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索尼倫敦交易所

索尼倫敦交易所

發布時間:2021-08-06 15:46:02

Ⅰ 索尼公司發展歷程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議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0年9月 –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並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並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游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Digital Dream Kids>(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Do you dream in Sony ?>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並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劃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在線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並,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議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劃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BRAVIA by Sony>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娛樂未來>(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劃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Ⅱ Sony已經不生產筆記本電腦了嗎

今年2月份索尼公司筆記本電腦業務連同「VAIO」品牌轉讓出售後,杭州城內的索尼專賣店就陸續開始對筆記本電腦進行清倉銷售,目前已進入尾聲階段。「最遲到9月底清倉也徹底結束,市場上將買不到索尼的『VAIO』筆記本了。」消息靈通人士透露。

「你還買索尼筆記本電腦?他們品牌都賣了,以後連保修都找不到!」在百腦匯的某個前索尼筆記本旗艦店裡,記者看到店裡搬上了華碩的產品。促銷員聽說記者要購買索尼時好意提醒道。
自1996年索尼首款「VAIO」筆記本電腦誕生後,憑借著絢麗的色彩和華麗的外觀一度成為年輕人的「寵兒」。然而由於經營不善,今年2月份,陷入虧損泥潭的索尼公司宣布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出售給一家日本產業投資基金,並把常年虧損的電視機業務拆分為獨立的子公司,與此同時還在全球裁員5000人。
盡管如此,索尼仍難挽頹勢。8月初,索尼宣布申請從掛牌44年之久的倫敦證券交易所退市。如果一切順利,索尼在倫敦證交所的生涯將於8月29日前正式畫上句號。
索尼筆記本電腦退市,售後服務會否受到影響?劉志強明確告訴記者,在索尼筆記本電腦撤櫃後,索尼仍舊會提供產品的售後維修服務,「消費者可憑購機時的單據、發票和保修卡到店內維修或升級電腦系統。」

Ⅲ 索尼有幾個公司或有股份的公司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議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0年9月 –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並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並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游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並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劃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在線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並,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議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劃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劃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SONY在東亞地區的發展
台灣,香港
1967年 台灣聲寶(SAMPO)電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 4月 日本Sony總部收回代理權,並重新改組成立台灣新力國際為Sony在台灣的法人代表,聲寶退出經營權,整合所有SONY在台灣的關系企業資源,並將消費性電子部門獨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新力索尼於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設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間直營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灣設立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2在台灣銷售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與台灣索尼通訊網路合作設立Dreamix直營店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Clié在台灣銷售
2003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VAIO在台灣銷售
2004年4月7日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設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間直營店。
2004年4月 舉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華」
2004年6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在ADSL用戶量成長,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供應商
2004年7月 美國SOE與GAMANIA合資,在台灣設立SOE台灣辦事處。
2004年10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Dreamix直營體系更名So-net Plaza轉型復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由藝人金城武代言台灣區VAIO全系列筆記型電腦
2005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並回台灣新力國際成為旗下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2005年4月 舉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華」
2005年5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P在台灣銷售
2005年8月23日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體網路傳輸技術在台灣上線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4月 擴大舉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華」與「飆新力藝巨星演唱會」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3台灣、香港於2006年11月17日與美國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在台灣台北西門町「Sony Digital Square」舉行首賣會,首批300台銷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 - 台灣新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變更為 台灣新力國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新力電腦娛樂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SonyBMG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躍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 - 美商亞洲新力在線游戲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國際版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978年 1978年開始開展中國業務,先後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廣州(1994年)和成都(1995年)等地設立了代表辦事處。
1982年 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權生產專業磁帶錄像機。
80年代中期 在廈門和江西省的OEM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
1993年9月 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Sony出資70%)。1994年2月開始運營。主要生產和銷售攝像機(Hi8,D8,DV)、光學拾音頭、8毫米攝像機部件。
1995年10月
Sony與北京郵電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北京京芝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1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行動電話、磁帶錄像機和DVCAM格式專業用攝像機的生產和營銷。
1995年11月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光學拾音頭的生產和銷售。
1995年12月 與上海廣電集團和上海真空電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映像有限公司」(Sony佔70%的股份)。1996年12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貴翔平面特麗瓏彩電、投影電視等的生產和銷售。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北京代表處成立。
1996年10月 獨資區域性管理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成立。產品包括聚合鋰離子電池等。
2000年10月 青少年體驗型科技館索尼探夢在北京開業。
2001年 索尼音樂娛樂(國際)與上海協和集團、上海錦文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並於2002年初開始運營。
2001年10月 EMCS中國成立。
2002年8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EMCS中國的一部分,軟體研究開發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設計適合中國市場的AV類產品軟體。
2002年11月 作為索尼(中國)旗下的一個機構,索尼信息系統解決方案(亞太)中心在大連成立。索尼國際采購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業務是為EMCS日本采購零部件。
2003年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廠開始為中國市場生產AV/IT產品。
2003年6月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注資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專業電視多媒體設備製造商之一。
2004年4月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開始運營,生產DVD播放器。
2004年6月 上海公司搬遷至新天地辦公。
上海技術中心成立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有的軟體研發中心搬遷至新址,面積擴大至3,400平方米。除軟體研發之外,AV/IT硬體和零件設計,一部分質檢及其他研發相關職能一一建立。
索尼影視國際電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中國首家中美影視製作合資公司-華索影視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2005年 索尼集團執行副總裁高篠靜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駐中國總代表。
2005年2月 索尼中國設計工程集團成立,高篠靜雄先生擔任該機構總裁至9月。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創造中心)」 在上海成立。作為索尼全球創意源泉之一,上海創造中心將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量身設計各類新品。
2005年12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有限公司並購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場變更為索尼數字產品無錫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篠靜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10月 索尼探夢搬遷新址並重新開業(新址位於北京朝陽公園內)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擔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Ⅳ 在決定索尼公司上市股價的最後時刻出現了哪些小插曲

