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巴克萊國際微端交易所網站

巴克萊國際微端交易所網站

發布時間:2021-07-14 08:20:38

① 跪求bboy解答。backrocks的歷史。

是全球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總部設於於美國紐約市,並在全球26個國家中設立了74個辦公室,客戶遍及60個國家。主要業務為針對法人與零售通路提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與財務諮詢服務。旗下知名基金包括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貝萊德拉丁美洲基金、貝萊德新興歐洲基金、貝萊德世界能源基金及貝萊德新能源基金等。

貝萊德1988年由前按揭債券交易員勞倫斯·芬克 (Laurence Fink)於只有一房間的辦公室創立。其後,於1999年透過首次公開發售股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10月,貝萊德與美林投資管理合並並命名為貝萊德集團

2009年6月12日,巴克萊銀行以135億美元(約1053億港元)的價格將旗下資產管理部門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簡稱BGI)售予美國基金業巨擘貝萊德(BlackRock)

貝萊德以66億美元現金加價值69億美元3780萬股普通股方式,約占貝萊德合並後19.9%權益,總價135億美元完成收購。

BGI曾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規模達1.5兆美元(約11.7兆港元),貝萊德則管理約1.3兆美元(約10.1兆港元)資產。兩家公司合並後,管理的資產接近3.19兆美元(約111.7兆台幣與24.7兆港元),成為全球最大投資管理公司。

歷史

1988年:貝萊德前身 – 黑石集團金融資產管理部門成立 (Blackstone Financial Management)
1992年:自黑石集團獨立,更名貝萊德 (BlackRock)
1995年:與PNC資產管理部門合並,發行共同基金
1999年: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 (NYSE: BLK)
2000年:開發貝萊德風險管理系統 (Blackrock Solutions)
2005年:合並State Street股票研究公司
2006年:與美林投資管理合並 (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Managers),成為全美最大上市資產管理公司
2007年:合並Quellos集團的組合基金業務
2008年:啟動金融市場諮詢服務
2009年:同意收購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BGI),並於2009/12/01正式完成收購程序,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

② 巴克萊財團涉及哪些公司

三井,摩根,高盛,三菱 美國: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第一花旗財團,巴克萊財團瑞士:瓦倫堡家族財團新加坡:淡馬錫財團

③ 英國留學生辦巴克萊銀行student admission里有幾個帳戶

有兩個賬戶,分別為CurrentAccount現金賬戶和Saving Account存款賬戶。

憑借學生證明信可去巴克萊銀行辦理student admission。英國銀行辦卡時可以開Current Account和Saving Account賬戶,開戶後收到的卡是可以取Current Account的錢的,而Saving Account則要去銀行或者在網上銀行操作,才能動裡面的錢。

可以把主要的錢放在Saving里,Current里放日用花費,這樣比較安全,卡丟了也不會擔心丟很多錢。另外用手機APP安全登錄後CurrentAccount 和Saving Account很容易互相轉移。

(3)巴克萊國際微端交易所網站擴展閱讀

1、巴克萊student admission賬戶不收年費或月費或其他任何小額賬戶管理費。

2、登錄巴克萊的網頁版網上銀行進行查詢,轉賬,查看和下載電子版流水單等操作。而且巴克萊在IOS和安卓端都有手機銀行APP,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和轉賬。

3、開戶時要記得讓銀行提供國際銀行賬戶:IBAN和BIC/SWIFT號,這樣方便國內親人匯款。

4、每一個CurrentAccounts都會附加一張銀行卡,銀行卡是有有效期的,失效後銀行寄新卡(通常密碼不變),因此一定要及時更新地址,避免收不到銀行發來的信件、賬單或者新卡。

④ 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基金的數據在哪裡可以查到

雖然來自中國的反對聲音不小,雖然牽涉到糾纏不清的法律問題,但昨日新加坡交易所(SGX)還是如期強行推出全球第一個中國內地股票為標的的股指期貨———新加坡新華富時中國A50股票指數期貨(The SGX FTSE Xinhua China A50 Index Futures)。這比類似衍生產品在上海計劃中的推出日期還要早幾個月。

