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判斷題:用釘錘向木頭里釘釘子時,釘錘就是一個杠桿
是的,是一個省力杠桿,因為看一個杠桿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就看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如果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就是省力杠桿,起釘錘拔釘子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
② 杠桿問題
減輕了150N
③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
在力的作用下繞固定點轉動的物體叫做杠桿.
杠桿兩大要素:支點,力臂(動力臂,阻力臂)
所以一般來說木棍可以是個杠桿,但是必須是在明確支點的情況下才能稱其為杠桿.
④ 舉起一根木頭需要多大力氣
從一端抬起(或舉起)一根圓木,這相當於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
以一端(落地端)為支點O,另一端A為動力F的作用點,則阻力為圓木的重力G,阻力作用點為B,在圓木的重心。因此:
動力臂OA為圓木長,OA=10米
阻力臂OB=5米
阻力G=mg=1.2噸×9.8牛頓/千克
=1.2×10³千克×9.8牛頓/千克
=11.76×10³牛頓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忽略直徑的影響)有:
F×OA=G×OB
F=G×OB/OA
=17.16×10³牛頓×5米/10米
=8.58×10³牛頓。
相當於從一端抬起質量是0.6噸(600千克)的圓木。正常的成年人抬不起這么大質量的圓木。舉重運動員也不行。
⑤ 高一物理競賽,杠桿問題
圖中沒有標出B點在哪裡啊……不過你的問題是可以回答的。
所謂物體勻速轉動是角速度不變。物體受合力不為零會使動量改變,對質量不變的系統來說對應的是「速度」。而合力矩不為零,改變的是物體的「角動量」你大概沒接觸過,既然是學競賽的可以補充一下相關知識。對於「轉動慣量」不變的系統,對應改變的是「角速度」。所以一個物體勻速轉動的條件就是合力矩為零。勻速轉動也屬於一種平衡狀態。
如果物體平衡,對於任意一點來說合力矩都是零。這在平衡問題中應該已經很明白了。你為什麼認為對M點合力矩不為零呢?
注意圓木對下面的木板來說是只滾不滑,是靜摩擦,對與上面的擋板來說是只滑不滾,是動摩擦,因此這種情況一定是要摩擦系數滿足特定條件的。
⑥ 杠桿問題 一根粗細均勻的圓木重約50N,但只有量程為0-30N的測力計,如何測圓木的重力
讓圓木的一頭著地,另一頭用測力計懸掛起來,若測力計的示數為X牛,那麼根據杠桿定理,圓木的重為2X牛
⑦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對不對
一根木棍就是一個杠桿,這個說法應該不是很正確的,因為杠桿原理來說,一般包含有支點的
⑧ 杠桿原理 木頭放在桌上
粗細均勻的木棒長1.5m 所以木棒重心在中點即0.75m處
棒伸出桌子邊0.5m,支點即桌子邊緣
棒端掛一20N重物 此物相對支點產生的力矩為20N*0.5m=10(N*m)
棒的另一端微微離開桌面 說明木棒重力剛好使自身平衡即重心產生的力矩與重物產生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 G*(0.75m-0.5m)=10(N*m)
所以G=40N
即木棒重40N,質量為4Kg,
此題須注意,不要認為 木棒1米一節重力產生一個力矩等於0.5米這節重力產生的力矩+重物力矩,這是不對的,木棒作為一個整體,只產生一個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