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哥倫比亞證券交易所

哥倫比亞證券交易所

發布時間:2021-07-08 22:38:00

Ⅰ 請問證券交易所操盤手是用什麼軟體的

證券交易所是有組織地進行證券交易的固定場所。
(1)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
世界各國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大致可分為兩類:
①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由銀行、證券公司、投資信託機構及各類公民營公司等共同投資入股建立起來的公司法人。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對在本所內的證券交易員有擔保責任,通常設有賠償基金,或向國庫交納營業保證金,以賠償因該所成員違約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目前,世界上實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以及瑞士的日內瓦證券交易所、美國的紐約交易所等。
②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以會員協會形式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主要由證券商組成。只有會員及享有特許權的經紀人才有資格在交易所中進行證券交易,會員對證券交易所的責任僅以其交納的會費為限。會員制證券交易所通常也都是法人,屬於社團法人,但也有一些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是法人組織。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可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會員兩種,而非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僅限於自然人。目前,美國、歐洲大多數國家以及巴西、泰國、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國的證券交易所均實行會員制。
(2)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
世界上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做法:
①注冊制。注冊制以美國為代表。美國證券交易法規定,除交易量過少,經證券交易委員會豁免的以外,有相當交易量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需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經批准後方能經營。經批准注冊後的證券交易所必須服從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領導、檢查和監督。
②特許制或許可制。特許制以日本為代表。日本的證券交易法規定,設立證券交易所需經大藏省特許,特許後經復查,不符合條件者可以根據一定理由撤銷其特許。大藏省對證券交易所的規章制度有核批權,若認為不當有權令其修改。
許可制由於有主管機關把關,可防止管理不善、缺乏競爭力的證券交易所開業,並防止證券交易所數量過多,因此世界各國大多實行此制度。
③認可制。認可制的代表是英國。經認可的證券交易所在業務經營上較為自由。英國的認可制情況較特殊,屬於事後追認性質,實行的國家也很少。
(3)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辦法
各國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辦法主要有:
①唱名交易制。唱名交易制是較古老的一種交易類型,是指在交易時間內,當證券交易所職員按順序每隔一段時間唱出一種或一組證券的名稱時,交易所會員方可對之競價買賣,其他證券則不得買賣。其優點是:可克服分散交易的弊端,實現集中交易,買賣雙方可聚集在一起進行雙邊競價,有利於證券價格的公平、合理,以及證券供求的平衡。其缺點在於每種證券的交易時間過短,無法實現各種證券的全天候連續交易。特別是對於上市證券種類 較多的證券交易所來說,每種證券有的只能交易幾分鍾。這種交易方法只適用於上市證券種類較少、較清淡的證券交易所。
②交易站交易制。交易站交易制屬於連續交易制,是指證券交易所劃分成若干交易站(TRADINGPOST)、每個交易站交易若幹上市證券。由於一個交易站內證券種類較少,而且較為集中,可進行連續交易。
③電腦交易制。電腦交易制是現代證券交易方法的標志和趨向,是指由經紀人把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主機按順序自動配對成交。這種方法迅速、准確、公平、集中,且為無紙化交易打下了基礎,因此各國證券交易所紛紛採用。
④拍賣和標購。以上三種交易方法都屬於公開競價法,買賣雙方都有眾多的競爭者。在拍賣中,賣者只有一個,買者有很多競爭者。拍賣和標購通常是在大批交易中使用。

