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上汽集團投資150億建廠地址

上汽集團投資150億建廠地址

發布時間:2021-12-18 03:11:47

1. 上汽集團怎麼開盤就漲停了

上汽擬定增150億,加碼新能源和智能製造。投投會及時更新這些動態的。

2. 上汽集團近年來有沒有增發股票

最近這幾年都是每年分紅,並沒有增發新股,在2017年的時候非公開增發一次,在2011年的時候非公開增發一次。

3. 上汽集團的經營狀況如何,能投資么

上汽集團
的凈利潤已經達到了300多個億,他們的經營狀況一直都很好,這一點你可以在
每日一股
TV上進行了解,投資的話還是沒問題的。

4. 上汽集團下面的子公司有哪些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2014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62萬輛,同比增長10.6%,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2014年度1,022.48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12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60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5位。

2016年7月20日,財富世界500強出爐,上汽集團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之一。2016年8月,上汽集團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1。

包括的子公司有: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4)上汽集團投資150億建廠地址擴展閱讀:

主要業務:上汽集團主要業務涵蓋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動力傳動、底盤、內外飾、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物流、車載信息、二手車等汽車服務貿易業務,以及汽車金融業務。

集團願景:為了用戶滿意,為了股東利益,為了社會和諧,上汽要建設成為品牌卓越,員工優秀,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的汽車集團。

核心價值觀:滿足用戶需求、提高創新能力、集成全球資源、崇尚人本管理。

參考資料:國搜網路-上汽集團 (汽車製造)

5. 上汽集團投資設立「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37億元

作為上汽集團實現「數據決定體驗,軟體定義汽車」的主要載體,零束科技定位於平台型軟體科技公司,致力於讓車成為有生命力的人類夥伴。零束科技將著力建設符合軟體公司和軟體人才特點的體制機制,聚焦研發智能車高附加值產品模塊,為整車企業提供全棧平台解決方案,加快產品服務的平台化、市場化和規模化發展,構建更加開放的汽車產業新生態,更好地賦能上汽集團數字化創新轉型。

2020年5月成立以來,零束科技始終領跑智能汽車新賽道,打造汽車行業首個全棧技術解決方案——零束銀河4+1,包括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SOA軟體平台、全棧OTA和網路安全以及智能車數據工場;全棧自研的技術研發體系,跨域融合軟體產品、軟體架構、中間件核心演算法以及晶元定製等核心能力為零束建立了技術優勢。

2021年7月,上汽集團正式批准「零束銀河全棧3.0技術解決方案」啟動自主研發,並將搭載高端智能車於2024年上市。零束將全面負責全棧3.0的晶元、操作系統及全生態圈建設。零束銀河全棧3.0聚焦端到端的艙駕一體融合自動駕駛體驗,其電子架構進一步中央集中化,成為主從兩個車載電腦;底層狹義操作系統(OS)由異構升級為同構;骨幹通信帶寬擴容至千兆甚至萬兆;智能車數據工廠全面實現數字孿生鏡像,持續夯實雲、管、端智能車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加速智能車自學習、自成長和自進化,使車真正成為直連用戶的載體和入口、移動的AIoT平台和數字化體驗空間。

截至2021年9月,上汽零束已經建立了一隻超過1100人的軟體人才隊伍,零束科技的建立將有助於進一步激發組織效率,增強自驅、奮斗和創業精神,提升對軟體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對核心骨乾的凝聚力,打造以用戶為中心和產品驅動的組織體系,全價值鏈賦能上汽集團品牌建設,推動品牌向上。

6.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簡稱上汽集團,前身是上海汽車內股份有限公司,容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04。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中國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同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10.6萬輛,同比增長13.7%,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憑借2014年度920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11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85位,比2013年上升了28位。2015年7月8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7。2015年12月28日,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宣布與上汽集團達成戰略合作。2016年1月28日,公司預計2015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279.73億元相比,將增加6%左右。
法定代表人:陳虹
成立時間:1984-04-16
注冊資本:1168346.136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0001007259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松濤路563號1號樓509室

7. 上汽集團等擬設立72億投資基金 用於智己汽車打造

財經網汽車訊?上汽、張江高科與恆旭資本設立72億投資基金,用於智己汽車。

11月26日晚,上汽集團、張江高科相繼發布公告,表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恆旭資本三方將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基金」)。

同日,上汽集團對外宣布,「L項目」正式落地,即「智己汽車」。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