首日表現平平

該指數9月合約昨日9:15開盤於5145點,盤高5160點,盤低5123點,下午15:05日盤報收於5143點。此時共成交212手,持倉不詳。由於新華富時現貨指數周一收5116.42點,所以該期貨表面上看定價還差不多,在平衡略強的市場中,期貨一般會對現貨有一定升水。在該指數初期階段,外國投資者將成為新加坡股指期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由於中國政府限制海外人士對A股的直接投資,允許的QFII額度也極有限,而且缺少對沖機制,加上中國內地股指期貨喊了幾年卻始終「只聞樓梯響」,這就為新加坡「搶奪」行為開了方便之門。

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上市,一石激起千層浪。來自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消息,上證所信息公司與深交所信息公司已於近日起訴新華富時指數有限公司,告其A50指數涉及違約和侵權。此案將於10月11日開庭。

上證所和深交所信息公司主要起訴新華富時的是「只獲得指數編制權,未獲得指數衍生品開發權」。上證所信息公司告新華富時合同違約,將與新華富時解除合同,這樣新華富時將不再能使用合法的信息源,新加坡A50股指期貨也就失去了權威的數據來源。

但FTSE集團周一卻表示,其在中國內地的合資公司「富時新華指數公司」有權發布自己指數的衍生產品許可,不存在起訴的基礎。FTSE集團由英國培生公司(Pearson Plc)和倫敦證交所(LSE)集團共同合股擁有,培生公司是傳媒業巨頭,下有四個集團,金融時報集團只是其中之一,如此背景,實力確非一般。

此前媒體披露,新加坡某期貨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如出現信息中斷的風險,新交所已想到後果,賠償一切損失。」他認為,之前日本和台灣地區也出現和新交所的法律問題,類似日經指數在新加坡搶先開指數期貨的問題最後也不了了之,所以客戶不必擔心官司產生的風險。

對內地股指影響較小

新加坡A50股指期貨已推出,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掛牌日期尚未確定,這無意中加重了人們對內地股指期貨應盡快推出的預期。

據中信證券(20.54,-0.45,-2.14%)為QFII服務的人士透露,不少QFII在今年按照A50的成分股權重,買了一籃子50隻股票,幾乎是復制A50指數模式。屆時他們可以在新交所買做多或做空指數期貨合約。香港也有與內地聯動的ETF指數,同樣可以實現套期保值,效果類似。

專家指出,新加坡A50股指期貨的主力軍是QFII,但國內資金很難獲得合法渠道炒作,交易量會很小,不會對國內金融定價權產生動搖。

上海中期高級顧問方世聖認為,QFII更注重藍籌概念。雖然新加坡交易所會採取做市商制度,刺激交易量,但是以美元成交的該股指期貨交易量會很小。也許新加坡A50股指期貨的影響在於,晚盤時間較晚至7:00,其包含的利多利空信息會對第二天中國股市開盤會有一點參考意義。

目前,世界金融期貨與商品期貨的比是8∶2,金融期貨繁榮是時代的趨勢。方世聖提出,中國應盡快推出股指期權、國債期貨、人民幣外匯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以力求掌握先機。

A50期指合約規格

新華富時A50期指日盤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15分至11時35分,較滬深A股提前15分鍾開盤也滯後5分鍾結束,下午該期指交易時間為13時至15時零5分,開盤同步於滬深A股,收盤則滯後5分鍾。該合約結算日為到期月底倒數第二個交易日。還有晚盤時間為15時40分至19時00分。

目前新華富時中國A50股票指數現貨對應的50家中國內地最大股票,截至今年6月30日其總市值達1586億元(200億美元)。以日盤收盤的5143點為例,因其每一點為10美元,則每張合約目前總值5.143萬美元,其初始保證金為2750美元,維持保證金為2200美元,杠桿率差不多略不到5%,或者說放大了約20倍。鄭步春

新加坡搶推指數有前科

新加坡在搶推期指方面確有專長,以前搶先推日經期指,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大阪的日經期指和美國的日經期指均沒有SIMEX活躍,雖然日本最後奪回發言權,但已耗時15年。當時新加坡的股指在新加坡的SIMEX交易,其全稱為新加坡國際貨幣期貨交易所。

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期指均受到過新加坡的搶奪,1997年新加坡先推出摩根台指期貨,而台灣1998年才回擊,至今還未完全奪回發言權,但差不多已扳成個平手。不過搶奪香港期指沒有成功,香港一度阻止路透社,向編制指數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提供即時報價,以使新加坡的香港指數期貨交易受阻,當時新加坡市場有關香港股指的交易幾乎降為零。

