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影響:
人民幣大幅升值,出口減少勢必影響經濟增長,並加深失業問題。人民幣大幅升值,會使幾乎所有出口產業都遭受打擊。不過享有外銷低利貸款,外銷退稅,甚至以內銷補貼外銷的產業較沒有受到此等優惠的產業,所受沖擊相對較輕。享受優惠者多為比較不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相關產業或地方政府為了爭取補貼收入,而極力維持生產,這些無競爭力的產業都可依靠補貼勉強存活。而未受優惠者,則有不少是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因無政府補貼而影響生產和出口,結果率先倒閉,造成反向淘汰,致使產業結構趨向惡化。
許多出口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污染,雖政府制定法律、規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業者,沒有按規定進行防治污染投資,所造成的污染推給社會承擔,因此,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即使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這些企業的產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廠商因負擔了污染防治的處理成本,相對前者缺乏競爭力,在人民幣大幅升值後,無力出口而被迫倒閉,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違法者持續生存的不公平現象。
FX168財經網-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資訊網站-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
2.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有什麼危害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危害: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我國連續多年貿易順差,對外升值是大勢所趨。至於對內貶值有四個原因:
一是輸入性通貨膨脹,以美元為標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且漲幅超過了人民幣的升值幅度;
二是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家為了保證GDP的增長而增發貨幣;
三是無恥央企哄抬價格;
四是稅賦過高導致成本轉嫁。
3. 如何解釋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這一現象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是貨幣趨勢的一種現象,可簡單理解成國內的通貨膨脹。
在人民幣升值,即美元不斷對人民幣貶值的形勢下,如果李大媽在8年前存下一筆美元,到今天再想換成人民幣時,數量當然會大為減少。因此,國內不斷有流行說法認為:美元的貶值致使人們持有的美元,特別是巨額國家外匯儲備及政府購買的美債損失嚴重,3萬多億美元的外儲及美債,迄今已損失1/3以上,超過1萬億美元,如此這般,餘下的美元也將成為廢紙,此為外儲被國際陰謀所害。
(3)人民幣匯率對外升值擴展閱讀:
中國人感覺到在中國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而在國外,人民幣卻越來越值錢。前者是講的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後者則是關涉匯率的問題。
人民幣對外升值,就拿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來講,自匯改以來美元匯率從2006年以前的1:8,升值為現在的1:6.48,升值幅度達20%,特別是從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這一年時間,升值幅度達5%,即,原先要8人民幣才能買1美元的東西,現在只需花6.48人民幣就能買到了,即所謂的對外升值。
4. 人民幣匯率上升的好處和壞處
人民幣升值的利:
1、有利於中國進口;
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的成本下降;
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
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
5、有利於人才出國學習和培訓;
6、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減輕;
7、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
8、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
9、增加國家稅收收入;
10、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
人民幣升值的弊:
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
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
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出口減少可能導致國內就業壓力加大;
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
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
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5. 為什麼說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
----人民幣對外升值是指,與過去相比,人民幣可以換得更多的外幣;即相同數量的外幣換得人民幣數量比過去少。以美元為例,3年前,100美元可以換800多人民幣,現在只能換700多人民幣。
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外國的商品相對以前便宜了,可以促進中國的進口。也就是,促進中國人買更多的外國產品。
----人民幣對內貶值是指,國內商品普遍漲價,相同的人民幣,可購買的商品比過去少了,所以說人民幣貶值了。今年尤其明顯。
6.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要怎麼理解
對外升值:
一種貨幣,如果需求量大、供給量不足,自然會升值。除了美元這種世界貨幣以外,一般的貨幣需求量大的一般是一個國家出口強勁的時候。
大量的資本要轉換為該國貨幣來購買商品。所以,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出口產品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端,人民幣升值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大規模的出口,使得外匯湧入。外匯在中國境內顯然不能作為流通貨幣,因此都要轉換為人民幣。這些轉換出來的人民幣都是政府印出來的。這就增大了中國國內的貨幣供給,自然會提高通貨膨脹率。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保證國內發展平穩,中國政府一直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
