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韓國虛擬貨幣交易所調查結果

韓國虛擬貨幣交易所調查結果

發布時間:2021-08-21 17:24:04

Ⅰ 韓國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該交易所存在哪些問題

韓國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

前段時間,韓國警方在一家虛擬貨幣交易所查獲一起傳銷詐騙案。韓國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所4日遭韓國警方突襲。據了解,這家虛擬貨幣交易所在短短9個月內非法募集資金高達1.7萬億韓元(約合98億元人民幣)。從去年開始,表面上提供比特幣等主流虛擬貨幣交易服務,實際上以半年三倍本金的高回報吸引客戶開設高價值賬戶,然後誘導賬戶持有人引入傭金高的新會員。

數字令牌交易容易出現新形式的非法集資和欺詐行為,因此投資者在做出相關投資決策時應保持警惕。在整治貨幣相關犯罪方面,韓國國家稅務局3月15日宣布,已查獲2416名通過虛擬貨幣手段隱藏資產的逃稅者,並以現金或債權形式追回366億韓元。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

Ⅱ 韓國查獲2416名比特幣藏富偷稅者,他們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懲罰

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國稅廳近期查獲了二千四百百一拾六名以比特幣藏匿自已真實資產的偷稅者,隨後韓國國稅廳對這些人員以現金和債權的方式追回了大約價值三百六十六億韓元的稅款,韓國國稅廳同時表示將後將集中力量打擊使用數字貨幣進行逃稅的行為,一經發現將會追討稅金並追處罰金,同時情況惡劣的情況下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隨著比特幣在全球市場的價值不斷攀升,目前比特幣已經在市場中引起了瘋狂的投機行為,而交易量的增在也成為了一大隱患,因為交易數額和交易次數的加大都對比特幣的監管是不力的,接下來世界范圍內應該好好的討論下該如何對虛擬貨幣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監管,以避免虛擬貨幣對目前的金融市場造成沖擊。

Ⅲ 韓國曝虛擬貨幣騙局,受騙人群大都是哪些人

在韓國調查虛擬貨幣的這一個事件當中,有很多數都是老人和一些年輕的投資人,這些人是主要一些受騙人群,但由於自己投入很多金錢卻無法得到有效追回,因此這一些人的財產損失嚴重。從目前虛擬貨幣的整體發展局勢來看,我認為虛擬貨幣的泡沫化是非常嚴重的,如果這個時候再進行投資已經非常不合適了,這不僅僅意味著自己的本金可能要面臨打水漂的風險,更嚴重的是還會讓自己意志消沉,喪失了對生活的興趣。

總結:虛擬貨幣市場這不僅是對個人的一種挑戰,我認為更是很多人缺乏理性的一種做法,雖然虛擬貨幣有人能夠賺到錢,但更多的人依然是賠錢的,所以我認為在投資方面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自己千萬不可以追風投資,這樣不僅會讓自己金錢損失慘重,更重要的是還會讓自己在投資的過程當中迷失方向。

Ⅳ 中幣網是現在中國互聯網上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嗎是不是政府開設的可靠真實合法官網

看新聞: 虛擬貨幣本身就是違法的,怎麼可能有政府官網。

2018年1月18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於開展為非法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支付服務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確本單位及各分支機構嚴禁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服務,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通道用於虛擬貨幣交易。

通知中還顯示,對於發現的虛擬貨幣交易,應及時關閉有關交易主體的支付通道,並妥善處理待結算資金。

據了解,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無限幣、誇克幣、澤塔幣、燒烤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質數幣。目前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

1月14日,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 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和相關企業表示,將採取聯合治理模式,攜手更多的政府部門和企業,打擊網路黑色產業鏈力度,共同構建「網路安全共同體」。

央視並援引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李旭陽評論稱,市場上活躍的代幣有2000多種、傳銷平台超過3000多家,此類犯罪涉案金額和危害都非常大。

由於擔憂過度投機、洗錢和逃稅,國外市場的部分政府機構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也持有強監管態度。韓國已宣布實施虛擬貨幣交易實名制,印度財政部此前就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交易的風險向投資者發出警告,稱數字貨幣投資如同「龐氏騙局」。

據路透社1月16日報道稱,路透看到一份政府會議內部備忘錄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認為,應該禁止虛擬貨幣的集中交易,以及提供相關服務的個人或機構。

報道並援引潘功勝在該備忘錄里的話稱:「要始終對虛擬貨幣市場保持高壓態勢,嚴防虛擬貨幣風險再次集聚,消滅風險隱患於萌芽狀態。」他並表示,全國及地方當局應該取締提供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集中交易的場所,同時還需要禁止為虛擬貨幣集中交易提供擔保和清結算服務的所謂「錢包」服務商、以及為集中交易提供做市商服務個人或機構。