據上汽集團介紹,智己汽車定位高端純電動市場,將全新打造電子電器架構,從底層打通電子控制單元,應用數據驅動,重構用戶體驗,鼓勵用戶進行高度自定義。

上汽高層在發布會上透露,「這個項目的創始輪融資達到了100億元,在新勢力造車中是最大的」。其中,上汽出資54億元,浦東張江出資18億元,阿里及其他出資28億元。

上汽和浦東張江合計出資的72億元,對應了公告中的72億投資基金。

據上海汽車報報道,目前,智己汽車項目成員超過200人,其中一半來自上汽集團內部。預計到今年年底,項目人數將達到300人,到明年年底預計成倍數增長。

不過,當前高端電動車市場中,特斯拉和蔚來已經具備較為完整的產品組合,廣汽埃安系列已初步打開市場,一汽、東風等都在推進高端電動品牌籌建,這都對尚未有產品亮相的智己汽車構成不小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上汽集團如何以百億分紅提振股東信心

6月11日,上汽集團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本次大會上,上汽集團通過了董事會工作報告、利潤分配預案及財務決算報告等相關議案,同時對上汽集團的未來發展進行了系列規劃與探討。
在股東大會的多項內容中,利潤分配預案顯示,上汽集團將以總股本116.8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8.8元(含稅),共計分紅102.8億元。相比上汽集團2019年銷量下滑,業績未預期外,高達百億元的利潤分紅顯現出上汽集團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
針對上汽集團未來規劃,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提出,將堅持「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方向進行積極轉型,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汽集團和上汽大眾將加速進程,並通過混改方式實現升級轉型。
1

低迷車市中,上汽集團維持百億分紅
根據上汽集團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通過的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上汽集團將以總股本116.8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8.8元(含稅),共計分紅102.8億元。
相比2018年,該利潤分紅有所降低,但在2019年汽車市場整體下滑的環境中,上汽集團依然為投資者實現了高額回報。在外界看來,這顯現出上汽集團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
數據顯示,上汽2019年整車銷量達到623.8萬輛,同比下降11.5%。上汽集團2019年營業收入8265.30億元,同比減少6.88%;凈利潤為352.89億元,同比減少27.10%。
對此,上汽集團表明這主要受全球汽車行業普遍遇冷,中國汽車發展出現下跌所影響。2019年,中國市場銷售整車2590.5萬輛,同比下降8.0%;其中,乘用車銷售2154.9萬輛,同比下降9.1%,商用車銷售435.6 萬輛,同比下降2.2%。
2

擴大新能源和國際市場銷量 進行戰略調整
為應對行業的整體下跌趨勢,上汽集團作出一系列戰略調整,在各個細分領域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出口等新業務佔比顯著上升。其中,上汽新能源車與海外出口銷售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能源車2019年銷量為18.5萬輛,同比增長30.4%。在此之中,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4萬輛,率先在歐洲市場打開局面。
除了新能源汽車外,上汽在國際市場中的發展逐步加快。據了解,整個2019年中,上汽出口及海外銷量達到35萬輛,同比增長 26.5%,連續四年在國內汽車品牌中處於領先位置。
針對全球的經營與建設,上汽集團已在美國矽谷、英國倫敦、特拉維夫建立3大創新研發中心,在泰國、印尼、印度建立3座海外整車製造基地,同時建成95個海外零部件基地。未來上汽集團還將進一步擴大海外建設,促進國際市場的發展情況。
3

為轉型升級 上汽大眾5年將投1400億元
在上汽集團的股東大會中,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提出,未來五年中,上汽和大眾計劃將共同投資1400億元,瞄準汽車行業轉型升級,而轉型的重點是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方向。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
基於當下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合作關系,上汽大眾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中頻頻討論。對此,陳虹表示大眾集團與上汽集團合作30多年,兩者未來的戰略合作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在此基礎上,上汽大眾將按照新計劃進行,主要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和智能網聯方面的發展。
與此同時,陳虹承諾上汽大眾MEB工廠的第一款產品將在今年10月投產,該目標仍在規劃中,暫時不會變,工廠首款純電動預計今年四季度上市。在此之前,上汽大眾帕薩特 PHEV 和途觀 L PHEV 已在插電混動市場中實現了較好的成績,未來也將繼續提升。
從上汽集團和大眾汽車雙方看,兩者都在進行各自轉型。從2019年以來,上汽集團持續推動產品技術創新。其中,上汽在第二代EDU成功搭載新品上市後,繼續推進 EDU G2 Plus、專屬電 動車架構、全新一代電子電器架構等自主開發。
聚焦智能網聯硬核能力,上汽發布了全球首款「5G 硬核中國芯智能座艙」和全球首款達到L3級智能駕駛水平的量產車型榮威Marvel X Pro。同時選擇阿里等企業合作,嘗試新零售以及引入新技術合作夥伴等。
另外,大眾汽車方面將繼續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尤其在中國市場中,在不斷推出新產品的同時將推動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目前,大眾在中國已擁有e-tron系列,純電動車高爾夫、朗逸、寶來和插電混動途觀L、帕薩特、邁騰等。按照相關規劃,到2028年,大眾汽車將投放70款新車,全球交付2200萬輛,中國市場佔一半。
4

