首先,好榮幸得到TVB行政委員會及主席許濤先生的信任和邀請,可以返回去TVB這個大家庭,一個是我在電視圈成長的地方,再次與我一班舊同事共事,實在好開心!更重要的是,TVB明年便踏入55周年的大日子,我好想與觀眾一同繼續分享昔日的歡樂之餘,也希望大家可以攜手向前邁進。與此同時,我亦希望憑藉自己過去在影視界多年的經驗,融合年輕新一代的新思維、新創意,從而培育出更多人才,務求製作更多高質素及多元化節目,將更多歡樂帶畀大家,也秉承住TVB一貫的精神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
❷ 香港TVB所有女藝人名稱
香港TV女藝人有朱茵、張曼玉、鍾楚紅、關之琳、邱淑貞。
1、朱茵
1971年10月25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代表作品《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射鵰英雄傳》、《蕭十一郎》、《雪山飛狐》、《逃學威龍2》。
5、邱淑貞
邱淑貞(Chingmy Yau),1968年5月16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開平市月山鎮,女演員。1987年參選香港小姐,因被指整容而退選,同年簽約香港無線電視出道。
❸ tvb的董事會有哪些成員
他在名義上還算是老大,但現在掌權的應該是他的夫人方逸華。
曾勵珍是TVB戲劇分部的副總監,無線所有劇集都要交給她做最後審批。樂易玲是TVB製作資源部副總監,她負責聯絡各個藝人。陳志雲是無線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梁家樹是香港無線電視監制,無線製作部助理總監。這四個人是TVB現在運作的主要領導人物!
❹ 關菊英是tvb股東嗎
不是。她只是藝員。而已
❺ TVB是港台那邊的一家公司,還是一個機構(要簡介)~~~謝謝
作為一個電視廣播集團,TVB(無線電視)旗下包括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香港),電視廣播國際有限公司(TVBI),無線電視互聯網站(TVB.COM以及內地網站TVB.COM.CN),TVB周刊以及內地辦事處和各國的分公司等子公司,其目前業務主要包括電視廣播、節目與劇集的製作及其相關廣播的活動,例如節目銷售,錄影帶、VCD、DVD的海外發行及衛星電視廣播等 ,其中衛星電視廣播則分為香港當地以及海外地區兩個方面,在香港主要是開拓收費電視領域(註:在港澳地區收看TVB旗下兩大頻道翡翠台和明珠台是完全免費的),而今年年初開播的銀河衛視(EXTV)就是TVB主攻香港收費衛星電視的重要手段;而至於海外地區,TVB則通過其龐大的衛星發送及接收系統把節目發送到亞、歐、北美以及大洋洲等的主要國家,再通過各地的TVB分部或相關合作夥伴來使其信號成功「落地」,就好像馬來西亞的華麗台,加拿大的新時代電視都是TVB海外合作夥伴,它們也是專門播放TVB的電視節目的,至於歐洲的無線衛星台、美國的TVBA、以及大洋洲的TVBJ則都是TVB自資成立的海外分公司,同樣是以TVB的名義自製節目或錄播TVB的電視節目,為各地華人提供豐富的電視節目的,而在未來TVB將開拓南非和南美洲的衛星電視業務,務求讓世界六大洲的華人都能通過人造衛星收看到TVB的電視節目。另外無線電視也積極與世界性傳媒集團合資子公司以拓寬香港當地,中國內陸,台灣以及海外市場。其中包括上面所說的由美國Intelsat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組成的合營公司——銀河衛星廣播有限公司(exTV),從而使無線電視踏足香港地區收費電視的領域,開啟嶄新的收費電視服務(但可惜的是最近佔51% 股權的美國Intelsat由於EXTV目前發展的「入戶數」未如預期,故已單方面退股,而TVB也正謀求尋找新的股東)。
而早在幾年之前TVB也與台灣當地傳媒合組開辦台灣無線衛星台(TVBS)為寶島人民提供最新最快的實時資訊,其實TVBS的順利發展可以說是TVB開拓世界市場的成功例子;而在日本,TVB也與當地傳播媒體合作開辦電視頻道--TVB大富,為日本華人提供華語電視節目。使TVB的影響力也擴展到日本。現時TVB旗下的兩大免費電視頻道:翡翠台及明珠台,每年為香港,澳門乃至華南地區(主要是廣東地區)人民播放近一萬五千小時的節目,其中為香港超過二百一十萬個家庭免費提供電視娛樂節目,是全香港收視率最高的粵語和英語頻道,二者收視穩佔八成和七成。
而在廣東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TVB(無線電視)雖然暫時還仍屬於境外電視而未正式取得落地權,但卻一直保持收視之冠,打低所有地方台及中央台(這也是TVB遲遲未獲廣東地區合法落地權的主要原因)。其實,目前TVB旗下的頻道並不是只有「翡翠」和「明珠」這兩個,另外還包括TVB8頻道、TVB星河頻道(TVB Xinhe Channel)以及三個目前僅能在香港地區接收到的收費頻道:TVBN(財經及新聞頻道)、TVBE(綜藝及電視劇頻道)、TVBQ(兒童及合家歡頻道)。可以這么說TVB8頻道和TVB星河頻道(TVB Xinhe Channel)是TVB為了打入中國內陸市場而設的,分別為廣大內地觀眾提供24小時的娛樂資訊和TVB歷年來的經典電視劇的有償服務。TVB8頻道是一個普通話頻道,目前也已經把信號解密,內地觀眾可以通過當地的有線電視網的收費電視頻道來接收;而至於TVB星河頻道則是雙語廣播的,目前信號還是依靠衛星傳送而未有解密,所以觀眾想收看的話只能通過專門的接收裝置接收(這在中國大陸則比較難做到),而還不能通過有線電視的收費頻道接收。至於TVBN、TVBE以及TVBQ則暫無緣與中國大陸的廣大觀眾見面。
其實近年來TVB也是非常注重中國大陸這個龐大市場的,為了能盡快地進入內陸,打入內地市場。TVB也尋求與中國電視業的巨頭中央電視台(CCTV)合作,當中包括每年合拍一定數量的電視劇、互相推廣對方的節目及電視劇。而TVB也幫助把CCTV中央四台(CCTV4)的信號通過自己的衛星網路發送到各國的衛星電視平台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雙方的合作。
❻ 港交所是私人所有的嗎股東有哪些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英文簡稱HKEx)HKEx: 0388,是香港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本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
