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稅前是不是含稅,稅後是不是不含稅
含稅27,那麼不含稅就是27/1.12=24.1-23.2=0.9,對方計算的不對,27本身就是含稅的,不含稅價也就是價稅分離不是27*12而應該是27/1.12=24.1
㈡ 我被稅前稅後包含稅和不含稅搞暈了
得看前言後語的語境,稅前稅後通常用於薪酬勞務報酬的描述,例如張三說其新換的工作稅前工資1萬,稅後到手才7千,被扣了所得稅五險一金工會費雜七雜八的,沒鬧明白具體咋算的。
含稅和不含稅通常用在銷售服務報價方面。
㈢ 稅前、稅後、未含稅、含稅怎麼區別
稅前價格:就是交稅前的價格;
稅後價格:就是交稅後的價格,稅前價格大於稅後價格;
(如個人工資,稅前稅後,又如商品稅前稅後等)
含稅:就是價格已經包含稅額;
未含稅:就是價格沒有包含稅額;
舉個例子說;
采購的商品上的標價一般是含稅的價格了,如果要劃為不含稅價則要除以稅率(根據不同的稅率),如17的稅率的話,銷售的貨物100元含17%增值稅則實際貨物的價格是85.47元。增值稅(銷項稅)是85.47乘0.17=14.53。 85.47+14.53=100。
如100元始不含稅價。則實際貨物的價格是100元,稅是17元。含稅價就是117元了。
㈣ 10萬傭金,是否需要扣稅,稅後多少
我姑且用勞務報酬給你算個所稅,具體你的傭金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是不是一次性發放等問題,我暫且都不考慮。
10000收入減按80%確定收入為80000。這80000低於20000部分稅率20%,稅款4000元;20000到50000部分稅率30%,稅款9000元;50000以上部分稅率40%,稅款12000。合計:25000元
㈤ 返點稅前稅後怎麼算
給你復制一個例子,自己套算一下.
請幫我計算計算.稅後工資3286.46RMB,稅前是多少啊?
專家回答:
單位或個人為納稅義務人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應將納稅義務人取得的不含稅收入換算為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如下:
(一)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費用扣除標准一速算扣除數)÷(1一稅率)
(二)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公式(一)中的稅率,是指不含稅所得按不含稅級距(詳見所附稅率表一、二、三)對應的稅率;公式(二)中的稅率,是指應納稅所得額按含稅級距對應的稅率。
因此,算出你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然後,用稅後工資+個人所得稅就得到稅前工資了。
應稅所得額=(3286.46-1600-25)÷(1-10%)=1814.07
應納個人所得稅=1814.07×10%-25=159.61
稅前工資=3286.46+159.61=3446.07
㈥ 稅前和稅後到底怎麼計算
我舉例說明一下,你就會明白:
如你的稅前工資:17000元,你應交個人所得稅:2370元,稅後到手工資就是:14630元,我的計算如下,你能看明白的:
一、如你這個月累計收到工資:扣除社保*元,公積金*,扣個人的商業保險200元(200元是最高金額)後得到17000元,納稅所得額=17000-3500=13500元,應交個人所稅:13500*25%=3375元,速算扣除:1005元,應交個人所稅:3375-1005=2370元,你到手工資=17000-2370=14630元。
二、說明1:
和你說一下,這個3500元扣減是2011年9月1日開始至今天的政策。所有的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都得執行的。只要你的月收入超過3500元就得自覺交的個人所得稅,這個政策至今天還在執行哦。
三、說明2:
個人所得稅是實行的收付實現制,就是你上月沒有發合在這個月發了,只要超過3500元就得交個人所得稅的。
四、說明3:
你所交的個人所得稅在你當地的地稅都能查到的,而且你當地的地稅應該每年都會給納稅人一封納稅光榮的掛號信的。
五、執行的稅率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