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股票的成長性 詳細�0�3
如何計算股票的成長性 在股市裡,很多人在炒股,有短炒,中炒和長線炒。而一般人喜歡短炒,因為想著獲利快,想天天買到大漲的股票。可是按統計,股市裡,有不到50% 的人跑贏大盤,而最後盈利的不超過30%。可見,到頭來,真正在股市裡賺錢的就只有那30%。而另外一份統計,對於中長線持股的情況卻是超過60%的人最終是獲利的。從這兩個統計可以看出,那30%盈利的人又有一大部分人是長線持股的,也就是說,通過短炒真正獲利的不到20%! 長線是金,短線是銀。這句話可以說明一切。 再來看一個調查:在美國,一部分人在股市高點時買入一隻股票(成長性不低於5%)30 年後賣出,獲利情況是平均每年獲利13%;而有一部分人在股市低點時買進一個股票(成長性不低於5%)30 年後賣出,平均每年獲利15%。這兩個例子看來,經過長期持股,無論你買入時的大盤是高點還是低點,最終的獲利情況相差不遠。 也許你會反問,如果你在07 年的6000 點買入而不動的話,現在是什麼樣子?好的,統計說明,經過08 年的大跌,超過90%的人是虧的,到目前也沒有超過20%回本,而經過這幾個月的反彈,已經有超過10%的個股已經漲到了 6000 點的位置。也就是說,就算你在6000 點買入不動的話,也不比你動來動去差。比如我07 年大盤高點買入600522(股價是12 元)我不動的話一直持有到今天,現在是17 元。不但不虧,還獲利了。A 股不止600522 是這樣,已經有 15%的個股已經恢復到原來的高點了。比如002108,002089 等等。而這些先回到原來高點的股票都有一個特點:成長性高。 炒股一定要緊記一個詞:成長性。成長性也就是指一個公司的發展情況。歸納到業績,成長性高,代表該公司業績一年比一年提高,相反,業績是一年比一年降低的。而一個業績一年比一年提高的公司,它的股票也會相應走高的,在A 股里,業績好,成長性高的股票,都不會有低價的。不過我們買入的時機應該是知道有成長性但還沒有體現到業績的時候。而且成長性主要是指未來,不能是過去。比如一隻股票過去三年的成長性是100%的增長,而未來三年成長性是10%的話,就說明這只股票目前在走下玻路或者該公司的潛力不再吸引所以不值得長期投資。 既然成長性這么重要,那麼如何確定一個股票的成長性?舉個例子說明,就說600522。按F10 可以看到600522 過去三年的業績分別是:0.14,0.31 和 0.54。注意,看過去的業績的時候要注意一點,看這個股這三年間有沒有送股,如果送股,業績會有變動,比如一隻股票06 年的業績是1 元,07 年的業績也是1 元,這時候你會覺得都是1 元,不增長,也就是成長性為0,但你再注意有沒有分紅,哦,原來07 年10 送10,這樣的話,送股還有1 元的業績,如果不送就是2 元,因此它的成長性是100%。回到600522,從這三年的情況來看, 0.14 到0.31 的增長是120%,從0.31 到0.54 增長74%,可見這只股過去幾年的成長性都是超過50%的,非常高!過去已經不重要,但從過去的情況可以了解到這個公司是穩步發展的,那如何來確定這只股的未來情況呢? 看600522 的資料,可以通過行情軟體"經營分析"這一欄的年報里了解到這只股票08 年的大概情況:"報告期內,國家電信行業重組及3G 牌照發放促進了幾大運營商基礎建設的加快,給公司光纖、光纜及射頻電纜等通信產品的大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公司電網產品得力於國務院4 萬億投資計劃中城市電網改造和農村電網建設的重大投入,上述產品均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可以了解到 600522 主要受益於3G 和電網的建設。