2004年,港交所資產凈值為4,052,143,000港元,純利為1,056,884,000港元。
早期發展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注冊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四會時代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年份:
★香港證券交易所 - 1947年
★遠東證券交易所 - 1969年12月17日
★金銀證券交易所 - 1971年9月15日
★九龍證券交易所 - 1972年
四會合並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籌備,1986年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現況
2005年7月,港交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於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櫃位,並增設多功能場地、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後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並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主持啟用儀式。交易大堂的展覽館則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揭幕儀式。
交易大堂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後,設有294張交易台,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屏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佔地13,800平方呎,對外開放,向公眾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成人入場費20港元。
交易系統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電腦進行,第一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於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啟用,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連接,令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內。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 (AMS/3)於2000年啟用,證券經紀可以透過開放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進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處理的交易量。
結構
港交所董事會成員包括不多於6名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董事,不多於6名由股東選出的董事、及行政總裁。2006年4月26日,財政司司長委任夏佳理、史美倫、鄭慕智、張建東、范鴻齡及方俠出任董事,而港交所股東大會則選出David Webb及陸恭蕙出任董事。
❼ 邵逸夫擁有tvb多少股份啊誰擁有tvb的股份最多啊
公司股權分布(至09年2月)
@@邵逸夫家族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6%)!!!!!!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6.23%)
方逸華(0.26%)
@@投資基金
Dodge & Cox(6.18%)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6.02%)
@@其他股東
利孝和家族
利干(0.09%)
利陸雁群(3.95%)
利榮森(0.28%)
李達三(0.07%)
周亦卿(0.02%)
@@公眾股東(50.09%)
❽ TVB的老闆是誰啊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邵逸夫祖籍寧波,1907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後來人稱「六叔」。邵受教於美國,19歲中學畢業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他與兄長於1920年代活躍於中國的電影業。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拍攝全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粵語)。1928年,邵逸夫赴星馬等地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多年來,邵逸夫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為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1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逸夫的慈善事業:2008年中國四川發生汶川地震,邵逸夫捐款一億。2009年香港地區特大水災,邵逸夫捐款一億。為援助台灣「8.8水災」,邵逸夫委託其夫人到賑災晚會現場捐款1.08億新台幣。
❾ 歷年TVB的藝人名單
好多老演員都已經退出了,現在TVB官網上的不全,樓上兩位給的資料里新人是很全啦,不過,如果你想看看老演員,90年代TVB最全的從主角到配角的照片,看這里:
http://bbs.storychina.cn/showpost.asp?threadid=36565
這是所有藝人的TVB檔案登記照,基本上你以前看過的所有TVB藝人的都有!包括經常演清潔大嬸和看門阿伯的!
