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2012年公司年報數據為標准, 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
一般簡單演算法就是:財務杠桿系數DFL=息稅前利潤EBIT/(息稅前利潤EBIT-所有的利息I),如果有優先股,在分母里再減去「優先股股利/(1-所得稅率)」。「息稅前利潤」在利潤表中,利潤總額加上利息;如果題目中沒有說明利息是多少,只給了兩個報表,「利息」就是「財務費用」。
❷ 查找一家上市公司2012年的年報可以通過哪些種方式
1、未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登陸交易軟體,按F10,在「操盤必讀」里可以看到「擬披露年報」,上面顯示的時間就是該公司年報發布時間,在這個時間滬市A股登陸上交所網站、深市A股(含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登陸深交所網站,就可以看到該公司年報。年報里有詳細財務報表。2、已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登陸上交所或深交所網站查詢。如滬市A股,直接登陸上交所網站,點擊「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公告」旁邊方框內輸入要查詢的上市公司代碼,即可看到該公司所有已發布公告,當然也包括歷年的年報。
❸ 2012年已經結賬,還未報年報,2013年發現去年少征增值稅然後又補繳了,賬務該如何處理
抄「增值稅檢查後的賬務調整」
增值稅檢查後的賬務調整,應設立「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專門賬戶。凡檢查後應調減賬面進項稅額或調增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數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凡檢查後應調增賬面進項稅額或調減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轉出的數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全部調賬事項入賬後,應結出本賬戶的余額,並對該余額進行處理:
1.若余額在借方,全部視同留抵進項稅額,按借方余額數,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本科目。
2.若余額在貸方,且「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無余額,按貸方余額數,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
3.若本賬戶余額在貸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有借方余額且等於或大於這個貸方余額,按貸方余額數,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4.若本賬戶余額在貸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有借方余額但小於這個貸方余額,應將這兩個賬戶的余額沖出,其差額貸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
上述賬務調整應按納稅期逐期進行。
根據上述規定,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檢查出的未記進項稅額等,即「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借方應記數,可以全部視同當期留抵數額,轉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的借方。
第二,檢查出的未記銷項稅額等,即「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貸方應記數,可以全部用於抵消當期留抵數額,抵完後,有餘額再將其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上繳國庫。
第三,檢查出的「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數額,必須按納稅期逐期進行滾動計算,不能將其統算,否則將違背增值稅原理。也就是說不逐期計算,可能會產生用前期未繳增值稅,去抵消後期的進項稅額,造成前期欠稅,而後期卻出現企業未欠稅,有時還有留抵稅額的情形。另一方面按期進行滾動計算,也可以如實計算滯納金的數額。
舉例說明如下:
某國稅局當年11月份,對某工業企業一般納稅人7月~10月增值稅納稅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如下問題。
1.7月15日企業銷售產品,收取優質費4680元,送貨上門支付運費3000元,企業會計處理為:
①借:銀行存款 4680
貸:營業外收入 4680
②借:產品銷售費用 3000
貸:銀行存款 3000
2.8月12日企業為在建工程購入物資,支付運費10000元,會計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資9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00
貸:銀行存款10000
3.9月17日,企業用產品還欠款,其成本價4000元,售價5000元,企業未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出庫單直接結賬,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付賬款5850
貸:產成品5850
4.10月6日企業用產品捐贈,售價10000元,成本價8000元,企業做如下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8000
貸:產成品8000
針對上述問題分析如下:
1.7月15日收取優質費,屬價外費用,應並入不敷出銷售收入中征稅。調賬為:
借:營業外收入 680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680
②銷售產品而支付的運費可以抵扣稅金。
3000×7%=210(元)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210
貸:產品銷售費用 210
由於7月份企業「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賬戶無余額,則按規定應將當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賬戶余額470元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賬戶作:
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47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470
2.8月12日企業為在建工程購入貨物,而支付運費其進項稅額不得抵扣,調賬為:
①借:在建工程—工程物資 700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700
由於8月份企業有留抵進項稅1000元,則還需記:
②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7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700
此時8月份留抵數額實際變為300元。
3.9月17日用產品還欠款,應視同銷售,計提銷項稅額:5850×17%÷(1+17%)=850(元);
調賬為:
①借:產品銷售成本 4000
產成品 1850
貸:產品銷售收入 5000
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850
由於8月份查出700元屬多記進項稅額,則此時應將700元滾動至9月份計算增值稅當中。即上期留抵數額變為300元(1000-700),則:
9月份應納稅金=5500+850-(3000+300)=3050(元)。
企業已繳1500元,尚欠(3050-1500)1550元。
調賬為:
②借:應交稅費—轉出未交增值稅710
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 850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550
4.10月6日,企業用產品捐贈,應視同銷售,並按成本轉賬、售價計稅。
調賬為:
①借:營業外支出1700
貸: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1700
由於10月份企業有留抵稅額800元,可將「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賬戶余額1700元,直接沖減留抵數後,再對其差額補稅。
②借:應交稅費—增值稅檢查調整17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00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900
綜上:企業應補繳增值稅為(470+1550+900)=2920(元)。同時根據編制的調賬分錄登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明細賬。
❹ 請問下2012年會計年報中有附01薪酬表、附02稅費表中,要填期末賬面余額,年初賬面余額
賬面余額是指相對應的科目賬上的余額
列如薪酬表就應該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的年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填列,這就與資產負債表的應付職工薪酬數據對應上了。
應交稅費也是如此。
❺ 2011年年報和2012年年報FINANCE(30)/FINANCE(1)如何編程公式
作業自己做吧
❻ 根據2012年新發布的上市公司年報,如何進行財務分析誰能給個答案,或者找一下之前的年報分析文章也行
建議你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面分析。一企業不同會計年度的對比。二、行業平均水平的對比(如果有的話)。
可以運用財務指標,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從償債能力、獲利能力、發展能力、運營能力幾個方面論述。通過與歷史數據以及行業數據的對比得出12年目前財務狀況並結合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及戰略部署預計未來一段期間的公司財務狀況。
不知對你是否有幫助,望採納
❼ 2012年的所得稅年報,財務報表有調增,那是填調整前的還是調整後的報表呢
1、當然是調整前的。
2、所得稅調整專門針對的是稅法的調整,未調整前是按照會計法的處理。
❽ 求 銀監會2012年報。。。急急急。。。
http://www.cbrc.gov.cn/index.html
❾ 論壇里2012年報上交的有多少人啊
哈哈,已經三個了啊,咱們再等一兩天,看看一共多少人(估計不會超過10個吧),然後咱們建立個Q群,大家互相幫助,希望群里的人都能考上!想想在去報到前就全都認識了,那時多有趣的事情啊!!!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