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里巴巴新ceo的履歷
衛哲,1970年生於上海。1993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進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歷任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普華永道」(PWC)高級經理,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2000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2002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帶領管理團隊在5年中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建材零售連鎖超市。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七大零售人物」和2005年度「中國零售業十大風雲人物」。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並出任集團資深副總裁兼企業電子商務(B2B)總裁。衛哲曾在1998年至2000年間擔任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1995至1998年擔任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現普華永道上海公司)企業融資部經理。 1993年,衛哲獲得上海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務管理學士學位,1998年,通過了倫敦商學院的企業融資培訓課程。 2007-12-20 匯豐銀行委任阿里巴巴CEO衛哲為非執行董事,,衛哲現為匯豐銀行(中國)及英國 IMI集團中國咨詢委員會非執行董事,,阿里巴巴(1688)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從2003年6月起擔任翠豐亞洲采購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 2002年6月16日至今,百安居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開始加速在中國各主要城市開設連鎖店 百安居(中國區)總裁 2001年10月2003年6月 百安居(中國)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2000年7月- 2002年12月 百安居(中國區)財務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1998年7月- 2000年7月 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 1997年1月- 1998年6月 普華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英國倫敦)收購及兼並部高級經理 1995年11月- 1996年12月 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現普華永道上海公司)企業融資部經理 1995年1月- 1995年10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現申銀萬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 1995年3月- 1996年3月 上海水仙電器公司(上交所上市企業)非執行董事 1994年1月- 1994年12月 上海國際證券(香港)(香港股票交易所投資銀行)總裁助理 1992年7月- 1993年12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首席執行官助理
② 阿里CEO衛哲和COO李旭暉雙雙引咎辭職僅僅是因為承擔責任嗎,是不是還有其他更深層的原因
主要是馬雲想向外界釋放一個訊息:他揮淚斬馬謖體現了阿里的誠信價值觀至上原則。緩解來自外界對阿里誠信度猜疑的壓力,同時也為公司下一階段的上市掃除了一些國際輿論及其他一些不必要的障礙。
③ 衛哲的人物經歷
1983年9月- 1989年6月 上海外國語大學 附屬外國語學校,
1989年9月- 1993年6月 上海外國語學院 國際商務管理,
1997年1月- 1998年7月 倫敦商學院 EMBA 。 1992年7月- 1993年12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首席執行官助理;
1994年1月- 1994年12月 上海國際證券(香港)(香港股票交易所投資銀行)總裁助理;
1995年1月- 1995年10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現申銀萬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
1995年3月- 1996年3月 上海水仙電器公司(上交所上市企業)非執行董事;
1995年11月- 1996年12月 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現普華永道上海公司)企業融資部經理;
1997年1月- 1998年6月 普華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英國倫敦)收購及兼並部高級經理;
1998年7月- 2000年7月 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
2000年7月- 2002年12月 百安居(中國區)財務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2001年10月2003年6月 百安居(中國)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2002年6月16日 百安居(中國區)總裁,成為世界500強最年輕的中國總裁, 百安居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開始加速在中國各主要城市開設連鎖店;
2003年6月起 翠豐亞洲采購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
2004年4月27日 世界500強企業、歐洲排名第一的零售業巨頭——英國翠豐集團百安居的中國公司,將另一家世界500強歐倍德兼並旗下,成為中國建材零售業無可質疑的「巨無霸」。這一驚動業界的並購事件,也將百安居中國區的年輕總裁——衛哲推到幕前。
2006年11月 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阿里巴巴公司總裁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
2011年2月21日 阿里巴巴宣布衛哲辭職;
