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29~1933年美國經濟大危機的導致原因是什麼分期付款與華爾街股市崩盤有什麼必然聯系呢
原因樓下已經說了,不過大蕭條的短期後果是通貨萎縮而不是膨脹。分期付款找銀行借錢是要有抵押的,股票作為有價證捲成為其中之一,這就把銀行-股市-市場給連接起來,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出現連鎖反應。例如,但某人無法償還債務銀行就會將他的股票賣出來得到本金,而當股票給大量拋售價位就會大跌,導致股民大虧從而無法償還債務,銀行就把他的股票再次拋售導致股票一跌再跌。
大蕭條的爆發點很多,有股市的崩盤也有銀行的股市投機。
㈡ 1929華爾街股市為什麼崩潰
1929年10月的最後10天,集中了證券史上一連串著名的日子,跳樓的不僅是股指。
1929年10月21日,為了穩住股市政府要求徵收「保證金」,股民們開始認識到,若真收「保證金」,他們的儲蓄、房產等一切將要失去。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即遭大筆拋售,全天拋售量高達600多萬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動記錄器到收盤1小時40分後才記錄完最後一筆交易。
1929年10月23日,形勢繼續惡化,《紐約時報》指數下跌31點。
1929年10月24日,這一天是股市災難的開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早晨剛剛開市,股價就如決堤之水轟然下泄,人們紛紛脫手股票,全天換手1289.5萬股。雖然當天中午多位銀行家和財團老闆決定出資托市,暫時穩住了股票價格,不過這只是暫時的穩定。
㈢ 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蒸發的錢去了哪裡
泡沫破了。
那時候美國全民炒股。人人都看好經濟發展,房子全部抵押。最後資金枯竭。
據說那個時候銀行最頭痛的事情就是搞錢。想借錢炒股的人排隊,銀行里都空了。
然後銀行就不借了錢了,然後就沒人再買股票。股票賣不掉就開始暴跌了。
現在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也進行宏觀調控。再出現這種事情的概率不大。
以前純市場經濟會出現這種問題。
波浪理論中說,第5波的時候,人們已經習慣於因為股票會上漲所以買,
而並不是因為企業價值會上升。價格已經泡沫,所以資金鏈一斷裂,股價就飛流直下。
就像中國房地產,大家都因為房子以後會漲所以買房,甚至還去貸款,
欠一輩子都換不完的債。這就是明顯泡沫了。
買了房子情願空著等他增值,而沒房子的人沒房子。想想也奇怪。
一遇到什麼事情,這個邏輯破碎,接著就是暴跌。
有價無市就是暴跌的開始,也就是說,價格抬得很高,但成交量稀少。沒人要。
中國房價今後怎麼走,很想看看。這兩年剛貸款買房的人,沒准要哭死,
㈣ 黑色星期四為什麼美國華爾街股市會突然暴跌什麼引起的前天還吃牛扒的明天就變成吃政府救濟
在rt三角形abc中 角a等於90度,AB=5,BC=AC+1
㈤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美國華爾街股市為何突然下跌
原因:
1、1929年,在世界貿易中,美國的份額超過英國,居世界首位,資本輸出額僅次於英國,居世界第二位。但在浮華背後,社會的貧富差距加劇,市場的供需關系已經出現嚴重失衡,因而股市下跌。
2、由於市場萎縮,大量工廠倒閉,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人心惶惶,大量股票持有者都拋售股票,結果所有股票都成垃圾了,只有賣家而沒有買家。
3、證券市場出現了畸形發展,從投資到投機,市場泡沫越來越多。缺乏監管的銀行卻還在不斷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奢侈品,乃至抵押房產去購買股票,從而進一步助長了股市的投機行為,也使銀行內部的不良資產不斷堆積。
從1929年起,資本主義世界陷入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經濟大危機。危機首先在實力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爆發,然後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5)華爾街股票崩盤擴展閱讀:
1929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表現:
(1)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
危機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其中美國下降40.6%,法國下降28.4%,英國下降16%,日本下降8.4%。主要國家的生產退回到20世紀初或19世紀末的水平。
(2)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
危機時期,倒閉的企業數,美國達14萬家(另外還有近1萬家銀行),德國為6萬家,英國為3.2萬家。資本主義世界的全失業工人超過3000萬,加上半失業者,則達4000~4500萬。
(3)世界商品市場急劇萎縮,關稅戰、貿易戰加劇。