耐心一點的可以下載整個公司的年報來研讀,裡面有這個公司的08 年整個經營情況,也有對09 年的規劃,從08 年的情況和09 年的情況你會知道公司09 年的情況。這些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要花的時間比較多,因此,可以看軟體的"百家爭鳴"那一欄,裡面有機構對該公司的分析,比如600522 的分析:"我們維持2009-2011 年盈利預測,考慮定向增發攤薄後EPS 分別為0.66、0.90、1.14 元,未來3 年復合增長36%。""這個36% 的增長一般較保守,但在預測這個成長性的時候都給了相關的原因。很多機構的預測往往有錯,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分析,比如600522 未來三年的業績預測只考慮了通信和電力線纜的業務,而公司的另一潛力亮點是海纜,由於公司的海纜目前正在國際認證還沒有結果,所以機構不把它考慮進去,而如果通過的話,公司將會增加這方面的業務,同時也會體現到業績上來。我們假如5 月份通過認證的話,09 年不貢獻盈利,但從10 年開始有盈利,比如0.3 的業績,這樣就可以把公司的未來三年盈利:0.66,0.90,1.14 改為0.66, 1.20 和1.50。所以,機構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算的。比如600331 宏達股份,在去年地震前的預測08 到10 年的業績是1.0,1.2 和1.5 元的。可是經過地震,只能改成-0.5,0.05 和0.4。 看個人對一個股票的基本面研究能力,如果比較上手的可以多看年報,如果是剛剛入手的,可以直接通過軟體按F10 看該公司的報道的機構的分析了解到這間公司的經營情況的對未來形勢的分析。 不要老是說基本面有假,要知道,相對於只看技術不看基本面來說,技術上騙線的機會遠大於基本面的一點造假。一個公司的經營情況不會有假,行業不會有假。如果你手上拿的股票未來成長性達到50%,無論大盤漲跌你都可以一直持有。 現在算算一隻股票的目標價。比如600522 的目標價。考慮到2011 年的業績可達到1.5 元的話,成長性按40%計算,可算出目標價為:1.5*40=60 元。當然你得持有比較久。我再算算今年的目標價,09 年的業績為0.66 元左右,成長性也是40%,則目標價為0.66*40=26.4 元。我把它定為30 元。 大家可以算算自己手上的股票是高估還是低估,最簡單的演算法是:該年業績*該年成長性。比如一隻股現在是20 元,今年的業績可達1 元,而這只股成長性是20%,則這個股目標為1*20=20,這時相對高位,不建議介入做長線。 歡迎新手或者對基本面有興趣或者喜歡做中長線的朋友,如果你看不出自己手上的股票成長性如何或者前景如何,可以在下面留言。我有空的時候可以代為看看。
② 每年的股票什麼時候長最快了了
你說錯了,不是每年,是七年才有一次行情的。中國歷來是牛短熊長。牛市時間是很短的。所以在牛市到來之前先要潛伏好,等大漲的時候就可以出來了。比如這一次在14年就買好股票,在今年大漲的時候全部拋掉。下一次估計要到2021年,提前做好准備嗷!
③ 如何判斷出股票的成長性
怎麼判斷股票成長性?