新交所(SGX)產易品種相當豐富,有日本10年公債期貨,當地國債期貨、MSCI(摩根士丹利)日股期指、MSCI香港期指、日經225期指、MSCI台指、歐洲美元期貨等等。不過在這些品種中,還是最有名的日經225期指成交最大,截至從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交易所成交的日經225期指佔了半壁江山,差不多達1690萬手。

有品種、有資金還得有故事,倫敦金交所有「5%先生」,有劉其兵,新交所也有大名鼎鼎的霸菱銀行前交易員尼克·里森。1995年時,尼克·里森正是在新交所輸的錢造成百年歐洲大銀行破產。

據新加坡金管局副執行總裁Teo Swee Lian所說的數據,新加坡共有100家對沖基金常駐,管理總資產60億美元。鄭步春
鄭步春 王熙喜 每日經濟新聞
希望採納

⑤ 誰能告訴我去哪兒找英國期貨市場的概述啊

三、英國期貨市場發展初期概況
(一)英國期貨市場的起源
公元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正式規定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的交易會,批准商人可以隨時把貨物運進或運出英國。從此,英國的貿易之門被打開了,英國的貿易行到了迅速發展。在貿易中,出現了有的商人提前出價購買尚未運到英國而在途中的貨物。方法是買賣雙方先買賣一種文件,列明貨物數量品種以及價格上交收一筆保證金,並不交收全部貨款,等貨物運到後才交收全部貨款懷貨物,這時交易才告完成。這種簡單的交易方式,後來得以繼續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嫁價格風險,牟取較好的收益,出現了在貨物尚未運到之前將文件轉賣的情況,這樣,買者將文件賣出,賣者又買了另外的文件,於是形成了復雜的交易。其後,來自荷蘭、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商人還組成了一個公會,對會員買賣的文件提供擔保,這一形式初具期貨交易所的雛形。1570年,世界第一個商品交易所——英國皇家交易所在倫敦正式成立。經紀商很快就開始在交易所里擔任中間人,志願吸收商人希望避免的價格風險,換取遠期交易帶來的獲利機會。雖然市場的基礎仍是現貨現金交易,但越來越多的交易商開始注意並利用遠期合約的優點。這時,分級制度和真正的期貨合約尚未發明,但已經開始萌芽。
真正意義上的期貨市場是從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的,現今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期貨交易場所之一,它的發展沿革顯示出期貨市場在英國的興衰。
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屬鋁和銅的生產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逐漸迫切地需要從南美非洲和遠東地區新開發的礦山進口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穿越大洋運送銅和錫,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貨物和資金的冒險:一些貨物可能會務期到達,還有一些則可能根本不會到達。於是這種「未來到貨」的市場使得商人們著眼於預約價格,而預約價格的得出則來自商人們對可能的到貨期和屆時用戶需求的判斷與估計。為此,金屬商們開始在倫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一些高級咖啡館里聚會,耶路撒冷咖啡館上他們最經常去的地方。在那裡,金屬商們圍著用粉筆在地板上畫出圈進行交易,交易採取公開喊價和貨主間直接交易的方式進行。
1876年12月,倫敦金屬交易所有限公司作為最初的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成立,並於1877年1月開始營業。當時地點在倫敦的倫巴德院的一家帽子商店的上面,並安裝了電信線路。1880年裝設並開始使用電話。公司以頗為豐厚的年薪委任了第一任秘書。從那時起,交易開始有了統一的組織。但當時還沒有正式的標准合約。盡管確定了以智利銅棒、馬來西亞 、新加坡的錫分別作為銅和錫的基準級別,並以3個月作為遠期合同的交貨期(從聖地亞哥和新加坡到英國的航行時間大約為3個月),但對於鉛、鋅和生鐵的具體規格要求仍由洽談來確定。
由於董事會和會員之間對於價格報告方法以及對於圍繞交易圈進行公開交易的做法意見不一致,在1881年會員們組織了一個委員會並建立了一個新的公司,即金屬市場與交易所有限公司,並接管了原公司的資產。1882 年交易所搬到惠延頓路,並在那裡工作了98年。直到1980年,交易所才遷至目前種植園大樓的現址。
1899年銅和錫的交易開始採用現在交易的方式,即分上下兩場,每場又分為兩輪交易。而當時生鐵、鉛和鋅的交易是圍繞在一個小的次圈進行的,設有固定的交易時間和標准合約,直到1920年鉛和鋅才進入主圈進行交易。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取消了生鐵場內交易。當時由於交易所禁止在正式交易時間結束後的場內交易,使得一些商人們到大樓外面的街上去繼續進行交易。而在街上交易的喧嚷聲又引起了警方的干預,於是交易所便允許在正式交易時間結束後,可以繼續在場內進行非正式的交易,而由此引出的「場外交易」這個名詞卻一直沿用至今。
