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券投資需要考慮哪些基本要素 相互間的關系是什麼
如同其他金融投資業務一樣,證券投資要考慮收益性、安全性與流動性三個基本要素。 具體講,證券投資要獲得一定的收益,這就是收益性。證券投資的收益主要由當前的收入(如利息、股利)和資本利得(即由證券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資產溢價)兩部分組成。衡量證券投資收益性的指標主要是證券投資收益率,即證券投資收益與投資總額的對比關系。 證券投資的安全性是指證券投資按期實現收益的可靠性。這種可靠性越高,安全性就越高,反之,安全性就越低。 證券投資的流動性是指證券在不受損失的情況下轉化為現金的能力,這種變現的能力就是流動性。 證券投資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正相關,和收益性負相關;流動性和收益性負相關。在多數情況下,證券的安全性越高,其流動性越強。而由於證券收益與風險的正向關系,證券的風險越高,收益性越強,證券投資的安全性也就相應降低;反之,證券的安全性越高、流動性越強,收益性就越低。
B. 證券投資風險的證券投資風險的特徵
證券投資風險作為一種風險,在具備了一般風險特徵的同時,也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質,這主要是股票證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即證券僅是一種虛擬資本或價值符號,其價格體現了投資者對未來收益的預期。根據證券投資風險的定義,我們將其主要特徵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客觀存在性
由於證券市場的風險因素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其在時間和數量上積累,引發風險事故從而影響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波動,造成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差,所以證券投資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不以投資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在證券市場的投資活動中,人們通常所說的「風險防範」也是在承認證券投資風險客觀存在的前提下設法規避和降低風險。
二. 不確定性
由風險因素觸發的風險事故,會引起投資者心理預期的改變,從而造成市場的價格波動,並進一步對投資者的投資收益產生影響,其具體表現為實際收益相對於預期收益的偏差。偏差可能是正的(高於預期),也可能是負的(低於預期),因此,證券投資風險具有不確定性。
三. 可測度性
盡管證券投資風險具有不確定性,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對其大小進行測度。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證券投資風險是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程度,偏離程度越高,風險越大,偏離程度越低,風險越小。同時,我們可以運用一定的統計方法對收集的歷史數據進行計算,從而實現這種偏離程度的量化。
四. 相對性
證券投資風險是相對的,由於投資者對風險偏好的不同,他們各自對風險也會採取不同的態度,風險承受能力強的為獲取高收益而敢冒高風險,風險承受能力低的為避免風險而寧可選擇低收益。因此,某一程度的證券投資風險在某些投資者看來很高,而某些投資者看來很低。
五. 危害性
雖然證券投資風險會給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涉及到可能發生的損失和收益與投資者的預期偏差過大時,證券投資風險就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前所述,當證券市場價格波動幅度過大時,容易引發過度的投機行為,投資者在盲目追漲的同時,往往會蒙受慘重的損失。另外,隨著證券市場內在風險的進一步擴大,會引發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對國家的社會、經濟、政治的穩定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六. 可防範性
盡管證券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同時又帶有不確定性,甚至達到一定程度後更具危害性,但我們仍然可以採取一定的方法來防範和規避證券投資風險,盡可能避免或減小風險帶來的損失和危害。比如投資者可以借鑒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利用分散化投資來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同時,他們也可以通過做空機制來對沖證券市場價格下跌所帶來的風險。政府可以通過對現行制度進行改革以及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從根本上消除可能出現的證券投資風險。
C. 銀行進行證券投資可以採取哪些策略
銀行會採取:
1.銀行進行證券投資一般採取定增策略,
2.即參加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
D. 證券投資中有哪些風險種類
證券投資中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形勢風險、行業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等。
一般而言,風險偏好類型的確定主要取決於投資者的年齡、收入、性別、經歷和個性等具體因素。比如,年齡較小的人不怕失敗,所以多為風險趨向型投資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對於風險的態度逐漸表現為中立型甚至規避型;收入越高的人們能承受的風險往往比較高,相比而言,收入偏低的人群對於風險大多有迴避的傾向。
通常認為男性趨於冒險、女性趨於保守,但也有人認為隨著現代經濟生活中男女承擔社會角色的互換及女性在理財中的重要地位,部分女性也呈風險愛好型;一般人生經歷比較豐富的個體屬風險趨向型,而經歷比較簡單順利的個體屬於風險規避型,自然也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風險選擇。總體而言,工薪階層中大部分人員屬於風險規避型和風險中立型,對證券投資風險的整體承受能力相當有限。只有在對工薪階層的風險狀態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才能選擇各自適合的證券投資策略。一般而言,對於風險趨向型的工薪投資者可以增加證券投資新品種的比重,因為往往新產品在高風險的後面也隱含高收益。
對於風險中立型的工薪階層可以採取在高、中、低風險型的不同投資工具中設置不同比例以達到趨利避害的效果,當然也可以將資金主要投入風險中等的債券和混合型基金上,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深入分析比較集中的品種,從而獲取更高收益。而風險規避型的投資者一方面可以採取購買國庫券、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為主的簡單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各種年度報道與評比結果,選擇有較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銀行等各種金融機構,進行集合型證券投資。相對而言,由於貨幣市場基金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相比較,在收益率相當的情況下,在投資門檻和流動性方面具備明顯優勢,可以滿足偏好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對資金的高流動性和對收益的穩定性的綜合要求,分析人士指出,貨幣市場基金將繼續成為這部分人群的首選理財工具。
