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裁 總經理 首席執行官 有什麼區別 根據港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董事長不能和哪一職位同人
董事長職務: 負責決策公司的發展戰略方向,公司投資決策,負責任命董事會成員,組織董事會工作,審批利潤分配方案,決定任命總裁;根據上市公司規定董事長不能和總裁為同一人。 總裁(總經理)職務:(大公司叫總裁、小公司叫總經理) 負責擬定公司的發展戰略方向的方案,管理公司財務、人事行政等工作,審批財務文件、人事薪酬文件、固定資產投資文件、較大的新項目立項等重要文件; 首席執行官(也可稱:執行總裁、或CEO)職務: 負責公司日常運作,包括銷售、拓展市場、技術開發、采購與生產製造、產品質量、成本控制等管理工作,審批以上工作的相應文件。 追問: 那總裁和首席執行官關系如何 回答: 總裁和首席執行官關系如何大部門單位總裁和首席執行官就是同一人。如果不是同一人,總裁比首席執行官職位高,首席執行官負責經營事務工作,總裁掌控財務、人事。 補充: 答了這么多,你還不採納。
2. 香港聯交所成立時間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英文名稱為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簡稱HKEx)(港交所:0388) (NASDAQ Other OTC: HKXCF),是香港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香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目前香港交易所是唯一經營香港股市的機構,在未得財政司司長同意下,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持有港交所超過5%的股份。2006年9月11日,港交所成為恆生指數成份股。
截至2007年年首季業績,港交所資產總值為435億港元,資產凈值為62億港元,純利為9.2億港元同比增長93%,每日成交529億港元。
截至2007年9月11日,香港特區政府是香港交易所單一最大股東,持有5.88%的股份。其次是摩根大通 5.54%,花旗銀行 4.13%,Horizontal Asset 2.30%。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業總數的37%,市值約61610億港元,占總市值約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內地企業在香港籌集資金逾12萬億港元。
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英語:Shenzhen Stock Exchange),於1989年11月15日籌建,1990年12月1日開始集中交易(試營業),1991年4月1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並於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主要的股指是深證成指。位於深圳羅湖區,地王大廈斜對面。
深圳證券市場的起步最早應追溯到1986年。當時一些企業為了擺脫經營中的困境,進行了股份制改造。1988年4月1日,深圳發展銀行在特區證券公司的櫃台上開始了最早的證券交易。隨後深圳市國投證券部和中行證券部相繼開業,萬科、金田、安達、原野(世紀星源的前身)等也陸續發行了股票並上櫃交易。「老五家」股票在「老三家」證券部的櫃台交易,構成了深圳證券市場的雛形。
1989年11月,深圳市政府作出了建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決定。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營業。王健、禹國剛先後被深圳市政府任命為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深交所成立初期是歸屬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管理,1993年4月1日深圳證券管理委員會成立以後管理歸屬由人民銀行劃歸深圳證券管理委員會。隨著深交所的交易逐步活躍,上市公司數量逐漸擴大,所影響的范圍不斷擴大,再加上1996年牛市行情中深圳市與上海市為維護深交所、上證所爆發的競爭,1997年8月15日起,國務院決定,將證券交易所劃歸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證券交易所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由中國證監會任命,理事長、副理事長由中國證監會提名,理事會選舉產生。
由於扶持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發展, 2000年9月深交所停止了新股發行。 2004年5月17日設立中小企業板(簡稱中小板)後,2004年6月25日新和成等八家公司掛牌上市,標志著深交所又重新恢復了新企業上市, 但是只是包括中小企業。
最早深圳證券登記公司是獨立於深交所的公司,專門負責深交所上市股票的託管、會員的結算業務。1996年9月16日深圳市證券委第三次會議研究決定,深圳證券登記公司更名為深圳證券結算公司,並入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為深交所的全資附屬公司。在2001年9月21日,深圳證券結算公司又從深交所獨立出來,與上海證券結算公司一起合並到新成立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1993年8月9日,深交所將集中交易時間更改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至3:30;零股交易時間仍為零股交易專場日的上午9:00至10:30。
1994年7月11日,調整交易時間,下午開市由13:30更改為13:00,收市時間由15:30更改為15:00。
1993年5月10日,深圳股票交易手續費進行調整,本地(指在深圳的營業部)手續費為交易額的4‰,異地為5‰,不足5元的按5元收。證券商向交易所交付經手費調低到6%,向登記公司交付的登記費調低至4%。
1993年8月29日,深交所調低A股交易手續費,由異地5‰、本地4‰統一調至3.5‰。
1993年9月12日,B股交易手續費率由成交金額的6‰降至5.5‰。
1996年1月1日,A股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按成交金額向買賣雙方收取3.5‰,同時調整了交易手續費中各方收取的比例。A股及基金交易由T+0交收改為T+1交收。
1990年12月1日,開始股票交易
1991年11月1日,首隻債券鹽田港重點建設債券上市
1992年10月19日,首隻權證深圳寶安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認購權證發行,並於同年11月5日上市。
1994年9月8日,推出國債場外回購業務。
1994年9月12日推出國債期貨交易業務,首批包括五個系列20個期貨種。並與1995年5月30日根據中國證監會命令全面關閉國債期貨交易業務
在深交所成立初期,主要通過各會員派駐的出市代表(俗稱紅馬甲)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通過電腦終端進行交易(在1992年2月25日前,紅馬甲甚至是通過人工競價的方式來達成交易),由於會員單位眾多,深交所不得不兩度擴充交易廳,設立第一、第二、第三交易廳來緩解擁擠情況。在早期,一個股民的交易請求要傳送到交易所的撮合主機進行委託成交,必須先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櫃台填寫買賣申請單並排隊遞交,櫃台人員接受申請單後電話通知紅馬甲,紅馬甲把股民的交易請求輸入到交易所終端,並把成交情況電話通知櫃員。在這種信息傳遞方式下,難免會有很多差錯,證券公司不得不為處理這些差錯設立專門的容錯帳戶,同時也出現有紅馬甲與櫃員勾結,吃客戶差價的情況出現。