在判斷股票是否具有成長性的時候,主要有三個指標:一是E增長率,二是PEG,三是銷售收入增長率。這三個指標是檢驗股票是否具有成長性的試金石,也是一般機構衡量個股成長性方面的三大核心指標。
一、增長率
一家公司每股收益的變化程度,通常以百分比顯示,一般常用的是預估E增長率,或過去幾年平均的E增長率。E增長率愈高,公司的未來獲利成長愈樂觀,使用方法有:該公司的E增長率和整個市場的比較;和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的比較;和公司本身歷史E增長率的比較;以E增長率和銷售收入增長率的比較,衡量公司未來的成長潛力。
二、PEG
預估市盈率除以預估E增長率的比值,即成為合理成長價格,合理PEG應小於1。由於用單一的E增長率作為投資決策的風險較高,將成長率和市盈率一起考慮,消除只以市盈率高低作為判斷標準的缺點,適用在具有高成長性的公司,如高科技股因未來成長性高,PE絕對值也高,會使投資者望之卻步,若以PEG作為判斷指針,則高市盈率、高成長率的個股也會成為投資標的。
使用時,可將目標公司的PEG與整個市場、同一行業其他公司相比較,來衡量在某一時點投資的可能風險和報酬。例如,去年王府井(600859)的E為0.03元,今年的預測E為0.15元,則預測PE為40.6倍(以10月21日的6.09元計算),PE增長率為400%,看起來預期PE依然較高,但PEG僅為0.10,在與整個大盤以及商業板塊中,都處在極低的水平,因此,可發現該股的成長性頗佳。
三、銷售收入增長率
一家公司某一段時間銷售收入的變化程度,一般常用的是預估銷售收入增長率,或過去幾年平均的銷售收入增長率。
通常銷售收入增長率愈高,代表公司產品銷售量增加、市場佔有率擴大,未來成長也愈樂觀,如寶肽股份(600456)預期今年的銷售收入增長率為80%,而同期同行業平均25%,今年預測E為0.80元,則E增長率為135%,說明該股E的增長,是與銷售收入的增大密不可分,成長性具有堅實的基礎。
④ 炒股成長的幾個階段
看看一位老大的帖子:
第一階段,彬彬有禮。剛入股市,虛心求教,准備干翻大事業。
第二階段,沾沾自喜。投點小錢,初戰告捷,幻想發財夢。
第三階段,胡言亂語。開始接觸技術指標,比較教條的操作
第四階段,少言寡語。開始刻苦用功,不願讓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第五階段,豪言壯語。自認掌握了市場的真諦,願意讓別人分享成果,但會把認為最好的,深深埋在心底。(所謂的技術派)
第六階段,聽風就是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反映很敏感的時候,對技術持否定和懷疑的態度。
第七階段,前言不搭後語。開始懷疑自己,是大腦最低級的時候.一般人會在此被消滅。
第八階段,沉默不語。相信錯在自己,用一個局外人的眼光看市場,刻守原則,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善於總結自己.以波段操作,長線投資為主。
第九階段,戰勝自己。有一套自己的操作方法,學會了放棄,是心態最好的時候。
第十階段,歡歌笑語。無為而為之,功夫在形之外.股市只是人生的一個小的插曲。
⑤ 大家講講進入股票市場的成長歷程
浮雲君進入股市參與投資也已經有 6 - 7 年時間了,一路摸爬滾打走過來也經歷了不少、學習到了不少。雖然投資的技術還未能達到穩賺不賠的地步,但是投資的心態和對於未來行情的走勢判斷有了不少自己獨到的想法,不再盲從,也不再貪圖蠅頭小利。
總結
在浮雲君看來,炒股也是一件需要經歷學習、積累、成長之後才能駕馭的事情。想要躺在家裡沙發上就輕輕鬆鬆把錢賺,也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樣容易。
炒股理財也是一件燒腦的事情,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總結、思考,形成自己的一套操作方法和策略。因為跟著別人操作、隨大流基本都是虧損的。「獨樹一幟」這樣的性格才更適合炒股。
⑥ 股票平均增長率怎麼算
股票的平均增長率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因為股票的不確定性很高,沒有辦法按准確的數字來進行計算規律。