當然,隨著人們對基金市場的熟悉,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均可以成為低風險的證券投資產品。由於工薪者處於不同境遇時,也可能改變風險偏好,所以要在對自己的投資意願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證券投資策略。
E. 企業進行證券投資應考慮的因素是
稅收問題和監控的問題
F. 你是如何理解證券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性的
開放與發展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投資市場,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證券投資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今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勢必對證券投資的投資者有著一定的不利因素。本論文著重從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性和收益性入手,剖析證券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證券市場的應如何正確對待證券投資的風險性與收益性。
在現代經濟社會里,證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市場體系中居重要地位。 從金融市場的功能看,證券市場通過證券信用的方式融通資金,通過證券的買賣活動引導資金流動,促進資源配置的優化,推動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效率。獲取收益既是投資者進行證券投資的直接目的,也是籌資者進行證券籌資的基本動機。收益的大小決定了投資與籌資雙方的積極性。當然,對投資者而言,收益是指通過購買證券所取得的利息、股息和買賣證券的差價收入;而從籌資者來說,收益則表現為通過證券籌集資金。從而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獲利能力或改善國家的財政狀況。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證券投資市場是籌集資金的重要渠道,是致富的一個手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收益性所在,在證券市場上進行證券投資,一般都能獲得高於儲蓄存款利息的收益,所以,吸引著眾多的投資者。而對於證券發行者來說,通過證券市場可以籌集到一筆可觀的資金,他們可以用這些資金補充自有資金的不足,或開發新產品、上新項目,這樣便有利於迅速增強公司的實力。但是要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籌集到巨額資金,目前看來,只有通過證券投資市場這個渠道才能實現。
話說:有得必有失,既然證券投資在經濟市場有著如此大的作用和影響,且獲得資金相對容易,但是收益與風險並存,這是投資的一般規律。我們無論將錢投放在何處,除了關注回報率之外,還要清醒地認識與之相伴的種種風險。
證券的風險性是指證券持有者有預期投資收益不能實現,甚至連本金也受到損失的可能。在證券市場上,風險與收益是一對孿生兄弟,形影不離。風險越大,收益往往越高,較高的收益可看做是對較大風險的一種補償。風險對證券投資者和發行者來說也具有不同的意義。從投資者方面看,既會遇到證券價格下跌的風險,又會遇到證券發行單位經營狀況不好甚至破產,從而使投資者不能獲得證券收益乃至血本無歸的風險。從發行者方面看,既會遇到經營狀況不好,難以支付利息、股息或者難以償債的風險,也會遇到因發行費用過大而不能達到籌資目的的風險——這是由未來經濟狀況的不確定性所致的。
證券投資的成功與否往往是看這兩個目標的實現程度。但是,影響證券投資目標實現程度的因素很多,其作用機制也十分復雜。只有通過全面、系統和科學的專業分析,才能客觀地把握住這些因素及其作用機制,並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證券投資分析正是採用專業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對影響證券回報率和風險的諸因素進行客觀、全面和系統的分析,揭示這些因素影響的作用機制以及某些規律,用於指導投資決策,從而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
我國證券市場是改革發展的產物在中國,宏觀上,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政治經濟環境在通貨膨脹極低的情況下快速穩定發展,國際上已然開始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微觀上,中國的經濟體系百花齊放,整體由粗放性向集約化轉變。整個產業結構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轉變為科學、信息、技術型。人民富裕了,人們手裡有大量的閑置資金,並且人們的觀念也在改變,人們都有投資的慾望。整個社會都期盼一個穩定繁榮秩序的證券市場。市場繁榮的各種客觀條件都已經具備,也許它的繁榮只需要一個契機。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日漸顯著,我們有理由相信並且可以預見證券市場今後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
G. 證券投資的最大風險是什麼
證券投資的風險——
證券投資的風險是指證券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變動幅度。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以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種因素以同樣的方式對所有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因素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由於這些因素來自企業外部,是單一證券無法抗拒和迴避的,因此又叫不可迴避風險。這些共同的因素會對所有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而分散,因此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系統性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等。
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政府有關證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舉措、法規出台,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