1992年2月25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啟用電腦自動撮合競價系統,實現了由手工競價作業向電腦自動撮合運作的過渡。
1992年5月26日人民保險公司深圳分公司證券部和深圳特區證券公司達成與交易所的電腦聯網,首創從櫃台通過多個終端直接向交易所撮合系統輸入客戶買賣委託。
1992年7月3日浙江省證券公司採用數據專線方式與深圳證券交易所開通實時行情揭示,成為首家可在當地接收深圳股市行情異地會員。
1992年10月中旬中國大陸第一套證券業電話自動委託交易系統開發成功並在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分行證券部投入使用。
1997年6月2日深交所不再為已使用地面線路或雙向衛星等遠程通訊方式進行交易結算的席位同時提供終端,證券經營機構的出市代表「紅馬甲」正式退場(B股及債券特別席位例外)。此舉標志著深交所A股市場完全實現無形化交易模式。
至此,股民把委託單傳送到交易所主機已完全實現了電子無形化交易。
深圳證券交易所1991年4月3日發布深圳股價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基數為100。
2003年2月10日,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發布企業債券指數編制方案。該指數以2002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為100,指數簡稱為企債指數,行情代碼為399481,於2月17日起隨深市行情一起實時動態發布。
深交所第一任領導為王健,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1993年3月6日,深圳市政府組織部宣布任命禹國剛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柯偉祥任深交所副總經理。羅顯榮任深交所理事長,王健任深交所副理事長。
1993年7月23日,深圳市政府和市委組織部宣布任命夏斌為深交所總經理。
1995年5月11日,深圳市政府正式任命曾柯林為深交所理事長。
1996年10月22日,深交所調整領導班子。中國證監會160號文任命庄心一為深交所總經理,張育軍、黃鐵軍為副總經理;免去夏斌常務理事、總經理職務,免去禹國剛、柯偉祥常務理事、副總經理職務。
1997年9月3日,中國證監會任命桂敏傑為深交所總經理。
2000年10月26日,中國證監會正式任命張育軍為總經理。
2008年2月26日,中國證監會正式任命宋麗萍為總經理。
深圳股市1991年4月22日成交量為零,創下最低成交記錄。
深圳股價指數1991年9月6日收市報45.6585,創下最低記錄。
1993年12月13日 廣東國投證券部的電腦程序出現故障,將該日9:40分前的委託買賣盤股數誤為手數,放大了一百倍,該證券部及時採取措施,進行了反向交易,致使該日股市出現異常波動的情況。
1994年9月29日因天文原因調整交易時間,下午開市時間由13:00更改為13:40收市時間相應延長。
2002年7月5日上午,因深圳證券通信公司租用的亞太衛星1號7A轉發器受到不明強信號干擾,導致917家證券營業部通信全部中斷,根據《交易規則》和《深交所異常情況處理規定》等辦法,深交所作出緊急停市的決定。通信系統於當日中午11∶15恢復正常,下午深圳證券市場正常交易。
1992年8月9、10、11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風波。11日受發售新股抽簽表影響,深圳證券市場領導小組決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停市半天。
由於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出現了著名的327國債事件,導致了管金生帶領的上海萬國證券倒閉,國債期貨市場上巨額資金不斷互相廝殺,1995年5月18日根據中國證監會緊急通知,國債期貨交易暫停試點,各交易所組織會員協議平倉。此後一段時間深圳股市發生劇烈震盪,22日股市成交47.4億元,創本年最高紀錄;綜指收報169.65,成指收報1415點,為本年最高點,三日累計升幅44.78%,其後一周跌幅19.32%。30日國債期貨平倉順利結束,22日-30日共平倉68萬口。
1999年5月19日深滬股市爆發井噴式行情,史稱519行情。
2004年 9月6日,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發布並實施《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業務操作指引》。
深交所和上證所都認為自己是1949年後中國大陸開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不過,從試營業的時間看,深交所在上證所的前面;從國務院的批復時間看,上證所在深交所的前面。
上海證券交易所 (簡稱上證所,英語: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營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市場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為前市,9:15至9:25為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為連續競價時間。下午為後市,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場休市。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
2007年5月28日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代碼分配規則》規定,上證所證券代碼採用六位阿拉伯數字編碼,取值范圍為000000-999999。六位代碼的前三位為證券種類標識區,其中第一位為證券產品標識,第二位至第三位為證券業務標識,六位代碼的後三位為順序編碼區。首位代碼代表的產品定義分別為:0國債/指數、1債券、2回購、3期貨、4備用、5基金/權證、6A股、7非交易業務(發行、權益分配)、8備用、9B股。
在2006年底,842家公司在上證所上市,上證所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71612億元人民幣。
3. 六福珠寶的老總是誰
六福珠寶抄的董事長目前是黃偉常先生。
黃偉常先生,現居於香港。現時乃六福集團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兼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花都區委員會委員、九龍首飾業文員會之理事長、玉器業工商會永遠名譽會長、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監事長、澳門金業同業會名譽會長、廣東省金銀珠寶玉器業廠商會首屆名譽會長、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榮譽副會長、香港品牌發展局理事會選任理事、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名譽會長及香港寶石廠商會第三屆榮譽會長等。
(3)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擴展閱讀:
六福珠寶簡介:
