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是什麼意思
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概念,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彈性;二是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國出口形勢嚴峻,一些學者建議擴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幅度,以市場引導匯率走向,允許更大貶值。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綜合考慮央行貨幣政策目標與市場機制完善。單純增加波動幅度可能加劇匯率波動,削弱央行對匯率的可控性。在當前人民幣存在貶值壓力的情況下,增加匯率彈性意味著在市場貶值預期下促使貶值,但增大波動幅度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匯率是央行貨幣政策目標之一,需要在多個目標之間取得平衡。央行應通過調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來增加彈性,而非簡單擴大波動幅度。目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匯率形成機制中起關鍵作用,放寬波動幅度意味著增加波動頻率和幅度,但建立在市場不斷完善基礎上。完善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關鍵,逐步放鬆利率管制,推動利率市場化,使匯率和利率變動更多由市場決定。央行應逐步放棄匯率目標,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讓市場決定匯率水平。同時,發展外匯衍生工具市場,如遠期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等,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保證外匯市場平穩發展,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作者系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