2011年4月 衛哲與馬雲出席綠色公司年會透露自己已組建「嘉御基金」;
2011年12月15日 好耶集團對外宣布,衛哲以獨立董事的身份正式加盟好耶集團。
好耶集團首席執行官陳恂表示:「我們相信,衛哲的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管理經驗以及商業洞察力,都將給好耶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這也是好耶集團在技術化、產品化戰略發展方向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走出大學校門後衛哲第一份工作是翻譯兼秘書,從普通職員、主管、部門經理、總監、副總裁到總裁,衛哲幾乎走完了許多人畢生都無法企及的台階。 與此同時,他還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大學同窗的太太和兩個兒子是他的幸福所在。
衛哲作為中國零售行業一位具有領先管理理念的領導者,擔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至今,並在諸多行業協會中發揮著領導作用。同時,也從事過多家中國企業的管理工作。擔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期間,將公司從原有的5家分店、1300名員工,發展為在中國23個城市擁有55家分店和超過1萬名員工的大型建材零售超市,使百安居成為中國第三大外資零售企業。在此期間,他對百安居全球資源的經營和管理也起著重要的領導作用。
2016年4月11日,以獨立董事的身份正式加盟卓爾集團,並出任薪酬委員會主席。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為維護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捍衛誠信原則,2010年該公司有約0.8%、即1107名「中國供應商」因涉嫌欺詐被終止服務,該公司CEO、COO為此引咎辭職。
阿里巴巴表示,這是該公司董事會主動發起的「客戶資質獨立調查行動」的階段性結果。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誠信,是阿里巴巴最珍貴的價值觀基礎,這包括我們員工的誠信以及我們為小企業客戶提供一個誠信和安全的網上交易平台。我們希望釋放一個強烈信息,就是任何有損我們文化和價值觀的行為均不可接受」。
在同日一並發出的馬雲致員工的公開信中,他要求所有阿里人對不誠信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他說,「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意味著我們寧願沒有增長,也決不能做損害客戶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騙。」
過去的一個多月很痛苦、很糾結、很憤怒。他表示,「我們決不想把公司變成一家賺錢的機器。寧願沒有增長,也決不能做損害客戶利益的事。」
④ 阿里巴巴ceo衛哲辭職因阿里巴巴涉全球欺詐導致股票下跌-詳細報道
http://www.zjghfw.com
⑤ 馬雲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叫什麼名字
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是 阿里巴巴
上市時間:2007年11月6日
股票代碼:1688
主營業務:電子商務
發行數量:8.589億股
每股價格:13.5港元
開盤價:30港元
⑥ 《阿里巴巴》公司的注冊地址是那裡呀是海外嗎
阿里巴巴公司注冊地並不在中國,而是在開曼群島。國內的互聯網和高科技公司選擇注冊離岸公司主要是作稅收籌劃與資本運作兩方面的布局,特別是這些公司一般都打算國外上市或已在國外上市。
開曼群島也被稱為「避稅天堂」,顧名思義這些注冊在開曼的公司均屬於離岸公司,也就是這類公司注冊地在開曼但並不在這里開展實質業務。
對於當地的政府來說,對這類公司沒有任何稅收,而只是象徵性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度的保密性、減免稅務負擔、無外匯管制。
根據當地稅收規定,島內稅種只有進口稅、工商登記稅、旅遊者稅等幾種。據說幾十年來開曼從來沒有開征過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資本利得稅、不動產稅等等高額稅種。
(6)衛哲股票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集團由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中國杭州創立。從一開始,所有創始人就深信互聯網能夠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小企業通過創新與科技擴展業務,並在參與國內或全球市場競爭時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自推出讓中國的小型出口商、製造商及創業者接觸全球買家的首個網站以來,阿里巴巴集團不斷成長,成為了網上及移動商務的全球領導者。阿里巴巴集團及其關聯公司目前經營領先業界的批發平台和零售平台,以及雲計算丶數字媒體和娛樂以及創新項目和其他業務。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⑦ 如何評價馬雲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1月28日,著名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星期日泰晤士報》撰文評論稱馬雲在達沃斯傳遞的思想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文章截圖
附《星期日泰晤士報》全文:
馬雲達沃斯影響意義超越特朗普
《星期日泰晤士報》,2018年1月28日,作者:尼爾·弗格森
達沃斯最有趣的人不是「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來自《哈利波特》,我這里隱去「黑魔王」的本名,其實也被稱作美國總統。老實講,我對他已經厭煩了。)今年世界經濟論壇最有趣的人是那個來自中國杭州,曾經做過英語老師,還有些瘦瘦的53歲男子。他的公司正穩步賦能世界經濟。
馬雲是阿里巴巴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你可能對阿里巴巴這個電商公司的理解是中國的亞馬遜。那麼你錯了。等下我就給你解釋,先來談談馬雲。
雖然矽谷有很多人能充分展現自我,但沒人能比得上馬雲。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那就看看他那部極其任性但又好看的功夫電影吧。該電影也成為了去年流行文化的一個亮點。在這部名為《功守道》的22分鍾電影中,太極愛好者馬雲與包括武術冠軍李連傑、甄子丹、已退役相撲冠軍朝青龍等一系列武術大師進行了對決。
該片邀請業界最好的動作指導,比如曾指導過《駭客帝國》和《殺死比爾》動作場面的袁和平。你能想像即使是伊隆·馬斯克是否也敢於這樣展現自己呢?