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證券市場行情周期性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動不是指證券價格的日常波動和中級波動,而是指證券行情長期趨勢的改變。
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引起證券投資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市場利率的變化會引起證券價格變動,並進一步影響證券收益的確定性。
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給投資者帶來實際收益水平下降的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對某個行業或個別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它通常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的、全面的聯系,而只對個別或少數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非系統風險又可成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證券發行人在證券到期時無法還本付息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
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公司的決策人員和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中出現失誤而導致公司盈利水平變化從而產生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
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目標1、取得收益——將剩餘資金靈活的運用
2、降低風險——證券投資的靈活性,多樣性
3、補充資產流動性——第一儲備與第二儲備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對象1、標准---可以在市場銷售;必須是債權債務憑證
2、種類:政府公債(國債與國庫券)、公司債券、公司股票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原則1、效益與風險最佳組合原則
效益與風險最佳組合:風險一定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風險最小化
2、分散投資原則:證券的多樣化,建立科學的有效證券組合。
3、理智投資原則:證券投資在分析、比較後審慎地投資
4、投資程序:確定投資方案、選擇證券經紀商、辦理證券交割、辦理證券過戶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方式1、證券套利:利用證券的現貨和期貨價格的差價進行套買套賣,從中獲取差額收益的活動,基於現貨與期貨的價格不一致。
2、證券包銷:對於新發行的證券,按一定的價格全部予以承購,即在證券發行前線安全價給發行者,再由銀行向市場公開發售;發行者按規定付給銀行一定的包銷費用。
3、代理證券發行:銀行利用其機構網點和人員等優勢,代理發行證券的的單位在證券市場上以較有利的條件發行股票、債券和其他證券,從中收取代理發行手續費的行為。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決策為了實現證券投資的有效組合(降低風險和收益最大化),銀行要有正確的投資決策:
1、時機決策(國際、國內形勢、行市態勢、經濟發展)
2、種類選擇——質量高、收益豐厚、期限短、變現能力強;
3、數量決定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風險證券投資風險——未來收益狀況的不確定性,即發生盈利和虧損的可能性。
投資風險——系統風險:社會政治、宏觀經濟情況的變化等對著整個證券市場的影響和沖擊具有不可抗拒性和不可分散性
——非系統風險:個別原因對個別證券的影響和沖擊,
影響范圍分:整體性投資風險(貨幣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經濟波動風險、經濟政策風險、政治風險、市場技術風險)
局部性風險(信用風險、局部價格投資風險等)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目標
1、取得收益——將剩餘資金靈活的運用
2、降低風險——證券投資的靈活性,多樣性
3、補充資產流動性——第一儲備與第二儲備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對象
1、標准---可以在市場銷售;必須是債權債務憑證
2、種類:政府公債(國債與國庫券)、公司債券、公司股票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原則
1、效益與風險最佳組合原則
效益與風險最佳組合:風險一定的前提下,盡可能使收益最大化;或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風險最小化
2、分散投資原則:證券的多樣化,建立科學的有效證券組合。
3、理智投資原則:證券投資在分析、比較後審慎地投資
4、投資程序:確定投資方案、選擇證券經紀商、辦理證券交割、辦理證券過戶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的方式
1、證券套利:利用證券的現貨和期貨價格的差價進行套買套賣,從中獲取差額收益的活動,基於現貨與期貨的價格不一致。
2、證券包銷:對於新發行的證券,按一定的價格全部予以承購,即在證券發行前線安全價給發行者,再由銀行向市場公開發售;發行者按規定付給銀行一定的包銷費用。
3、代理證券發行:銀行利用其機構網點和人員等優勢,代理發行證券的的單位在證券市場上以較有利的條件發行股票、債券和其他證券,從中收取代理發行手續費的行為。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決策
為了實現證券投資的有效組合(降低風險和收益最大化),銀行要有正確的投資決策:
1、時機決策(國際、國內形勢、行市態勢、經濟發展)
2、種類選擇——質量高、收益豐厚、期限短、變現能力強;
3、數量決定
[編輯本段]
證券投資風險
證券投資風險——未來收益狀況的不確定性,即發生盈利和虧損的可能性。
投資風險——系統風險:社會政治、宏觀經濟情況的變化等對著整個證券市場的影響和沖擊具有不可抗拒性和不可分散性
——非系統風險:個別原因對個別證券的影響和沖擊,
影響范圍分:整體性投資風險(貨幣購買力風險、利率風險、經濟波動風險、經濟政策風險、政治風險、市場技術風險)
局部性風險(信用風險、局部價格投資風險等)
H. 證券投資的風險有哪些都有什麼應對方法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1、宏觀經濟風險2、政策風險3、上市公司經營風險4、技術風險5、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風險6、其他風險等。
規避風險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投資,套期保值和對沖等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洪經理(員工工號009301)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