Ⅱ 索尼有幾個公司或有股份的公司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議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0年9月 –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並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並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游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並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劃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在線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並,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議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劃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劃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SONY在東亞地區的發展
台灣,香港
1967年 台灣聲寶(SAMPO)電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 4月 日本Sony總部收回代理權,並重新改組成立台灣新力國際為Sony在台灣的法人代表,聲寶退出經營權,整合所有SONY在台灣的關系企業資源,並將消費性電子部門獨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新力索尼於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設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間直營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灣設立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2在台灣銷售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與台灣索尼通訊網路合作設立Dreamix直營店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Clié在台灣銷售
2003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VAIO在台灣銷售
2004年4月7日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設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間直營店。
2004年4月 舉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華」
2004年6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在ADSL用戶量成長,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供應商
2004年7月 美國SOE與GAMANIA合資,在台灣設立SOE台灣辦事處。
2004年10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Dreamix直營體系更名So-net Plaza轉型復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由藝人金城武代言台灣區VAIO全系列筆記型電腦
2005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並回台灣新力國際成為旗下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2005年4月 舉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華」
2005年5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P在台灣銷售
2005年8月23日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體網路傳輸技術在台灣上線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4月 擴大舉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華」與「飆新力藝巨星演唱會」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3台灣、香港於2006年11月17日與美國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在台灣台北西門町「Sony Digital Square」舉行首賣會,首批300台銷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 - 台灣新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變更為 台灣新力國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新力電腦娛樂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SonyBMG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躍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 - 美商亞洲新力在線游戲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國際版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978年 1978年開始開展中國業務,先後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廣州(1994年)和成都(1995年)等地設立了代表辦事處。
1982年 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權生產專業磁帶錄像機。
80年代中期 在廈門和江西省的OEM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
1993年9月 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Sony出資70%)。1994年2月開始運營。主要生產和銷售攝像機(Hi8,D8,DV)、光學拾音頭、8毫米攝像機部件。
1995年10月
Sony與北京郵電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北京京芝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1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行動電話、磁帶錄像機和DVCAM格式專業用攝像機的生產和營銷。
1995年11月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光學拾音頭的生產和銷售。
1995年12月 與上海廣電集團和上海真空電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映像有限公司」(Sony佔70%的股份)。1996年12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貴翔平面特麗瓏彩電、投影電視等的生產和銷售。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北京代表處成立。
1996年10月 獨資區域性管理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成立。產品包括聚合鋰離子電池等。
2000年10月 青少年體驗型科技館索尼探夢在北京開業。
2001年 索尼音樂娛樂(國際)與上海協和集團、上海錦文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並於2002年初開始運營。
2001年10月 EMCS中國成立。
2002年8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EMCS中國的一部分,軟體研究開發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設計適合中國市場的AV類產品軟體。
2002年11月 作為索尼(中國)旗下的一個機構,索尼信息系統解決方案(亞太)中心在大連成立。索尼國際采購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業務是為EMCS日本采購零部件。
2003年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廠開始為中國市場生產AV/IT產品。
2003年6月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注資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專業電視多媒體設備製造商之一。
2004年4月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開始運營,生產DVD播放器。
2004年6月 上海公司搬遷至新天地辦公。
上海技術中心成立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有的軟體研發中心搬遷至新址,面積擴大至3,400平方米。除軟體研發之外,AV/IT硬體和零件設計,一部分質檢及其他研發相關職能一一建立。
索尼影視國際電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中國首家中美影視製作合資公司-華索影視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2005年 索尼集團執行副總裁高篠靜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駐中國總代表。
2005年2月 索尼中國設計工程集團成立,高篠靜雄先生擔任該機構總裁至9月。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創造中心)」 在上海成立。作為索尼全球創意源泉之一,上海創造中心將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量身設計各類新品。
2005年12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有限公司並購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場變更為索尼數字產品無錫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篠靜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10月 索尼探夢搬遷新址並重新開業(新址位於北京朝陽公園內)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擔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Ⅲ 南戈壁資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本公司於2002年2月14日以5119 Investments Ltd的名稱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注冊成立。本公司於2002年3月28日更改名稱為MX Capital Corp.,其後於2002年11月4日根據加拿大商業公司法存續。本公司於2003年10月2日更改名稱為Asia Gold Corp.。於2003年12月15日,本公司開始以代號ASG於多倫多創投交易所上市交易。2009年12月3日,本公司股份由多倫多創投交易所轉板至多倫多證券交易所買賣,現有交易代號為「SGQ」。

