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證券投資的分為哪三個主要的層次
證券投資的三個層次--劉濠德的投資理念
證券時報
劉濠德從自身在證券投資市場上的成長出發,按照成長階段,把投資者劃分為三個層次:博技術、博長線和理性預測。(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劉濠德本人也和多數投資者一樣,一開始就沉迷於技術分析的研究。他說技術分析的重要特徵就是技術指標的量化統計,而經典技術指標的值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在時刻處在變化運動中的市場中經常是失靈的,劉濠德曾經把一些經典技術指標拿到深滬市場上的每隻股票上去驗證,得出的結論是:准確的和不準確的平分秋色。其實技術指標包括KDJ、BOL和它所反映的股價走勢只不過「雞」和「蛋」的關系,往往都只是對K線走勢的另一種描述。
另外,市場上常常揭示出長線投資者獲取超額利潤的新聞,於是有人提出了長線是金的提法,但也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長線投資應當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劉濠德認為,目前長線投資至少存在兩個問題:第一,由於信息披露的不夠規范,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溝通渠道不暢通,於是造成信息嚴重不對稱的現實;第二,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不足,往往引爆各種地雷和踏上陷阱。(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劉濠德進一步認為,無論是拘泥於技術分析,還是在沒有足夠判斷的情況下就長線投資,都無疑於下賭注,技術派的賭注是下在技術指標的准確性上,而長線的變數則更復雜,不可控的因素更多。
劉濠德認為投資的最高境界在於建立一套合理的預測機制,而這種機制是動態的,既源於經典理論,又有自己的主觀能動。劉濠德通過幾年來的對經典理論的鑽研,並時刻找出理論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並不斷修正,在動態的修正中發現了內在的規律,並通過對兩年來大勢的預測來看證明是非常精確和有效的。這種運動和主觀修正的相應變化是市場的最高法則。
劉濠德的最高法則時刻在運動和變化之中,如果能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意味著既有的市場機構已發生了改變,因而預測機制也會隨之變化,因此,劉濠德認為無論是索羅斯理論、還是江恩理論,只能作為一個研究的起點而不是目的。劉濠德忠告投資者,炒股只能靠天道酬勤,誰都幫不了你。
劉濠德也坦言,他所說的理論盡管對大勢的研判很准確,但個股的復雜性更強,銀行出身的他更能對企業產業周期和宏觀經濟結構、經濟景氣周期等方面加以驗證,從而進行方向選擇。他說,投資一隻股票,就等於貸款給一家企業,是無息的,並且沒有任何的抵押,他說他現在准備建立一個產業投資研究基金,根據產業周期進行股市和實業投資,擴大資金利用率,把風險降低到可控范圍內。
http://www.sbl365.com/news/bottom.asp?title=%D6%A4%C8%AF%CD%B6%D7%CA%B5%C4%C8%FD%B8%F6%B2%E3%B4%CE%A1%AA%A1%AA%C1%F5%E5%A9%B5%C2%B5%C4%CD%B6%D7%CA%C0%ED%C4%EE
㈡ 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分為哪四個層次
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並頒布的法律。
(2)由國務院制定並頒布的行政法規。
(3)由證券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4)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規則。
以上四個層次的法律效力依次降低。法律效力最高的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並頒布的法律,最低是由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業協會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規則。
(2)從證券市場按層次劃分擴展閱讀
法律規則
隨著《公司法》、《證券法》的頒布實施,我國證券市場初步形成了以《證券法》為核心,包括250多件法規和規章在內的證券市場法律法規體系。這一體系以《證券法》、《公司法》為核心,以配套證券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以及自律性規則為基本內容,奠定了證券市場規范發展的法律基礎。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 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 1994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5日修改)
法規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發布 1993年4月22日起施行)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國務院發布 1993年8月2日起施行)
規章
《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規定的實施細則》(國務院證券委發布 1995年12月25日起施行)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國務院證券委發布 1997年11月14日起施行)
《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國務院證券委發布 1997年12月10日起施行)
《證券市場禁入暫行規定》(中國證監會發布 1997年3月3日起施行)
《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國務院證券委發布 1993年9月2日起施行)
自律規則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分別發布 2001年6月8日起施行)
《深圳、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深圳、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發布 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管理暫行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 1998年8月10日起施行)
㈢ 證券市場分為幾個市場.
