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直接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活動進行。手段包括:規定利率限額與信用配額、信用條件限制、規定金融機構流動性比率和直接干預等。做法有信用分配,直接行動,流動比率和利率上限。 規定存貸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用的工具,起目的是為了防止銀行用抬高利率的辦法競相吸收存款和為謀取高額利潤而進行高風險存貸,如美國1980年前的Q條例。
選擇性信用控制工具主要有: 1.股票保證金比例 :指中央銀行對證券市場上已注冊上市和某些未注冊上市股票所使用貸款的比例加以信用控制。規定股票購買者需用其自有資金交付定金或保證金,其餘部分可用借入資金交付。對買賣證券保證金規定的百分比視金融市場及經濟形勢而變動。對股票購買者、經紀人、銀行和其他貸款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貸款發放進行控制(如美國的U字和G字條例),或借款人的活動(如美國的 X字條例)。可以在不改變其他經濟部門需求的情況下,調節對證券市場的放款。 2. :指中央銀行為控制消費信用,對消費者分期付款購買耐用消費品的貸款規定最低定金和還款期限。在需求過旺及通貨膨脹時,通過提高首期付款金額、縮短分期付款期限等辦法加強,緊縮消費。反之,在需求不足及經濟衰退時,放寬對分期付款的管制,以刺激消費量的增加。3.不動產 :指中央銀行對一般商業銀行的客戶不動產貸款實行。中央銀行可通過限定商業銀行不動產貸款的最高限額、最長期限、第一次付款比率、分期還款的最低金額以及調整利率,限制商業銀行對不動產的放款,阻止地產投機,以此影響對不動產的需求,確保經濟資源的合理利用。4.優惠利率 :指中央銀行為鼓勵國家要求重點發展的經濟部門,如出口工業、重工業、農業等,制定較低的貼現率或放款利率。在經濟不發達國家採用較多。5.預繳輸入保證金 :中央銀行為遏制進口的過分增長,採用要求進口商預繳進口商品總值的一部分款項作為保證金,存於中央銀行。此多為國際收支經常出現逆差的國家所採用。這就是
信用控制分和間接信用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自身建立的信用控制,間接信用控制指的是第三方介紹,推薦甚至背書。當然在金融領域中這個概念也指實質性的交易:是指企業之間的沒有通過金融機構的信用往來,間接信用控制則是指企業之間通過金融機構進行的融資。 間接信用控制的應用往往多於。進一步講,間接信用控制還比有效,甚至高於。在市場經濟下,它可以使生產力擴增,使交易擴增。反之,則可以使生產力下降,使交易下降。英美體制下的信用制度和信用報告是間接信用控制最好的詮釋。這些特立獨行、私立而非國有、不依附於任何政府機構而公開發行的國債、企業債和個人評級報告能使一個企業股票大漲或者資金來源枯竭,能使銀行信貸向信用報告有污點的個人關閉大門。而2011年開始的希臘信用危機就是因為評級機構降低了它的主權債信用評級,使資不抵債的現實浮出水面,原有國債價格立即大幅度縮水,從而引發各界的恐慌,極大地削弱了希臘融資能力,以至於鬧得多少年之內都沒有人願意借錢給它。間接信用控制高於的例子隨處可見。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就是第三方,就是媒介或者說中介,而機構就是典型的第三方。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對銀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數量以及存款利率進行。一般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很少採用這類方式。
『貳』 經濟學中,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內容是什麼並分別作名詞解釋。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備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
1、存款准備率:是中央銀行規定各金融機構的存款准備金額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央行對存款准備率的調控其實是一種宏觀經濟政策,上調存款准備率時,各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就會下降,市場流通的貨幣量減少,這就是緊縮的貨幣政策。
2、貼現率: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照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就是貼現率。一般情況是貼現率小於市場利率。
3、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通過買賣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來調節貨幣市場的一種貨幣政策。這種政策有很高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但是要想完全發揮其有效性還在不斷的探索中。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但要同時實現,則是非常困難的事。在具體實施中,以某項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經常會干擾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因此,除了研究貨幣政策目標的一致性以外,還必須研究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性及其緩解矛盾的措施。
隨著經濟的增長,價格應趨於下降,或趨於穩定。因為,經濟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新生產要素的投入,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前提下,生產的增長,一方面意味著產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所以,穩定物價目標與經濟增長目標並不矛盾。
在開放經濟中,貨幣政策的效果還要因為資金在國際上流動而受到影響,例如,一國實行緊的貨幣政策時,利率上升,國外資金會流入,若利率浮動,本幣會升值,出口會受到抑制,進口會受刺激,從而使本國總需求比在封閉經濟情況下有更大的下降。
貨幣政策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遠不止這些,但僅從這些方面來看,貨幣政策作為平抑經濟波動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叄』 信用管理的名詞解釋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進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數最大為「1」,最小等於「0」。前者表示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全部佔有了;
『肆』 證券市場;、融資融券;、信用交易、;風險控制、分別翻譯成英文
securities business,
Margin requirement 或者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oad exchange.
