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的理財產品,銀行代理和企業的有哪些利弊長短
我來說說關鍵:這個應該很正常的。都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
銀行就是相對名譽大,信用高,不用去外面宣傳就可以忽悠到客戶。說實話,就那麼點的預期收益還不如直接存定期(銀行暴利啊,給客戶的卻那麼少)。
相比實力差的機構公司而言,其中也有許多非常優秀的經理人,對市場資金的運作不比銀行差,甚至強過他們。倘若沒有高點的收益吸引客戶(何況這個收益很正常的,根本不是很高,cpi都超過5)。這是個競爭的時代了,不再是銀行獨大了。
歡迎交流下。大家互相學習吧
② 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可信嗎
首先這種產品出問題銀行不承擔責任,另外肯定是正規產品,至於是賺是賠那要看你選的是什麼產品,有的是和二級市場掛鉤的,可預期收益比較高,但不是肯定賺,要看股市的情況還有基金經理運作能力,情況不好可能會有很大虧損,也有銀行代理的保險,這種一般時間都比較長,好幾年,最後收益不會太高,跟定期也沒啥區別,如果是一些債券之類的固收,一般會好一些,收益比定期好一些,風險相對比較低。
③ 理財產品代理需要資質嗎
據我所知現下有公司的保本基金年收益是12%的,建議你可以花些時間去進行了解,再做進一步的投資計劃.
④ 代理銷售理財產品需要什麼公司
只要經過中國的金融管理機構授權的公司都可以代理銷售理財產品,比如支付寶、人人貸、陸金所、借貸寶、銀行等。
附註:
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中國的金融市場管理機構主要是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主體的「一行三會一局」的金融監管體系。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⑤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都是和什麼公司合作的
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一般是本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如果是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會明確標識表示是代銷,現在最好銷售的理財產品和代理產品監管制度都比較嚴格。
⑥ 理財產品屬於銀行代理業務還是信託業務
銀行代理業務。理財期間資金所有權在你,使用權在銀行。要是信託銀行會註明是「信託理財產品」的