Ⅳ 韓國一虛擬貨幣交易所斂財98億元,該如何避免落入騙局

提高自己的警惕心,不應該去貪圖一些小便宜,這樣就可以避免落入騙局,擺正自己的心態。

Ⅵ 韓國查獲2416名比特幣藏富偷稅者,事情的細節是怎麼樣的

韓國查獲2416名比特幣藏富偷稅者,這件事情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需要征納賦稅的,韓國的這2000多個人也是想著把錢都放進自己的腰包而不交稅,這種方法是十分不可取的,這一次也是把他們查獲出來,並且追繳回36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7億元的巨款,由此可以看出韓國對於納稅來說也是非常的嚴格的。

這一次通過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對於防範利用虛擬資產的償付行為,也是需要嚴厲打擊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不要投資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在中國是不被認可的,風險非常的高,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瘋狂時刻,也可以看到它的低迷時刻是非常的嚇人的,也希望每個人在投資的時候能夠謹慎一點。

Ⅶ 韓國某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封,你覺得虛擬貨幣值得購買嗎

近日,一則“韓國某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封”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現在已經發明出了虛擬貨幣這么個東西,最先火起來的是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從剛開始的1分錢不到,漲到了現在30多萬的價格,非常的誇張。而有了比特幣的先例之後呢,大家都發現了這里有利可圖,於是很多人都紛紛的開始參虛擬貨幣的投機,還有些懂行的就開發出了一些新的虛擬貨幣比如以太幣,或者狗狗幣等等,已經有了很多的虛擬貨幣種類了。

一.有限的比特幣

比特幣呢,是總量大概是2100多萬枚的數量,目前已經被挖出來的呢,達到了1800多萬枚,剩下的有些是沒有被挖出來,有一些呢,是已經被弄的不見了。而比特幣一共就這么多,物以稀為貴,所以呢,他是產生了很高的價值,並且有人把它當做交易貨幣來使用。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Ⅷ 韓國曝221億元虛擬貨幣龐氏騙局,有多少人被騙了

據韓國媒體報道,目前已經有6.9萬人受騙,這些人員裡面多數是老人,受騙金額達到了221億元。韓國警方告訴記者,目前統計的只是大概數,預計還有更多受害者。因為有些老人總認為自己沒有受騙,所以一直不報警。


有一名50多歲的婦女是被熟人拉進去的,騙了30多萬元,沒有任何回報,當時婦女想要報警。但朋友卻覺得婦女信不過自己,婦女為了不駁朋友面子,也沒有低於時間選擇報警。

怎麼預防這種騙局發生在自己身上?

任何騙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本人去投錢,然後會獲得天價收益。這種事情聽上去就像是天上掉餡餅,凡是遇到涉及錢財的事一定要和家人商量,一個人被迷惑不太可能一家人都被迷惑。有一句話叫做旁觀者清,當朋友和親人提醒自己時,這其中或許真的存在詐騙問題。

Ⅸ 韓國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這個交易所可能犯了什麼事

對於虛擬貨幣,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還記得最先映入大家的視野當中的虛擬貨幣應該就是“QQ幣”。當時通過“Q幣”購買很多游戲道具,虛擬服裝,或者是充值一些會員等等都會用到“Q幣”。然後隨著網路不斷發達,電子商業也越來越火爆,很多企業都會在網路上進行商品買賣,然後在網路上直接進行交易,這個時候的貨幣,作為最初的“一般等價物”,為了能滿足網路上的虛擬需求,不必再以真實貨幣的形式出現,虛擬貨幣便應運而生,成為了網路上金融等商業的主要流通手段。

Ⅹ 韓國知名虛擬貨幣交易所被查,這是咋回事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朋友對於虛擬貨幣是非常感興趣的,也有很多人因此獲得了非常高的收益,不過在韓國有一個知名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卻被查了,在這種情況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之,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這個虛擬貨幣交易所之中存在著傳銷詐騙案的情況,涉案金額更是達到了98億元,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也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相信隨著這一個新聞曝光之後,一定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投資,比他低的時候更為謹慎,其實其他的虛擬貨幣也是需要我們格外關注的,只有提升了警惕的心理,才能夠讓我們的資金變得更為安全。

與韓國虛擬貨幣交易所調查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資融資租賃公司列表 瀏覽:494
眾籌融資對交易所的影響 瀏覽:68
牧原股份目標翻倍 瀏覽:944
中銀全球配置理財產品的風險特徵是什麼 瀏覽:812
2019年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 瀏覽:237
大商所白天交易時間 瀏覽:31
奧克股份電解液溶劑 瀏覽:573
國瀚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25
杠桿偶然性改變力的大小 瀏覽:50
開通騰訊理財通賬戶會同時基金賬戶 瀏覽:82
山西晉能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待遇 瀏覽:645
金融服務於經濟 瀏覽:681
理財賬號有基金未賣出 瀏覽:501
歐洲油運股票 瀏覽:191
綿陽安信證券招聘 瀏覽:64
提供專業性金融服務的銀行 瀏覽:358
皖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688
有什麼互聯網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246
薪酬收益權理財業務 瀏覽:41
黃金生銹如何處理 瀏覽:481
© Arrange www.beichengdai.net 2017-2021
京ICP備15053920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