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後 發起機構還擁有不良資產所有權嗎
在涅槃網上有關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詳細分析,第一步是要在盡職調查基礎上確定合適的入池資產。不良資產由於其特殊性,部分財產可能涉及訴訟及執行程序,因此在盡職調查過程中除了對主債務人、擔保人的法律存續狀態和重大財產情況進行調查外,還需要對涉及的訴訟及執行程序保持關注,判斷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債權實現的可能性,為資產評估機構、受託機構等中介機構進行不良資產現金流分析與回收價值評估提供法律支持及意見。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諸如現金流預測、資產評估等都建立在盡職調查的基礎之上,不同類型不良資產法律盡職調查的方法及注意要點不盡相同,需要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分析研究。
❷ 如何評價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
作為一種金融工具,資產證券化是金融領域的一大創新。因為它能夠通過巧妙的設計將資產負債表上的信貸資產表外化,也就是說將流動性差的信貸資產轉化為能夠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債券,以達到提高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和盈利性的目的。然而,商業銀行由於體制等影響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這不僅降低了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容易導致巨大的金融風險。鑒於此,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開始利用資產證券化工具來解決其銀行體系存在的大量不良資產問題,之後歐洲各國、日本等也都有了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大量的成功國際實踐經驗證明不良資產證券化手段確實能有效解決商業銀行的嚴重不良資產問題。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資產證券化就像一把雙刃劍,它既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發揮了其巨大的作用,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風險。尤其美國金融危機以及亞洲次貸危機的相繼爆發,更是給我國剛剛起步的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業務敲響了警鍾。因此,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易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有效管理是關鍵。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研究法對國內外有關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相關理論進行了梳理,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評價,並將不良資產證券化相關理論與中國銀行業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運用具體的案例分析來闡明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運作過程,以及運作的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風險,同時運用比較分析法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與國外銀行的成功經驗相比較以汲取借鑒經驗,並運用了案例分析法,結合某一商業銀行的具體案例對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具體步驟、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風險點進行總結與分析,最後給出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對策與建議。總的來說,本文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不良資產以及證券化的現狀進行分析以及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詳細分析;本文的研究難點體現在專門針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特別是涉及到的風險控制方面的資料難以獲取,並且缺乏對風險進行技術層面的分析。
❸ 我國商業銀行發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有幾檔
近年來,中國經濟「三期疊加」,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我國銀行業不良資產不斷累積。截止至2016年一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13,921億元,不良貸款率連續上升至1.75%,商業銀行經營持續承壓,對不良資產的處理需求極為迫切。在市場環境逐漸成熟的背景下,適時引入不良資產證券化,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有效處置不良資產,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和分散銀行業系統性風險,保持我國銀行業市場的穩定運行。
❹ 求[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有關書籍材料
書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運行機制研究
武魏巍 著
ISBN:9787312011559
出版時間:2008-8-1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❺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什麼意思
簡單的理解 就是把商業銀行的爛賬,死帳包裝一下上市間接買給股票投資人,
讓這些爛賬有投資人買單。
❻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是什麼意思
