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定投適合股票基金嗎
我和各位大師有不同觀點: 1、貨幣市場基金根本沒有必要定投。為什麼?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存在購入時機的問題,什麼時候買都無所謂。所以,我的觀點是,只要有餘錢不用,隨時可以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早買早受益。 2、只有股票型基金才適合定投。為什麼?股票型基金的凈值會隨股市行情而變化,買入和贖回的時機很重要。但普通投資者可以抓住這種時機嗎?有句名言(大意):要想抓住股市漲跌的時機,比抓住天空中的飛刀還要難。
採用基金定投,可以分散投資認購基金的時點,減少擇時不確定性,發揮平均投資成本的作用。避免在股指的高位一次性買入,造成過高的建倉成本。當基金凈值下跌,固定的月投資額,就可買到更多的份額;相反,凈值上升,所購買的份額會減少,然而所持有的基金。隨著長期的市場增長而增長按照基金凈值平均法計算,長期而言,將以低於基金凈值平均值的價格,買到這一期間所獲得的基金份額。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 所以,如果想中長期投資持有股票基金,定投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能准確判斷股市的漲跌,准確判斷基金凈值的升降,可以做到低買高賣,那另當別論。
⑵ 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哪一個更適合定投
2007年,股神巴菲特曾經發起了一場時間跨度為10年的賭約:2008.1.1~2017.12.31的十年間,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將超過對沖基金的表現。賭注為50萬美金。
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指數是什麼意思了。我們上大學的時候都要算GPA(加權平均績點),指數中的股票就像不同科目一樣,每隻股票的在指數中佔比不同(每門課程學分不同),價格不同(分數有高有低),換算到指數的時候要先加權再求和(GPA=Σ學分 *單門課程績點/總學分)。
平常支付寶首頁給我們推薦的大多是「主動型基金」,具體要買哪些股票或是債券,是由基金經理決定的,於是收益也取決於基金經理的能力;
而指數基金的業績和基金經理沒多大關系,可能有很多家基金公司都追蹤同一指數,但是這些指數基金收益差別不會特別大的。
⑶ 現在買定投股票型基金合適嗎
匯添富均衡基金它持倉股票都是好股票你買它可以定投,還有工銀平衡基金,上述的倆基金凈值已達1.17元左右,而廣發聚豐基金他們持倉股票也都是好股票,現在在1.06元左右。選擇定投有三年、有五年的,選三年就行。我推薦三隻基金他們起點在我看來都不高,買入可以。
⑷ 股票型基金適合長期定投嗎
十年,不太現實,你還不如自己買股票呢。。。
⑸ 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哪個更適合長年定投
指數基金更適合長年定投;指數原因是基金在指數上漲的時候不會踏空,在指數下跌的時候炒底,獲取平均收益,這是我的理解.但是其他基金也許與大盤可能存在相符和背離兩種情況,相符的話,其他基金同指數基金,收益可能沒有太多差別;背離的情況,大盤漲,它跌,大盤跌,它漲,這種情況下收益可能不如指數型基金。
正因為這種可能會出現的背離,其他基金的收益存在低於緊跟指數的指數型基金的收益可能性.對於工薪階層,由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所以不宜選擇存在不確定更大的其他基金,而要選擇指數型基金。
⑹ 股票可以和基金一樣做定投嗎
基金可以定投股票完全也可以定投啊,況且選擇有價值的股票作為定投的品種也是可取地,股票定投和基金定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而且股票定投的理論依據也不大。
1、定投的概念是懶人理財,強迫自己存款,通過長期的投資實現個人,教育,養老和生活的各種需要,它的收益是平均收益,基金定投特別適合波動大的基金,如指數基金和股票基金,按理說股票比基金波動更大啊,應該更適合做定投才對,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2、基金定投的起點低,一般每月200元就可以了,然而買過股票的人都知道,股票的最低交易是「一手」,也就是說最低買100股,如果股價是30元/每股,需要3000多元,對於一般的人而言定投的起點太高了。
3、如果選擇等錢夠了再進入,也許股價又漲了你還是不夠,就算下跌了,你的資金必定也是放在那裡踏空了不少時間,所以股票定投不適合目前做基金定投的大多數人,也違背了每月存小錢日後取大錢的投資原則。
(6)股票基金適合定投嗎擴展閱讀
基金定投的方式有兩種:通過銀行簽訂代銷協議進行定投、自己在市場內操作。
這兩種方式的各有優點和缺陷:
銀行代銷:可以通過協議,定時由銀行扣款,省心方便,操作簡單,缺陷是基金公司一旦暫停申購,導致基金定投計劃中斷;另外每天就一個價,缺少靈活性。當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當天只有一個未知價格,減少了再選擇的麻煩;
場內自己操作:一般在交易日不會出現中斷,只有在分紅、除權、重大公告時,暫時停盤。另外一天價格的可選擇性強,適於有一定短線經驗的人使用,缺陷是需要自己費心,牢記定期在場內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