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暫時關閉以外,一直交易興隆。這些年來世界范圍工業的發展,新礦山的開發,各種壟斷市場的競爭,生產者的控制以及政治上的因素,給世界金屬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倫敦金屬交易所不斷地適應著這些變化,在貿易額不斷增長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將更多的金屬納入了交易范圍。銀的交易曾在1897~1914年和1935~1939年期間開展過,1968年又得以恢復,直到1989年6月最後取消,因為沒有必要在倫敦同時設有兩個銀的交易市場(倫敦另有一個銀磚交易商市場)。1962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在荷蘭鹿特丹建立了第一個英國以外的交割地點,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從此以後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交割地點逐步遍布歐洲並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
(二)英國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及上市品種
1、倫敦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876年12月,於1877年月開始交易。發起會員有300名,設交易廳。創建初期,主要經營的期貨商品為銅,此後,交易的品種逐步擴大。目前主要經營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2、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設立於1982年9月30日,位於倫敦金融區皇家交易所建築內,與英格蘭銀行相臨。經營品種主要以本地金融期貨為主,如長期政府債券、英鎊利率期貨等。現在其交易的對象是3月期的英鎊定期存款、英鎊長期國庫券、3月期的歐洲美元存款的利率期貨,以及英鎊、瑞士法郎、德國馬克、日元的外匯期貨。
3、倫敦商品交易所,成立於1993年7月1日,是由倫敦期貨和期權交易所改名設立的,該交易所的主要經營品種有7號可可、咖啡等品種。
4、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成立於1981年4月,是目前歐洲最大的能源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該交易所的主要經營品種為布倫特原油、汽油、無鉛汽油、食糖、巴羅的海貨運指數、小麥、馬鈴薯等品種。
(三)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體系
雖然英國在初期期貨市場發展中起步最早,但其現代期貨市場的產生、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國。美國是現代期貨市場的先行者,其成功的期貨市場管理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國,和美國一樣,英國現代期貨市場管理體系也是繼承了「三級管理」,即政府監管、行業自我監管、交易所自我監管的從上而下、分層次監督管理制度。但是,英國和美國有不同之處,那就是美國和英國盡管都是「三級管理」管理制度,但是,美國更加強調政府幹預期貨市場並且通過加強立法來管理,而英國卻以「自我監管」為主,政府對期貨市場的干預較少,除了某些必要的國家立法外,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完全由期貨交易所及行業協會等組織機構及政府立法領導下制定一些交易法規、條例,來保證期貨市場交易的正常運行。英國政府不直接干預市場,只有當市場出現不正常現象時,政府才運用法律手段間接管理市場和調控市場,即靠法治。政府行使這種有限的權力也是必須以有關法律為准繩。英國的法律體系較為健全和穩定,這為實現期貨市場管理的有序性、權威性奠定了基礎。
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為例,看一下英國期貨市場的管理體系。
1、英國政府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
在1986年以前,英國的期貨業一直由英格蘭銀行及貿易部門管理,近年來,由於信息業的快速發展和多數國家採取了對外匯的管理,使金融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也使英國政府在制定投資規定的總體結構上避免了過多的擔憂,對投資規定也做了許多變革。
1986年英國國會通過的金融服務法案和1987年成立的英國證券和投資委員會,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政府全面總結和回顧了過去40年對投資的有關規定。新的管理方式目的是建立一個靈活的控制機制,增強交易者的信心,提高效率,加強競爭。
政府對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管理除了許多明確的規定外,還對代表客戶資格的機構和各種商品市場的管理也有規定。為了確保交易所的交易,股票交易所的存在是必要的,而且強制要求記錄和發布價格。目的是達到」有秩序地進行貿易,向投資者提供適當的保護」,另外還規定交易所要負責自向成員的管理,來發生不希望出現的情況。交易所有義務與投資業規定負責的其他機構交換信息。
2、行業自律管理
自我管理的組織核心是由英國期貨市場委員會和期貨交易協會等代表了廣大確乎交易參加者利益的非政府機構組成。期貨市場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制定、處理有關期貨交易的各種規章、條例;負責處理期貨交易者根據規章、條例所進行的投訴;期貨交易所協會管理著英國5大期貨市場的具體業務,實際上控制了英國的期貨交易運作。