六福集團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並於一九九七年五月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團」)由一群資深的珠寶專才創辦,匯集各始創股東於珠寶業超過三十年經驗,無論采購、銷售、行政、財務及市場推廣各方面址群策群力,成績斐然。
六福集團致力為客戶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及殷勤摯誠的服務,並於業務各范疇上拓展更多新的領域,以鞏固集團於香港、中國內地及海外珠寶業界的領導地位。
展望未來,集團各成員將繼續提升企業管治水平,為投資者創造理想的回報,並積極迎接各種機遇及挑戰。
4. 鳳凰集團老總的名字(急!!!)
劉長樂先生一九五一年出生於上海,一九八零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年進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先後任記者、編輯、新聞評論員以至高級管理人員,多次參與重大事件的報道和評論,多次獲優秀新聞大獎。劉長樂目前擔任中國傳媒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也是南京大學的校董。一九九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劉長樂在香港與默多克的新聞集團合作創辦了鳳凰衛視有限公司。並於二零零零年六月三十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易名為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劉長樂擔任該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
5. 香港交易所是什麼機構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英文簡稱HKEx)HKEx: 0388,是香港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本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
2004年,港交所資產凈值為4,052,143,000港元,純利為1,056,884,000港元。
早期發展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注冊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四會時代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年份:
★香港證券交易所 - 1947年
★遠東證券交易所 - 1969年12月17日
★金銀證券交易所 - 1971年9月15日
★九龍證券交易所 - 1972年
四會合並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籌備,1986年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現況
2005年7月,港交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於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櫃位,並增設多功能場地、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後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並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主持啟用儀式。交易大堂的展覽館則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揭幕儀式。
交易大堂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後,設有294張交易台,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屏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佔地13,800平方呎,對外開放,向公眾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成人入場費20港元。
交易系統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電腦進行,第一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於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啟用,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連接,令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內。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 (AMS/3)於2000年啟用,證券經紀可以透過開放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進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處理的交易量。
結構
港交所董事會成員包括不多於6名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董事,不多於6名由股東選出的董事、及行政總裁。2006年4月26日,財政司司長委任夏佳理、史美倫、鄭慕智、張建東、范鴻齡及方俠出任董事,而港交所股東大會則選出David Webb及陸恭蕙出任董事。
6. 香港永泰集團總裁是誰
香港永泰是"鄭翼雄"在50年代創立,當時是做制衣。現在永泰在擴展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業務范圍也包括了地產,飲食業,服裝零售等等。現在生意都是下一代在管理。 鄭維志是香港永泰制衣的主席,鄭維健是新加坡永泰集團董事主席鄭維榮是永泰控股副主席。
7. 如何查閱到聯交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的名單
你好,如果投資者想查詢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那麼分兩種情況:一是持有該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免費查詢存放於公司股份過戶處的股東名冊了解;二是未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在向股份過戶處繳付費用後,也可以查詢該股東名冊。
對於董事名單,投資者不僅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年報或最近刊登的公告或通函中查看,也可到「披露易」網站上「發行人相關資料」下的「董事名單」欄目下載,或者按照股份代號、上市公司名稱或董事名稱查找。