⑦ 成長股上漲有哪些規律
低估值穩定高成長股,俗稱白馬股,主要賺兩份錢,一是賺業績成長的錢,二是賺估值提升的錢。我們的小目標是賺業績成長的錢,那是穩扎穩打的錢,大目標是兩份錢都賺到,那叫戴維斯雙擊,可遇不奢求。我們要防範的風險也是兩個:一是業績增速下滑,二是高估值回落。市盈率低業績增速下滑,那叫殺業績,市盈率高又業績增速下滑,那叫戴維斯雙殺,殺得你血流滿地,切記謹防。舉例說明:一是三聚環保。2014 年收盤價 12.31 元,市盈率 37 倍,2015 年收盤價 22.69 元,市盈率 34 倍,凈利增長 100%,股價上漲 84%,主要是業績驅動股價,估值略為下降,股價略為落後業績增速。2016 年收盤價 46.29 元,以 16 年預告凈利中值 16 億計算,市盈率 34 倍,凈利增長約 100%,股價上漲 104%,主要是業績驅動股價,估值沒有變化,股價漲幅與業績增速匹配。二是利亞德。2014 年收盤價 11.25 元,市盈率 57 倍,2015 年收盤價 24.93 元,市盈率 61 倍,凈利增長 105%,股價上漲 121%,主要是業績驅動股價,估值略為上升,股價漲幅略為超過業績增速。2016 年收盤價 33.72 元,以 16 年預告凈利中值 6.5 億計算,市盈率 42 倍,凈利增長約 100%,股價上漲 35%,主要是業績驅動股價,但 16 年熊市估值回落對沖部分業績漲幅,導致股價漲幅遠遠落後業績增速。三是康得新。2014 年收盤價 9.59 元,市盈率 34 倍,2015 年收盤價 19.02 元,市盈率 48 倍,凈利增長 40%,股價上漲 98%,主要是業績增長 + 估值提升驅動股價,實現戴維斯雙擊,股價遠超業績增速。2016 年收盤價 19.11 元,以 16 年預告凈利中值 20 億計算,市盈率 34 倍,凈利增長約 43%,股價上漲 0.47%,主要原因是 15 年估值太高,股價漲幅超過業績增速 58 個百分點,已嚴重透支 16 年股價,16 年熊市估值回落對沖業績漲幅,導致股價滯漲橫盤一年。四是網宿科技。2014 年收盤價 21.65 元,市盈率 36 倍,2015 年收盤價 59.79 元,市盈率 58 倍,凈利增長 72%,股價上漲 176%,主要是業績增長 + 估值提升驅動股價,實現戴維斯雙擊,股價漲幅遠超業績增速。2016 年收盤價 53.61 元,以 16 年預告凈利中值 12.5 億計算,市盈率 34 倍,凈利增長約 50%,股價下跌 10%,主要原因是 15 年估值抬高,股價漲幅超過業績增速 100 個百分點,已嚴重透支 16 年股價,16 年熊市估值回落對沖業績漲幅,導致股價不漲反跌。16 年三季度網宿股價最高達到 76 元,其後隨著三、四季度業績增速下滑,本身市盈率又高,市場給予戴維斯雙殺,股價一路下殺最低到 45 元,跌幅達 40%,三季度買入的股民損失慘重,嘗到了戴維斯雙殺的厲害。五是碧水源。2014 年收盤價 14 元,市盈率 46 倍,2015 年收盤價 20.97 元,市盈率 48 倍,凈利增長 45%,股價上漲 50%,主要是業績增長驅動股價,股價漲幅與業績增速基本匹配。2016 年收盤價 17.52 元,以 16 年券商預測凈利中值 21 億計算,市盈率 26 倍,凈利增長約 50%,股價下跌 16%,主要原因是 15 年估值太高,雖然股價漲幅沒有透支,16 年熊市估值回落對沖業績漲幅,導致股價不漲反跌。六是清新環境。2014 年收盤價 13.64 元,市盈率 54 倍,2015 年收盤價 22.34 元,市盈率 48 倍,凈利增長 87%,股價上漲 64%,主要是業績增長驅動股價,估值略為回落,股價漲幅略為落後業績增速。2016 年收盤價 17.47 元,以 16 年預告凈利中值 7.5 億計算,市盈率 25 倍,凈利增長約 50%,股價下跌 21%,主要原因是 15 年估值太高,雖然股價漲幅沒有透支,16 年熊市估值回落對沖業績漲幅,導致股價不漲反跌。
