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央行降准對理財產品有影響嗎
4月17日下午,中國央行在其官網公布了降準的消息,消息稱從2018年4月2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這是從2016年3月1日以來時隔兩年的第一次大范圍降准。
本次降准與之前降准不同的是,本次降準是處於利率的上行期,從2016年底以來,市場利率開始觸底反彈,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開始逐漸回升,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2018年3月。
那麼,央行本次降准以後,市場利率會如何走向?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否會走上下跌道路?
根據央行的說法,貨幣政策取向並未發生變化,未來仍然會保持穩健偏中性,所以一次降准並不代表市場利率會持續下跌。
從短期來看,降准對股市、債市是利好,在近期股市持續下跌的情況下,有利於提振市場人氣,次日股市上漲的概率較大。
此外,近期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再加上受降準的影響,市場利率將小幅下滑,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保險理財之類的固收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有可能小幅下降。
從互聯網理財相關平台監測的數據來看,經過了一年半的持續上升,近期貨基寶寶的收益率開始停止上漲,近一個月收益率大多在4.2%-4.3%之間徘徊,而3月份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位4.88%,止住六連漲態勢,18個月來首次下跌。
預計4月份寶寶理財和銀行理財的收益率均有可能小幅下滑,但從長期來看,貨幣政策不會持續放鬆,資金價格仍然較高,所以理財產品收益下跌空間有限,未來維持窄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大。
P2P市場受此次降準的影響較小,由於市場正在處於整改時期,平台合規化運營之下將會繼續下調平台收益率,今年P2P平台的平均收益率大致會回落至9%附近,之後再繼續下跌的空間就不大了。
B. 利率變動對理財產品收益的影響
影響如下:
影響一:寶寶類產品收益率將下行
貨幣基金收益率與資金面緊密相關,錢荒時貨幣基金收益大升。降息釋放資金量時,市面上的錢變多,寶寶類產品收益率下行。
影響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下行
除去資金面寬松之外,許多銀行理財產品設置了收益率浮動條款,收益率據央行基準利率而調整。央行基準利率的大幅下降,一些新發的(部分已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可能下降。
C. 降准對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影響
降准對銀行理財的可配置資產會產生重要影響,會導致理財可投資資產的減少和資產收益率的下降,反過來會倒逼銀行理財收益率的下降。
D. 如何看待理財產品對銀行存款,貸款及社會融資成本的影響
現在很多網上的理財產品,收益比銀行高,那麼,就會有一部分客戶去做這部分理財,銀行存款就會降低,能貸出去的款就會變少,那麼在銀行融資的成本,就可能會上升,而隨著,那部分理財投資的人增加,在通過這些平台融資的成本就會降低,最終最情是二者的融資成本會接近。
所以說,理財產品,會讓大型企業或個人融資成本上升,以前在銀行貸不到款的人融資成本下降,社會會越來越公司,這就是由市場決定的最終情況。
E. 資管新規的發布對銀行理財有哪些影響
無論是保本理來財還是非保本理財,源銀行在對接金融資產上,在風控能力等方面擁有專業、豐富的經驗。銀行非保本理財是一種投資產品,本質上與銀行的存貸產品不同。但是過去老百姓覺得是銀行的產品,就要保本保息,然而事實上理財產品的收益比銀行存款的收益目前要高兩個百分點左右,這高出的收益就是風險溢價,需要投資人來獨立判斷、承擔。
F. 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都有哪些影響
對於我國百萬億元規模的資產管理市場,資管新規從醞釀到徵求意見一直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特別是存量規模接近30萬億元的
銀行理財
,向標准化、凈值化轉型的進展備受市場關注。
截至2017年底,除了招行、
中信銀行
之外,多數股份行理財余額大幅減少。
資管新規落地後對銀行理財沖擊有多大?周之行分析稱,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依然會持續發展新產品,即便是採用表外轉表內的方法,也會試圖將資管資金存留在銀行體系內,但這部分一定會外溢,初步估算大概七成規模依然在銀行體系之內。部分資金體量會慢慢往外部資管公司流轉,包括
公募基金
,甚至包括
私募基金
都有可能吸收銀行外溢的
存量資金
。
奧緯研究報告顯示,
當前,銀行客戶行為正在加速市場化,其中個人金融資產投資配置中,銀行理財、股票、公募基金、信託、私募、保險的佔比顯著增加。而
居民儲蓄
卻從2007年的69%下降至50%。
在資管新規的新導向下,將嚴格區分
合格投資者
和非合格投資者,這從本質上有利於銀行。「未來非標投資者會部分回到銀行存款體系,尤其是降低債權類合格投資者的標准以後,他們可能進入債權的非標投資,成為合格投資者。」
此外,他認為,資管新規落地後,資管市場將出現底層資產替換。首先,債權資產從影子銀行資產替換成
消費金融
,
供應鏈金融
等資產,資產特性變得更分散了;其次,資管新規後,底層資產將向
二級市場
轉向,實際上變成二級市場公開的資產;最後,期限拉長後,底層資產將向PE類資產轉變。銀行做不了二級市場和PE市場,某種程度對銀行是挑戰。
G. 央行降准哪些理財產品會受影響
央行降準的目的
