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構賣出,券商買進大量股票什麼意思
這是一種對倒,你上股票的龍虎榜可以看到,賣出席位是機構的那就是機構賣出;買入席位是某某證券營業部的是券商買入。這種情況一般是機構在低位建倉,炒高之後有一些游資過來接盤。就出現這種情況!
Ⅱ 股票的機構買入/賣出是指什麼
機構買入和賣出:指的是機構投資者買入賣出該股票。
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國家或團體設立的退休基金等組織。機構投資者的性質與個人投資者不同,在投資來源、投資目標、投資方向等方面都與個人投資者有很大差別。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資者之間按照市場價格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所進行的買賣。股票公開轉讓的場所首先是證券交易所。中國大陸目前僅有兩家交易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Ⅲ 機構買賣股票交手續費和傭金嗎
交。
由於他們是大客戶,所以各證券公司為了吸引他們會降低傭金,也就是說談判決定傭金,其實許多小券商對大一點的散戶也是協商確定傭金的。
其他的交易手續費,如過戶費,以及印花稅,由於是證交所和財政部規定的,所以一樣要交而且是不議價的,呵呵。
總之,機構單就交易成本來講,是比普通散戶低的,但是由於機構資金量大,進出會帶動股價,所以最終平均下來,其交易成本就要高出散戶許多了,以當年老莊模式為例,莊家進出都要三個月,影響股價30%,也就是莊家介入一隻股票,如果沒有60%的漲幅根本就賺不到錢,只是後來,2000年左右開始,少壯派的操盤手才改變了原來的操作模式,但也要有20%的漲幅才行。
對於散戶,只要漲出手續費,一般說1%就可以賺錢了,而且進出幾秒就夠了。
Ⅳ 機構賣股票有哪些限制
一次性賣出大於該股流通股的5%,需要進行書面公告,基金倉位不得低於總倉位的百分之60,
Ⅳ 機構購買股票有什麼要求
機構的定義較為籠統。不過一般定義為具有法人投資資格的才稱為機構。
一:需提供營業執照及公司財務賬號去券商設立專戶。
二: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不得持有超過流通股本的5%,否則應當向公眾舉牌披露相關信息。
三:機構購買股票又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兩種。
場內交易是通過券商系統提供的通道來完成交易,場外交易則屬於協商轉讓,場外交易一般低於市場價格的10%左右,比如,臨近解除禁售期的股票,由於世道不景氣,而持有方又有資金周轉啊壓力下,會通過場外轉讓完成大筆交易。
Ⅵ 同一個機構為什麼在同一天買進和賣出同一支股票
有買入就有賣出,主力建倉是個很長期的過程,不是像我們自己手上的帳戶那樣,純粹的買入和賣出。因為主力的資金非常的大,並且主力建倉也是個非常隱蔽的過程,不希望讓別人看出他是在建倉。
像你說的這中情況一般都是主力在對倒,一般莊家要操作一隻股票起碼要准備好幾百個自然人的帳戶,因為自然人帳戶的同一股票不能買的太多,超過了流通股的0.5%就要舉牌,被證監會監管。
對倒的意思就是用一個帳戶大量的跑股票,把股票的價格打壓下來,用另外一個帳戶撿到更加便宜的籌碼。達到減低建倉成本的目的。
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用這樣的表面現象來迷糊大眾投資者,有的股票軟體上的數據並非都是全面的,正確的,有很多都是作假的,莊家也不是傻子,有這樣的軟體他們也知道,他們肯定也會想辦法對付這些軟體的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