我兩周前去過杭州,參觀了阿里巴巴仍在不斷擴張的總部。總部中央是被一堆嶄新辦公樓環繞的黑頂中式建築。我被告知,那就是馬雲的辦公室所在。
作為一個在中國貧窮時期長大的男孩,馬雲為了學英文,他經常騎數英里的自行車從家裡到杭州西湖邊的涉外酒店去認識講英語人士,通過提供免費導游來提高他自己的英語水平。但這並未使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更容易找到工作。他求職時被警察局、肯德基都拒絕過。他十次申請到哈佛大學讀書,都被拒絕。他只能在一個地方院校教教英語。
馬雲1995年初到美國旅行,第一次接觸互聯網。與創立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不同,貝佐斯希望在網上銷售書籍,馬雲的願景是一個網上售賣一切的市場。關於「阿里巴巴」這個名字,他問過舊金山一位女服務員:關於阿里巴巴你知道什麼?對方回答:芝麻開門。(假設對方回答的是「四十大盜」,可能這個名字就要重新考慮了。)
是什麼使阿里巴巴超越亞馬遜呢?兩點:一是馬雲比他美國的對手貝佐斯更快地將業務多樣化。值得指出的是阿里巴巴最先開始了第三方支付,創立了支付寶,使得網上交易便捷順暢。
如今,西方遊客去中國旅行,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就是無處不在的手機支付。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機買所有的東西。盡管騰訊的微信也已提供同樣服務,但支付寶是開路人,這不僅僅指的是手機支付,也包括螞蟻金服所提供的余額寶和其它越來越多的在線金融服務。支付寶在中國無處不在的存在,馬雲功不可沒,PayPal在美國也無法比擬。
從投資角度看,阿里巴巴就是一場美夢。如果你在它2014年紐約上市時候買了股票,你的投資已翻三倍。是的,亞馬遜股價去年也表現很好,上漲67%,但是阿里巴巴的股價翻了一番。
使阿里巴巴可以超越亞馬遜的第二點是,中國電商市場規模和增長的速度。而貝佐斯尤其是在收購了《華盛頓郵報》後,與「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關系變得十分緊張,但因為馬雲和阿里巴巴一直在極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在中國受到政府的重視和青睞。
去年馬雲對政法委系統的一次講座中說:未來的政法系統是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技術很快就會使預防犯罪成為可能,壞人根本走不進這個廣場。
由於「你知道我說的是誰」的「美國優先」政策之一就是美國之外的世界都是可以待價而沽的,所以所有這些都很重要。在「黑魔王」達沃斯平淡的(以他自己的標准)講話中,他重復著向世界推銷到美投資。許多企業很可能會由於他的政府減少企業稅和減少管制的做法這樣做。然而,如果像蘋果這樣的跨國公司都會將生產移回美國的話,這對世界其它國家意味著什麼呢?
馬雲有自己的解答:電商不是為了大公司和發達國家,而是為了發展中國家、年輕人和小企業。我們不應該讓世界六萬家大企業控制全球貿易。我們應該通過技術和政策賦能六百萬、一千六百萬、六千萬家公司。阿里巴巴要使讓這一切發生。
這很聰明。每一個新興市場在電商方面都落後於中國,不論是遞送包裹的物流還是應用了人工智慧的消費者信用。馬雲的新使命是將中國模式推廣出去,不是美國、歐洲,而是世界任何一個地方。
他在達沃斯說:「五年前,阿里巴巴遞送八萬包裹到俄羅斯去,俄羅斯郵政系統崩潰。如今每天有一百萬包裹從中國遞送到俄羅斯。」同樣的擴張也將阿里巴巴帶到了印度和東南亞。
直到最近,我也曾是那些認為世界將會如此區分的人之一:臉書、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在內的矽谷的巨人會充斥中國以外的所有市場,中國則將由網路、阿里巴巴和騰訊主導。但是,會不會是BAT會拿下美國以外的所有市場呢?
