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斯拉b隨時間勻速增加,有什麼特點
這個磁感應強度B是時間的函數,從你題目的原圖中,這個磁感應強度對時間的變化率1B/s。
⑵ 股價都漲到500美金了,但特斯拉真值這么多錢嗎
在中國市場,最便宜的落地接近30萬的Model3,同樣預算能買到寶馬和賓士里的中低配,奧迪A4L的高配。Model3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從這些車型手裡一年搶走十幾萬訂單?這相當於C、3系、A4L任一款車全年的銷量。
從進口版Model3實際銷售情況看,也並沒有對豪華B級車市場造成足夠大影響。這並不是價格的問題(畢竟進口版更強溢價能力,中國消費者是認的),而是因為電動車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不方便、續航短、不穩定的代名詞,在選車時根本不會考慮。更何況,從進口Model3來看,已經暴露出一些做工品質方面的問題。
中國市場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盤子有多大?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規模89.5萬輛。照此趨勢,預計全年大約不超過100萬輛。其中約2/3是純電動乘用車。換句話說,純電動乘用車總規模每年只有六七十萬輛。
如果特斯拉一年就要拿走十五六萬銷量,相當於市場的20%-30%都歸了特斯拉。這可能嗎?
就算是如機構最樂觀預測,2020年新能源車總盤子預計會上漲到150萬輛。就算純電車達到100萬輛規模,特斯拉要實現15萬輛以上規模,佔比要達到15%-20%。
想想,這可能嗎?強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每家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0%左右。有人說,特斯拉在美國純電車市場已經佔到了70%份額,但北美的情況不能套用中國。特斯拉在美國的對手是日產、寶馬、奧迪、大眾。這些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存在感也很低。特斯拉在中國想復制美國的神話,很難。
現在各種研究機構對特斯拉2020年中國市場的預期,非常不統一(反正觀點也不用負責):有說預期在兩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0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5萬台規模的。至於相信誰,全看你願意相信誰。
最後說說
其實筆者對特斯拉在中國的預期不樂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難發現,即便是去年六七十萬輛的電動乘用車銷量,其中也約有60%-70%是賣給了非個人客戶,流向了計程車、共享專車、公務用車等市場。此外去年純電動車下滑,除了政府和企業采購飽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燃油車牌照政策的放開。所以私人用戶對純電動車的真實需求到底有多少?其實還真不好說。別忘了蔚來、小鵬、威馬,有一個算一個,2019年的交付量普遍距離目標甚遠,甚至只完成了20%-50%。這說明其實電動車企,對市場的預期普遍過於樂觀,而且是樂觀的太離譜!
放眼全球,其實電動車的市場也不大。2019年全球也就在150萬輛規模,其中中國約佔一半,美國約有二三十萬輛。其他是歐洲、日韓等。而且中美兩個主要市場今年增長都開始乏力。所以電動車還遠遠談不上能顛覆誰。
有人說,Model3強就強在沒有競爭對手。筆者認為這話也屬於自我催眠。且不說BBA們正在加速進場,且不說一大堆互聯網勢力和國產品牌已經搶先布局。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差,而時間差是怎麼來的?就在於傳統巨頭們覺得「電動車市場還是太小」,還在為「賺燃油車的錢」還是「賺電動車的錢」猶豫不決,但關鍵的技術、製造、成本優勢等壁壘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傳統巨頭一旦決定轉型,一夜之間,特斯拉周圍就可能站起一大堆競爭對手。
特斯拉在中國的唯一機會,也許就如某些分析所說,像美國一樣,國產Model3能激活一大批中產階層,使之成為一種消費風尚和圈層文化。換句話說,一半靠產品,一半靠情懷。
只是,經歷了電動車騙補、自燃、充電難、續航虛標等多重風雨洗禮的中國市場,對電動車充滿了復雜情感的中國消費者,能給Model3這樣的機會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特斯拉的股價未來還會繼續漲嗎
Loup Ventures資深科技分析師Gene Munster周一表示,特斯拉的股價在未來三年內可能會再上漲300%,達到2500美元,稱特斯拉未來可能會進入保險、暖通空調等領域。
「馬斯克最近表示,汽車價值的30%至40%可能用於保險,這意味著特斯拉考慮提供自己的保險並提高利潤,這是一筆高利潤率的收入。更不用說他們圍繞空中編程所做的一切,甚至還可以在暖通空調領域做些什麼。」
芒斯特(Gene Munster)還指出,發展飛行計程車也可以推動特斯拉股價上漲,早前還有投資者看好特斯拉太陽能屋頂業務。
(3)特斯拉股票b擴展閱讀:
此前股價遭知名「大空頭」看空
據新華財經,北京時間12月2日,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空頭」投資者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在做空特斯拉,並且@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勸他趕緊套現。
伯里的言論讓特斯拉的股價在當天一度下跌超7%。最後收跌2.73%,報收於568.82美元。
隨後,資產管理公司Copal Capital轉發了伯里的推文,並表示:「我們也正在做空特斯拉。就目前而言,我們甚至讓這一空頭頭寸超過了我們通常的倉位。」
而在上周,馬斯克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信中承認,特斯拉的利潤率相當低,在上一個年度中僅為1%左右,近期股價的高漲來自投資者對未來利潤的期望,而不是近期的業績。但如果特斯拉不能滿足投資者的期望,特斯拉的股價將可能「瞬間崩盤」。
⑷ 什麼是特斯拉
特斯拉(汽車品牌)
Tesla(汽車廠商)即特斯拉(汽車品牌)。
