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券的基本特徵
證券實質上是具有財產屬性的民事權利,證券的特點在於把民事權利表現在證券上,使權利與證券相結合,權利體現為證券,即權利的證券化。它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方式和過程用證券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法律現象,是投資者投資財產符號化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信用發達的一種標志和結果。
證券必須與某種特定的表現形式相聯系。在證券的發展過程中,最早表彰證券權利的基本方式是紙張,在專用的紙單上藉助文字或圖形來表示特定化的權利。
因此證券也被稱為「書據」、「書證」。但隨著經濟的飛速前進,尤其是電子技術和信息網路的發展,現代社會出現了證券的「無紙化」,證券投資者已幾乎不再擁有任何實物券形態的證券,其所持有的證券數量或者證券權利均相應地記載於投資者賬戶中。「證券有紙化」向「證券無紙化」的發展過程,揭示了現代證券概念與傳統證券概念的巨大差異。
證券作為表彰一定民事權利的書面憑證,它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證券是財產性權利憑證。
證券表彰的是具有財產價值的權利憑證。在現代社會,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對財富形態的直接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而是更重視對財富的終極支配和控制,證券這一新型財產形態應運而生。持有證券,意味著持有人對該證券所代表的財產擁有控制權,但該控制權不是直接控制權,而是間接控制權。
例如,股東持有某公司的股票,則該股東依其所持股票數額占該公司發行的股票總額的比例而相應地享有對公司財產的控制權,但該股東不能主張對某一特定的公司財產直接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只能依比例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是藉助於市場經濟和社會信用的發達而進行資本聚集的產物,證券權利展現出財產權的性質。
2.證券是流通性權利憑證。
證券的活力就在於證券的流通性。傳統的民事權利始終面臨轉讓上的諸多障礙,就民事財產權利而言,由於並不涉及人格及身份,其轉讓在性質上並無不可,但其轉讓是個復雜的民事行為。
比如由於「債權相對性」的民事規則,債權作為財產的表現形式是可轉讓的,但債權人轉讓債權須通知債務人,這種涉及三方利益的轉讓行為受制於法律規范的調整,並不方便快捷。但一旦民事權利證券化,財產權利分成品質相同的若干相等份額,造就出一種「規格一律的商品」,那麼這種財產轉讓不再局限於轉讓方和受讓方之間按照協議轉讓,而是在更廣的范圍內,以更高的頻率進行轉讓,甚至通過公開市場進行交易,從而形成了高度發達的財產轉讓制度。證券可多次轉讓構成了流通,通過變現為貨幣還可實現其規避風險的功能。證券的流通性是證券制度順利發展的基礎。
3.證券是收益性權利憑證。
證券持有人的最終目的是獲得收益,這是證券持有人投資證券的直接動因。一方面,證券本身是一種財產性權利,反映了特定的財產權,證券持有人可通過行使該項財產權而獲得收益,如取得股息收入(股票)或者取得利息收入(債券);另一方面,證券持有人可以通過轉讓證券獲得收益,如二級市場上的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證券持有人可通過差價而獲得收益,尤其是投機收益。
4.證券是風險性權利憑證。
證券的風險性,表現為由於證券市場的變化或發行人的原因,使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收入,甚至發生損失的可能性。證券投資的風險和收益是相聯系的。在實際的市場中,任何證券投資活動都存在著風險,完全迴避風險的投資是不存在的。
B. 資產證券化產品中基礎資產有何共性與特性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資產證券化業務流程中,從理論上講,凡是具專有穩定可預期現金流的屬資產都可以成為基礎資產。作為基礎資產必須具備最基本的兩個共性條件:
1、交易基礎真實、獨立、可特定;
2、現金流持續、穩定、可預期。
判斷上述兩個條件需要法律的盡職調查,如果你想了解歡迎隨時給我留言。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滿意,哪裡有不明白都可以隨時給我留言。
C. 資產證券化的特點有哪些
資產證券化可以將多個原始權益人的資產集中成一個資產池(Asset
Pool)進行證券化,以降低內風險和資金成本容。
證券化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消失(表外融資),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經組合後成為市場化的投資產品。由於在不改變資本的情況下,降低了資產的庫存,原始權益人資產負債率得以改善,有關的資產則成為所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的抵押品,原始權益人繼續為該籌資資產服務,其地位和隸屬關系沒有變化。
D. 證券化的特徵
證券化發展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為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1)從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新的國際版信貸構成權已經從主要是辛迪加銀行貸款轉向主要是證券化資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措資金的方式開始逐漸讓位於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
(2)銀行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或稱變現性)增加。銀行作為代理人和投資者直接參與證券市場,並且將自己傳統的長期貸款項目進行證券化處理。
證券化包括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證券化兩類。
E. 簡述資產證券化的特點。
通常所講的資產證券化是指信貸資產的證券化,它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證券版化」(mortgage-backed secuitization:ABS)(MBS),和「資產支權撐的證券化」(asset -backed secuitization:ABS )。這是從美國引進的概念。
具體而言,它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證券的過程。
資產證券化有四個顯著的特點:第一,能夠實現風險隔離;第二,能夠實現資產重組;第三,能夠實現信用增級;第四,能夠大大降低融資成本
F. 資產證券化的特點
1、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可提高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
2、增加資產流動性,改善銀行資產與負債結構失衡。
3.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來降低銀行固定利率資產的利率風險。
