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龍碳匯基金是不是騙局現在情況怎樣
事實上,目前如「國龍碳匯基金」這樣的機構和網站並不少見。但據本報記者調查核實,目前我國通過CDM能在國際市場交易的森林碳匯項目只有5個。市場上類似「國龍碳匯基金」的項目涉嫌作假。真假「碳匯」紐約並不存在「碳匯交易所」。
簡單的說,所謂碳匯交易,就是發達國家出錢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排放指標,這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補償的一種有效途徑。這種交易是一些國家通過減少排放或者吸收二氧化碳,將多餘的碳排放指標轉賣給需要的國家,以抵消這些國家的減排任務,並非真正把空氣打包運到國外。
碳匯,一般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說是森林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京都議定書》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UNFCCC締約方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達成。它包含除了UNFCCC之外法律上所需承擔的義務。議定書附件B中包括的各國(多數國家屬於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及經濟轉軌國家)同意減少人為6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諾期內排放量至少比1990年水平低5%。
② 龍商通碳匯交易所正式朋友買了龍商通碳匯請問是騙子嗎
這個你要看他的平台資金是否有銀行來監管的
③ 森林碳匯的市場交易
中國已經明確把增加森林碳匯作為了一個重要的增匯的措施,而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是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台。2011年11月1日,經國家林業局同意,由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合作開展的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在浙江義烏正式啟動。儀式上,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為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頒發了「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台」銅牌,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10家企業簽約認購了首批14.8萬噸林業碳匯。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經國務院批准,於2010年7月19日成立,是我國第一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經浙江省政府批准,於2010年12月6日成立,是全國唯一的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台,主要從事林權交易、原木(木材)等大宗林產品交易、林業碳匯交易等。
以德國為例,說德國雖然目前(2010年)森林覆蓋率超過30%,但是卻沒有申請CDM的項目。原因是如果申請森林碳匯的CDM項目,就必須證明這片碳匯林是為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額外」種植的。並且由於樹木種類的不同,年份的不同,甚至土壤土質的不同帶來的固碳性的不同,這些都給計測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五大環節
這5大環節包括:①生產標准,②計量碳匯的標准,③認證標准(即檢查驗收的標准),④交易的規則,⑤交易的標准。關於交易的標准應由交易所來制定和執行,而認證標准則應該由生產方和交易方之外的第三方來完成。認證驗收的第三方機構,也在建立培訓中。
④ 中國目前有多少家碳交易服務公司
1、目前,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交易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由此延伸出來的碳交易服務公司有非常多,目前還沒有這類公司數目的統計數據,所以具體數字是無法得知的。
2、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⑤ 怎麼開碳匯交易所公司啊
呵呵 國家會同意你開嘛?哈哈哈哈別瞎想了 碳交易其實就是美國人玩的花樣
⑥ 哪裡可以找到中國各大碳排放交易所的交易情況
碳排放交抄易所的交易襲目前國內剛剛起步,有些城市已經建立交易評估及交易平台,有些還在准備之中,給你幾個網址,那裡有些相關的信息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http://www.chinatcx.com.cn/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 http://www.cerx.cn/
中國環境能源交易網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http://www.cneeex.com/
⑦ 全國有多少個碳排放權交易所
現在是7個試點省市有碳排放權交易所
⑧ 2022年湖南省會 長沙 會成立碳交易所嗎我想炒碳!
木碳很穩定不會放壞,所以肯定能用。我們現從地下采出的煤碳,是幾億年前的。所以你的放一年根本不會有問題。
⑨ 碳匯交易平台建立需要哪些條件
李怒雲近影 隨著中國碳匯林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不斷凸顯,「林業碳匯」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我們就中國林業碳匯的發展問題,專訪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國家林業局氣候辦常務副主任李怒雲教授。 問:發展碳匯林業對於我國社會經濟有何意義? 李怒雲:通過發展碳匯林業不但能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較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而且成本較低,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多種效益。它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給當地農民帶來收益;另外,雖然我國尚未規定企業的碳減排指標,但要求企業轉變生產方式,減低能耗,減少碳排放將成為趨勢。在減少碳排放難度較大的情況下,通過林業措施吸收二氧化碳,發展碳匯林業,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個減排緩沖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減排壓力。 發展碳匯林業,充分發揮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和適應功能,能為我國贏取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 問:碳匯交易平台的建立需要哪些條件? 李怒雲:國家發改委表示,「十二五」期間,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開展碳交易的試點。碳交易實際是碳信用指標的交易,而碳信用主要來自於減排和碳匯。在目前碳市場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我們正在開展相關的研究,為碳匯交易做准備。 碳匯要進入交易至少應有4個環節:一是要有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二是要有產品即碳匯;三是要有與國際接軌的計量、監測體系以及第三方認證、注冊等;四是要有碳匯買家。 問:我國林業碳匯項目實施在國際上處於怎樣的地位? 李怒雲:在國際上,雖然我國林業碳匯管理起步較晚,但在清潔發展機制碳匯項目方法學和林業碳匯管理工作上,我們走在了國際前列。此外,我國建立的公益性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其運行模式和規范的碳匯造林項目管理,在多次的國際交流中,受到國外專家稱贊,「你們做得很規范,計量方法與國際接軌,又不失中國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問:為發展碳匯林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未來將有哪些舉措? 李怒雲:國家將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加投入,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著力推進森林經營,全力加強森林保護,努力增加森林碳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重點採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積極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碳匯能力;第二,大力提高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碳匯功能;第三,突出加強森林保護,減少森林碳排放;第四,發展生物質能源,積極促進節能減排;第五,提倡多使用木材,增加木質林產品碳儲量。 問:為什麼中國乃至國際社會都越來越關注碳匯事業? 李怒雲:工業減排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人類大規模排放溫室氣體引發全球變暖的問題又亟待解決。所以越來越多的專家把目光轉向了地球之「肺」——森林,希望通過增加碳匯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森林碳匯雖然是間接減排,但它的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較強。一般情況下,每公頃森林一年大約能吸收10-40噸二氧化碳。
⑩ 碳排放交易所國內有幾家,是不是政府機構目前有沒有具體交易
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回放權交易所。答
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
這三家交易所的自願減排交易生意比較清淡,且大多具有「演示」性質。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處長王庶在此間另一個關於碳市場的邊會上說,自願減排以企業社會責任和個人覺悟作為交易前提,技術條件雖已基本具備,但在缺乏總量限制激勵的情況下,需求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