盛田昭夫累得幾乎無力撐持,但也總算盼到了必須決定股價的日子。他們得在凌晨兩點得到東京的收盤價,徵得美方承保人的同意,把價錢列在計劃書上立即印出。然後由律師搭早上6點鍾的火車(當時還沒有早班飛機)到華盛頓,9點鍾向證券管理委員會登記,獲得許可後,他得打電話回紐約,他們才能把股票發放上市。但是在這一天的最後關頭,美方承保人施瓦曾柏竟睡得像死了一般。當時由於一切就緒,只有價格待決,所以施瓦曾柏決定回家休息一下,他對盛田昭夫說道:「你知道價錢後再打電話給我好了,我可以在家決定,不用一直在這兒等。」誰知他回家躺在沙發上,由於過度疲勞竟然睡得死死的,連電話鈴聲也沒有呼醒他。這邊盛田昭夫他們急得團團轉。後來施瓦曾柏的助手哈威爾建議,施瓦曾柏是巨項的市長,可以打電話到巨項警察局,請他們派一輛巡邏車去叫醒他。可不巧的是一個星期以前,巨項有個神經病患者不斷打電話騷擾市長。哈威爾打電話時,對方反應冷淡,一開始他們還譏笑哈威爾的請求。哈威爾費了很長的時間才說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最後他們相信了,很快派了人去叫醒市長。

成果十分令人驚喜,第一批海外股票交易所得——400萬美元。

Ⅳ 如何購買SONY的股票

如何購買SONY的股票,joblim說得比較完整了,這里補充一下:

索尼在兩地上市,分別是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分別是6758和

SNE。

見:

日本股市索尼股票

美國股市索尼股票

從獲取資料、參與討論、操作方便角度來看,買美股的索尼會相對方便。

國內常用的券商有老虎證券、富途證券等,都是美股上市公司,比較可靠。按照指引一步步操作即可。

現在,買賣外國股票還是比較方便的,都可以通過手機軟體進行。

Ⅵ 索尼公司為什麼要將CEO的位子讓給一個美國人

那個時候索尼已經連續8年虧損了,再不換人,估計連證券交易所都要把你給退市了,索尼近年不論產品還是品牌在市場中都連續下滑,既賠本也賺不到吆喝。索尼好多東西都跟不上時代了。你看看索尼的現狀:
一、三星做MP3時,索尼不做,蘋果做MP3,索尼不做,等山寨小廠都不玩了索尼才開始做;二、PLAYSTATION也是,誰還去玩那個東西啊,大家都去玩電腦游戲去了;還在執著地搞那個玩意,有毛用。。。
三、索尼唱片也是年年虧損,現在成了索尼的一個資產包袱;
四、電視也不行,還是跟三星合作的,給日系品牌丟人;
五、筆記本VAIO據說要賣給宏基了;
六、相機事業,卡片機不如佳能,而且現在還面臨入門單反的市場圍剿;後來收購的美能達作為單反品牌也是半吊子;
七、平板電腦現在幾個牌子裡面做的最爛的估計就是索尼呢,此話當真!不知道你有沒有見到過索尼的平板電腦,真的是爛,關鍵是還貴。

Ⅶ 索尼公司創始人是誰.於多少年開始創立 它最成功的產品是什麼

已故索尼公司創始人兼首席顧問 :井深 大(1908 - 1997) 1945年5月,井深大作為索尼創始人之一召集7位技術骨幹創辦了「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不久後加入,他是井深大的好朋友,當時他們只有19萬日元的資產; 一年後,二人一起將「東京通信研究所」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公司高級總經理和代表董事由井深大出任; 公司成立的第五年也就是1950年,索尼經過艱苦的攻關克服了各種困難,模仿著生產出亞洲第一台磁帶錄音機「G型機」 1955年,索尼推出日本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TR-55; 1958年1月,盛田先生將公司的名稱由「東京通訊工業株式會社」正式更名為「SONY股份有限公司」,盛田昭夫開始力推SONY品牌; 盛田將公司的品牌當作生命,為"讓Sony享譽全球"而勤奮工作,他的努力終於使Sony今日的品牌魅力成為現實。 1958年12月,索尼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1960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電視機TV-8-301; 1961年,索尼在美國發行200萬股普通股票,成為二戰後第一家家在美國公開發行股票的日本公司,同年,盛田昭夫成立索尼設計中心,由大賀典雄主持; 1962年,索尼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63年,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錄像機 1968年,索尼推出採用經數年研發的特麗瓏顯像管的彩色電視機KV-1310,同年CBS與索尼合資成立了CBS/SONY唱片公司,由大賀典雄負責,後來這家公司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唱片公司; 1972年,索尼開發了「U-matic」系統。使轉輪式變為了帶艙式,這樣可節約更多的空間,也更容易使用。 1975年,索尼推出家用Betamax錄像機; 到目前為止索尼共改過7次標志,最上面的是「東通工」時的標志,有點兒「奧特曼」的感覺,第二個是1955年索尼公司在正式更名前就已經使用了的索尼標志,和現在的標志相差十萬八千里,好醜哦!再下面的一個是1957年「東通工」改名為「SONY股份有限公司」之前真正為索尼公司准備的索尼標志,從這時開始的標志開始初具雛形。後來1961年又改了一次,這一次的標志是索尼歷史上最粗壯的一次,1962年又改,1969年又改,直到上圖中最後一個1973年改後一直沿用至今~ 1979年6月,全世界第一部立體聲磁帶隨身聽Walkman TPS-L2問世,Walkman品牌出現在世人的面前,起初,SONY是想給它取名為"Stereo Walky",但東芝已經先行一步為其攜帶型收音機注冊了這個商標,無奈之下,時任索尼董事長盛田昭夫立刻想到了"WALKMAN"。 同年盛田昭夫訪華,受到鄧小平接見; 1980年12月,索尼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北京辦事處成立; 1981年,索尼發明了3.5英寸軟盤驅動器,直至目前仍是PC的標配; 1982年,索尼推出了1/2英寸廣播用攝錄放一體機Betacam,在大賀典雄的推動下,它還與飛利浦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張CD唱片,同年大賀典雄就任索尼董事長兼CEO; 1984年,索尼推出Discman攜帶型CD Walkman D-50; 1988年和1989年,索尼以2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CBS唱片公司(現為索尼音樂娛樂有限公司)和哥倫比亞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現為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的並購。 1989年索尼發布高解析度8毫米攝錄放一體機CCD-TR55。 1992年,索尼發布開發已久的MD系統,此系統是根據MO磁光碟存儲系統開發而來,同時推出MD Walkman MZ-1,此時的MD系統還很不成熟,體積大,音質差,而並不引人注意。 1994年12月,索尼推出32位家用游戲機Playstation(PS),同時開發出世界第一台高亮度、綠色發光二極體等離子平面顯示器(Plasmatron) 1995年,出井伸之接替大賀典雄任索尼董事長及CEO,同年索尼發布了等離子電視技術,與其他企業攜手推出DVD技術,還推出了家用數字攝錄放一體機Digital Handycam產品線及Cybershot數碼相機產品線; 1996年,索尼開始與Intel合作生產VAIO台式和筆記本電腦,並推出純平特麗瓏電機,同年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索尼推出DVD播放機,出井伸之聘請霍華德·斯特林格作為索尼美國公司負責人,並改變索尼企業形象,樹立年輕、充滿活力的新形象; 1998年,索尼推出AIBO機器狗作為電子寵物,同時發布記憶棒; 1999年,索尼再次與飛利浦聯手,共同推出SACD(超級音頻CD); 2000年,索尼推出第二代家用游戲機PS2; 2001年,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公司成立,在第二年3月推出首批合作產品; 2003年10月,出井伸之開始推行「Transformation60」基礎性改革計劃,包括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3%、向海外轉移生產線、建立合資公司以及重組金融業務等; 去年8月,成立索尼BMG音樂娛樂公司,9月,以索尼為首的投資集團以50億美元價格成功收購美國米高梅電影公司,同年索尼還將電話和DV的生產整合進VAIO個人電腦部門; 今年3月7日,索尼公司宣布董事長兼CEO出井伸之和總裁安藤國威將於6月22日後去職,轉任公司高級顧問和顧問,他們的職位分別由英國人霍華德·斯特林格和中缽良治接任。