Ⅳ 求世界著名城市及其所對應的國家,隨便給一點簡介

那就多加幾個吧;中國的就不多加了,你也知道了,加一些別的吧。

世界著名的城市太多了,為了均衡一點,各大洲都選一些吧。當然咱們祖國多介紹一下。呵呵。

一、亞洲
1.中國
***北京 Beijing
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上海 Shanghai
簡稱滬、申,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上海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最大的外貿港口和最大的商業城市,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
***天津 Tianjin
天津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天津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首都北京的門戶。2008年12月25日,天津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香港 Hong Kong
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一個當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2.日本
***東京 Tokyo
為日本的首都,全稱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陸空交通的樞紐,是現代化國際都市和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之一。東京鳥瞰東京是全球最富的城市,GDP總額超過7848億美元。東京東南瀕臨東京灣,通連太平洋。其行政區劃為「都」,下轄23個特別區、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面積2187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左右。
***大阪 Oosaka
大阪府首府。與東京同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北岸。人口263萬僅次於東京(區部),為日本第二大城。面積221.96平方公里。由26個區組成。古稱浪速、難波,後名大坂。明治初改作大阪。
3.韓國
***首爾 Seoul
首爾是韓半島上以及韓國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第七大都市.首爾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國海、陸、空交通樞紐,為韓國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華的現代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之一。首爾也是全球富裕的大都市,2007年GDP達至2600億以上。首爾位於韓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千米,距東海岸約185千米,北距朝鮮平壤約260千米。首爾特別市都市圈包括仁川,水原等城市,人口為2-300左右,真可謂是國際大都市。
***釜山 Busan
韓國東南端的港市,位於首爾南東部450km處,東經129度,北緯35度。東南濱朝鮮海峽(韓國稱:大韓海峽,Korea Strait ),與日本對馬島相望;西臨洛東江。西北山地聳峙,南有群島屏障,為著名深水良港,半島南部門戶。總面積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萬,人口居住面積是386萬多平(2000年為准),劃分為1個郡和15個區,是韓國第二大城市。
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Abu Dhabi
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也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面積最大的成員國阿布扎比國的首府和阿聯酋第一大城市。位於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波斯灣沿岸的一個三角形小島上(退潮時可與大陸相連),由海邊的幾個小島組成,北臨時海灣,南接廣袤無垠的大沙漠。有橋梁相通。市區占島的大部分。人口66萬。
4.馬來西亞
***吉隆坡 Kuala Lumpur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目前,許多聯邦政府機構已遷往布城。在馬來西亞境內,吉隆坡的英文簡稱「KL」亦廣泛應用。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三個直轄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在於雪蘭莪州之中,或馬來西亞半島中央偏西海岸。