4.銀行可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來降低籌資成本。
5.銀行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可使貸款人資金成本下降。
6.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產品收益良好且穩定。
G. 論述證券產品的特點
通常所講的資產證券化是指信貸資產的證券化,它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支撐的證券內化」(mortgage-backed secuitization:ABS)(MBS),容和「資產支撐的證券化」(asset -backed secuitization:ABS )。這是從美國引進的概念。
具體而言,它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證券的過程。
資產證券化有四個顯著的特點:第一,能夠實現風險隔離;第二,能夠實現資產重組;第三,能夠實現信用增級;第四,能夠大大降低融資成本
H. 證券資產的特點
證券資產的特點包括:(1)不可償還性。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2)參與性。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3)收益性。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等。
資產證券化是指以基礎資產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為償付支持,通過結構化設計進行信用增級,在此基礎上發行資產支持證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的過程。它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資產證券化僅指狹義的資產證券化。自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持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以來,資產證券化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採用的金融創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如風險證券化產品。
廣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某一資產或資產組合採取證券資產這一價值形態的資產運營方式,它包括以下四類:
1、實體資產證券化:即實體資產向證券資產的轉換,是以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為基礎發行證券並上市的過程。
2、信貸資產證券化:就是將一組流動性較差信貸資產,如銀行的貸款、企業的應收賬款,經過重組形成資產池,使這組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收益比較穩定並且預計今後仍將穩定,再配以相應的信用擔保,在此基礎上把這組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收益權轉變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流動、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型證券進行發行的過程。
3、證券資產證券化:即證券資產的再證券化過程,就是將證券或證券組合作為基礎資產,再以其產生的現金流或與現金流相關的變數為基礎發行證券。
4、現金資產證券化:是指現金的持有者通過投資將現金轉化成證券的過程。
特點:
(1)不可償還性。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
(2)參與性。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
(3)收益性。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
(5)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證券資產的特點? ]問題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I. 舉例說明什麼是證券化服務產品
證券化是有兩個方面的含義: 從狹義上來講,它是指傳統的銀行和儲蓄機構的資產(主要是貸款或者抵押物) 被轉變成可轉讓證券的過程。這類證券可能由存款式金融機構也可能由非銀行的投資者購買。從廣義上講,證券化就是指近年來各種各樣新型可轉讓票據市場的新發展,如出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票據發行便利的浮動票據等,它們替代著傳統銀行貸款的作用,是一種借款機制籌資的新工具。這個過程的發展意味著投資者和借款者繞過了銀行直接進行商業交易,事實上削弱了銀行體系的中介作用。
一、證券化發展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表現為兩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1)從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新的國際信貸構成已經從主要是辛迪加銀行貸款轉向主要是證券化資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措資金的方式開始逐漸讓位於通過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
(2)銀行資產負債的流動性(或稱變現性)增加。銀行作為代理人和投資者直接參與證券市場,並且將自己傳統的長期貸款項目進行證券化處理。
二、證券化包括資產證券化和融資證券化兩類
1、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現金流量的資產轉化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
應收賬款證券化的特點:
(1)應收賬款證券化對企業的好處在於:應收賬款可以馬上兌現,金融中介機構把企業的應收賬款買過去,然後做成證券化產品賣給投資者。應收賬款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把錢支付給了金融中介機構,金融中介機構把錢支付給企業。企業實現了馬上收款,證券化產品購買者購買了應收賬款(購買價格低於應收賬款面值),也相應享受了一定的收益。
(2)對企業來說,應收賬款證券化之後,其應收賬款已經轉移,沒有風險。
(3)但對應收賬款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來說:它的風險就在於應收賬款是否能夠真的按期足額的獲得支付, 如果不能,則承擔風險,如果能,則享受收益。
風險只能轉移和分散,不能消滅!這是金融市場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應收賬款證券化的意義就在於企業將應收賬款的風險分散和轉移給了證券化產品的購買者。
2、融資證券化是指資金需求方用發行證券方式籌措資金,即「非中介化」或「脫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