由於1986年金融服務法的設立,使英國傳統管理期貨貿易的方式改變了。1986年英國成立的證券與投資委員會有權管理期貨貿易和證券等金融交易,也就是相當美國金融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綜合體,並制定了有關管理期貨交易的細則。
倫敦金屬交易所及活動現在歸於證券與投資委員會的管理,遵守政府關於金融服務法規管理。證券與投資委員會是法律職能部門,在金融市場和服務中起著管理和制定規則的作用,該機構自負盈虧,屬於私營性質。金融服務法包括的范圍很廣泛,它涉及至市場、參與者和產品,原則一致。對投資業務的意義是從事投資業務者必須經過批准,其身份應符合民法和刑法的有關規定,投資業者獲批准由證券和投資委員會負責,也可以負責從全部投資業務的自我調節組織獲得。
自我調節組織是期貨經紀商協會,它對與倫敦金屬交易有產業務進行授權和嚴格的管理。由於規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投資者加以保護,所以那些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專為自己進行交易者不受該組織的管轄。
期貨經紀人和經紀人協會是自籌資金的組織,以開業律師為主,並得到股票交易所、金融界中間人、期貨和期公市場以及主管它們的理事會的支持,該組織與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的作用相同,但他們受證券和投資委員會的管理和監督。
3、交易所的自我管理
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集中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有色金屬大宗交易,交易所中的期貨價格是世界有色金屬期貨交易中的權威參考價格。其「自我管理」依賴交易所組織機構的確定,對經紀人活動的嚴格控制,交易方式的規定與交易方式來實現。具體由以下幾個方面:
倫敦金屬交易所本身是一個服務性機構,負責場所的管理並監督經紀人和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交易所由成員單位、專家和總裁組成15人的管理委員會進行管理,這個機構是交易所自我管理系統的核心,它向上受英國金屬行業協會的監督,同時它也是倫敦金屬交易所中的一切交易規則、條例的制定者,其管理措施具體有:
第一,倫敦金屬交易所目前有正式會員19家(英國有2家),其中18家是經紀人公司,另一家兼做一些其他生意。交易所管理委員會負責入會會員的申請批准、資格、資信審查等事務,並向會員收取每年2萬英鎊作為維持正常開支的費用。
第二,交易所管理委員會嚴格經紀人制度,使之保持中立性,經紀人不能直接參與市場交易,只能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從中收取傭金
第三,交易所為了保持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國際性,由管理委員會特別強調了交易商品的等級,目前,交易品種有銅、鉛、鋅、鎳、錫等6種有色金屬,但是,僅就銅來講,就有國際上負有聲望的生產廠家二三十個牌子的產品。並且交易所特別保證了交易商品質量等級的檢驗制度,上市交易商品須經交易所檢驗合格注冊,這就解決了交易者由於質量方面的原因而產生糾紛的根源。
第四,交易所管理部門為了使倫敦金屬交易所在國際金屬期貨交易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嚴格規定了期貨交易的期限。以前一般規定為3個月,有些期貨允許做到15個月,現在可以延長到27~39個月。延長交易時間增加了期貨交易所的管理負擔,管理委員會針對這種情況採取相應的配套措施如制定了規章制度來加強對交易所的管理。
第五,針對倫敦金屬交易所是國際性期貨交易所這個特點,再加上日益增加的交易量,交易所先後在鹿特丹,新加坡,英國和歐洲其他地方設立了18個倉庫,在日本還有專門存鋁都個倉庫。交貨倉庫是由倫敦金屬交易所從世界各地的儲運企業中優選出來,儲運公司發貨安全可靠,及時迅速,本身又不參加買賣活動,對交易雙方嚴守中立,廣泛受到客戶信賴。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管理委員會又派專人定期去檢查監督外地倉庫的運行情況,杜絕違反交易所法規的行為出現,把交易所的管理觸伸到世界各地。
第六,交易所管理委員會為了能充分發揮出交易所的商品保值、提供交易場所等作用,以及使倫敦金屬期貨交易所產生的交易價值具有權威性,以及能指導國際市場價格,特別重視採取一些維護交易所價格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權威性的措施,如設置專門的價格檢查督促小組,頒布規則防止人為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出現等等。
第七,對出現的糾紛進行仲裁。倫敦金屬交易所除了以上幾方面的管理措施外,交易所的資金結算由國際商品結算所有限公司(ICCH)來操作並由只進行管理。這個公司由英國巴克萊銀行,米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合銀行國民西敏寺銀行,渣打銀行等6家大銀行組成,並且在香港、巴黎、悉尼、墨爾本、奧克蘭、紐約、里約熱內盧等地設有分支機構,為交易所和市場組織提供國際性服務,另一方面,嚴格對加入本公司清算系統的交易所成員之間的結算進行控制和監督,並且開發了能包括大廳交易及圈外交易結算的獨特配套系統。這個配套系統保證交易所對市場來說經常保持「清滄、平倉」狀態。國際商品結算所實行了保證金政府,所有交易的期貨合約均需要有初始保證金,如果每天價格波動對他們造成不利的損失超過初始保證金時,結算所會對這些有效的頭寸要求補繳保證金,同時,結算所要求保證金有銀行擔保證明書。