由於國際市場上普遍認為人民幣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間,因此就有資本進入到中國,利用人民幣升值來獲取利潤。對外升值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對內貶值:
現代貨幣,尤其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倒掉以後,基本都是保持通貨膨脹的。適量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別的不說,起碼刺激了消費和投資。也就是說,如今的貨幣,對內貶值是一種普遍的狀態。
中國國內市場投放了一大筆貨幣,然而這些貨幣所代表的貨物卻沒有在市場上流通,被用來出口了。與之相對,中國攥在手裡大量的美元,期望能買點美國的高科技等,但是美國人除了飛機大豆,什麼都不想賣給中國,造成大量的美元外匯花不出去,只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
一邊是國內多出了大量的人民幣,另一方面沒有與之相對的貨物前來補充,等於說人民幣供大於求,於是對內通貨膨脹。也就是對內人民幣貶值。
(6)人民幣匯率對外升值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
2012年人民幣的匯率一直處於跌宕狀態,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
內部因素
第一:實際有效匯率
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幣相對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名義有效匯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匯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下降了11%。
自1994年中國實施匯率制度重大改革以來,根據國際組織的測算結果,人民幣一直存在低估的問題。
第二: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內兩種貨幣的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在本國國內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匯率是由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匯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匯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低估4.06倍。
第三: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決定論」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匯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當一國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對外匯的需求大於外匯的供給,本幣對外貶值;反之則會造成本幣升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升值
7. 為什麼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CPI上升是人民幣貶值
人民幣對外升值,指的是人民幣的匯率上升,也就是用1單位人民幣能換到更多外幣,是本國紙幣與國外紙幣之間價值的比較。
對內CPI上升是人民幣貶值,一般可以看作是通貨膨脹,是本國紙幣和本國商品勞務之間的價值之比。
兩個升值貶值含義不同。
--------------------------------------------------------
希望可以幫到你!
如對回答滿意,望採納。
如不明白,可以追問。
祝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O(∩_∩)O~
--------------------------------------------------------
8. 關於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問題。
樓上幾位的回答都不是很貼切。
人民幣的確由於通脹對內貶值了,但是對外除了對美元升值外,對其他一攬子貨幣,如英鎊、日元、歐元實際上都是貶值的(具體數據你可以自己查一下,大概對歐元、英鎊貶值了百分之十幾,對日元貶值了百分之幾)。
造成這種原因之一是美元貶值太厲害,在國際大多以美元標價的能源、貴金屬、礦產品和初級農產品價格持續攀升後,由於歐洲、日本採取的浮動匯率制,能夠在美元貶值時真時的反映這些產品的價格變化,因此這些國家對這些產品的購買力變化相對較小。但我國採取的半浮動匯率制,沒有把人民幣的升值速度(相對美元)放開,因此人民幣對能源等產品的購買力下降幅度較大,造成一定的輸入性通脹,即構成人民幣實際上的國際購買力貶值、對美元升值的現象。
其二就是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由於輸入性通脹,首先使我國的成品油、農產品成本上漲,而國內的價格管制讓生產這些產品的農民、工廠無利可圖,紛紛減產或對外出口,造成供應緊張後又加劇的這種形勢。證據就是PPI和CPI的剪刀差在不斷擴大,工業品成本的上漲沒有能夠充分傳導到消費品上。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國高通脹的趨勢愈演愈烈,對內購買力下降,即貶值。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等又加劇了這個趨勢。
總結:人民幣對內對外都實際貶值,對美元的名義匯率上升,但實際購買力下降。
9. 匯率上升 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
升值。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 美元。
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所以該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變低。
(9)人民幣匯率對外升值擴展閱讀:
匯率變動主要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
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五)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
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六)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