達沃斯上「那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已經被億萬富翁索羅斯所譏諷。對我來說,馬雲提供了一個對「美國優先」更好的選擇和反駁。在威爾第的歌劇《阿提拉》中,羅馬將軍艾齊奧對阿提拉說:你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把義大利留給我!也許,「你知道我說的是誰」正給了馬雲一個相似的場景,他可以說:你可以讓美國重新偉大,但把世界留給我。
對社會有重大貢獻的人。
⑧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股權之爭這個問題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雲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雲的機會。「雅虎獲得控制權,只能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雲是必然的,」前阿里巴巴高管稱,「商業終歸是商業。」自雅虎、阿里巴巴就控股權公開爭執後,阿里巴巴股價開始上漲,一度摸高至14.31美元。
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從最初雅虎CEO巴茨咄咄逼人、「馬雲會否出局」的懸念到現在的「衛哲放狠話」,「交惡」兩年多的台下之爭正演變為一場檯面上的口水仗。
雅虎與阿里巴巴,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這場「控股權」風波,背後是誰在控制?
馬雲和楊致遠:親密的接觸
這場阿里巴巴控股權之爭的公開化,是由一份即將生效的協議引起的。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在香港上市時的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5年前雅虎入股阿里巴巴雙方簽訂的協議內容。這份被外界稱為「雅巴合作」的協議稱,雅虎以10億美元及雅虎中國全部資產,換取阿里巴巴集團39%股權,約定在2010年10月後,雅虎將獲得阿里巴巴董事會的第二個席位,同時雅虎的投票權將由35%增至39%,馬雲等管理層則從35.7%降至31.7%,軟銀則保持29.3%不變。由此,馬雲可能失去對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馬雲當年為何簽這么一份可能對自己不利的協議呢?這離不開楊致遠。
馬雲與楊致遠結識於1997年底,彼時馬雲就職於外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那時我在雅虎,來北京出差,當時開通了雅虎中文版,我陪楊致遠回來,在北京有個新聞發布會,馬雲當時在外經貿部,他代表政府來接待我們。」曾任阿里巴巴美國公司總經理和阿里巴巴集團CTO、現任北極光創投合夥人的吳炯對時代周報說。
此後,馬雲與楊致遠及吳炯都保持著聯系,直到1999年馬雲創辦阿里巴巴並融來2000萬美元時,吳炯決定加盟阿里巴巴,「我當時就想馬雲這個人以後一定能成大事,」吳炯說,「一見面馬雲就展示了他准備做的阿里巴巴網站的雛形,我一看就明白,這又是一次機遇。」
雖然馬雲從雅虎挖人了,但馬雲與楊致遠仍交好。與馬雲的強勢相比,楊致遠被業界公認為「作風平易近人、處世謙虛謹慎」。
於是就有了2005年8月時的「雅巴交易」。彼時的阿里巴巴遠不是今天「等同於中國電子商務」的地位,對於雅虎的10億美元及對阿里巴巴的認同帶來的好處,馬雲顯然無法拒絕。
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雲當時需要雅虎,但能有那樣一個協議,還是因為對楊致遠在雅虎地位的絕對信任。在阿里收購雅虎中國、雅虎獲得阿里集團40%股份後,楊致遠對雙方關系的互動和管理也可謂良好。雖為第一大股東,但楊致遠基本不插手阿里巴巴的運營,他認為「這是馬雲的事」。以楊致遠的商業邏輯來看,雅虎對阿里巴巴是一項財務投資,這完全是馬雲的生意,由馬雲說了算。
這就是楊致遠,或許這正是馬雲能夠簽那份「雅巴合作」協議的根本原因。這樣的關系讓馬雲認為,即使到2010年10月,雅虎也不會行使上述條款所賦予的權益。