資產證券化起源於美國,是一種重要的金融創新工具,是證券技術和金融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一般來講,資產證券化是指把流動性相對較差的、但具有潛在現金流的金融資產(如住房抵押、應收賬款等)匯集起來,分類整理為各種資產組合,將其轉變為可以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債務證券的融資過程。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是資產證券化的一個方面,是商業銀行將持有的流動性較差但具有未來現金收入流的不良貸款、應收賬款等不良資產集中起來(主要是不良貸款),形成一個資產池,通過結構性安排,對資產池中的風險和收益要素進行分割和重組,將其轉變為符合投資要求的可銷售證券,以此加速回收資金的過程。
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正面效益(1)資產證券化過程引入市場競爭和市場定價機制,提高了資金配置效率。(2)增加資產流動性,有效降低風險。(3)有利於改善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4)資產證券化能減少解決不良貸款問題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5)有利於形成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
❼ 資產證券化在處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中的作用
其一,轉移和降低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其他風險。商業銀行
通過不良資產證券化,可以將不良債權直接轉化為可流通的有價證券,變間接融
資為直接融資,使銀行的信用風險得以轉移。同時,從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看,
不良資產證券化能夠加快銀行資產的周轉,提高資產的流動性,使得流動性風險
得以控制。
其二,有助於改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更新資產結構。資產證券化可以將
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不良信貸資產從表內移至表外,減少風險資產額,從而提高
資本充足率。
其三,避免商業銀行不良債權的再生。在證券化過程中,資產管理公司作為
特設機構,可參股或控股企業,依靠自身管理能力、信息資源和資本市場操作技
術的優勢,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幫助企業擺脫經營困境,改善經營管理,建立現
代企業制度,從根本上扼制不良資產的再生。同時,資產管理公司從商業銀行收
購不良資產以後,可將銀行的正常資產與不良資產隔離,避免不良資產的惡性循
環。而銀行則能依託資產證券化,有效地進行分散化的資產組合安排,降低貸款
的非系統性風險。
❽ 不良資產證券化的特點
(1)資產證券化對於一國的法律、會計、稅收制度有特殊要求,在經歷了金融或銀行業危機的國家或地區(尤其是亞洲地區),不良資產處置的需要成為推動當地資產證券化市場及其制度建設的主要動力。NPAS的發展取決於各國對解決銀行系統風險的迫切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
(2)NPAS具有階段性的發起主體。初期以政府支持的重組和不良資產處置機構發起為主,如美國的RTC,韓國的KAMCO,日本的RCCJ,泰國的FSRA,但這類機構具有階段性。隨著各國證券化立法和市場環境的改善,商業性NPAS成為市場主體。其中商業銀行對自有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稱為直接不良資產證券化(direct NPA securitization),專業投資銀行同時收購多家銀行的不良資產進行證券化稱為委託證券化(principalled NPA securitization)。
(3)受發起主體演變影響,NPAS從融資證券化向表外證券化形式轉變。政府支持機構自身並沒有滿足資本充足率指標等方面的壓力,只需盡快回收資金,達到融資目的。如KAMCO的大部分NPAS中,最終風險仍由銀行保留。商業性NPAS對不良資產剝離的要求更為迫切。事實上如果只需融資,銀行不必對不良資產證券化,對正常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所需的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更低。
(4)NPAS交易結構不斷完善,能更有效地解決證券現金流和不良資產現金流之間的不對稱性,適應處置手段的多樣性,從而使可證券化的不良資產類型擴大。
(5)逐漸培育、形成了一批專門從事不良資產投資的機構投資者。歐美機構投資者成為亞洲不良資產及其支持證券的主要購買力和推動力,促進了國內投資者的培育和當地信用環境的改善,也促使不良資產的風險溢價逐漸降低。
(6)形成了專門針對NPAS的價值評估、證券評級、資產管理人評級標准。外資機構憑借著專有技術以各種中介機構的身份幾乎壟斷性地介入到證券化過程。
❾ 不良資產證券化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怎麼那麼賺錢
不良資產證券化(NPAS)包括不良貸款(NPL)、准履約貸款(SPL)、重組貸款、不良債券和抵債資產的證券化。
不良資產證券化有利於提高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通過證券化,可以將流動性較差的不良資產轉化為在市場上交易的證券,在不增加負債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可以獲得一塊資金來源。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看,不良資產證券化能夠加快銀行資產的周轉,提高資產的流動性。
不良資產證券化有利於提高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將高風險權重的不良資產,變為風險權重相對較低的證券,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風險資產的比例。
資產證券化的一個重要作用在於規避風險,增加資產的流動性,釋放資本,以從事具有更高邊際收益的項目。
商業銀行通過吸收存款來籌集信貸資金的成本,要低於通過證券化籌資的成本(由於資產支持證券風險要高於國債及銀行存款,根據一般定價原則,其利率必然要高於國債及銀行存款),因此,商業銀行在資金充裕又無合適貸款項目的情況下,對優良資產證券化缺乏經濟效益。
而不良資產證券化,對加快批量處置不良資產,提高不良資產的處置效率與效益,解決商業銀行資產流動不足、資本充足率低等問題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