中國證券市場從狹義上來說,一般是指比較活躍的資本證券市場、貨幣證券市場和商品證券市場,是證券產品(股票、債券,商品期貨、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發行和交易的場所。因此,中國證券市場可以根據不同的依據進行多種分類:
1、根據證券市場的層次結構,也就是進入市場的先後順序,將證券市場分為發行市場(又稱為一級市場)和交易市場(又稱為流通市場)。
2、依有價證券的品種可以將證券分為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衍生品市場。
3、按交易活動是否在固定場所可以分為有形市場(場內市場)和無形市場(場外市場)。
(3)從證券市場按層次劃分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特徵:
1、證券市場是價值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是價值的直接代表,其本質上只是價值的一種直接表現形式。雖然證券交易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有價證券,但由於它們是價值的直接表現形式,所以證券市場本質上是價值的直接交換場所。
2、證券市場是財產權利直接交換的場所。證券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是作為經濟權益憑證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券等有價證券,它們本身僅是一定量財產權利的代表,所以,代表著對一定數額財產的所有權或債權以及相關的收益權。證券市場實際上是財產權利的直接交換場所。
3、證券市場是風險直接交換的場所。有價證券既是一定收益權利的代表,同時也是一定風險的代表。有價證券的交換在轉讓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把該有價證券所特有的風險轉讓出去。所以,從風險的角度分析,證券市場也是風險的直接交換場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證券市場
㈣ 證券從業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哪些
2003年,中央提出樹立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經過十多年的開展 與健全,我國逐步 樹立 起包括 滬深證券買賣 所的主板市場、科創板市場、深圳證券買賣 所的創業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股權買賣 市場、券商櫃台市場、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私募基金市場等外 容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其中,主板市場、科創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屬於場內市場,區域股權買賣 市場、券商櫃台市場、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和私募基金市場屈於場外市場。900
㈤ 論述中國證券交易所的市場層次結構並指出他們的主要區別
1.主板市場
一般而言,各國主要的證券交易所代表著國內主板主場。主板市場對發行人的營業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標准較高,上市企
業多為大型成熟企業,具有較大的資本規模以及穩定的盈利能力。相對創業板市場而言,主板市場是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狀
況,有「宏觀經濟晴雨表」之稱。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板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2月19日正式營業;深圳證券交易所於
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
200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批復同意,深圳證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市場。
中小企業板塊的總體設計可以概括為「兩個不變」和「四個獨立」。「兩個不變」是指中小企業板塊運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與主板市場相
同;中小企業板塊的上市公司符合主板市場的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四個獨立」是指中小企業板塊是主板市場的組成部分,同時實行運行獨立、監察獨
立、代碼獨立、指數獨立。
從制度安排看,中小企業板塊以運行獨立、監察獨立、代碼獨立和指數獨立與主板市場相區別,同時,中小企業板塊又以其相對獨立性與創業板市場相銜接。
2.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市場又被稱為「二板市場」,是為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融資服務的資本市場。
創業板市場的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風險投資機制中的作用,即承擔風險資本的退出窗口作用;二是作為資本市場所固有的功能,包括優化資
源配置、促進產業升級等作用,而對企業來講,上市除了融通資金外,還有提高企業知名度、分擔投資風險、規范企業運作等作用。因而,建立創業板市場,是完善
風險投資體系,為中小高科技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服務的重要一環,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創業板市場於2013年10月2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我國創業板市場主要面向成長型創業企業,重點支持自主創新企業,支持市場前
景好、帶動能力強、就業機會多的成長型創業企業,特別是支持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我國創業板的推出和發展,將發揮對高科技、高成長創業企業的「助推器」功能,為各類風險投資和社會資本提供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進入和退出機制,促進創業投資良性循環,逐步強化以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價格發現和資本約束機制,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效率和競爭力。
創業板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板的開板,標志著我國交易所市場在經過20年發展後,已經逐步確立了由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構成的多層次交易所市場體系框架。
㈥ 證券市場是怎樣進行行業劃分
1、在證券市場中,行業分析必須與具體的行業類型相結合,投資者進行行業分析時首先應當明確依照不同標准劃分的行業類型。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少,不能涵蓋所有行業,目前市場上對基本的行業劃分看法較為一致,這些行業是:農業,工業品製造業,化工業,醫葯、醫療器械業,造紙、包裝業,紡織,信息產業,基礎設施行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金融業,房地產業,電力行業,建材行業,食品、飲料業,鋼鐵、冶金行業,家電業,旅遊業,汽車、摩托車行業。 我國股票市場上的行業分類:
(1)上證指數分類法。上海證券市場為編制新的滬市成分指數,將全部上市公司分為五類,即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類,並分別計算和公布各分類股價指數。
(2)深圳指數分類法。深圳證券市場也將在深市上市的全部公司分成六類,即工業、商業、金融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和綜合類,同時計算和公布各分類股價指數。
2、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為解決資本供求矛盾和流動性而產生的市場。證券市場以證券發行和交易的方式實現了籌資與投資的對接,有效地化解了資本的供求矛盾和資本結構調整的難題。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證券市場是完整的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反映和調節貨幣資金的運動,而且對整個經濟的運行具有重要影響。
㈦ 證券市場各層級的主要法規
1.法律
2.行政法規
3.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
4.行業自律性規則(證券交易所自律性規則,證券業協會自律性規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制定的自律性規則)
㈧ .證券市場分為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基金市場,是按( )劃分的。
顧名思義:投資對象分別是基金,股票,債券,風險程度從小到大為債券,基金,股票。
㈨ 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包括哪些
知識點——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
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分為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主要包括滬深主板市場、中小企業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場外市場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區域股權交易市場以及已試點的券商櫃台交易市場。
(1)滬深主板市場。主板市場主要接納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企業、占據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具有較大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的企業上市。
(2)中小企業板市場。中小企業板主要服務於中小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市場。該板塊內公司普遍具有收入增長快、盈利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特點,而且其股票的流動性較好,交易也較為活躍。
(3)創業板市場。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多為從事高科技行業,成立時間往往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是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4)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立於2012 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為其運營管理機構,屬於場外市場。
主要經營范圍是組織安排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的公開轉讓;為非上市股份公司融資、並購等相關業務提供服務;為市場參與人提供信息、技術和培訓服務。主要針對國家級高科技園區的中小微企業,這類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申請公司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即便尚未盈利,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5)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是為特定區域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轉讓和融資服務的私募市場,也屬於場外市場。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服務的企業多處於創業階段,規模較小、產品成熟度不夠、風險性較大。目前,各區域股權市場存在差異,對掛牌企業的標准尚未形成統一的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