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存銀行怎樣最賺錢理財不在保本

存銀行怎樣最賺錢理財不在保本

發布時間:2021-10-07 15:30:28

銀行理財不保本了,銀行存款是不是沒有影響

理財是理財,存款是存款,2個不是一回事的,理財是投資,所以,不保本,收益也上不封頂;存款不是,存款是按央行規定給,各家銀行只有浮動的權利,是死的。2碼事,沒關系,也不影響。

② 「以後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了」,對於這類說法你怎麼看

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之路還能走多遠?這無疑牽動著投資人、銀行和監管層三方關切。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各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總規模已經高達29萬億,龐大的體量,即使出現10%的風險,那也是2.9萬億,會牽涉多少個投資人?猶如巨人走鋼絲,稍有閃失,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01普通投資人是如何看待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保本,然後再盡可能地獲取較高回報,當然是最好的期望,這符合我國廣大老百姓的投資理念。

但是,在投資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無論是像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理財,還是其他P2P理財,還是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機構理財,「保本」並非獨有面孔,而是一直與「非保本」並存,並不斷地融入到百姓理財理念之中,只是不同投資人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進行自我判斷和取捨而已。

作為一個平台,募集的資金其實也沒有全部放在自家的「保險櫃」,說拿就拿那麼方便。而是在保留小部分備付金外,大比例資金還是用於再投資,以獲取利差,賺取利潤。再投資也不是100%絕對安全,況且一旦投資人出現大規模集中贖回資金(擠兌),資金池只算杯水車薪,引發群體性風險就會成為大概率問題。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聯合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和國家外管局起草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不僅是進一步規範金融理財市場秩序,確保經濟安全穩健運行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護投資人利益的需要。不僅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而且留下過渡期,給金融機構和投資人逐漸適應和調整的時間,應該是比較慎重的。

③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保息,我們該如何投資理財

確實,當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發布以後,未來的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自然也包括銀行理財。

至於我們應當如何理財,大家就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產品,比如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和起投金額等眾多方面進行選擇。

1.流動性

比如貨幣基金,它就是流動性很強的一類開放式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債券、央行回購、票據這種風險極低短期金融品種。具有高流動性、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點。大家可以隨時申購、贖回,具備非常好的便利性,較為適合對資金流動性有需求的個人購買。

而類似國債就不同了,因為國債的投資期限是固定的,不能提前支取,因此它的流動性較差。但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 安全性

拿結構性存款來說,因為它並不是普通存款,它的投資會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普通存款一樣,運用在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上,以獲得穩定收益保證產品本金相對安全;另一部分就要投資到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中,以獲得產品更多的收益。簡單來說就是收益並不固定,有損失的風險。

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如今市場較受大家歡迎,因為它屬於銀行產品,安全性能得到相應保障,這類產品受銀行存款條例保護,若出現損失,同一家銀行50萬以內,100%賠付,因此非常適合大眾投資。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起投金額,也有選擇區別,比如0.01元、1元、50元、100元、1000元、1萬元、20萬元、100萬元的起投的不同金額需求;還有收益的不同,想必大家都知道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低風險對應低收益,像股票這類高收益的產品,風險也是有目共睹的。畢竟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不足,大家只需要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即可。

④ 銀行理財不保本了,存款呢

什麼理財產品都不可以承諾保本,銀行也一樣,在銀行的存款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什麼問題。

⑤ 為什麼說把錢存銀行是最「虧本」的理財方式

不一定——如果把錢投入股市或期貨等理財途徑,操作不當的話,那麼,虧的就不是理財的預期收益,可能真的是虧本——虧蝕本金了。而在銀行存款不會蝕本金,虧的是收益——銀行利率可能趕不上通貨膨脹率,那麼,這樣不能夠達到增值的理財目的。但是,本錢是不會虧的,即本錢是不會少的。所以,沒有把錢存銀行是最「虧本」的理財方式是最「虧本」之說。

⑥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我們該如何理財

看理財的投資方向和風險等級,R3以上慎重,一般投資方向是銀行債券的比較穩。另外至少50%的資產做定期,其餘的可以考慮理財,基金,股票,黃金等綜合投資。

⑦ 保本理財,在不保本的情況下,假如我放60萬在銀行,能拿回來多少

既然說是保本理財,那就得看利率了,一般情況下,穩賺不賠,不保本的情況下最差能拿到本金。不過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保本理財不保本的概率很低。

⑧ 500萬只能存銀行,不能投資或者理財,5年內怎樣才能利益最大

將目標設定到銀行存款上,雖然可選擇性不高,但理財思路能更聚焦。單說存款,能讓利息更多的其實有三種思路。我對大銀行沒有偏見,甚至大銀行在某些程度上是比小銀行更安全的,可是單就存款這件事兒來說,大銀行確實沒有小銀行親民。

⑨ 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後還能買什麼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後還能買什麼理財產品?
一、券商收益憑證(保本、年化收益率3%+)
並不是完全沒有保本型的產品。
券商有一種產品叫「收益憑證」(OTC),可以提供3%左右的年化收益,用證券賬戶就可以買。
這是唯一一種受法律保護的保本保收益產品,原理就是OTC是券商的表內負債,是負法定責任的。換句話說,只要券商不破產,到期都能還本付息。
二、貨幣基金(低風險、年化收益率1.5%-2%)
除OTC之外的理財產品,都要進行凈值化管理,屬於權益類投資。
在低風險的投資產品中,我們平常接觸最多的應該就是貨幣基金,這類普遍年化收益在1.5%到2%左右,申贖靈活。其次是債券基金,但因為今年債券市場走弱,最近也有很多債券爆雷了。
三、國債逆回購(低風險、年化收益率在3-4%左右)
國債逆回購是一種短期貸款,你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而別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逆回購的安全性超強,等同於國債。也是用證券賬戶就能買。
四、打新基金(中低風險,預計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
如果你嫌上面的幾種產品收益低,可以選擇基金。基金是肯定不保本的,如果選不好還會虧錢,如果對收益要求不高,可以考慮打新基金。
其實沒有專門一種基金,叫作打新基金。只是會有些基金參與打新,而且打新的增強效果還不錯,就被叫成打新基金。
打新股我們不陌生,但相比於個人,基金去打新股是有資金優勢的,更加穩准狠。
穩健的打新基金一般採用固收+的策略,也就是「股票底倉+債券+打新」的組合。80%的債券提供低波動的固定收益,20%的股票作為底倉獲得穩定的打新收益。
最後想說,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想要賺錢,只能通過辨險識財學習理財知識,了解不同產品的投資風險,以及學會配置分散風險。

閱讀全文

與存銀行怎樣最賺錢理財不在保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況美金匯率 瀏覽:946
上海國際金融人才服務中心在哪裡 瀏覽:777
招商證券賬戶忘記了 瀏覽:271
建發股份app軟體 瀏覽:608
專利信託在我國可運用的領域1 瀏覽:166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
富森外匯套路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