優化股權結構 加大混改力度
在2019年中,上汽集團業績下滑,對此,有股東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上汽機制的僵化,應該優化股權結構,引入戰略投資者,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回購股權。
在2019 年年度股東大會中,上汽提出著力推動創新轉型,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持續探索機制創新。針對這一點,陳虹提出上汽集團有計劃加大混改力度,這有利於上汽進一步的轉型升級。
按照上汽混改規劃,其一方面將出台深化改革意見,全面對接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要求,在聚焦重點領域、關鍵問題的前提下,努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潛能。另一方面將持續深化在混合所有制、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批准新創型企業股權激勵方案。目前,新出行、新零售、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公司等都進入混改考慮范圍內。
在此基礎上,上汽方面表示將結合實際,在人事管理、薪酬結構、業績考核等方面修訂完善相關制度體系,學習先進經驗,注重聯動發展。對於當下混改的發展趨勢和上汽的相關規劃,陳虹坦言,如果上汽現在盲目地出台混改方案,可能會引起老股東們的不滿,因此還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
據了解,目前上汽正在考慮分拆部分創新型企業進行上市,尤其對於聯創電子、斑馬網路等創新型公司,上汽將率先推進轉變機制,加快發展,此後計劃將分拆上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上汽集團的歷史

上汽集團早期的成功與和德國大眾的成功合作有莫大的關系。大概是看到了這種成功合作帶來的機遇,1997年6月,通用汽車集團也決定和上汽集團合作,建立了合資公司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與通用的合作同樣非常成功,在2000年-2004年,上汽集團總銷量較之前翻了一倍,其中大部分就來自上海通用的貢獻。
● 憑借MG品牌打入歐洲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通過收購獲得的英國MG品牌於2011年4月13日在英國的長橋(Longbridge)工廠正式開始量產,量產車型為MG6。雖然這個品牌是英國的,但目前已經完全歸屬中國上汽集團旗下,能在海外建廠生產值得肯定,尤其是在英國這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除了在英國進行投產外,上汽集團在今年(2012年)6月,在美國密歇根州伯明翰市由其旗下的美國分公司上海汽車工業美國分公司(Shanghai Automotive Instries Corp. USA Inc.)開設了新的北美管理中心。開幕式還邀請到了美國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以及通用汽車的高層管理。因此很有可能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的合作將不僅限於在中國,很可能還會延伸至北美。
● 目前中國最強大汽車廠商之一
1996年的時候,上汽集團的年總產量為30萬輛,如今上汽集團的年總產量已經超過300萬輛,增長幅度超過十倍。2010年,上汽集團年產量達到358萬輛,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製造商。2011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突破400萬輛,銷量同比增長12%,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9.5個百分點。這也標志著上汽集團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汽車企業之一。
上汽集團相比許多自主品牌,相對更有歷史。但我們將上汽集團的發展史看下來,才知道上汽真正的崛起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其地位的穩固和高速發展都是在近20年左右的時間內發生的。而上汽集團的「發家史」也恰好是一個「合資史」,早期與德國大眾的合作以及後來去美國通用汽車的合作都是上汽集團高速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但我們要討論的是自主品牌,而不是合資品牌。接下來,我們要來看看真正屬於上汽自己的品牌。
● 榮威品牌
榮威是上汽集團真正具有完全自主權的品牌,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品牌。於2006年10月推出,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在6年時間裡面發展迅速,其產品已經覆蓋中級車與中高級車市場,「科技化」已經成為榮威汽車的品牌標簽。榮威品牌口號為「品位,科技,實現」。目前,榮威在售車型有榮威950、榮威750、榮威550、榮威350以及榮威W5。
● 榮威750
作為國內首款實現量產的具有純正英倫設計及技術基因的中高級轎車,榮威750廣泛應用了歐洲高檔車技術,而它所具有的優雅經典的外形、激情澎湃的動力,更貼合了社會進取族群在價值和審美取向上的趨勢。同時,榮威的推出,也標志著上汽創造性整合國際國內優勢資源,高起點地打造自主汽車品牌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果。源於網路分享。。。