但不得不說,在這件事情上,馬雲有點樂觀了。
馬雲和巴茨:犯沖的「對決」
馬雲與楊致遠的蜜月因巴茨的到來而結束。2009年1月,卡羅爾 巴茨擔任雅虎CEO並成為雅虎董事會成員,楊致遠則因與微軟洽購案的失敗辭去CEO一職,但仍留任雅虎董事會成員,並重新扮演「雅虎酋長」的角色。
作為「前互聯網時代」的英雄,楊致遠對雅虎的發展有「錯誤」的一面,比如「搜索只是吸引網民來雅虎的招牌菜,留住人還要靠雅虎的媒體內容」,之所以有這類的發展思路,因為楊致遠不理解搜索的根本,那時也沒有競價排名之類的業務模式。雅虎空有搜索技術先發優勢,卻沒法化為商業價值。
如今被谷歌超越、被各種互聯網新應用所淹沒的雅虎,已是「沒落的英雄」。香港一位財經分析師表示,雅虎全球收入的85%來自對阿里巴巴的控股和雅虎日本的收入。的確,據時代周報記者在日本的調查了解,雅虎的搜索引擎至今雄踞日本市場第一名。
由此可以理解,5年前阿里巴巴與雅虎的交易,曾有人覺得楊致遠是「冤大頭」,但現在業界的評論是:「這單交易可能是楊近年來職業生涯唯一正確的決定」。
對於巴茨,馬雲也有點大意。2009年3月,即巴茨上台兩個月後,馬雲在一次采訪中表示:雅虎去留無所謂,只是一個股東。但一向風格強硬的巴茨未必這么認為。
巴茨剛上任想做出業績,而雅虎最大的收益來源—阿里巴巴的收入—則是她「耍威風」的重點。據外國媒體報道,巴茨在雅虎主營業務的決策上並沒有體現出她對互聯網的理解,導致公司屢屢流失人才,業績讓投資者失望。
但越是這樣,巴茨越要體現自己的價值。據外媒報道,馬雲在2009年巴茨上任之初時去美國拜訪,巴茨當著阿里巴巴管理層的面,指責馬雲沒有把雅虎中國做好。
據稱,隨後巴茨還有很多強勢舉動和意圖控制阿里巴巴的想法表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馬雲和他的管理團隊開始重新審視雅虎39%股份給公司帶來的不確定性。
在這期間,在微軟欲收購雅虎時,阿里巴巴方面放出風聲,希望籌集資金回購雅虎手中的股份,增強其自身獨立性。但是,雅虎不肯放棄阿里巴巴的股份。
因而,從技術層面上看,正如互聯網資深評論人士方興東所言:「馬雲甚至可能下課。」
馬雲危機如何化解?
9月初,巴茨表示無意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份,她本人也可能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這一言論非常符合巴茨的風格,但沒料到半個月後會在中國媒體上掀起一場關於阿里巴巴控制權的爭奪風波。
「一言以蔽之:馬雲鬧庄,不是雅虎挑事。」阿里巴巴前資深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這次在媒體掀起的風波,應該是馬雲的公關戰。馬雲的公關戰是世界級的,成功地撬動這個話題,旨在吸引公眾關注,從而給雅虎壓力。」
可佐證的是,在中國媒體掀起風波之後,巴茨在美國開始服軟:「我們作為股東對阿里巴巴的投資是戰略性的,對公司和股東來說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巴茨還對馬雲贊譽有加:「作為股東,雅虎不會干涉阿里巴巴的經營業務,我們支持馬雲及其團隊的經營決策。」巴茨稱馬雲是「我們這個時代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企業家之一」。
但阿里巴巴並不想放過巴茨。巴茨曾表示,在支付寶和淘寶上市之前,雅虎不會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但對巴茨的這個期待,阿里巴巴副總裁、雅虎中國總經理、淘寶首席市場官王帥回應稱:「淘寶網沒有上市計劃。暫不會考慮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模式的嘗試,更不會為上市而去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核心目標。」