二、美洲
1.美國
***華盛頓 Washington D. C.
美國首都,是美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與哥倫比亞特區范圍相同,面積174平方公里, 人口約80萬,主要為政府官員和雇員,服務人員佔有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為黑人。1791年被選定為首都開始興建,1801年自費城遷至此處。1814年曾為英軍所佔,國會、總統府等均被毀。20世紀以來建為現代化城市。
***紐約 New York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洛杉磯 Los Angeles
洛杉磯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大城市,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紐約市),洛杉磯縣的縣治。洛杉磯是美國人口最稠密也最多樣化的地方,全球各地的人移民至此並使用224種不同的語言。洛杉磯是全面世界級城市之一。
***芝加哥 Chicago
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城市,有將近300萬人生活在這里。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的人口超過97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也譯為聖弗朗西斯科。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港口城市,美國太平洋沿岸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西部的金融中心,最大海港和重要的海軍基地。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華僑稱為「金山」。後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Melbourne),也發現金礦,華僑也稱為「金山」,為了區別,人們稱美國的 San Francisco 為「舊金山」,而稱澳大利亞的 Melbourne 為「新金山」。舊金山三面環水,景色秀麗,是人們的避署勝地。舊金山還是一個華人和華僑較集中的城市,該市東北角的「中國城」是美國最大的華人社區。主要工業有食品加工、合成金屬製造、機械、服裝、印刷等。人口約70餘萬。
2.加拿大
***多倫多 Toronto
多倫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里。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於加拿大心臟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匯集於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蒙特利爾 Montreal
蒙特利爾坐落於加拿大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交匯處,是加拿大20世紀70年代前的最大城市,今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爾最初被稱為「瑪利亞城」(Ville-Marie),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蒙特利爾現在的市名來自Mount Royal(皇家山)。
***溫哥華 Vancouver
溫哥華是加拿大的工業中心,人口210萬,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北美第三大海港和國際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是世界主要小麥出口港之一。主要依靠林業資源,發展旅遊、垂釣和冶金。
3.墨西哥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眾國的首都,位於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墨西哥城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達1800多萬,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它集中了全國約1/2的工業、商業、服務業和銀行金融機構,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4.巴西
***巴西利亞 Brasilia
巴西首都,現代化新興城市 。 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連周圍8個衛星城鎮的聯邦區 ,面積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萬。地處高原 ,氣候溫和宜人。
***里約熱內盧 Ria de janeiro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於巴西國土的東南部,南臨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納巴拉灣西岸,有長達14公里的跨灣公路大橋與東岸的尼泰羅伊市相連。面積1255.3平方公里,海拔2.3米,南北長35公里,東西長70公里,綠地面積325.6平方公里,人口900萬人。
5.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阿根廷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好空氣」。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世界糧倉」潘帕斯大草原,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海拔25米,地處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暖,終年無雪。面積約2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萬,若包括郊區,面積達4326平方公里,人口則有1383萬人(2001年) ,約佔全國人口的1/3以上,是南半球僅次於聖保羅的第二大城市。居民98%為歐洲移民的後裔。

三、非洲
1.埃及
***開羅 Cairo
開羅是埃及首都,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注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南部。
2.南非
***約翰內斯堡 Johannesburg
南非最大城市。在東北部瓦爾河上游高地上,海拔1,754米。人口171.3萬(1984)。始建於1886年,原是一個探礦站,以後隨金礦的發現和開采迅速發展為城市。地處世界最大金礦區和南非經濟中樞區的中心。
***開普敦 Cape Town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開普省省會,開普敦都會城區的組成部分。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而聞名於世,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它位於好望角北端的狹長地帶,瀕大西洋特布爾灣。始建於1652年,原為東印度公司供應站駐地,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故有「南非諸城之母」之稱,長期是荷蘭、英國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基地。現為立法機關所在地。