提示內地投資者注意的是,當您在查閱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時,可能會發現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名單中有這樣一家機構: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實,這家公司並非大型公募基金或其他機構,而是香港證券市場特有的一種制度安排。目前,在香港市場,有超過七成的股票(按股數計算)均存放在香港交易所旗下的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內,這些股份都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團全資附屬成員機構 —「香港中央結算 (代理人)有限公司」的名義登記在冊的。因此,投資者可以在部分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冊上看到,「香港中央結算 (代理人) 有限公司」都是其中一名大股東。
此外,投資者也可以查詢「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這名「大股東」背後的其他相關股東信息。聯交所於2008年4月28日增設了「CCASS網上股權披露服務」。投資者只要在「披露易」網站上「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查詢服務」欄中輸入所查詢的上市公司股份代號及日期,即可查看過去一年內任何指定日期的每名CCASS的參與者,以及願意披露的投資者賬戶持有人所持有的香港上市公司的持股量。
持有某聯交所上市公司5%或以上股權的投資者即是大股東,而大股東無論出售或購入公司股份時,只要其股權變動時跨越了某個整數百分點(例如,某上市公司大股東原本持股佔比為5.8%,後來購入股份後使其持股佔比增加至6.2%,也就是跨越6%這個整數百分點),就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通過聯交所告知市場。此外,上市公司的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員也應當披露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權益。投資者如果想了解這方面的資料,可以查閱「披露易」網站「股權披露」欄目下的「披露權益」部分了解。
8. 信和集團的領導團隊
1、余惠偉先生,51歲,自二零零三年一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余先生乃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注冊建築師及政府認可人士(建築師),於設計、項目管理、品質管理、建築地盤管理及成本管理方面具豐富經驗。余先生於一九九二年加入本公司,現時負責發展部。彼亦為本公司一些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之董事。
2、鄧永鏞先生,55歲,自二零零五年四月出任本公司執行董事,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加入本公司、尖沙咀置業及信和酒店擔任首席財務總監。他持有英國Surrey University現代數學科學學士學位,自一九八一年起成為英格蘭及韋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他亦是香港會計師公會資深執業會計師,於會計及財務方面擁有超過33年經驗。
在加入信和集團之前,鄧先生於一國際集團成員之投資及財務咨詢服務機構擔任董事總經理,監督該機構亞太地區之運作。他亦曾擔任一間香港上市公司之董事及常務委員會委員,參與投資政策之制定,亦檢討及批核該公司在中國內地及香港之投資及撤資、交易及零售分銷。
鄧先生亦為本公司多間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及信和酒店之董事。
3、黃永光先生,33歲,自二零零五年四月出任本公司執行董事,持有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文學學士學位及房地產發展理學碩士學位。於二零零三年加入本公司擔任專員(項目發展)。他是本公司一些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之董事,並是尖沙咀置業及信和酒店之執行董事。他亦是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及東亞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及香港設計中心之董事。他也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咨詢理事會會員、第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及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重慶市青年聯合會港區特邀副主席、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委員、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董事委員會成員及理事、香港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香港公益金董事以及香港地產建設商會董事。彼為董事會主席黃志祥先生之長子及本公司已故主要股東黃廷方先生之長孫。
4、陳榮光先生,51歲,自二零零八年一月出任本公司執行董事。陳先生於一九八八年加入本公司及自二零零五年起為本公司之聯席董事(集團司庫),他亦是本公司一些附屬公司及若干聯營公司之董事。陳先生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亦為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之資深會員及香港會計師公會執業會計師。彼於會計及財務方面擁有超過26年經驗。
5、葉慕蓮女士,55歲,於二零零七年加入本公司及自二零零九年起出任本公司聯席董事。她持有加拿大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學士學位並擁有豐富機構發展及人力資源管理經驗。葉女士目前負責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及發展工作。她是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最佳管理培訓及發展獎」籌委會委員及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最低工資專責小組成員。葉女士亦是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成員和加拿大 the Board of Registration of Social Worker, British Columbia 注冊成員。 1、盛智文博士,GBM, GBS, JP,62歲,自二零零四年九月出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盛博士持有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榮譽法律博士學位。他亦是尖沙咀置業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在香港已定居超過40年,分別在香港及海外建立事業,涉及范疇甚廣,由地產發展、娛樂以至公共關系不等,現時擁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之利豐有限公司的權益。盛博士現任香港著名主題公園海洋公園的主席,也是蘭桂芳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該公司是蘭桂坊的主要最終業主和發展商,而蘭桂芳是全港的熱門旅遊點之一。盛博士擔任方便營商咨詢委員會成員、為經濟發展及內地經濟合作服務的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盛博士在香港兼任多項公職及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的成員。盛博士為天星小輪有限公司的董事及盈科大衍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及領匯管理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盛博士是在拉斯韋加斯及中國澳門享負盛名之博彩公司Wynn的董事局成員。他亦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之永利澳門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兼副主席。