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一家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以及零件的公司,只製造純電動車,成立於2003年,總部設在了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1]。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一家以美國矽谷為基地,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電動車生產及設計公司,其總部位於加州帕羅奧圖。特斯拉由斯坦福大學的碩士輟學生馬斯克(Elon Musk)與碩士畢業生J.B. Straubel於2003年創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而不是混合動力車。目前生產的車型包含Tesla Roadster, Tesla Model S, Tesla Model X。[2]其創始人馬丁·艾伯哈德是矽谷工程師、資深車迷,而投資人是SpaceX,Paypal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2]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1]。
特斯拉Tesla汽車集獨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與先進的技術為一身,從而使其成為公路上最快且最為節省燃料的車子。[3]特斯拉得名於美國物理學家以及電力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的塞爾維亞姓。[4] 公司名稱特斯拉汽車公司外文名稱Tesla Motors, Inc.總部地點美國加州矽谷成立時間2003年經營范圍純電動汽車公司性質外資企業簡稱Tesla
⑸ 特斯拉股價漲了多少
12月7日晚,特斯拉股價漲逾7%,報641.76美元,總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是豐田的3倍多回。特斯拉12月7日單答日就增長了404億美元,目前總市值達6083.25億美元,遠遠超過排在第二的豐田,其市值為1931億美元。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身價也一夜增長84億美元,突破1500億美元,達到1511億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二,僅次於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的1850億美元。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以1290億美元排在第三。
(5)特斯拉股票b擴展閱讀
市場瘋狂買入特斯拉的原因:
讓市場真正瘋狂買入特斯拉的原因是其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地位。10月份的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排名中,特斯拉Model 3是世界上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並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電動汽車。
今年到目前為止,特斯拉已經售出了約26.1萬輛Model 3,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占據了12%的巨大份額。投資者看中了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絕對地位,以及其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因此特斯拉的股票成為投資者資產中重要的組合配置。
⑹ 特斯拉股價暴跌21%,這對A股會有影響嗎
會有部分影響,相關的特斯拉概念股,還有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股票應該都會受到特斯拉暴跌的影響導致下跌。
特斯拉身為新能源領域的龍頭公司,那麼它的下跌無疑會對股市新能源領域造成影響。雖然此次特斯拉暴跌,無疑會將A股的一部分股票拖下水。但是在股民看來,這樣的下跌反而是正常的,因為不管是特斯拉還是新能源領域,此前都已經漲得非常高了,就算新能源領域成長性再好,但是當它漲到虛高的時候,最終都會先跌下來的,當然也無需太擔心,跌下來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上漲。
一時的漲跌對優秀的公司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⑺ 為什麼特斯拉銷售這么能裝& . B
廠商賣車的渠道是4s店,對終端銷售定價有控制權,如果可以任意被某個公司或個人批量買車再降價轉賣會擾亂廠商在這個市場的定價策略。至少我的理解是這樣,不過從特斯拉的行為來看,你說的也不無道理,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美國公司不都這鳥樣。
⑻ 受疫情等原因影響 特斯拉股票受重創
受疫情影響,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下滑,截止於29日,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市值縮水超400億美元。截止於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特斯拉股價連續暴跌27.37%,報667.99美元,市值縮水至1227億美元。
而另一件事是受美國特斯拉車禍的影響,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聽證會上表示,特斯拉的系統沒有充分確保司機保持注意力,並建議需要更強大的監控系統,特斯拉駕駛系統Autopilot未能正確輔助駕駛者,而這些系統現在已經成為標准配置。但目前NTSB只有建議權,還不能強制執行。
本次車禍特斯拉雖未被強制執行,但未來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utopilot可能會被暫時關閉。種種原因,特斯拉近24天內股價已經下跌近3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