四、大洋洲
1.澳大利亞
***堪培拉 Canberra
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一個年輕的城市。總人口32.5萬人(2004)為澳洲第八。總面積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積為國家公園或保留地,在首都直轄區東北部。東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爾本500公里,人口30萬。城市位於澳大利亞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海拔760米。
***悉尼 Sydney
悉尼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陸20公里的傑克遜港兩岸,有長達1,150米的鐵橋跨連港灣。面積1,735平方公里。人口為4,198,543人(2003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5.7人。內悉尼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
2.紐西蘭
***惠靈頓 Wellington
惠靈頓,紐西蘭首都,全國政治中心,僅次於奧克蘭(Auckland)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是大洋州國家中人口最多的首都。面積266.25平方千米,人口448,959(2006年3月),市區人口379,000(2007年)。
***奧克蘭 Auckland
是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全國工業、商業和經濟貿易中心,集中全國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奧克蘭位於紐西蘭北島的奧克蘭區,它擁有50多個小島,一半是內陸城鎮,一半海邊城鎮的特點使之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水世界。奧克蘭在1841-1865年間為紐西蘭第二任首都(原首都拉塞爾,後遷都至現首都惠靈頓),但這無損其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五、歐洲
1.英國
***倫敦 London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倫敦未獲英國城市地位,正式來說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臟地帶倫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為自18世紀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誤以為她是一座城市。
***伯明翰 Birmingham
英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在英格蘭中部、倫敦至利物浦的鐵路干線上。人口101.3萬(1983)。面積208.8平方公里。附近城市密集,並有煤、鐵資源。十二世紀已為重要商業城市,十六世紀起工業開始發展。現為全國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
2.法國
***巴黎 Paris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同時也是法國的第75省,屬於法蘭西島大區。巴黎大都會為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馬賽 Marseille
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metroplitan area)。它位於地中海沿岸,原屬於普羅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業港口。馬賽是全世界小資們嚮往之地普羅旺斯的首府。
3.德國
***柏林 Berlin
柏林是德國首都,德國的最大城市。位於中歐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口處。柏林是德國第一大城市,有750年歷史,2000年成為德國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築多姿多彩,蔚為壯觀。人們徜徉街頭,隨處可見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和巍然挺立的連雲高樓。既有巴洛克風格的燦爛絢麗的弗里德里希廣場,也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申克爾劇院,既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也有蜚聲世界的現代建築流派作品。
***漢堡 Hamburg
德國北部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位於不萊梅東北部易北河岸,面積755平方公里,有約170多萬人口,德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地理坐標北緯53度33分、東經10度0分。
***慕尼黑 Munich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為130萬,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4.義大利
***羅馬 Roma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
***米蘭 Milan
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東鄰威尼斯,西靠都靈,南部是熱那亞,北部是科莫湖。人口158.1萬(1982)。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全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有「經濟首都」之稱。
5.西班牙
***馬德里 Madrid
西班牙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交通中心,馬德里省首府。市區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約310.1萬,包括郊區和衛星城鎮在內,面積 1020 平方千米,人口約 452 萬。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瓜達拉馬山脈東南麓的山間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為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巴塞羅那 Barcelona
巴塞羅那是西班牙巴塞羅那省省會、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西班牙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商城和港口。城市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地中海沿岸,依山傍海,地勢雄偉,是伊比利亞半島的門戶,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旱,冬季溫和多雨。全市面積9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160萬,若連同外圍地區為400萬,僅次於首都馬德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6.希臘
***雅典 Athens
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市內多小山。
7.俄羅斯
***莫斯科 Moscow
現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整個莫斯科人口達到了14,612,602(市區人口:10 472 629),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據了整個俄羅斯人口的1/7。莫斯科面積1,081 平方公里,市區東西長30公里,南北長40公里。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聖彼得堡 Sankt Pitersburkh
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現有人口約500萬(2006年)。也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市。
8.瑞士
***蘇黎世 Zurich
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兩岸。人口36.7萬,連郊區83.9萬(1983)。中世紀時作為商業與行會中心,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具有國際意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瑞士最大工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蘇黎世在2008年被評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好的城市"。

總結:基本上就這些了,歡迎補充。
完成,累死我也!

Ⅳ 世界上排名前10的城市是哪幾個

側重點不同,排名也不同哈

世界大城市GDP排名前10位一覽
一、日本首都東京(Tokyo)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約1229萬(截至2003年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東京市的GDP為7848億美元。

二、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三、英國首都倫敦(london)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倫敦市的GDP為2847億美元。

四、漢城是韓國的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漢城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漢城市的GDP為1980億美元。
五、洛杉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聖加布里埃爾山,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現在的洛杉磯,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里。近年來,洛杉磯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財團,如洛克希德,諾思羅普,羅克韋爾等,洛杉磯已成為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洛杉磯市的GDP為1960億美元。

六、日本大阪府的首府大阪市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它位於本州西南,面臨大阪灣,面積204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以大阪為中心的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阪神(神戶)工業地帶,周圍大約有30衛星城市,如東大阪、大阪吹田等,以及高科技企業集中的大阪經濟園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大阪市的GDP為1910億美元。
七、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1103平方公里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300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香港市的GDP為1640億美元。

八、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區最大工業中心。位於伊利諾伊州東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積590.5平方公里,人口278.4萬(1990),其中黑人約佔40%。大市區由庫克等6縣組成,包括周圍許多衛星城鎮以及印第安納州西北濱湖地區諸城,面積12061.6平方公里。以芝加哥為中心的480公里范圍內,集中了全國近20%的人口。2004年度芝加哥市的GDP為1460億美元。