2、李民橋先生,JP,37歲,於二零零五年四月出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現任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負責處理該銀行香港業務之整體運作、管理及監督。他同時亦出任尖沙咀置業及信和酒店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李先生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廣東省委員會委員及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及第十屆廣州市委員會委員。他亦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港區特邀委員,北京市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副主席及香港青年聯會參事。此外,彼為香港職業訓練局理事會委員及其銀行及金融業訓練委員會主席、香港公益金董事,以及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強制性公積金行業計劃委員會委員。現時,李先生為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及香港生力啤酒廠有限公司的替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彼亦是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AFFIN Holdings Berhad的替任董事。李先生曾任海洋公園公司董事及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先生持有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英國劍橋大學法學院碩士及學士學位。彼是英國律師會及香港律師會會員。
3、傅育寧博士,54歲,自二零零五年六月出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畢業於中國大連理工學院,獲港口工程專業學士學位,並獲英國布魯諾爾大學授予海洋工程力學博士學位,其後曾在該校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傅博士為招商局集團的董事長,他亦為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招商局國際有限公司主席。傅博士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博士亦擔任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之嘉德置地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傅博士也在一些社會組織擔任職務:即香港總商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及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成員等。
4、黃楚標先生,JP,53歲,自二零一一年三月出任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現任東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時亦出任深圳東海集團有限公司、東海航空有限公司和東海公務機有限公司三家機構的董事長及香港友好協進會有限公司董事。他亦是信和酒店之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先生從商超過30年,是首批參與開發深圳特區的先鋒。時至今日,他的業務范疇已由最初的房地產發展,擴展至工業實業,以至航空運輸。東海航空有限公司是中國的首家民營航空貨運企業,東海公務機有限公司已開始營運並正積極開展公務包機及私人包機的業務。黃先生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及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第一及第二屆理事以及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八、第九及第十屆常務委員。現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第三屆常務理事及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務顧問。此外,彼為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貿易咨詢委員會委員及香港海關人員子女教育信託基金投資委員會委員。
9. 馬時亨的工作經歷
馬時亨在1973年畢業後,加入美國大通銀行擔任分析員,後亦曾在海外,包括紐約、多倫多及倫敦等地工作,任職過加拿大多美年證券公司等機構。
1990年迴流香港,出任熊谷組董事。其後重投大通,擔任私人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其後成為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太區行政總裁,並與梁錦松成為同事。
2001年5月2日離開摩根大通,轉到李澤楷旗下的電訊盈科出任財務總裁及執行董事。李澤楷為補償他跳槽的損失,把名下股份撥出7,749,000股電訊盈科股份送予馬時亨,當時市值超過1000萬港元。
2002年7月,香港政府推行高官問責制,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馬時亨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他上任後不足一個月,香港交易所發表咨詢文件,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港幣5角的主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建議引起財經界人士及投資者不滿,並令部份細價股票大幅下跌,被傳媒稱為「仙股」事件,輿論更指馬時亨應為事件引咎辭職。香港立法會就事件召開特別會議,傳召馬時亨作供,他在會上稱剛剛上任「沒有時間細看有關文件」,最後馬時亨在9月11日就事件向公眾道歉,並作90度鞠躬,而當時的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鄺其志則在其後辭職,而5角除牌等建議在兩年後宣布擱置。
2008年7月馬時亨辭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職務。
2009年被港府授予金紫荊星章。
2012年4月任中糧集團外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