10. 上汽集團2021年業績報

近來,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相當地優異,相關個股的漲幅巨大。而整車製造板塊表現也不錯,強於大盤走勢。市場上的投資也一步步向整車製造板塊傾斜。接下來就來研究一下國內整車製造行業的龍頭公司--上汽集團。


在了解上汽集團前,先給大家奉上這份整車製造行業龍頭股名單,大家不要錯過哦:寶藏資料:整車製造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上汽集團在國內整車製造行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公司主營向社會提供包括整車(乘用車、商用車)與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物流,移動出行,汽車生活服務;汽車相關金融、保險、投資等以及汽車相關海外經營,國際商貿在內的產品和服務。


大家瀏覽完上汽公司的一些概況,接下來咱們看一下上汽集團公司有哪些優點,真的適合投資嗎?


亮點一:突出的經營模式和技術創新優勢


公司對經營模式進行轉型,運用數智化技術不斷提升運營服務能力;通過更為深入的促進營銷變革,能夠一直推動組織架構、業務體系、運營機制轉型升級。公司會同時發揮自己原有的一些優勢,持續牢固業務體系基礎和資源保障能力,為用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


此外,公司在面向行業新的趨勢的時候,快速發展電動智能新技術,實現了技術底座的戰略架構。除此之外,公司在自主掌控核心技術的首要條件下,把關鍵技術進行前瞻部署,相關技術性能已達超前水平,率先實現有關技術產品化落地。


亮點二:有序推進"新四化",堅定長期布局


公司牢牢掌控時代命脈,不斷推進"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的新四化方針。公司緊跟新形式,竭力打造新一代智能電動車。新能源方面,加快提升三電系統的自主核心能力,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加速全球化;智能網聯方面,核心技術正穩步實現產業化。


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方向投入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核心布局研發。在智能網聯方面既找到了標桿產品也發明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體現自主最高標準的智能化進程。共享出行快速興起,在上海取得有不錯的效果。海外市場技術輸出持續加強,關於整車基地部分也已經投產。前瞻布局將助力公司未來走的更穩更久,且還會可以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受到篇幅長度的限制,更多關於上汽集團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全都整理到研報裡面了,點擊就能看到:【深度研報】上汽集團,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整車製造行業大體上是在消除庫存的階段,行業低位產業鏈出清落後的速度趕上來了,上了車龍頭肯定是會長期利好、也會得到發展的新機遇;另外,在汽車消費刺激政策的影響下,整車板塊預測會有較高業績增長預期的答卷。現在居於龍頭企業的上汽集團肯定會因汽車行業景氣度回升及頭部品牌集中度提升而獲得收益,因此取得的估值溢價肯定不低。公司肯定持續使用規模效應,驅動盈利底部向上,未來還是很有期望的。


總體而言,上汽集團作為國內整車製造行業中發展不錯的存在,盼望在行業變革之際,依著時代春風,能夠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內容是存在一定滯後性的,可能不是最新的,如果說想要了解更多上汽集團未來准確的行情,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了解一下,這里會有一些投顧給你提供一些意見,都是非常專業的,可以幫你進行診股,分析一下,上汽集團現在的行情是適合買入還是適合賣出:【免費】測一測上汽集團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閱讀全文

與上汽集團投資150億建廠地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理財通基金靠譜嗎 瀏覽:480
中國銀行投資理財 瀏覽:852
證券投資類信託產品 瀏覽:660
國機集團汽車品牌 瀏覽:37
廣安愛眾股票股東 瀏覽:254
發放外幣貸款會影響匯率變動嗎 瀏覽:254
國信證券長沙營業部 瀏覽:322
銀行金融服務報道 瀏覽:371
賬戶貴金屬點差優惠 瀏覽:777
美金當天匯率中國銀行 瀏覽:249
基金股票和 瀏覽:590
工行辦買房貸款容易嗎 瀏覽:611
2014年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平均匯率 瀏覽:325
平安旺財靠譜理財產品 瀏覽:107
大連公積金貸款利率2014 瀏覽:887
保險公司是類金融企業文化 瀏覽:214
銀行如何才能做信用貸款 瀏覽:835
微博光大銀行理財 瀏覽:170
5g晶元概念股龍頭股票 瀏覽:746
海外上市公司名錄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