美國於1930年將應稅進口商品平均稅率提高到53.2%;英國從1932年起實行帝國特惠制;德國限制進口量;法國實行進口配額制。結果,1929~1933年間資本主義世界貿易額縮小2/3,退到1919年的水平。
㈥ 股票崩盤的華爾街崩盤的判斷標准
崩盤通常被定義為單日或數日累計跌幅超過20%。
例如:1987崩盤時道指單日暴跌22.6%。1929年連續兩個交易日的跌幅分別為12.8%和11.7%。
㈦ 1925年10月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崩潰,引發經濟危機。採取的是什麼措施這個政策的特點是什麼
是所謂的羅斯福新政,首先是整頓金融,然後通過財政擴大支出來興建公共工程,再擴大保障,提高就業。
①整頓財政金融體系:銀行休業整頓,恢復銀行的信用,這是一種應急性措施,旨在迅速穩定金融資本市場。真正具有改革性意義的措施則是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和赤字財政政策,它實際上是凱恩斯貨幣理論的具體實踐。這一貨幣政策的推行必然是宣布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可以提高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刺激出口,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有利地促進美國國內公共工程事業的發展。龐大的工程開支,來自於政府的財政干預,部分開支就是美元貶值造成通貨膨脹所得。但是由於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美元貶值必然加劇其它各國的經濟困難,推遲了他們的經濟復興。
②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中心措施是通過工業復興法,其目的在於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生產過剩。但並未觸及企業的所有制。其中有關工資標准和工作日時數的規定,則起了擴大消費、提高生活水平、緩解社會矛盾的作用。
③調整農業的政策。實際上是政府通過獎勵補償等手段來壓縮農業產量,調整農業生產結構。這樣有利於穩定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利於環境保護。國家收購農產品等措施則起了國家監督調節經濟的作用。
④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等系列措施,實際上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生產發展,起到了調節生產與消費矛盾的作用,同時由國家調節再分配。
這個政策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政府擴大支出興建公共工程來擴大就業,是典型的凱恩斯主義,他的理論是工資具有剛性易漲難跌,從而實際工資偏高就業不足。通過政府支出加大需求,刺激就業,一定程度上形成通脹,使工資回到供求平衡的水平,促成充分就業。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經濟危機,但並沒有讓經濟出現實質性的跳躍恢復,真正的經濟大幅度騰飛還是因為二戰的軍工需求。
㈧ 為什麼1929經濟危機華爾街的股票一日就暴跌了那麼多,為什麼不是漸進的卻是暴跌 這不是很奇怪嗎
因為跌幅較大,跌出了恐慌氣氛,大家都再拋,逃命,當時股票不多,也沒有漲跌停限制,所以跌的很兇。在國外股指30%的跌幅就叫股災
㈨ 請問,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關系嗎
個人認為還是有一定關系的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無疑是這場在大洋彼岸發生的戰爭的最大受惠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僅杜邦公司就為協約國提供40%以上的軍需品,業務增長了176倍。一戰也帶動了美國資本市場的迅速擴容。一戰期間,僅摩根銀行就代理英國發放了銀團貸款30多億美元。一戰使得美國一舉從戰前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戰後最大的債權國,為戰爭融資而發行的國債從12億美元擴大到255億美元,1917年到1919年自由公債發行量達到215億美元。美國的股市規模大幅擴張,尤其是和戰爭相關的鋼鐵行業發展更快,以美國的伯利恆鋼鐵公司為例,股價從46美元飈升到460美元,並一度達到600美元。美國資本市場躍升為世界第一大資本市場。
投資者群體由此增多從戰前的35萬增加到了數百萬,投資者只要支付10%的錢就可以買股票,在一個不斷飆升的股市中,這種安排進一步刺激了股市的投機性。當時的美聯儲以5%的利率貸給美聯儲成員銀行,銀行以12%的利率貸給那些經紀人,經紀人再以20%的利率貸給投機者,而投資者則希望從股市中得到遠遠超過20%的回報。這樣一個逐級放大的資金鏈,孕育著巨大的風險。所以1929年的股市崩盤與其說是意外還不如說它的發生是理所當然。
㈩ 為什麼美國華爾街股市會崩潰
主要是投資人的心理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