當前,我國部分小微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了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置換一部分央行借貸資金,在適當釋放增量資金的同時,進一步增加銀行體系資金的穩定性,優化流動性結構,此舉不僅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也有助於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也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釋放的4000億元增量資金能夠直接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央行此時降准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此次央行降準的重要目的就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央行要求,相關金融機構要把新增資金主要用於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並適當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並將上述要求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
同時,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降准對開展個人信貸業務的P2P行業基本沒有影響。雖然降准帶來的流動性增加,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銀行理財收益率受影響較小
當市場上的資金量緊張、流動性不足時,資金成本就會被推高,此時,投資於貨幣市場的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市場價格都會受其影響而收益上浮。受此影響,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收益率一直處於上行通道。
近日,記者走訪我縣部分商業銀行了解到,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接近5%。其中,某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有一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已經達到5.43%。
根據以往經驗,央行降准後,銀行資金面會變得寬松一些,因此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那麼,本次定向降准,會對銀行理財產品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央行只是進行了降准,但貨幣政策並沒有大的調整,市場流動性或將繼續保持偏緊的形勢,因此,從長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變化不會特別明顯。
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理財該如何抉擇
央行的「定向降准」雖然信號指向明確,但實際所釋放出來的資金不會很多。這預示著央行打開了貨幣政策的空間,不僅會讓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更加寬松,也將更有利於債券市場的長期牛市。因此,投資者不妨適當配置。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理財產品中,以便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
H. 余額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
所有出現的具有相同目的的產品相互之間都存在競爭力,當然余額寶和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久而久之,當一方強大,必定會威脅另一方的利益,隨著市場的推廣,余額寶對銀行理財產品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余額寶相對於銀行儲蓄或者其他理財產品,業務開通方便,運作方式更為靈活,可以隨時贖回用於消費支付或提現,在具備活期存款流動性強,使用方便的同時,卻又可以讓客戶獲得較高的收益,銀行很難有類似的產品相對應。所以,不可避免的,余額寶的出現會對銀行存款產生一定的分流。具體影響有以下方面:
1、分流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客戶。雖然余額寶目前針對的是支付寶用戶的消費余額這樣的「零用錢」,余額寶的收益率卻遠遠高於活期存款利息,隨著市場的推廣,以及投資者逐利的天性,將會使得更多的活期甚至是定期存款流向余額寶。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並不在於對現有銀行理財客戶資源的搶奪,對銀行現有理財產品也難以形成直接的威脅,但長期來看,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影響不可小覷,銀行理財產品的「攬儲」功能也將大打折扣。
2、不可估量的市場示範效應。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難折斷。一個余額寶不可怕,千千萬萬個余額寶才可怕。余額寶業務的推出有著更加明確精準的客戶定位,市場定位也很明確,加速對活期甚至定期存款的替代效應,使得余額寶相比銀行理財產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理財市場上各種類似的理財服務不斷涌現,但又恰巧不斷地暴露了它的不足之處,加速貨幣基金對銀行存款的替代,分流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客戶。長遠來看,這也會對銀行理財產品造成很大程度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