九、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里。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於加拿大心臟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匯集於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十、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City,CiudaddeMexico)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30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2018平方公里。墨西哥城的人口為2000萬(含衛星城),居世界之首,增長速度也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的生產總值佔全國的48%。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墨西哥城市的GDP為125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0
十一、蒙特利爾,座落於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交匯處,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人口約290萬。過去曾在很長時期內為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蒙特利爾並不因古老而缺乏現代化色彩,由於多年以來打下的基礎,其工業產值現仍居全國第二位。工業地位不容忽視,金融以及工商業也很發達。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蒙特利爾市的GDP為1131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0
十二、橫濱是日本僅次於東京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神奈川地區的中心。它具有良好的交通線,到東京以及羽田機場只需要30分鍾的車程, 而到成田國際機場則需要乘坐84 分鍾的火車專列。橫濱在傳統上就是一個國際化的港口,這里有很多舊的西式建築,充滿了多種文化交匯的氣氛。人們正在努力把這里建設成為一個國際化,信息化,具有良好居住環境的21世紀大都市。此外,橫濱南邊15公里處的鐮倉市,是日本1192年鐮倉幕府時代的首府,保留了相當多的歷史文化瑰寶.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橫濱市的GDP為1119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1
十三、名古屋市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工業發達,毛紡織和陶瓷工業居全國首位。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橫濱市的GDP為106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1
十四、柏林(berlin)作為1990年10月兩德統一後的首都既年輕又古老。它位於歐洲的心臟,是東西方的交匯點。城市面積883平方公里,其中公園、森林、湖泊和河流約占城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之中,宛若一個綠色大島。 人口約339萬。 柏林作為德國主要的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有電子、機器製造、化工、印刷、紡織和食品加工等。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柏林市的GDP為1017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1
十五、美國東南部最大的城市休斯敦市是哈里斯縣的首府, 是得克薩斯州最大的城市, 也是全美第四大城市、全美最大的石油工業中心和第三大港,位於得克薩斯州東南沿海,通過長80公里的通海運河與墨西哥灣相連。市區總面積1,598平方公里,人口約195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休斯敦市的GDP為101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1
十六、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馬德里市的GDP為97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2
十七、漢堡位於北德平原,易北河下游,距北海入海口100公里,面積約755.3平方公里,人口170萬,是德國第二大城市,系州級市。漢堡是德國重要的經濟和貿易中心,在德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德500強企業中,漢堡佔40多家。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漢堡市的GDP為96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2
十八、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人口: 321.75萬(1999年6月),其中華人佔77.2%;馬來人佔14.1%;印度人佔7.4%,其餘為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人。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以煉油、石油化工、修造船為主,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亞洲地區新加坡是外籍人士最喜歡居住和工作的城市;東京和香港分別排名第二、三位。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新加坡市的GDP為941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2
十九、法國首都巴黎(Paris)是歐洲大陸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巴黎大部分銀行、保險公司的總部(包括法蘭西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均設在「市場」(1183—1969年為當地的中心市場)的西側。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巴黎市的GDP為924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3
二十、費城,美國第五大城,也是賓夕法尼亞州最大城市。市區面積352平方公里,人口158.6萬(1990);大市區包括費城等5縣和新澤西州的卡姆登等2縣約140個城鎮,總面積9202平方公里。 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費城市的GDP為900億美元。

--------------------------------------------------------------------------------
作者:freebird 回復於:2005-12-27 15:24
二十、米蘭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倫巴第大區的首府,米蘭省的省會,全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有「經濟首都」之稱,也是藝術的搖籃和許多天才人物的故鄉,更是一種義大利特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故鄉,因此被認為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城市。市區面積181. 75平方公里,人口約2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米蘭市的GDP為860億美元。

