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銀行里有沒有專業的投資部門,那些銀行理財產品是由什麼部門負責的
有專業的投資部門,也就是常說的投行部。
不知道你想問什麼,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由總行投行部策劃、分析後組成的產品(也許有個別銀行是分行也有許可權設計),然後下發到全國分支行向社會推行。
銷售方案是由各分支機構的金融產品部(也許有別的名稱,個人銀行部等等)統籌,具體銷售落實到各分支機構的個人金融部。
問題比較模糊。
B. 理財產品或者叫資管產品.有什麼區別
理財產品與資管產品的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資管產品,是獲得監管機構批準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由託管機構擔任資產託管人,為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投資的一種標准化金融產品。
(2)機構不同
理財產品的發行機構常常是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資管產品的委託機構常常是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計劃是證監會監管,包括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等。
(3)安全度不同:
理財產品除了種類繁多,理財產品的合約設計復雜如天書,晦澀難懂的產品描述也讓投資者「眼暈」,很多人只有在投資受損時才如夢初醒。目前做資管產品的都是資產管理公司挖的信託經理及本公司具有多年金融行業風控的人員,行業經驗深厚,安全性較高。
C. 資產管理公司的金融理財產品需要經過審批嗎如要,是哪個部門呢
是投資咨詢或投資管理或投資顧問之類的公司嗎?這類公司屬於普通公司,注冊資金兩個以上股東注冊資金3萬起,一個股東(即自然人獨資)注冊資金10萬起。如果是投資公司或典當行等公司就要有資金限制或做相應的審批資質。詳細可隨時咨詢我,回答者即聯系方式,我們是注冊代理公司,可提供注冊資金及地址。
D. 發行類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司需要什麼資質
三種主要債券類型: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公司債和中小企業私募債;企業債。
重點說說企業通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
第一步就是@meta 所說的,要通過銀行行內的審批,獲得備用授信額度。通俗說就是銀行審批給予企業一個信用額度,但是不直接發放貸款。
接下來就是不同的玩法和模式了:
一、只有銀行一個金融機構參與的模式
二、銀行+證券公司參與的模式
三、乙銀行+甲銀行+信託公司+丙銀行模式(看著我都暈)
採用此種模式可以將信貸資產轉化為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同業資產,不僅規避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還能少提經濟資本和貸款撥備,提升銀行利潤水平。此模式更復雜的可能還會引入一個假丙銀行,就不再細說了。
以上說的都是銀行主導的模式,其實信託公司和券商固定收益部結構化團隊也有自營客戶,加深與銀行在結構化融資方面的合作,未來的空間值得想像。
為什麼銀行熱衷於用理財產品實現表外發放貸款呢?因為有存貸比、資本充足率等監管指標在控制銀行的貸款規模,通過理財將貸款由表內轉表外,社會融資總規模在監管的目光之外正在放大。至於此類創新業務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已不是我能分析的了了。
E. 哪些機構可以發行理財產品,哪些機構可以發行理財產品
經國家核準的有如下單位可以發行理財產品: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券商等,一般企業發行理財產品,都是以通過以銀行主導的方式。其它一切民營投資公司等發行理財產品都存在很大風險的。
F. 理財產品發行都要經過銀監會審批嗎,銀行哪個理財產品
是的,必須要銀監會批准。
2005年以來,中國銀監會頒布實施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理財業務監管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初期運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有助於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工具,增加居民的財產性收入,有利於改善商業銀行較為單一的存貸款業務結構,完善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功能,提高綜合競爭能力。
G.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否經過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
一般是通過銀監會的。
H. 哪些單位有資質發售理財產品
你好,經國家核準的有如下單位可以發行理財產品: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券商等,一般企業發行理財產品,都是以通過以銀行主導的方式。其它一切民營投資公司等發行理財產品都存在很大風險的。
I.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一般由什麼部門負責對接
1、購買理財產品前的審議程序
上市公司《公司章程》或內部相關投資理財制度中,都規定了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的審議標准。
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修訂)的標準是:委託理財金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在投資之前要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公告;如果佔比達到5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或者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應當提交股東大會的,在投資之前還應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2、購買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進行委託理財,出於資金安全性的考慮,都是選擇資信狀況良好、無不良誠信記錄及盈利能力強的合格專業理財機構或銀行作為受託方,明確委託理財的金額、期限、投資品種、雙方的權利義務及法律責任等。
選擇什麼品種,購買後上市公司都是需要及時發布公告的。
3、內部監管
一般是由上市公司財務部門,直接對接銀行,辦理購買理財產品事宜,並定期評估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與收益性,並定期向董事會或經營管理層匯報;由內部審計部門進行每月或每季度的審計監察,防範可能的風險;由董事會辦公室負責每次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兌付的公告事宜。
J. 理財產品是那個部門審批的
銀行理財產品要通過人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