credit trading或者Margin trading
Risk Management;risk control
『伍』 名詞解釋:信用貨幣
作為金屬貨幣符號在市場上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證券。有支票、期票、銀行券等,而以銀行券為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從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中產生。
與紙幣不同,可使相當大的一部分交易不需用貨幣。信用貨幣可以不斷地從一人轉讓給另一人,而由發行者負責兌現清償。體現著債權人和債務人的信用關系。
信用 :
①誠實,遵守諾言而取得的信任:守信用。 ②貨幣借貸和商品買賣中延期付款或交貨的總稱。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
包括:
(1)銀行信用,是以銀行為一方的貨幣借貸活動;
(2)商業信用,是以商品交易中任何一方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的短期信用活動;
(3)國家信用,是以國家為一方的借貸活動(如發行公債);
(4)消費信用,是對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信用(如分期付款)。 ③信任重用:能否信用能人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
貨幣 : 充當一切商品的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購買任何別的商品。
信用貨幣就是以信用作為保證,通過信用程序發行和創造的貨幣。信用貨幣是代用貨幣進一步發展的產物,目前成為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採用的貨幣形態,可以說,信用貨幣是金屬貨幣制度崩潰的直接後果。
20世紀30年代,由於世界性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相繼爆發,各主要西方國家先後被迫脫離金本位和銀本位制度,所發行的紙幣不能再兌換金屬貨幣,在這種情況下,信用貨幣便應運而生。
信用貨幣制度在全球的推行又分為了兩個步驟,而這兩個步驟的實現又是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兩個國際貨幣制度來進行的。前者切斷了黃金與紙幣在國內的自由兌換關系,後者切斷了黃金與紙幣在國際上各國政府間的自由兌換關系。
『陸』 名詞解釋'信用風險''風險防範',謝謝!
信用風險
由於借款人或市場交易對手違約而導致的損失的可能性,更為一般地,信用風險還包括由於借款人的信用評級的變動和履約能力的變化導致其債務的市場價值變化而引起的損失的可能性。
風險防範
風險防範是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檢察等活動來阻止風險損失的發生,消弱損失發生的影響程度,以獲取最大利益。證券交易的風險防範通常可以從制度、檢察和自律管理等方面著手,以達到消除或減緩風險發生的目的。
『柒』 證券市場;融資融券;信用交易;風險控制翻譯成英文
Stock Market
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ending
Credit Trading
Risk Control
『捌』 什麼是信用賬戶持倉證券集中度進行控制
你好,這個控制指的是你信用賬戶中單只證券持倉不能高於總市值一個特定的比例。這個比例隨你賬戶擔保比不同而變動。總體而言,擔保比越高,限制就越寬松。
『玖』 什麼是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direct credit control) 中央銀行 在一般性 貨幣政策工具 之外,尚有質的控制, 或稱選擇性政策工具和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信用控制和 間接信用控 制、 消費者信用控制 、 證券信用控制 、 不動產信用控制 、 優惠利率 等 貨幣政策工具。
『拾』 證券市場;融資融券;信用交易;風險控制翻譯成英文 四個詞語
Stock Market
Financing and Securities Lending
Credit Trading
Risk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