二十二、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羅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位於亞平寧半島的中南部西側,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西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城市面積200餘平方公里,人口266.7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羅馬市的GDP為814億美元。

二十三、上海全市面積6340.5平方公里,占我國總面積的0.06%,南北長約120公里,東西寬約100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57平方公里,2002年末,上海戶籍人口為1334.23萬人,非農業人口1018.81萬人,占總人口的76.4%.上海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港口城市,是世界級的大都市和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上海市的GDP為760億美元。

二十四、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巴西聖保羅市的GDP為728億美元。

二十五、悉尼位於澳大利亞東南海岸,悉尼是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個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廣義的悉尼即所謂大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1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20萬左右。悉尼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也是商業、貿易、金融、旅遊和文化中心。悉尼在澳大利亞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其國內生產總值佔全澳的30%左右。服務業是悉尼經濟的主體,其中金融保險業佔全澳行業產值的44%、房地產佔41%、批發貿易佔38%、餐飲娛樂佔36%、製造業佔35%、建築業佔34%、零售貿易佔32%。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和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均在悉尼。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悉尼市的GDP為712億美元。

二十六、台北市是台灣第一大城市,是台灣政治、經濟、金融與文化中心,人文薈萃、現代化的商業大樓林立,隨著文藝及經貿活動的蓬勃發展,已成為一現代化的國際都市。全市面積(包括郊區)共272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69.6萬人,佔全島人口的1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達9911.8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台北市的GDP為709億美元。

二十七、溫哥華 (Vancouver) 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端,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約有180萬人口的溫哥華是加拿大僅次於多倫多、蒙特利爾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溫哥華市的GDP為700億美元。

--------------------------------------------------------------------------------

網站建設 | 網站系統 | 關於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盟合作 | 意見建議 | 相關法律 |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版權所有 &; ct8.cn
粵ICP備05116523號
頁面執行時間31.250 毫秒

Ⅵ 2008世界十大首富是誰

《福布斯》雜志今天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富豪榜,巴菲特由於所持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價大漲,身價猛增100億美元至620億美元,超過微軟董事會主席蓋茨的580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富。蓋茨曾經13度成為全球首富,但今年滑落至第三位。中國內地共有42人上榜,排名最高的是碧桂園執行董事楊惠妍。
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

