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貨幣匯率的介紹
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是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1格。如果把外匯也看成是一種商品 ,那麼匯率既是在外匯市場上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例如,1美元 = 110日元,表示1美元可以換110 日元。 匯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㈡ 現行匯率法的簡介
現行匯率法又稱期末匯率法或單一匯率法。現行匯率法,是以編報日的現行匯率折算所有的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項目。只有公司的實收資本或股本項目,仍按收到資本或發行股份時日的歷史匯率折算。但是,如果收入和費用的發生是大量的,為簡化起見,通常也可以按照編報當期的加權平均匯率折算。因報表折算產生的折算損益,應在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中以單獨項目予以列示,而不把其計入當期損益。它是一種最簡便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但是,在按歷史成本計量的會計模式下,以現行匯率來折算歷史成本金額,在理論上沒有依據的。
㈢ 人民幣匯率的介紹
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匯率」亦稱「匯價」,即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㈣ 外匯匯率是什麼,能簡單的給介紹一下嗎
外匯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舉個例子,比如1美元值多少人民幣,1美元值多少日元等
㈤ 匯率指數的介紹
匯率指數是指一種貨幣價值相對於其它幾種貨幣價值的加權平均數,綜合反映該貨幣與其它幾種貨幣的比值,以便從總體上把握該貨幣的價值及其變化情況。
㈥ 復匯率的簡介
復匯率是指一種貨幣(或一個國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匯率,不同的匯率用於不同的國際經貿活動。復匯率是外匯管制的一種產物。
復匯率又稱又稱多元匯率或多重匯率。「單一匯率」的對稱。一國在外匯管制情況下,對同一外國貨幣,因其目的不同,而規定不同的匯率。
英文翻譯
A country adopting multiple exchange rate of currency has two or more exchange rates, with different exchange rates applicable t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ctivities. Multiple exchange rate is a proct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The sopposite is the single exchange rate. A multiple exchange rate system exists in the form of a al exchange rate and multiple exchange rates.
㈦ 人民幣匯率政策的介紹
一、人民幣匯率政策定義:
人民幣匯率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匯率手段對經濟進行干預的措施,包括:政策目標,政策手段和政策效應的監測。
二、人民幣匯率政策手段包括:
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機制;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力度。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由兩個指標組成:
一是出口換匯成本,即
,式中Re表示出口換匯成本,Pn表示以人民幣表示的出口收購成本加收購費用,Px表示出口外銷價格。它反映某一既定匯率水準下,出口的本市成本和出口商可能得到的收益,可以作為干預匯率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
二是局部均衡匯率,即考慮生產、消費、國際收支、外匯儲備、貿易條件以及關稅等綜合情況,把實際生產與金融交易結合起來,採用局部均衡模型,求出符合客觀經濟條件的局部匯率水平作為干預的目標匯率。
三、人民幣匯率政策的特點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制度、單一匯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現階段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過去10年裡,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同時也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經濟的穩定做出了貢獻。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發展,將為周邊地區和世界各國提供更大的市場和更多的投資機會,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事實證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又有利於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第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符合我國實際,應當長期堅持。我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深化金融改革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增強匯率杠桿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略有節余。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貿易放開經營比較充分,服務貿易比較開放。二是資本項目過度管製得到消除。三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第三、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保持國際收支平衡與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是國家四大宏觀調控目標。我們的方針是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因此,必須認真落實「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針,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㈧ 給我通俗介紹下有關匯率的基本常識
在經濟學上,匯率定義為兩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通常會將某一國的貨幣設為基準,以此換算金額價值他國幾元的貨幣。在英文使用方面,有時簡寫為FX,此為外國貨幣Foreign Exchange的簡寫。
通俗的說,是一國貨幣單位兌換他國貨幣單位的比率,也可以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的特性在於它多半是浮動的比率。只要貨幣能夠透過匯率自由交換,依交換量的多寡,就會影響隔天的匯率,因此,有人也以賺匯差營利,今日以較低的比率購進某一外幣,隔日等到較高的比率出現時,再轉手賣出。
所以有時匯率也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了解外匯也能看出這個國家的出口貿易狀況。
㈨ 匯率是怎樣形成的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
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上升,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下降,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9)匯率的簡介擴展閱讀
經濟影響:
(一)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二)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
1、對無形貿易收支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外幣購買力提高,本國商品和勞務低廉。本幣購買力降低,國外商品和勞務變貴,有利於該國旅遊與其他勞務收支狀況改善。
2、對單方轉移收入影響: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如果國內價格不變或上漲相對緩慢,對該國單方轉移收支產生不利影響。
3、對資本流出入影響:匯率對長期資本流動影響較小。從短期來看,匯率貶值,資本流出;匯率升值,有利於資本流入。
4、對官方儲備的影響:
①本國貨幣變動通過資本轉移和進口貿易額的增減,直接影響本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或減少。
②儲備貨幣匯率下跌,使保持儲備貨幣國家的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遭受損失儲備國家因貨幣貶值減少債務負擔,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