Ⅷ 索尼是不是不生產筆記本電腦了

是的,索尼不生產筆記本電腦了。2014年2月6日 ,索尼宣布正式與Japan Instrial Partners Inc達成協議,簽署將出售VAIO品牌電腦業務的諒解備忘錄,在2014年春季新品上市之後,索尼將正式退出電腦業務,原有索尼VAIO用戶還可以繼續享有售後服務。

(8)索尼倫敦交易所擴展閱讀:

面臨危機:

PlayStation游戲機打敗了勁敵任天堂、逼走了SEGA(世嘉)、數碼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影像接收晶元獨占市場、VAIO系列個人電腦熱賣。

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網路泡沫化;1994年發表至今PlayStation開發後已經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位隨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

擁有自傲特麗瓏(Trinitron)技術的WEGA獨自開發高清影像技術而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夏普(Sharp)、三星(Samsung)取得電視影像的領導地位。

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以及電子產品價格不斷壓縮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卻嚴重受挫至今。

Ⅸ 索尼(中國)有限股票在中國上市嗎上的話代碼是多少

沒有在中國上市

閱讀全文

與索尼倫敦交易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osc指標公式源碼 瀏覽:587
湖北鄂信鑽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417
通達信supertrend指標 瀏覽:904
開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70
投資型理財基金 瀏覽:954
吉安市汽車金融公司 瀏覽:510
外匯會計要處理的對象有 瀏覽:945
職業外匯交易員 瀏覽:70
如何跟客戶談融資融券話術 瀏覽:652
廣東銀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670
理財產品到期無法退出 瀏覽:294
金融投資公司的名稱大全 瀏覽:21
離蘭州金融國企近的金融公司 瀏覽:34
九鼎集團e租寶 瀏覽:919
王少華中誠信託 瀏覽:801
炒股票蛋糕 瀏覽:125
返錢是金融機構 瀏覽:774
全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瀏覽:362
金融投資公司招操盤手 瀏覽:395
上港集團價值鏈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