⑥ 現在的銅價格

截止2020年,市場上的廢銅27元一斤左右,廢銅一般分黃銅和紫銅,黃銅13元一斤左右,紫銅20元一斤左右,2019銅最近價格不太穩定,現在各地廢舊物資價格都很低廢銅回收價格大約15至16元/市斤算好的了,廢銅種類很多,火燒線、馬達銅、黃雜銅等等,價格也會有所不同。地區不一樣價格也會有所區別。

銅的價格會因它的地區與品質不同而有所差異,市場上的銅價格大概在十幾元,二十多元一斤。目前銅在供需上還是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況,滬銅倉目前還是處在國內同期偏高位置。

(6)巴克萊國際微端交易所網站擴展閱讀

銅的供需庫變化

1、從供應端角度來講,銅礦供應是進入了減產周期,這是供應端長期的利多,這一點可以從國內煉廠和國外礦商達成的長單TC大幅下滑可以驗證。銅礦供應寬松,則礦商處於弱勢,煉廠處於強勢,TC上漲;反之,銅礦供應緊張,則礦商處於強勢,煉廠處於弱勢,TC下降。

2、除了根據TC的變化驗證供應端銅礦偏緊之外,南美智利那邊比較混亂,而智利又是全球最大的銅供應國,局勢混亂容易造成供應端的擔憂,例如銅的開采和運輸等,這些都是供應端虛的實的可以炒作的利多因素。

3、從需求端角度來看,在經濟下行周期,國家的基建又開始發力了,房地產的問題似乎有含糊不提了,所以銅的需求前景在這種情況下有所改善。

4、除了預期層面上的需求前景改善之外,四季度陸續出來的各項宏觀數據基本上都是超預期的利好,過度悲觀的預期階段性被證偽或者被修正。

5、再看國內倉單變化,滬銅倉單較今年上半年已經有了大幅的下降,但是依然處於國內同期偏高位置。

閱讀全文

與巴克萊國際微端交易所網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杠桿租金回報率 瀏覽:439
農產品期貨在哪裡交易 瀏覽:31
融資貸款居間合同 瀏覽:365
房山有網路黃金代理商嗎 瀏覽:995
疫情下的醫療股票 瀏覽:636
可以用黃金換鉑金嗎 瀏覽:448
傘形信託市場 瀏覽:993
2005年全國金融機構家數 瀏覽:66
外匯新聞網英國 瀏覽:378
中金黃金價格走勢圖東方 瀏覽:371
類金融上市公司 瀏覽:501
赫美集團會倒閉嗎 瀏覽:905
淘寶優惠券最高傭金 瀏覽:344
晉能集團與格盟合並 瀏覽:713
股票商譽網站 瀏覽:657
私人金礦的黃金賣給誰 瀏覽:794
湖北省國企上市公司 瀏覽:62
辦金融行業公司起名 瀏覽:283
四川非銀金融機構名單 瀏覽:202
上海銀行理財產品下載 瀏覽: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