總結:1、成長股投資,低估值、穩定、高成長三者缺一不可。高成長估值高的股票,股價滯漲或下跌;估值低沒有高成長的股票,股價滯漲或微跌;缺乏穩定的股票,業績上躥下跳,今年漲明年跌,到頭來可能還是然並卵;成長速度下滑估值又高的股票,將會遭到戴維斯雙殺,股價大跌。只有低估值、穩定、高成長三者全部符合才是正道。2、目前來看,市場上的很多白馬股包括上述股票的估值已回落到相對低位,只要深入研究了解,推測公司今年的業績仍能保持高增長,則持股一年大概率是贏的,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但跟蹤每個季度的業績十分關鍵,只要在預測的范圍之內,就可放心持有,如果出現業績環比甚至同比下滑,就要重點關注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決定去留。3、市場上有種說法:上一年大漲的股票今年不能碰,理由是漲得多來總要回調。個人認為這句話不無道理,但不完全准確,要具體分析上漲的原因,如果是主要由業績大增驅動、估值仍然合理,那來年只要業績繼續增長,股價還會隨著上漲,比如三聚環保。如果是由業績增長 + 估值抬升驅動,或者乾脆是純概念提升估值驅動股價上漲,那來年不管業績是否增長,大概率會殺估值,投資這樣的股票就得十分謹慎。
⑧ 新手炒股的幾個階段:高手必須經歷的4個成長階段
(1)初入股市階段。多數人在初入股市時對股市知識知之甚少,或雖看了幾本有關股市的書卻對實戰知識與計謀知道不多。其入市的動因大多是見周圍的親朋好友在股市賺了錢,自己也想進入股市搏一下。此時的股市大多處於一輪較大上升行情的中後期,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股市的賺錢效應才十分明顯,對場外人士的吸引力才較大。
由於初入股市,不懂的東西太多,大多數人能虛心地向較熟悉股市的投資者請教,請他們推薦股票並提供買賣的意見,自己也小心行事,用少量資金試著投資。因為股市行情正處於熱絡時期,幾次操作下來居然小有收獲。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初入股門,對股市實戰毫無經驗居然還能賺錢,於是信心大增,以為自己天生就是投資股市的高手,在股市賺錢並不困難。
(2)反思階段。初戰告捷後,嘗到了股市輕松賺錢的甜頭,於是加大資金投入量,欲在股市賺更多的錢。但天有不測風雲,大量買進股票時正好是股市進入頂部的瘋狂時期,其後股價大幅回落,又由於缺少風險意識且不懂得止損,所買股票全線套牢,這時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在股市失利。
(3)似懂非懂階段。經過反思,投資者認為前段時間自己賺錢賺得糊塗虧本也虧得糊塗,根本原因還是缺乏股市分析的知識,於是買來有關股市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書籍進行學習。然而卻是繼續虧錢。原來不懂時虧錢,現在「懂了」居然還是要虧錢甚至虧得更多--因為投入的資金量大了。其實處於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只是懂得了股市的一些基礎知識,還缺乏綜合分析的能力,但自我感覺卻特別好,大膽操作,常被假突破和「騙線」所害,導致重大損失。
(4)成熟階段。在屢戰屢敗後,相當多的人會消沉下去,但真正想成為高手的人會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加之股市在經過長期大幅下跌後,往往也會迎來一波大的上升行情。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投資者就會逐步走上盈利之路。
新手炒股的幾個階段大概就是這些。投資者知道這個規律後,在走向高手的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關鍵是要注意兩點:第一,初入股市就賺錢,那多半是因為碰上了好行情,而不是你的技術水平高,不可盲目樂觀;第二,讀了幾本書,在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以為已經掌握了股市運行規律時,要忍住立即大戰的慾望,繼續用少量資金在股市進行實戰訓練,只有在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後,才能投入大量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