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丙公司面值為200萬元的債券,支付的總價款為195萬元(其中包括已到付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200
應收利息 4
貸:銀行存款 196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8
PS: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計入成本
2.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12萬張,以銀行
2011年1月1日發行的,期限是三年,但甲公司買的時候是2012年1月1日,已經過去一年了,得把這年減去。而且是年末付息,也就是2011年12月31日已經付過了
3. 甲公司於2012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於
前
4. 2×15年1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購入面值總額2000萬元的債券。購入時實際支付價款2078.9
因為持有到期,所以會計上採用成本核演算法,這是第一步。
2013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4157.96+20,這是成本。
一年之後,2014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4157.96+20)*(1+4%),實際利率就是計算時間價值的依據。但是,12月31日支付了利息=4000*5%,進入現金項,所以該項從債券項里扣除。
5.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12萬張,以銀行存款支付價款
這種題目是最簡單的。
問的是:累計確認的投資收益,也就是一共賺了多少錢。
最初投出1062萬元,到期收回1200
另外收到3年利息1200x5%x3
所以累計確認的投資收益=180+138=318
稻丁特訓。
6.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問題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購入面值總額為2000萬元的債券。
這題目好眼熟啊!不就是那個中級會計的大題拆過來的嗎!回答了兩遍了,第三遍,算了,不打了,攤余成本,自己算。實際利息和票面利息差額調利息調整。上面的那個是錯的,交易費用計入利息調整。沒有什麼減值的問題。
7. 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發行在外股票的20%作為長期投資
1.購入股票時,因為長期股權投資的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資產公允價值(2000*20%=400萬)。所以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投資成本 4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80
營業外收入 20
2.乙公司宣告發放股利
借:應收股利---乙公司 1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100
3.甲公司收到現金股利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00
貸:應收股利---乙公司 100
4,乙公司實現凈利潤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0(200*20%=40萬)
貸:投資收益 40
8.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自證券市場購入面值總額2000萬元的債券.購入時實際支付價款為2078.98萬元
1800*0.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