隨後在給時代周報的回應中,王帥稱,所謂控制權之爭,其核心是對中國市場、對客戶、對合作夥伴的理解尊重之爭。拋開上述基礎,憑空討論所謂「控制權」之爭毫無意義。對於雅虎CEO巴茨提出的「可能將加入阿里巴巴董事會」的表態,王帥表示,自巴茨出任雅虎CEO以來,其對互聯網業務、中國市場以及合作夥伴的種種決定和表態,讓人難以理解。先集中精力努力提升美國雅虎現狀,或許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不僅王帥頻頻發話,9月21日,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CEO再放狠話:「對於阿里巴巴而言,雅虎是爺爺輩的企業,但作為爺爺輩的雅虎為老不尊」,並指責雅虎並不曾提供搜索技術。
公關戰至此,阿里巴巴方面有點「過了」。事實上,阿里巴巴前高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06年並購了雅虎中國後,曾想用雅虎搜索替換掉最原始的淘寶搜索程序,但覺得替換非常麻煩,就一直用到現在。」
換言之,不是雅虎沒有提供搜索技術,而是阿里巴巴方面不願意用人家的。對此,時代周報記者曾向阿里巴巴方面求證,但阿里巴巴不予回應。
另一個對雅虎的指責是,去年9月中旬,阿里巴巴股價達到20港元上下,在阿里巴巴十周年生日前兩天,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近1.1%的股份,讓「阿里巴巴措手不及」。但阿里巴巴卻沒有指出,就在雅虎拋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六天前,是馬雲先以20.78-21港元的價格,高位拋售公司1300萬股股份,套現約2.70億港元。正如洪波在其博客中指出,「馬雲可以出售,雅虎就不可以?都是商業行為,都在追求投資回報,還是客觀一點吧。」
事實上,對於馬雲是否有可能出局的擔心,業界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因為,馬雲對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馬雲在中國政府層面的影響、在國際上的影響,更是不可小看。不僅職業經理人巴茨明白這一點,軟銀的孫正義更是明白這一點,讓馬雲出局,除非大家不想玩了。但從巴茨女強人的個性、不肯輸於馬雲、甚至還要以此立威的心態來看,巴茨拿控股權來說事,一點也不奇怪。
馬雲應如何應對?阿里巴巴前高管認為,馬雲有兩個可行方案,一是爭取孫正義,抗衡雅虎。「雅巴爭執中,真正的關鍵角色是孫正義。孫會比較傾向於支持馬雲。因為淘寶和支付寶的上市,對他利益最大,雅虎呢,會坐等分肥。而這一點,正是馬雲遲遲不願上市的核心原因。」
二是吸引投資,返購雅虎。「買下雅虎25%股權即可控股,需要50億美元,但馬雲目前沒有。」
中國的明星企業家們開始為第一波融資還債了,馬雲也是如此。有傳言稱,馬雲「很有可能以支付寶的控股權換取資金,並取得阿里巴巴的控制權」。
這次風波,可能是馬雲的危機,但也可能是馬雲的機會。「雅虎獲得控制權,只是增加了談判籌碼,但最終把股權賣給馬雲是必然的,」阿里巴巴前高管稱,「商業終歸是商業。」
⑨ 全球速賣通也要垮了嗎
速賣通早晚會垮,阿里巴巴在透支著賣家的忍耐力,也在透支著國外客戶的信任。下一次的誠信危機會來的更猛烈,不是走個衛哲就可以解決問題的,阿里遲早會丟掉國內外客戶的信任的。102年的公司?你看馬雲跟的都是什麼人?李一,王林,只要大騙子他都信奉,呵呵!~還總談自己的人品,信譽。自己打臉!
老外都是阿里的爹,什麼都偏向他們,糾紛都是賣家不對,根本不給解釋的餘地,以前有電話,現在搞的就一個在線回答,永遠都是一副客客氣氣的告訴你,不可以,不行,你的錯。
到處都是糾紛偏向老外的裁決,到處都是假貨,仿牌,低價傾銷,搞的淘代銷一團遭,就為了自己賺那5%的傭金,無論哪邊他都凈賺,押款,扣手續費,自己銀行賺利潤,這些越來越讓人心涼。
當初阿里香港上市,又回購股票,玩了一手漂亮的空手套白狼,白白的用股民的錢把雅虎這些回購股權,省下了一筆利息,馬雲還一直說為了股民著想,你商業頭腦好,卻總把別人當傻子耍。自己齷齪還總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裝清高。。。阿里現在就是破鍋煮屎!
阿里早晚有一天會為他們的傲慢付出無比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