排名 姓名 國籍 年齡 資產

1 沃倫·巴菲特 美國 77歲 620億美元

2 卡洛斯-斯利姆·赫魯家族 墨西哥 68歲 600億美元

3 比爾·蓋茨 美國 52歲 580億美元

4 拉什米·米塔爾 印度 57歲 450億美元

5 穆科什·阿姆巴尼 印度 50歲 430億美元

6 阿尼爾·阿姆巴尼 印度 48歲 420億美元

7 英瓦爾·坎普拉德家族 瑞典 81歲 310億美元

8 KP·辛格 印度 76歲 300億美元

9 奧萊格·德里帕斯卡 俄羅斯 40歲 280億美元

10 卡爾·阿爾布里特 德國 88歲 270億美元

Ⅶ 全國的證券交易所,有哪些屬於公司制的那些屬於會員制的。

(1)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
世界各國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形式大致可分為兩類:
①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由銀行、證券公司、投資信託機構及各類公民營公司等共同投資入股建立起來的公司法人。公司制證券交易所對在本所內的證券交易員有擔保責任,通常設有賠償基金,或向國庫交納營業保證金,以賠償因該所成員違約而遭受損失的投資者。目前,世界上實行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以及瑞士的日內瓦證券交易所、美國的紐約交易所等。
②會員制證券交易所。是以會員協會形式成立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主要由證券商組成。只有會員及享有特許權的經紀人才有資格在交易所中進行證券交易,會員對證券交易所的責任僅以其交納的會費為限。會員制證券交易所通常也都是法人,屬於社團法人,但也有一些會員制證券交易所不是法人組織。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可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會員兩種,而非法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僅限於自然人。目前,美國、歐洲大多數國家以及巴西、泰國、印度尼西亞、南非等國的證券交易所均實行會員制。
(2)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
世界上證券交易所的管理體制主要有三種做法:
①注冊制。注冊制以美國為代表。美國證券交易法規定,除交易量過少,經證券交易委員會豁免的以外,有相當交易量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需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經批准後方能經營。經批准注冊後的證券交易所必須服從證券交易委員會的領導、檢查和監督。
②特許制或許可制。特許制以日本為代表。日本的證券交易法規定,設立證券交易所需經大藏省特許,特許後經復查,不符合條件者可以根據一定理由撤銷其特許。大藏省對證券交易所的規章制度有核批權,若認為不當有權令其修改。
許可制由於有主管機關把關,可防止管理不善、缺乏競爭力的證券交易所開業,並防止證券交易所數量過多,因此世界各國大多實行此制度。
③認可制。認可制的代表是英國。經認可的證券交易所在業務經營上較為自由。英國的認可制情況較特殊,屬於事後追認性質,實行的國家也很少。
(3)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辦法
各國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辦法主要有:
①唱名交易制。唱名交易制是較古老的一種交易類型,是指在交易時間內,當證券交易所職員按順序每隔一段時間唱出一種或一組證券的名稱時,交易所會員方可對之競價買賣,其他證券則不得買賣。其優點是:可克服分散交易的弊端,實現集中交易,買賣雙方可聚集在一起進行雙邊競價,有利於證券價格的公平、合理,以及證券供求的平衡。其缺點在於每種證券的交易時間過短,無法實現各種證券的全天候連續交易。特別是對於上市證券種類 較多的證券交易所來說,每種證券有的只能交易幾分鍾。這種交易方法只適用於上市證券種類較少、較清淡的證券交易所。
②交易站交易制。交易站交易制屬於連續交易制,是指證券交易所劃分成若干交易站(TRADINGPOST)、每個交易站交易若幹上市證券。由於一個交易站內證券種類較少,而且較為集中,可進行連續交易。
③電腦交易制。電腦交易制是現代證券交易方法的標志和趨向,是指由經紀人把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主機按順序自動配對成交。這種方法迅速、准確、公平、集中,且為無紙化交易打下了基礎,因此各國證券交易所紛紛採用。
④拍賣和標購。以上三種交易方法都屬於公開競價法,買賣雙方都有眾多的競爭者。在拍賣中,賣者只有一個,買者有很多競爭者。拍賣和標購通常是在大批交易中使用。

Ⅷ 什麼是股票內線交易

不經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機成交的交易都是私下交易,也可以稱為內線交易,這種交易基本是大綜股權交易,是屬於股權轉讓或賣殼行為。

Ⅸ 澳洲8大是什麼

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roup of Eight,簡稱G8),又稱澳大利亞八大名校,澳大利亞八校集團。分別是悉尼大學,澳洲國立大學,西澳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阿德萊德大學,昆士蘭大學。聯盟成員是澳洲聲名在外,享譽國際的八所頂尖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墨爾本大學 名次 40、悉尼大學 名次 51、昆士蘭大學 名次 52、澳洲國立大學 名次 80。

莫納什大學 名次 84、新南威爾士大學 名次 90、西澳大學 名次 128、阿德萊德大學 名次 184 。

(9)哥倫比亞證券交易所擴展閱讀:

孕育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澳大利亞諾貝爾獎得主,皆出自澳大利亞八大名校。

澳大利亞的學術研究引文,約有八成來自澳大利亞八大名校發表。

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主導全澳大利亞約七成的研究計劃,所進行的研究計劃,高達九成六獲得美國專利。

澳大利亞超過一半的國家教學獎都授予給了八校聯盟大學,師生比亦遠優於一般大學。

八校聯盟大學培養出的畢業生往往能夠更快找到全職工作,起薪更高,並且繼續深造的可能性更大。

八校聯盟成員大學是諸多享有盛譽的國際型大學聯盟的成員,其中包括: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Universitas 21,以及世界大學聯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

閱讀全文

與哥倫比亞證券交易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