呵呵。部分TVB的小明星,不很出名的那些,其實人都很nice的,經常在香港開些影迷聚會的,如果你是想找這些小明星的資料可以上一些HK的網站,這些小明星的blog才真的是自己寫的,大明星哪來的時間寫。比如唯唯,雖然演劇不多,但超可愛,又比如《珠光寶氣》里的賀峰,經常上網路跟貼……
巨愛TVB的我飄過~~~
❿ TVB各個年代的台柱
第一代
開山元老----周潤發,鄭少秋,萬梓良,劉松仁
附錄--石修(第一部天龍八部的慕容復)梁家仁(第一部天龍八部的喬峰)
開山花旦----汪明荃,黃杏秀(最漂亮的阿朱),米雪,趙雅芝
附錄--鄭裕玲 余安安 馮寶寶(武則天) 繆騫人
五虎將-----苗僑偉,梁朝偉,劉德華,湯鎮業,黃日華
五麗人-----陳玉蓮(經典小龍女),張曼玉,黎美嫻,戚美珍,曾華倩
第二代:
當家九花旦---鄧萃雯,邵美琪,劉嘉玲,李婉華,陳松伶,天娥,周海媚,龔慈恩,陳秀雯
當家九小生---張衛健,黎明,吳鎮宇,劉青雲,吳啟華,歐陽震華,羅嘉良,溫兆倫,陶大宇
八閑人-----張國榮,周星馳,鄭秀文,吳君如,郭富城,楊千燁,呂方,黃子華
八甘草-----吳孟達,苑瓊丹,關海山(永遠都是大亨),李香琴,劉丹(經典洪七公),秦沛(經典成吉思汗),曾江 (經典黃葯師),朱江
五另類----翁美玲(自殺),藍潔瑛(瘋),黃元申(出家),廖偉雄(苦命),薛家燕(浴火重生)
七幕後----黃沾 (作詞:射鵰、上海灘...),顧嘉輝(作曲:射鵰、....),黃晶(導演,不多說了),韋家輝(大時代、義不容情、神鵰俠侶..),招振強 (上海灘),鄧特希,王天林(導演:射鵰、萬水千山總是情、楚留香、京華春夢...)
新十花旦--關詠荷,宣萱,郭可盈,佘詩曼,蔡少芬,陳慧珊,郭羨妮,陳妙瑛,向海嵐,張可頤
新十小生---郭晉安,陳浩民(段譽),馬浚偉,王喜,林文龍,古天樂,張家輝,陳豪,林保怡,林家棟
新新八花旦---滕麗名,文頌嫻,吳美絎,胡杏兒,楊怡,楊思琦,廖碧兒,葉璇
新新八小生---林峰,陳鍵峰,黃宗澤,揚明,鄭嘉穎,吳卓羲,馬國明,胡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